第18頁
反派隻想擺爛[慢穿] 作者:邈邈一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南巡伴駕的名單出來後,原本因為老八自毀前程而高興的太子,心情又蒙上了一層陰霾。
前後兩次名單,裏麵都有他的名字,而這已經是他第三次伴駕南巡了,不隻是南巡,這幾年皇阿瑪但凡出去都要帶著他,從前留在京中監國是他的特權,可如今他已經多久沒有監過國了。
皇阿瑪把『不放心太子』這五個大字都寫在臉上了,要不然老大老八這些年也不會這麽囂張,老大是明火執仗,老八則是暗地裏下手,都是惠妃養出來的人,一個這樣,兩個也是這樣,可見傳聞中溫良和善的惠妃也不過是個沽名釣譽之徒。
這兩個人是萬萬不能站到一起去的。
老大把三個嫡出的格格都送進了八貝勒府,美名其曰『過去照看弟弟妹妹』,這種話誰會相信。
且不說一個貝勒府裏有多少奴才可以用,老八收養的那兩個衛氏女,有一個都已經十歲了,哪需要做姐姐的照看,老四府上的雙胞胎、老十的獨子,還有十四的庶長子,老大跟這幾個人有幾分兄弟情可言,輪得到直郡王府的格格去照看堂弟。
老大送孩子過去的原因不過是為了拉攏老八,為了老八手裏的權利和人脈,而老八一旦站過去,就意味著整個正藍旗也站過去了。
所以比起防備南巡期間老三這個膽小鬼在京中使壞,倒不如琢磨琢磨怎麽在老大和老八之間下點猛藥。
老大不能再得助力,老四和老十也要防,這個時候把孩子能送到八貝勒府能是什麽心思,至於十四,雖是皇阿瑪的愛子,但他還不至於草木皆兵到把一個毛孩子都放在眼裏。
***
進了臘月之後,日子過得飛快。
朝廷馬上要封印,各部各司都迎來全年最忙的時候,禮部官員大都喪眉耷臉,八貝勒已經在禮部待了整整四年了,四年裏他們已經習慣了八貝勒的存在。
少了一個八貝勒,對臘月的禮部來說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沒有人再額外送炭火過來,意味著分工不再那麽細緻,意味著許多小官小吏的努力未必能被上司看到,意味著工作效率的下降,意味著禮部又變得死氣沉沉。
禮部官員,包括兩位尚書在內,都在懷念八貝勒,兩位尚書懷念的倒不是不端架子的皇子,而是閑不住且能幹的皇子,能把他們兩個肩上的擔子承擔去一大半。
八貝勒卻毫不懷念那些年在朝廷當差的日子,尤其是過年封印前。
作為一個係統,他原本不應該有什麽性格,但是迴憶起在這個世界做任務的那些年,他就一個字——累。
這個劇情世界是以女主為第一視角的,所以關於奪嫡爭儲的部分和朝堂的部分並不多,他也不知道在原本劇情裏的反派是如何做到樣樣爭先、長袖善舞的,但設定如此,他隻能盡量去達成,隻是用的都是笨方法,費心且費力。
哪像現在,他日日都可以睡到太陽升起,每天抽出一個時辰教福晉和孩子們劍法,餘下的時間除了吃就是玩兒,貝勒府都裝不下他了,府裏跑不開馬,沿著演武場繞圈有什麽樂趣,還是城外跑起馬來痛快。
所以在隔壁四哥忙到已經住在戶部衙門時,在九弟一邊忙著做生意一邊日日要到刑部點卯時,八貝勒夫妻倆已經帶著倆閨女還有侄子侄女們搬去了城外莊子上。
**
幹清宮,西暖閣。
