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燕之前賣給他們香辣田螺的時候,這母子兩個就是個有骨氣的,林春燕要是不收錢的話,他們堅決不要。
三郎把那錢收了,又從貨擔裏找出一塊兒糖來,「這是你燕娘姐姐讓我給你拿的。」
石頭本來要推拒,聽了這話,先迴頭看了一眼李娘子。
見他娘同意了,才歡唿一聲,高高興興地把那糖收了。
三郎又去了下一家,李娘子卻沒急著進門,等著三郎的身影看不見了,才拉著石頭的手迴去。
「燕娘姐姐真好,三郎哥哥也好。」
石頭小心翼翼地舔著那糖,李娘子看他吃得這樣小心,心裏某個地方也軟了一下,故意逗他,「瞧你這話說的,好像你二郎哥哥不好似的,平日裏見了你都會給些吃食。」
石頭嘿嘿笑了起來,見李娘子又開始洗衣裳,他便用帕子把那塊糖包了,說了聲就出了門。
別看在李娘子跟前他是個乖巧溫順的,可在外麵他也是個小霸王。
他到老地方吹了一聲口哨,那幾個成日裏和他一塊兒玩兒的小郎君們就都出來了,他們大多都是在這巷子裏住著,家境都差不多。
「你們去不去?」
「去去,為啥不去?」
這些人都隱隱地以石頭為首,上次砸那王錘子的時候,也是石頭帶的頭。
這次,他們要去撈小蝦。
鎮上不遠的地方有一條小河,水不是特別深,平日裏附近的人就總去那邊洗衣裳。
石頭知道那地方,還是因為有大件的東西要洗的時候,李娘子就拿著盆過去。
這裏麵也有不少的田螺小蝦,時常就會有小孩過來撈。
三郎如今顧不上再做那小河蝦的生意,可還得給胡家饅頭店的夫妻兩個送蝦皮,這生意已經做了很長時間,雖然最後說親的事情沒成,三郎也沒想著放棄。
他就把主意打到了這幾個小孩身上,讓他們抽空了去撈些魚蝦上來。
怕他們不知深淺,特意叮囑了隻能去小河邊,要是去了池塘或者深一點的地方,不管撈上來多少他都是不要的。
這些個小孩就牢牢地記在心裏,三郎又叮囑了石頭很多,讓他一定要看管好這些個孩子們。
石頭被委以重任,心裏早就激動起來,今兒個就是他們第一天去撈魚蝦。
他還把沒吃完的糖帶了來,一人吃上一口,心裏就都美滋滋。
孩子們像陣風似的跑過去,也不看路,撞了好幾個人,有認出來他的,就在那裏嘀咕,「這李小郎君慌裏慌張地去幹什麽?」
在附近住著的人都知道他們家的情況,隻有李娘子一個人拉扯他,靠著每日給別人洗衣裳掙出來的錢,實在是過得很艱辛。
對他自然也就多了幾分寬容。
「千萬別去水深的地方,你們誰看見了,過來告訴我,以後我就不讓這人再撈了。」
石頭想起三郎的叮囑,在他們下河撈小魚蝦之前,又說了一遍。
這些個孩子都是會水的,大人們根本就顧不上看他們,夏天又這樣熱,自然就願意去水裏撲騰。
不過沒一個人頂嘴,都老老實實地點頭答應。
三郎和他們說了,一簍子魚蝦就能換上好兩三個大錢。
慢慢攢著,不管是給家裏貼補,還是他們自個兒買了麥芽糖吃,都讓他們激動得不行。
三郎在鎮上轉了一圈,不止剛才那一個大娘打聽豬胰子的事情,就連好些個家境差不多的人家,也在等著豬胰子。
他們一般買的都是加了幹花或者是竹葉的豬胰子,專門用來洗臉洗頭髮。
「明個就有了。」三郎每一個都笑臉相迎。
「小兄弟記得給我留兩塊,我要茉莉花的。」
這些加了幹花的豬胰子中,數玫瑰和茉莉花的味道濃鬱,像竹葉和加了鬆針的,聞起來就比較淡雅。
三郎一一應了,有人來買酥魚或者豆皮的時候,他就掀開另一個貨擔,從裏麵拿出來還溫溫熱熱地吃食。
貨擔裏麵放的是一個溫盤,這溫盤裏麵放的熱水,隔一段時間他就會去鋪子裏換一下。
像豆皮和燒餅都是不重的,隻這放了熱水的溫盤分量卻不輕。
他的酥魚如今也小有名氣,主要燉得軟爛噴香,上到六十下到三四歲的孩童都是能吃的,也不怕被刺卡到了。
三郎一邊走一邊想,這酥魚雖然賣得好,但是成本卻不低,光每日裏去別的地方收了魚來,就要花一大筆錢。
想著想著就到了鋪子裏,他也不見外,把東西放在宋大爺的棚子下,讓他幫忙看著,自個兒咕咚咕咚地喝了一碗梅子薑水。
張大娘讓他喝慢點,「如今天熱了,你這走街串巷帶那麽多東西更不容易,我看還是少帶些好。」
才多長時間,三郎就又黑又瘦的,就像從山裏麵下來的那流民一樣。
三郎嘿嘿笑了幾聲,「不打緊,我能吃得消。」
知道他是個要強的,張大娘就沒再勸,隻讓他走的時候把這一壺梅子薑水帶上,「再拿些給你哥喝。」
叫張大娘說,既然當貨郎也能掙上不少錢,合該讓二郎去,他人力氣大,也不怕出個什麽事。
他和林二嬸悄悄說過這事,林二嬸也是這樣想的,可三郎不同意,說二郎沒那口才,做不來這買賣。
