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不懂,隻趙娘子找了郎中看過,說是的確受寒留下的,才讓趙娘子給梨花熬了陳皮蘿蔔水。
又說三郎學會做那酥魚之後,天一亮就挑著酥魚要去鎮上叫賣,還不讓人跟著,隻說要先去探探路。
林二嬸哪裏能放心,可家裏也沒個閑人,隻能焦急的等待著。
三郎拿著酥魚到了鎮上之後,就開始沿街叫賣起來,這天出來擺攤賣東西的少了很多,就連貨郎也沒往日那樣勤快,聽了叫賣聲,倒真有人打開了門。
先問的價格,有嫌貴的,不過是酥魚罷了,怎麽比一條生魚要多賣上好幾個大錢來。
三郎也不著急,隻讓人先嚐了味道,「我這魚可是林小娘教出來的,味道是一等一的好,別處也沒有賣的。」
這魚外麵裹了一層海帶,裏麵的魚刺也燉的軟爛,就是小孩也不怕被卡住,味道又十分的不錯。
那話自然也沒幾個人相信,不過嚐了味道之後,倒也覺得不錯,零零散散的也賣出去七八條。
雖然不多,但三郎已經很滿意,他也不貪多,過了晌午就挑著東西往迴走。
迴去了,他還打算去村裏人收一些魚上來,這鎮上賣的差不多了,他就挑了擔子去附近的村裏賣。
林二嬸就是幹活的時候,也是坐臥難安,翹首以盼了好長時間,才把三郎盼迴來。
見三郎咧著嘴笑,就知道他定然是賣的不錯,才鬆了一口氣。
三郎得意的把掙的錢拿出來,分了一半給林二嬸,「一會兒我再去收幾條魚來,明兒個怕是還能再多賣出去幾條。」
看見他真的掙了錢迴來,林二嬸大大的鬆了一口氣,「也不枉你在灶間一直瞎折騰。」
家裏的幾個孩子掙的錢,都是存一半在林二嬸這裏,自個留一半當私房。
就這樣,他們家買了豬之後,不過才月餘的時間,又攢下不少來。
林二嬸正要把那錢放到罐子裏,突然動作停住,林二叔在旁邊著急的催了她幾下,「你怎麽不放了,難不成還想自個昧下?」
林二嬸白了林二叔一眼,「你給我閉嘴,你把我當成了什麽人,我做工一天掙的,就比這多了許多。」
林二叔一聽就知道自個說錯話了,趕緊轉移話題,林二嬸卻把那銅錢舉起來仔細看了看,問林二叔,「你看看這錢可是有問題?我怎麽感覺分量不夠。」
李二叔心裏就打了一個突,掂量了一下,那邊三郎也不說笑了,緊張的看著林二叔問,「爹,這錢真有問題嗎?」
要真是私自鑄出來的,那他今天就白幹了。
他們這邊有一銅山,雖然朝廷派了人鎮壓,抓住了自製開採的就是殺頭的大罪,可總有人冒著風險去偷偷的挖迴來。
隻他們這些私自鑄錢的工藝不好,或者是因為那銅不夠用,往裏麵就摻了一些鉛,分量上總會輕上一些,但隻一不留神,也能把這錢當成真的收了。
朝廷為了嚴管這件事,不管收了錢的人知不知道這是私鑄的,隻要花了出去,就表示也是同夥,都要給抓起來打板子。
林二嬸把每一個銅板都檢查了一遍,確定隻有幾個之後才鬆了一口氣,「一會兒我就去給燕娘說一聲,讓他們可得小心一些。」
第77章
林春燕聽的也是大吃一驚, 再想不到這時候竟然會有人拿著私鑄的錢來買東西,忙讓張大娘把這段時間收的錢都拿出來。
張大娘也是害怕的,從前她手裏沒有摸過這麽幾個錢,不像林二嬸, 她家有一個親戚就是因這原因, 最後被官府抓了起來, 他們家就對這銅錢格外在意,特意教了下麵的小輩怎麽摸。
這麽一排查, 真讓張大娘發現了幾個不對勁的,拿出來之後隻罵罵咧咧。
「也不知是哪個混帳東西, 竟然拿了私鑄的錢來買東西。」
林春燕把那幾枚銅板放在手裏仔細的掂量了幾下,才稍微感覺出幾分差異。
「以後咱們可得小心一些。」林春燕嘆氣, 把那些私鑄的錢放在另一個罐子裏,隻說這錢不能再動。
又誇獎了三郎,說他生意做得好, 才第一天就賣了這許多。
三郎被誇的重新高興起來, 把這一路上的見聞都講了, 「等迴頭我這酥魚的名聲打出去了,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要來買。」
說著說著突然哎呦的一聲, 「我這還要去收魚,一會兒晚,那酥魚做出來就不好吃。」
見他這樣活力四射,其他人也終於笑了出來。
「家裏還有把稱, 隻管拿了去用, 幫著三郎一塊稱了魚。」
村裏麵的人聽說梨花迴來了, 人瘦的不成樣子,隻差一口氣吊著, 讓人不由唏噓起來。
之前菊苗娘巴不得讓她去給人當丫鬟,來找趙娘子好多次都沒說成,後來還和趙娘子生了齟齬,就是見了麵也不說話。
如今看到梨花這樣子,心裏就是一陣後怕,隻念叨他們沒這福氣,才沒讓菊苗去受苦。
如今村裏的日子也好過,今個張大娘收了葵花花生,明個三郎又來收魚,人人手裏都有幾個錢。要是再能去林春燕那裏幫工,那才是一步登天的好日子。
梨花不耐煩見這麽多人,隻在自個屋裏躺著,豎著耳朵聽外麵的動靜,隻讓趙娘子去打聽一下杏花的情況。