「……八貝勒和八福晉巳時用過早膳,帶著阿哥格格們釣了半個時辰的魚……去梅林賞雪,八貝勒在梅林親手烤了魚做為午膳,未時三刻,離開梅林……八貝勒和八福晉比賽騎馬……晚上和莊子裏的農戶一起烤肉閑聊……」趙昌匯報導。
要說老八傷心,可人玩的這麽痛快,要說不傷心,原來那麽有上進心的一個人,如今是朝事也不問了,城裏也不待了,跑莊子上釣魚騎馬烤肉去了。
「安郡王府那邊有什麽動靜?」
太監總管趙昌躬身道:「稟皇上,在八貝勒出城前,安郡王曾向八貝勒府遞帖子,但被迴拒了,昨日去了鑲黃旗漢軍都統府。」
鑲黃旗漢軍都統不是旁人,是康熙的表弟,佟家大房現在的當家人——鄂倫岱。
康熙拿著手裏的奏摺輕輕拍打炕桌,鄂倫岱……或許又要加上一個鄂倫岱。
他倒是小瞧了老八,這挖牆腳的本事可以說是相當厲害。
佟家雖是他的母族,但卻是兩頭下注,大房支持太子,二房……更想要佟家自己的皇子,老八居然能在太子身邊把佟家大房挖走。
保泰、鄂倫岱、阿靈阿、馬爾渾、王鴻緒、何焯……
這還都隻是明麵上露出來的,這些人能跳出來,要麽是關心則亂,要麽是對老八還有指望,但是這些人不知道,不能生養的人不是八福晉,而是老八。
康熙嘆氣,老八實在是可惜了,良嬪那樣的性情果然是生不好孩子,老八腎氣不足恐怕是從娘胎裏落下的毛病,隻是先前不顯。
他原本是打算這兩年就將良嬪冊封為妃的,老八這幾年積攢的功勞已經足夠封王了,但他還是要壓一壓,所以隻能把功勞算在良嬪身上,讓良嬪封妃。可自從那日知道老八的身體狀況後,他就一直在猶豫還要不要封良嬪為妃,要不要把封妃的時間提前,也算是給老八體麵。
看著老八這邊冒出來的越來越多的人,康熙決定還是再等等,等南巡迴來再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前後兩次名單,裏麵都有他的名字,而這已經是他第三次伴駕南巡了,不隻是南巡,這幾年皇阿瑪但凡出去都要帶著他,從前留在京中監國是他的特權,可如今他已經多久沒有監過國了。
皇阿瑪把『不放心太子』這五個大字都寫在臉上了,要不然老大老八這些年也不會這麽囂張,老大是明火執仗,老八則是暗地裏下手,都是惠妃養出來的人,一個這樣,兩個也是這樣,可見傳聞中溫良和善的惠妃也不過是個沽名釣譽之徒。
這兩個人是萬萬不能站到一起去的。
老大把三個嫡出的格格都送進了八貝勒府,美名其曰『過去照看弟弟妹妹』,這種話誰會相信。
且不說一個貝勒府裏有多少奴才可以用,老八收養的那兩個衛氏女,有一個都已經十歲了,哪需要做姐姐的照看,老四府上的雙胞胎、老十的獨子,還有十四的庶長子,老大跟這幾個人有幾分兄弟情可言,輪得到直郡王府的格格去照看堂弟。
老大送孩子過去的原因不過是為了拉攏老八,為了老八手裏的權利和人脈,而老八一旦站過去,就意味著整個正藍旗也站過去了。
所以比起防備南巡期間老三這個膽小鬼在京中使壞,倒不如琢磨琢磨怎麽在老大和老八之間下點猛藥。
老大不能再得助力,老四和老十也要防,這個時候把孩子能送到八貝勒府能是什麽心思,至於十四,雖是皇阿瑪的愛子,但他還不至於草木皆兵到把一個毛孩子都放在眼裏。
***
進了臘月之後,日子過得飛快。
朝廷馬上要封印,各部各司都迎來全年最忙的時候,禮部官員大都喪眉耷臉,八貝勒已經在禮部待了整整四年了,四年裏他們已經習慣了八貝勒的存在。