這也倒是實話,他如今守著那攤子也都是熟人去買,大家又都知道是個什麽滋味,倒是不用他費什麽口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三郎把那錢收了,又從貨擔裏找出一塊兒糖來,「這是你燕娘姐姐讓我給你拿的。」
石頭本來要推拒,聽了這話,先迴頭看了一眼李娘子。
見他娘同意了,才歡唿一聲,高高興興地把那糖收了。
三郎又去了下一家,李娘子卻沒急著進門,等著三郎的身影看不見了,才拉著石頭的手迴去。
「燕娘姐姐真好,三郎哥哥也好。」
石頭小心翼翼地舔著那糖,李娘子看他吃得這樣小心,心裏某個地方也軟了一下,故意逗他,「瞧你這話說的,好像你二郎哥哥不好似的,平日裏見了你都會給些吃食。」
石頭嘿嘿笑了起來,見李娘子又開始洗衣裳,他便用帕子把那塊糖包了,說了聲就出了門。
別看在李娘子跟前他是個乖巧溫順的,可在外麵他也是個小霸王。
他到老地方吹了一聲口哨,那幾個成日裏和他一塊兒玩兒的小郎君們就都出來了,他們大多都是在這巷子裏住著,家境都差不多。
「你們去不去?」
「去去,為啥不去?」
這些人都隱隱地以石頭為首,上次砸那王錘子的時候,也是石頭帶的頭。
這次,他們要去撈小蝦。
鎮上不遠的地方有一條小河,水不是特別深,平日裏附近的人就總去那邊洗衣裳。
石頭知道那地方,還是因為有大件的東西要洗的時候,李娘子就拿著盆過去。
這裏麵也有不少的田螺小蝦,時常就會有小孩過來撈。
三郎如今顧不上再做那小河蝦的生意,可還得給胡家饅頭店的夫妻兩個送蝦皮,這生意已經做了很長時間,雖然最後說親的事情沒成,三郎也沒想著放棄。
他就把主意打到了這幾個小孩身上,讓他們抽空了去撈些魚蝦上來。
怕他們不知深淺,特意叮囑了隻能去小河邊,要是去了池塘或者深一點的地方,不管撈上來多少他都是不要的。
這些個小孩就牢牢地記在心裏,三郎又叮囑了石頭很多,讓他一定要看管好這些個孩子們。
石頭被委以重任,心裏早就激動起來,今兒個就是他們第一天去撈魚蝦。
他還把沒吃完的糖帶了來,一人吃上一口,心裏就都美滋滋。
孩子們像陣風似的跑過去,也不看路,撞了好幾個人,有認出來他的,就在那裏嘀咕,「這李小郎君慌裏慌張地去幹什麽?」
在附近住著的人都知道他們家的情況,隻有李娘子一個人拉扯他,靠著每日給別人洗衣裳掙出來的錢,實在是過得很艱辛。
對他自然也就多了幾分寬容。
「千萬別去水深的地方,你們誰看見了,過來告訴我,以後我就不讓這人再撈了。」
石頭想起三郎的叮囑,在他們下河撈小魚蝦之前,又說了一遍。
這些個孩子都是會水的,大人們根本就顧不上看他們,夏天又這樣熱,自然就願意去水裏撲騰。
不過沒一個人頂嘴,都老老實實地點頭答應。
三郎和他們說了,一簍子魚蝦就能換上好兩三個大錢。
慢慢攢著,不管是給家裏貼補,還是他們自個兒買了麥芽糖吃,都讓他們激動得不行。
三郎在鎮上轉了一圈,不止剛才那一個大娘打聽豬胰子的事情,就連好些個家境差不多的人家,也在等著豬胰子。
他們一般買的都是加了幹花或者是竹葉的豬胰子,專門用來洗臉洗頭髮。
「明個就有了。」三郎每一個都笑臉相迎。
「小兄弟記得給我留兩塊,我要茉莉花的。」
這些加了幹花的豬胰子中,數玫瑰和茉莉花的味道濃鬱,像竹葉和加了鬆針的,聞起來就比較淡雅。
三郎一一應了,有人來買酥魚或者豆皮的時候,他就掀開另一個貨擔,從裏麵拿出來還溫溫熱熱地吃食。
貨擔裏麵放的是一個溫盤,這溫盤裏麵放的熱水,隔一段時間他就會去鋪子裏換一下。
像豆皮和燒餅都是不重的,隻這放了熱水的溫盤分量卻不輕。
他的酥魚如今也小有名氣,主要燉得軟爛噴香,上到六十下到三四歲的孩童都是能吃的,也不怕被刺卡到了。
三郎一邊走一邊想,這酥魚雖然賣得好,但是成本卻不低,光每日裏去別的地方收了魚來,就要花一大筆錢。
想著想著就到了鋪子裏,他也不見外,把東西放在宋大爺的棚子下,讓他幫忙看著,自個兒咕咚咕咚地喝了一碗梅子薑水。
張大娘讓他喝慢點,「如今天熱了,你這走街串巷帶那麽多東西更不容易,我看還是少帶些好。」
才多長時間,三郎就又黑又瘦的,就像從山裏麵下來的那流民一樣。
三郎嘿嘿笑了幾聲,「不打緊,我能吃得消。」
知道他是個要強的,張大娘就沒再勸,隻讓他走的時候把這一壺梅子薑水帶上,「再拿些給你哥喝。」
叫張大娘說,既然當貨郎也能掙上不少錢,合該讓二郎去,他人力氣大,也不怕出個什麽事。
他和林二嬸悄悄說過這事,林二嬸也是這樣想的,可三郎不同意,說二郎沒那口才,做不來這買賣。
這也倒是實話,他如今守著那攤子也都是熟人去買,大家又都知道是個什麽滋味,倒是不用他費什麽口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