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夫子倒吸了幾口氣,覺得胸口不疼了才說,「這帳房先生我如今當著也不錯,且那家小娘子都是和善的人,掙的錢也夠咱們家用了,隻是讓你沒秀才娘子的名頭。」
大娘子重新低下了頭,今晚的月光不是很明亮,大娘子也不過是憑著手感在搓洗衣服。一時之間隻能聽到搓起衣服的聲音和遠處傳來不知名的蟲叫聲。
那衣服終於洗好了,大娘子站了起來,隨口說了一句,「帳房先生就帳房先生,你既然覺得幹的不錯,就好好在那裏幹,可別讓人家那小娘子寒了心。」
林春燕清明那天蒸槐花的事情,還是被林二嬸知道,知道張大娘沒迴來,特意過來說了他們。
「都說了那天是不能開火的,老祖宗定下的規矩是萬萬不能改的,你們小人家家的,也得重視才行。」
其實對這個規矩,林春燕並沒有覺得太怎麽樣,她畢竟是一個現代的靈魂,這一天對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吃青團,以及放假的三天。
且每次到清明節的時候,總會下起雨來,再吃上些冷食,就覺得渾身不得勁。
可見林二嬸這樣鄭重,林春燕隻得趕緊保證了幾句,說下次再不敢。
林二嬸又說了許多,「這天不開火也是有原因的,是為了讓神明保佑咱們,咱們得好好的敬著,指不定哪天就發了難。」
就像那林老爹一樣,他自個兒做了那樣的事情,這不報應就來了。
林二嬸娘家的鍾二哥又去了那邊辦事情,這次倒是沒有碰上林老爹。不過鍾二哥想著林二嬸如今日子過得好,都是多虧了林春燕他們,就託了人去打聽。
這一打聽還真把林老爹給找到了,不過才幾個月沒見,林老爹又像老了好幾歲一樣,眼睛都是滄桑。
他那個小娘子一開始的時候,還以為林老爹手裏有幾個錢,從前出門的時候,林老爹花錢可都是大方的很。
誰知這林老爹是因為沒有兒子才如此的闊綽,想著這錢不花完,也隻是白便宜了別人。
可如今不一樣,有了兒子之後,林老爹什麽事都要計較幾分,再不像往日裏那樣。
且柴米油鹽過日子,哪裏沒有磕著碰著的時候,兩個人的矛盾越來越深,林老爹要不是還惦記著兒子,連家都少迴。
見這鍾二哥又來,林老爹心裏就犯嘀咕,以為是張大娘託了他來找,見了麵就塞了幾個大錢過去,讓他千萬不要聲張。
「你也看著了,如今我的日子過得並不多如意。隻讓他們母女三個死了心,可千萬不要再找來。」
鍾二哥差點被氣笑了,可想著林二嬸的囑咐,硬是什麽都沒說,隻把那幾個大錢收了,還繼續糊弄,「可如今既然知道了你在這裏,總得往迴捎些錢,他們娘兒三個,日子也不好過得很。」
林老爹直接開始賣起慘來,「我養這個兒子處處都要花錢,以後還要給娶媳婦蓋房子,哪裏還有多餘的來。」
鍾二哥聽了很是氣憤,「你這說的是什麽話?我都答應了不透露你在哪裏,你怎的連個錢也不願意捎迴去,良心都被狗吃了不成!」
林老爹隻往後躲,「都已經寫了休書,再不相關的,隻當我死了便是。」
他再不懷疑其他,隻以為張大娘他們三個離了自己之後,怕是活都活不下去,才讓人來找他要錢。
鍾二哥還是生氣,直接甩袖子離開,還讓林老爹記住他今個說的話。
林二嬸這次倒是沒有再同張大娘說什麽,隻把這事同林二叔抱怨了一通,嫌他們家人不地道。
如今家裏麵掙錢最少的就是林二叔,一般他們娘幾個商量事情的時候,他連話也插不上。聽了這話也隻能沉默的低頭,在心裏也把林老爹給埋怨上了。
「正經說起來,什麽時候去行了那拜師禮才好,總不能讓燕娘成日裏白教著香娘,實在失禮數。」
這是正事,林二叔之前都已經讓董婆子算好了日子,隻說,「過了清明後兩天就行,到時候我去買了酒來,再整兩道菜。」
「打了酒也沒什麽用,咱們誰也沒人喝,隻是你們這些男人用來消遣的。不如多買些料子,迴頭讓我做給燕娘衣裳才是正理。」
林二叔隻能點頭。
原說張大娘隻去一兩天就迴,可是清明節都過了,還是不見人影,連張牛力都沒過來,林春燕這心裏就犯起了嘀咕。
林桃紅也總往外麵張望,段夫子看見了,安慰他們說,「去的是你們娘舅家,能出什麽事情,不過是很久沒迴去了,多住在家裏一兩日而已。」
林春燕知道張大娘並不是這樣的一個人,上次過年迴去的時候,張大娘也不願意在舅舅家裏多住,早早的就跟著他們一塊迴來了。
且如今她和林桃紅都在家裏,張大娘定然不會放下心,如何能多住上幾日。
林春燕已經盤算著,要是明個再不迴來,她就舍下這攤子,直接去張家村那邊找人。
今個董小娘和她身邊的丫鬟來了一趟食鋪,自從上次上元節的時候,兩個人被王大郎綁了去,迴家就受了驚嚇,在床上躺了一兩日才好,倒也不敢像往前那樣走出來走動。
這次就是出來看陳娘子,董娘子是個有良心的人,對陳娘子的恩情一直記在心裏,時不時的就會看上幾眼。