少了一個八貝勒,對臘月的禮部來說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沒有人再額外送炭火過來,意味著分工不再那麽細緻,意味著許多小官小吏的努力未必能被上司看到,意味著工作效率的下降,意味著禮部又變得死氣沉沉。
禮部官員,包括兩位尚書在內,都在懷念八貝勒,兩位尚書懷念的倒不是不端架子的皇子,而是閑不住且能幹的皇子,能把他們兩個肩上的擔子承擔去一大半。
八貝勒卻毫不懷念那些年在朝廷當差的日子,尤其是過年封印前。
作為一個係統,他原本不應該有什麽性格,但是迴憶起在這個世界做任務的那些年,他就一個字——累。
這個劇情世界是以女主為第一視角的,所以關於奪嫡爭儲的部分和朝堂的部分並不多,他也不知道在原本劇情裏的反派是如何做到樣樣爭先、長袖善舞的,但設定如此,他隻能盡量去達成,隻是用的都是笨方法,費心且費力。
哪像現在,他日日都可以睡到太陽升起,每天抽出一個時辰教福晉和孩子們劍法,餘下的時間除了吃就是玩兒,貝勒府都裝不下他了,府裏跑不開馬,沿著演武場繞圈有什麽樂趣,還是城外跑起馬來痛快。
所以在隔壁四哥忙到已經住在戶部衙門時,在九弟一邊忙著做生意一邊日日要到刑部點卯時,八貝勒夫妻倆已經帶著倆閨女還有侄子侄女們搬去了城外莊子上。
**
幹清宮,西暖閣。
「……八貝勒和八福晉巳時用過早膳,帶著阿哥格格們釣了半個時辰的魚……去梅林賞雪,八貝勒在梅林親手烤了魚做為午膳,未時三刻,離開梅林……八貝勒和八福晉比賽騎馬……晚上和莊子裏的農戶一起烤肉閑聊……」趙昌匯報導。
要說老八傷心,可人玩的這麽痛快,要說不傷心,原來那麽有上進心的一個人,如今是朝事也不問了,城裏也不待了,跑莊子上釣魚騎馬烤肉去了。
「安郡王府那邊有什麽動靜?」
太監總管趙昌躬身道:「稟皇上,在八貝勒出城前,安郡王曾向八貝勒府遞帖子,但被迴拒了,昨日去了鑲黃旗漢軍都統府。」
鑲黃旗漢軍都統不是旁人,是康熙的表弟,佟家大房現在的當家人——鄂倫岱。
康熙拿著手裏的奏摺輕輕拍打炕桌,鄂倫岱……或許又要加上一個鄂倫岱。
他倒是小瞧了老八,這挖牆腳的本事可以說是相當厲害。
佟家雖是他的母族,但卻是兩頭下注,大房支持太子,二房……更想要佟家自己的皇子,老八居然能在太子身邊把佟家大房挖走。
保泰、鄂倫岱、阿靈阿、馬爾渾、王鴻緒、何焯……
這還都隻是明麵上露出來的,這些人能跳出來,要麽是關心則亂,要麽是對老八還有指望,但是這些人不知道,不能生養的人不是八福晉,而是老八。
康熙嘆氣,老八實在是可惜了,良嬪那樣的性情果然是生不好孩子,老八腎氣不足恐怕是從娘胎裏落下的毛病,隻是先前不顯。
他原本是打算這兩年就將良嬪冊封為妃的,老八這幾年積攢的功勞已經足夠封王了,但他還是要壓一壓,所以隻能把功勞算在良嬪身上,讓良嬪封妃。可自從那日知道老八的身體狀況後,他就一直在猶豫還要不要封良嬪為妃,要不要把封妃的時間提前,也算是給老八體麵。
看著老八這邊冒出來的越來越多的人,康熙決定還是再等等,等南巡迴來再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