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正張了張嘴,想問一下張大娘,要這麽多的橡子果是用來做什麽的,可知道就算問了,也得不到答案。
他是張大娘的話,也不會說實話。
隨即一想,他問那麽多這個做什麽,就算問明白了,他又能幹什麽,還不如就這樣,撿了橡子果去換銅板來的實在。
這要是真的能成,別說是他這一家了,怕是整個村子都要記張大娘他們家的恩情。
之前他們家和洪娘子鬧翻,之後洪娘子也不是沒來找他們家告過狀,說了多少張大娘的壞話,裏正卻是不管這事。
隻讓洪娘子自己解決,在心裏早就嘀咕著,要是別的人家也好說,他能從中調和一下,那張大娘一家卻和往日不同了,不知道什麽時候,早就和村裏好些個人家綁定在一起了。
人家那兩房就不說了,本就是血脈關聯,難免會沖在最前頭,那趙懷子和狗蛋一家,卻不知道是怎麽迴事,處處幫著出頭,就連趙娘子一家,嘴上說著和張大娘不對付,可上次去蓋灶間的時候,也是使了人去幫忙的。
洪娘子不就是怕把這張大娘一家得罪了,就得罪了這麽多個家,才不敢上門去鬧的。
見裏正答應了,張大娘也不在這裏多留,迴家去路上碰到了好些個人,見了她就熱情地打個招唿。
有那婉轉些的,就問他們最近忙不忙,幹脆一點的,直接就問張大娘還要不要人,他們也能去哪裏幹活呢。
張大娘從前哪裏有這樣受歡迎的時候,背地裏都在說她是個愛說大話的,人又懶又饞,名聲差到有人見了她就掉頭走。
如今再也沒有這樣的情景,一個個親熱的,好像張大娘是他們自個兒的親人一樣。
張大娘得意,把去撿橡子果換銅板的事情和他們說了,這些人各個反應和裏正差不多,先是懷疑自己聽錯了,再三確認之後,就都激動起來。
再也沒想到,那山上的橡子果還能拿來換錢的,如果真能的話,他們豈不是每天也能有個進項!
這些人都在心裏盤上起來,有些早早得到消息的,已經上山去撿橡子果了,也有人還在觀望,怕是白撿一場。
「你們這裏真的收橡子果啊?」
說這話的是柳娘子,她一早就知道了消息,慌得跟什麽似的,拿上了背簍去撿了一籮筐的橡子果,又怕消息不準了,撿完又慌不擇路地下山來。
隻見林春燕點了頭,柳娘子才鬆了一口氣,「還好不是白撿。」
林二嬸就幫著把斤數稱了,王英娘則在一旁幫著記帳,這一籮筐剛好十一斤,王英娘摸了一個銅板出來,剩下的那一斤就記在了帳上,說下次湊夠了時再給她一個銅板。
柳娘子拿著那一個銅板,才覺得這事是真的,臉上裂開一個大大的笑容,把那一個銅板放在懷裏又拿了出來,重新放在了袖口裏。
覺得不安全,又放在了懷裏,如此這般幾下之後,才稍微冷靜下來,也不和張大娘說閑話了,她之前還有一肚子的事要和張大娘說,這時候哪裏還能顧得上,隻恨不得現在就飛上山上,把那橡子果全都搬過來。
張大娘奇怪,「這婆子今兒個怎麽這麽勤快,以前是恨不得長在床上。」
有剛往山上趕的,有從山上撿了橡子果下山的,見柳娘子這樣奮力地往前跑,都有些吃驚,從前這婆子也是懶得很,成天隻在外麵說著話,連家裏的飯都不願意做,聽說院裏的土能有一指頭厚。
除了張大娘,也沒人願意去她家歇著說話。
見她這樣著急,就有人打趣,「這是要上山去撿金子不成?怎麽這樣著急。」
柳娘子在心裏說,可不就是撿金子,那橡子果能換這麽多錢,在她眼裏就是閃閃發光的金子。
她兒子馬上要娶媳婦了,家裏還什麽都沒有,這才勤快起來。
也有人攔著柳娘子問,「真的能換錢,你同那張大娘交好,知道這消息屬實不?」
柳娘子在心裏嘀咕,不知道屬實不屬實,幹什麽往這山上來,不是瞎跑一趟,又想起來她先前也是不確定的,隻好點了頭,「是真的能換錢,十斤就能換一個銅板。」
她這話就像是一顆石子,投入到了本就不平靜的水麵上,人群一下子炸開了,像柳娘子這樣奮力往山上走的人,立刻就變多了。
柳娘子跑不過他們,有些後悔自個兒多嘴。一想山上的橡子果還多得很,這才沒了那麽著急。
不過一上午的功夫,王英娘就換出去二十多文,橡子果也堆了半個院子。
有那幹累的,坐在他們家裏休息一會兒,順便喝上幾口井水,他們家的灶上日日是熱著水的,可比自家喝著還要方便,就有人問王英娘,「你們要這麽多橡子果是做什麽?」
這人問的時候,眼珠子還滴溜溜地亂轉,恨不得他們家看得清清楚楚。
早先時候,他們就已經預料到這個情況來,隻等著誰跳出來先問,王英娘就說,「撿這麽些這個東西,是想看看能不能餵雞餵豬吃,要是能的話,我們家也養些來。」
這話半真半假。讓人也挑不出錯來。
陳婆子不信,「那橡子果那麽硬,怎麽可能餵雞餵豬,別是騙我們。」