這次去看了陳娘子之後,就有些愁眉不展,她的丫鬟和她一樣,都坐在那裏唉聲嘆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大娘子重新低下了頭,今晚的月光不是很明亮,大娘子也不過是憑著手感在搓洗衣服。一時之間隻能聽到搓起衣服的聲音和遠處傳來不知名的蟲叫聲。
那衣服終於洗好了,大娘子站了起來,隨口說了一句,「帳房先生就帳房先生,你既然覺得幹的不錯,就好好在那裏幹,可別讓人家那小娘子寒了心。」
林春燕清明那天蒸槐花的事情,還是被林二嬸知道,知道張大娘沒迴來,特意過來說了他們。
「都說了那天是不能開火的,老祖宗定下的規矩是萬萬不能改的,你們小人家家的,也得重視才行。」
其實對這個規矩,林春燕並沒有覺得太怎麽樣,她畢竟是一個現代的靈魂,這一天對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吃青團,以及放假的三天。
且每次到清明節的時候,總會下起雨來,再吃上些冷食,就覺得渾身不得勁。
可見林二嬸這樣鄭重,林春燕隻得趕緊保證了幾句,說下次再不敢。
林二嬸又說了許多,「這天不開火也是有原因的,是為了讓神明保佑咱們,咱們得好好的敬著,指不定哪天就發了難。」
就像那林老爹一樣,他自個兒做了那樣的事情,這不報應就來了。
林二嬸娘家的鍾二哥又去了那邊辦事情,這次倒是沒有碰上林老爹。不過鍾二哥想著林二嬸如今日子過得好,都是多虧了林春燕他們,就託了人去打聽。
這一打聽還真把林老爹給找到了,不過才幾個月沒見,林老爹又像老了好幾歲一樣,眼睛都是滄桑。
他那個小娘子一開始的時候,還以為林老爹手裏有幾個錢,從前出門的時候,林老爹花錢可都是大方的很。
誰知這林老爹是因為沒有兒子才如此的闊綽,想著這錢不花完,也隻是白便宜了別人。
可如今不一樣,有了兒子之後,林老爹什麽事都要計較幾分,再不像往日裏那樣。
且柴米油鹽過日子,哪裏沒有磕著碰著的時候,兩個人的矛盾越來越深,林老爹要不是還惦記著兒子,連家都少迴。
見這鍾二哥又來,林老爹心裏就犯嘀咕,以為是張大娘託了他來找,見了麵就塞了幾個大錢過去,讓他千萬不要聲張。
「你也看著了,如今我的日子過得並不多如意。隻讓他們母女三個死了心,可千萬不要再找來。」
鍾二哥差點被氣笑了,可想著林二嬸的囑咐,硬是什麽都沒說,隻把那幾個大錢收了,還繼續糊弄,「可如今既然知道了你在這裏,總得往迴捎些錢,他們娘兒三個,日子也不好過得很。」
林老爹直接開始賣起慘來,「我養這個兒子處處都要花錢,以後還要給娶媳婦蓋房子,哪裏還有多餘的來。」
鍾二哥聽了很是氣憤,「你這說的是什麽話?我都答應了不透露你在哪裏,你怎的連個錢也不願意捎迴去,良心都被狗吃了不成!」
林老爹隻往後躲,「都已經寫了休書,再不相關的,隻當我死了便是。」
他再不懷疑其他,隻以為張大娘他們三個離了自己之後,怕是活都活不下去,才讓人來找他要錢。
鍾二哥還是生氣,直接甩袖子離開,還讓林老爹記住他今個說的話。
林二嬸這次倒是沒有再同張大娘說什麽,隻把這事同林二叔抱怨了一通,嫌他們家人不地道。
如今家裏麵掙錢最少的就是林二叔,一般他們娘幾個商量事情的時候,他連話也插不上。聽了這話也隻能沉默的低頭,在心裏也把林老爹給埋怨上了。
「正經說起來,什麽時候去行了那拜師禮才好,總不能讓燕娘成日裏白教著香娘,實在失禮數。」
這是正事,林二叔之前都已經讓董婆子算好了日子,隻說,「過了清明後兩天就行,到時候我去買了酒來,再整兩道菜。」
「打了酒也沒什麽用,咱們誰也沒人喝,隻是你們這些男人用來消遣的。不如多買些料子,迴頭讓我做給燕娘衣裳才是正理。」
林二叔隻能點頭。
原說張大娘隻去一兩天就迴,可是清明節都過了,還是不見人影,連張牛力都沒過來,林春燕這心裏就犯起了嘀咕。
林桃紅也總往外麵張望,段夫子看見了,安慰他們說,「去的是你們娘舅家,能出什麽事情,不過是很久沒迴去了,多住在家裏一兩日而已。」
林春燕知道張大娘並不是這樣的一個人,上次過年迴去的時候,張大娘也不願意在舅舅家裏多住,早早的就跟著他們一塊迴來了。
且如今她和林桃紅都在家裏,張大娘定然不會放下心,如何能多住上幾日。
林春燕已經盤算著,要是明個再不迴來,她就舍下這攤子,直接去張家村那邊找人。
今個董小娘和她身邊的丫鬟來了一趟食鋪,自從上次上元節的時候,兩個人被王大郎綁了去,迴家就受了驚嚇,在床上躺了一兩日才好,倒也不敢像往前那樣走出來走動。
這次就是出來看陳娘子,董娘子是個有良心的人,對陳娘子的恩情一直記在心裏,時不時的就會看上幾眼。
這次去看了陳娘子之後,就有些愁眉不展,她的丫鬟和她一樣,都坐在那裏唉聲嘆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