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子最多的鹵貨就是梨花家養的兔子,麻辣兔頭也成了他們這裏的一個招牌,倒是可以和烤鴨一樣一塊遷出去。
「遷出去幹什麽!」張大娘不同意,「遷出去了又得多支出一筆錢,鋪子的租金,還得另外再招幾個夥計,你當這是說話呢。」
她耷拉著臉,脖子裏一圈兔子毛,看起來倒挺像那麽一迴事。
「也沒說現在就要找個新鋪子,二妗子連房子都還沒找著,咱們的鋪子又哪裏是好找的。」
聽了林春燕的解釋,張大娘這才鬆了一口氣。
林春燕之前拖孫安元定的煤炭也都送了過來,今年訂的要比去年訂的多了不少,連鋪子裏也留了兩車。
這些煤炭林春燕打算冬天煮鍋子的時候用,往桌子上放個小爐火,也不用再費勁的把火鍋煮好了再拿上來。
剩下的那幾車全都拉迴了家裏,這場麵也十分壯觀,村裏好些個小孩都跟在車後麵跑,看著一車車的煤炭往家裏倒,好些人都在那裏嘖嘖稱奇。
「你們莫不是被騙了,山上那麽多樹,隨便砍幾棵迴來當柴火燒,還拉這些煤炭做什麽?」
有人熱心的問林春燕,「要是柴火不夠的話,咱們家家戶戶都能上山去砍。」
林春燕趕緊擺手,「我家柴火可夠用了,二郎三郎他們見天的上山給我們砍柴火,這時候還存了不少呢。」
隻是那些柴火也不夠他們一冬天用的,林春燕怕冷,炕上燒的火是要一直熱著的。
除了燒炕之外,屋子裏還要再放兩個碳盆,就這樣林春燕的手也一直都是冰涼涼的。
實在是沒有暖氣的生活她還不太適應。
張大娘對這種事情倒是沒說什麽,有人來說酸話的時候,她還立刻嗆迴去。
「什麽不會過日子!我們自己過自己的日子,真是礙著誰了,拉個煤炭也要說三說四的。」
「村裏人不都是這樣,他們也是好意,生怕咱們被騙了。」
別說他們家了,就是裏正家也是這樣,張天河要娶媳婦了,村裏好些個人都去幫忙,這個說要這麽辦,那個說要怎麽辦,偏他們也都是好意,覺得自個兒在給裏正家出力呢。
林春燕看著那煤炭放到了後院之後,心裏大大的鬆了一口氣,臉上不由自主的就露了笑容。
「等今年第一場雪下來,咱們就把點著炕火。」
林春燕收拾利索之後,就跟著林桃紅一塊去裏正家看熱鬧。雖然張天河和李小娘子成親之後是要在鎮上住,但成親都是要往村裏的老宅裏娶,得在村裏辦。
林桃紅先前就去看熱鬧了,誇張的比劃了一下,「光嫁妝就有那麽多抬,聽說十裏八村也沒哪家有這麽多的了。」
張大娘也倒吸了一口氣,「竟然有這麽多!你們柳大娘還說咱們家的日子快和員外家一樣了,我看還差得遠。」
她攢了那麽許久的嫁妝,才攢出來一點點,連人家的一個零頭都不夠。
張大娘又開始心沉起來。
看新娘子抬嫁妝的人不少,裏正家門口已經圍了裏三圈外三圈,裏正和裏正娘子兩口子高興的嘴都合不攏,不管誰來都會把瓜子糖拿出來。
糖是裏正讓林春燕特地給炒的,用的就是他們自己家種出來的花生和芝麻,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小孩子的手小,一次也抓不了多少個。
瓜子也是林春燕家的,大人們沒好意思去抓糖,就都拿了那瓜子放在嘴裏嗑,看到林春燕他們來了,就都熱情的給她打招唿。
裏正也拉著林春燕和張大娘往家裏讓,「快去屋裏坐坐,裏麵有茶水。」
不是所有人都能去屋裏的,畢竟地方就那麽小,去屋裏的大多數是村裏德高望重的一些老人。
裏正這一舉動也是表明林春燕在村裏的地位。
隻是林春燕沒去,笑著對裏正說,「我在外麵看會兒熱鬧,一會兒還要放鞭炮呢,在屋裏可看不著。」
屋裏的幾個老人有男有女,頭髮都已經花白,牙齒也掉光了不少,有些是和裏正連著親的,有些純粹是品德高,聽到外麵裏正在讓林春燕進來,就有人也站起來招唿林春燕。
平日裏,他們這些人和林春燕打交道的次數少,隻知道她是一個很能幹的女娘,不僅開了鋪子買了村東的山,還讓不少人都去那裏幹活。
一個月能掙上五六百個大錢,對村裏人來說這就是一筆巨款,想去那裏幹活的人可不少。
這些老人也是想拉攏拉攏林春燕,以後好為自家的兒孫說上話。
狗蛋和黑子拿了不少糖之後就去撿鞭炮,好些炮都沒有放完,撿一個好的他們能高興半天。
林桃紅看到他們了,就招手問,「聽說你們去學算術了,學的怎麽樣?」
狗蛋和黑子對視一眼,臉上都露了些苦笑,「那也太難了些,我怎麽也記不住。」
黑子在一旁直點頭,「我連十以內的加減法都還不會算,黃娘子說我要是再學不會,就得找我爹娘告狀。」
一說起這個,狗蛋和黑子都沒了撿鞭炮的興致,瞬間都變得蔫蔫的。
林桃紅卻在一旁哈哈大笑起來,「那你們還不如我!我可是已經能算到一百以內了!」