趙娘子見她這個連說話力氣都沒的樣子,隻能含著淚為她打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又說三郎學會做那酥魚之後,天一亮就挑著酥魚要去鎮上叫賣,還不讓人跟著,隻說要先去探探路。
林二嬸哪裏能放心,可家裏也沒個閑人,隻能焦急的等待著。
三郎拿著酥魚到了鎮上之後,就開始沿街叫賣起來,這天出來擺攤賣東西的少了很多,就連貨郎也沒往日那樣勤快,聽了叫賣聲,倒真有人打開了門。
先問的價格,有嫌貴的,不過是酥魚罷了,怎麽比一條生魚要多賣上好幾個大錢來。
三郎也不著急,隻讓人先嚐了味道,「我這魚可是林小娘教出來的,味道是一等一的好,別處也沒有賣的。」
這魚外麵裹了一層海帶,裏麵的魚刺也燉的軟爛,就是小孩也不怕被卡住,味道又十分的不錯。
那話自然也沒幾個人相信,不過嚐了味道之後,倒也覺得不錯,零零散散的也賣出去七八條。
雖然不多,但三郎已經很滿意,他也不貪多,過了晌午就挑著東西往迴走。
迴去了,他還打算去村裏人收一些魚上來,這鎮上賣的差不多了,他就挑了擔子去附近的村裏賣。
林二嬸就是幹活的時候,也是坐臥難安,翹首以盼了好長時間,才把三郎盼迴來。
見三郎咧著嘴笑,就知道他定然是賣的不錯,才鬆了一口氣。
三郎得意的把掙的錢拿出來,分了一半給林二嬸,「一會兒我再去收幾條魚來,明兒個怕是還能再多賣出去幾條。」
看見他真的掙了錢迴來,林二嬸大大的鬆了一口氣,「也不枉你在灶間一直瞎折騰。」
家裏的幾個孩子掙的錢,都是存一半在林二嬸這裏,自個留一半當私房。
就這樣,他們家買了豬之後,不過才月餘的時間,又攢下不少來。
林二嬸正要把那錢放到罐子裏,突然動作停住,林二叔在旁邊著急的催了她幾下,「你怎麽不放了,難不成還想自個昧下?」
林二嬸白了林二叔一眼,「你給我閉嘴,你把我當成了什麽人,我做工一天掙的,就比這多了許多。」
林二叔一聽就知道自個說錯話了,趕緊轉移話題,林二嬸卻把那銅錢舉起來仔細看了看,問林二叔,「你看看這錢可是有問題?我怎麽感覺分量不夠。」
李二叔心裏就打了一個突,掂量了一下,那邊三郎也不說笑了,緊張的看著林二叔問,「爹,這錢真有問題嗎?」
要真是私自鑄出來的,那他今天就白幹了。
他們這邊有一銅山,雖然朝廷派了人鎮壓,抓住了自製開採的就是殺頭的大罪,可總有人冒著風險去偷偷的挖迴來。
隻他們這些私自鑄錢的工藝不好,或者是因為那銅不夠用,往裏麵就摻了一些鉛,分量上總會輕上一些,但隻一不留神,也能把這錢當成真的收了。
朝廷為了嚴管這件事,不管收了錢的人知不知道這是私鑄的,隻要花了出去,就表示也是同夥,都要給抓起來打板子。
林二嬸把每一個銅板都檢查了一遍,確定隻有幾個之後才鬆了一口氣,「一會兒我就去給燕娘說一聲,讓他們可得小心一些。」
第77章
林春燕聽的也是大吃一驚, 再想不到這時候竟然會有人拿著私鑄的錢來買東西,忙讓張大娘把這段時間收的錢都拿出來。
張大娘也是害怕的,從前她手裏沒有摸過這麽幾個錢,不像林二嬸, 她家有一個親戚就是因這原因, 最後被官府抓了起來, 他們家就對這銅錢格外在意,特意教了下麵的小輩怎麽摸。
這麽一排查, 真讓張大娘發現了幾個不對勁的,拿出來之後隻罵罵咧咧。
「也不知是哪個混帳東西, 竟然拿了私鑄的錢來買東西。」
林春燕把那幾枚銅板放在手裏仔細的掂量了幾下,才稍微感覺出幾分差異。
「以後咱們可得小心一些。」林春燕嘆氣, 把那些私鑄的錢放在另一個罐子裏,隻說這錢不能再動。
又誇獎了三郎,說他生意做得好, 才第一天就賣了這許多。
三郎被誇的重新高興起來, 把這一路上的見聞都講了, 「等迴頭我這酥魚的名聲打出去了,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要來買。」
說著說著突然哎呦的一聲, 「我這還要去收魚,一會兒晚,那酥魚做出來就不好吃。」
見他這樣活力四射,其他人也終於笑了出來。
「家裏還有把稱, 隻管拿了去用, 幫著三郎一塊稱了魚。」
村裏麵的人聽說梨花迴來了, 人瘦的不成樣子,隻差一口氣吊著, 讓人不由唏噓起來。
之前菊苗娘巴不得讓她去給人當丫鬟,來找趙娘子好多次都沒說成,後來還和趙娘子生了齟齬,就是見了麵也不說話。
如今看到梨花這樣子,心裏就是一陣後怕,隻念叨他們沒這福氣,才沒讓菊苗去受苦。
如今村裏的日子也好過,今個張大娘收了葵花花生,明個三郎又來收魚,人人手裏都有幾個錢。要是再能去林春燕那裏幫工,那才是一步登天的好日子。
梨花不耐煩見這麽多人,隻在自個屋裏躺著,豎著耳朵聽外麵的動靜,隻讓趙娘子去打聽一下杏花的情況。
趙娘子見她這個連說話力氣都沒的樣子,隻能含著淚為她打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