還有人覺得他們家是掙錢掙傻了,這些個橡子果要是能吃,早就被撿得光光了,哪裏還輪得著他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是張大娘的話,也不會說實話。
隨即一想,他問那麽多這個做什麽,就算問明白了,他又能幹什麽,還不如就這樣,撿了橡子果去換銅板來的實在。
這要是真的能成,別說是他這一家了,怕是整個村子都要記張大娘他們家的恩情。
之前他們家和洪娘子鬧翻,之後洪娘子也不是沒來找他們家告過狀,說了多少張大娘的壞話,裏正卻是不管這事。
隻讓洪娘子自己解決,在心裏早就嘀咕著,要是別的人家也好說,他能從中調和一下,那張大娘一家卻和往日不同了,不知道什麽時候,早就和村裏好些個人家綁定在一起了。
人家那兩房就不說了,本就是血脈關聯,難免會沖在最前頭,那趙懷子和狗蛋一家,卻不知道是怎麽迴事,處處幫著出頭,就連趙娘子一家,嘴上說著和張大娘不對付,可上次去蓋灶間的時候,也是使了人去幫忙的。
洪娘子不就是怕把這張大娘一家得罪了,就得罪了這麽多個家,才不敢上門去鬧的。
見裏正答應了,張大娘也不在這裏多留,迴家去路上碰到了好些個人,見了她就熱情地打個招唿。
有那婉轉些的,就問他們最近忙不忙,幹脆一點的,直接就問張大娘還要不要人,他們也能去哪裏幹活呢。
張大娘從前哪裏有這樣受歡迎的時候,背地裏都在說她是個愛說大話的,人又懶又饞,名聲差到有人見了她就掉頭走。
如今再也沒有這樣的情景,一個個親熱的,好像張大娘是他們自個兒的親人一樣。
張大娘得意,把去撿橡子果換銅板的事情和他們說了,這些人各個反應和裏正差不多,先是懷疑自己聽錯了,再三確認之後,就都激動起來。
再也沒想到,那山上的橡子果還能拿來換錢的,如果真能的話,他們豈不是每天也能有個進項!
這些人都在心裏盤上起來,有些早早得到消息的,已經上山去撿橡子果了,也有人還在觀望,怕是白撿一場。
「你們這裏真的收橡子果啊?」
說這話的是柳娘子,她一早就知道了消息,慌得跟什麽似的,拿上了背簍去撿了一籮筐的橡子果,又怕消息不準了,撿完又慌不擇路地下山來。
隻見林春燕點了頭,柳娘子才鬆了一口氣,「還好不是白撿。」
林二嬸就幫著把斤數稱了,王英娘則在一旁幫著記帳,這一籮筐剛好十一斤,王英娘摸了一個銅板出來,剩下的那一斤就記在了帳上,說下次湊夠了時再給她一個銅板。
柳娘子拿著那一個銅板,才覺得這事是真的,臉上裂開一個大大的笑容,把那一個銅板放在懷裏又拿了出來,重新放在了袖口裏。
覺得不安全,又放在了懷裏,如此這般幾下之後,才稍微冷靜下來,也不和張大娘說閑話了,她之前還有一肚子的事要和張大娘說,這時候哪裏還能顧得上,隻恨不得現在就飛上山上,把那橡子果全都搬過來。
張大娘奇怪,「這婆子今兒個怎麽這麽勤快,以前是恨不得長在床上。」
有剛往山上趕的,有從山上撿了橡子果下山的,見柳娘子這樣奮力地往前跑,都有些吃驚,從前這婆子也是懶得很,成天隻在外麵說著話,連家裏的飯都不願意做,聽說院裏的土能有一指頭厚。
除了張大娘,也沒人願意去她家歇著說話。
見她這樣著急,就有人打趣,「這是要上山去撿金子不成?怎麽這樣著急。」
柳娘子在心裏說,可不就是撿金子,那橡子果能換這麽多錢,在她眼裏就是閃閃發光的金子。
她兒子馬上要娶媳婦了,家裏還什麽都沒有,這才勤快起來。
也有人攔著柳娘子問,「真的能換錢,你同那張大娘交好,知道這消息屬實不?」
柳娘子在心裏嘀咕,不知道屬實不屬實,幹什麽往這山上來,不是瞎跑一趟,又想起來她先前也是不確定的,隻好點了頭,「是真的能換錢,十斤就能換一個銅板。」
她這話就像是一顆石子,投入到了本就不平靜的水麵上,人群一下子炸開了,像柳娘子這樣奮力往山上走的人,立刻就變多了。
柳娘子跑不過他們,有些後悔自個兒多嘴。一想山上的橡子果還多得很,這才沒了那麽著急。
不過一上午的功夫,王英娘就換出去二十多文,橡子果也堆了半個院子。
有那幹累的,坐在他們家裏休息一會兒,順便喝上幾口井水,他們家的灶上日日是熱著水的,可比自家喝著還要方便,就有人問王英娘,「你們要這麽多橡子果是做什麽?」
這人問的時候,眼珠子還滴溜溜地亂轉,恨不得他們家看得清清楚楚。
早先時候,他們就已經預料到這個情況來,隻等著誰跳出來先問,王英娘就說,「撿這麽些這個東西,是想看看能不能餵雞餵豬吃,要是能的話,我們家也養些來。」
這話半真半假。讓人也挑不出錯來。
陳婆子不信,「那橡子果那麽硬,怎麽可能餵雞餵豬,別是騙我們。」
還有人覺得他們家是掙錢掙傻了,這些個橡子果要是能吃,早就被撿得光光了,哪裏還輪得著他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