狗蛋不服氣,他最不能看林桃紅在那裏得瑟了,直接把趙沐陽搬出來,「他學的可好了,黃娘子說再學下去,他就能學乘法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遷出去幹什麽!」張大娘不同意,「遷出去了又得多支出一筆錢,鋪子的租金,還得另外再招幾個夥計,你當這是說話呢。」
她耷拉著臉,脖子裏一圈兔子毛,看起來倒挺像那麽一迴事。
「也沒說現在就要找個新鋪子,二妗子連房子都還沒找著,咱們的鋪子又哪裏是好找的。」
聽了林春燕的解釋,張大娘這才鬆了一口氣。
林春燕之前拖孫安元定的煤炭也都送了過來,今年訂的要比去年訂的多了不少,連鋪子裏也留了兩車。
這些煤炭林春燕打算冬天煮鍋子的時候用,往桌子上放個小爐火,也不用再費勁的把火鍋煮好了再拿上來。
剩下的那幾車全都拉迴了家裏,這場麵也十分壯觀,村裏好些個小孩都跟在車後麵跑,看著一車車的煤炭往家裏倒,好些人都在那裏嘖嘖稱奇。
「你們莫不是被騙了,山上那麽多樹,隨便砍幾棵迴來當柴火燒,還拉這些煤炭做什麽?」
有人熱心的問林春燕,「要是柴火不夠的話,咱們家家戶戶都能上山去砍。」
林春燕趕緊擺手,「我家柴火可夠用了,二郎三郎他們見天的上山給我們砍柴火,這時候還存了不少呢。」
隻是那些柴火也不夠他們一冬天用的,林春燕怕冷,炕上燒的火是要一直熱著的。
除了燒炕之外,屋子裏還要再放兩個碳盆,就這樣林春燕的手也一直都是冰涼涼的。
實在是沒有暖氣的生活她還不太適應。
張大娘對這種事情倒是沒說什麽,有人來說酸話的時候,她還立刻嗆迴去。
「什麽不會過日子!我們自己過自己的日子,真是礙著誰了,拉個煤炭也要說三說四的。」
「村裏人不都是這樣,他們也是好意,生怕咱們被騙了。」
別說他們家了,就是裏正家也是這樣,張天河要娶媳婦了,村裏好些個人都去幫忙,這個說要這麽辦,那個說要怎麽辦,偏他們也都是好意,覺得自個兒在給裏正家出力呢。
林春燕看著那煤炭放到了後院之後,心裏大大的鬆了一口氣,臉上不由自主的就露了笑容。
「等今年第一場雪下來,咱們就把點著炕火。」
林春燕收拾利索之後,就跟著林桃紅一塊去裏正家看熱鬧。雖然張天河和李小娘子成親之後是要在鎮上住,但成親都是要往村裏的老宅裏娶,得在村裏辦。
林桃紅先前就去看熱鬧了,誇張的比劃了一下,「光嫁妝就有那麽多抬,聽說十裏八村也沒哪家有這麽多的了。」
張大娘也倒吸了一口氣,「竟然有這麽多!你們柳大娘還說咱們家的日子快和員外家一樣了,我看還差得遠。」
她攢了那麽許久的嫁妝,才攢出來一點點,連人家的一個零頭都不夠。
張大娘又開始心沉起來。
看新娘子抬嫁妝的人不少,裏正家門口已經圍了裏三圈外三圈,裏正和裏正娘子兩口子高興的嘴都合不攏,不管誰來都會把瓜子糖拿出來。
糖是裏正讓林春燕特地給炒的,用的就是他們自己家種出來的花生和芝麻,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小孩子的手小,一次也抓不了多少個。
瓜子也是林春燕家的,大人們沒好意思去抓糖,就都拿了那瓜子放在嘴裏嗑,看到林春燕他們來了,就都熱情的給她打招唿。
裏正也拉著林春燕和張大娘往家裏讓,「快去屋裏坐坐,裏麵有茶水。」
不是所有人都能去屋裏的,畢竟地方就那麽小,去屋裏的大多數是村裏德高望重的一些老人。
裏正這一舉動也是表明林春燕在村裏的地位。
隻是林春燕沒去,笑著對裏正說,「我在外麵看會兒熱鬧,一會兒還要放鞭炮呢,在屋裏可看不著。」
屋裏的幾個老人有男有女,頭髮都已經花白,牙齒也掉光了不少,有些是和裏正連著親的,有些純粹是品德高,聽到外麵裏正在讓林春燕進來,就有人也站起來招唿林春燕。
平日裏,他們這些人和林春燕打交道的次數少,隻知道她是一個很能幹的女娘,不僅開了鋪子買了村東的山,還讓不少人都去那裏幹活。
一個月能掙上五六百個大錢,對村裏人來說這就是一筆巨款,想去那裏幹活的人可不少。
這些老人也是想拉攏拉攏林春燕,以後好為自家的兒孫說上話。
狗蛋和黑子拿了不少糖之後就去撿鞭炮,好些炮都沒有放完,撿一個好的他們能高興半天。
林桃紅看到他們了,就招手問,「聽說你們去學算術了,學的怎麽樣?」
狗蛋和黑子對視一眼,臉上都露了些苦笑,「那也太難了些,我怎麽也記不住。」
黑子在一旁直點頭,「我連十以內的加減法都還不會算,黃娘子說我要是再學不會,就得找我爹娘告狀。」
一說起這個,狗蛋和黑子都沒了撿鞭炮的興致,瞬間都變得蔫蔫的。
林桃紅卻在一旁哈哈大笑起來,「那你們還不如我!我可是已經能算到一百以內了!」
狗蛋不服氣,他最不能看林桃紅在那裏得瑟了,直接把趙沐陽搬出來,「他學的可好了,黃娘子說再學下去,他就能學乘法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