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慢慢能做到平靜迴看。她坐在腦內的觀影室裏,重複著機械性的行為,倒帶,播放,倒帶,播放,像看別人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看這部黑白電影。
周迎暄十八歲與方朔相遇,二十歲相戀,二十四歲確定彼此摯愛,決定共度餘生。他們期許的餘生卻在二十六歲那年的夏天戛然而止。
周迎暄被困在那個夏天。她的夏天永遠在下雪。
34.三年
療養院的設施和醫師都稱得上一流,但生產這件事,即使再好的環境、再先進的技術,也沒法完全消除必得親身經歷一遭的疼痛。
萎靡的花謝了,抖落一瓣,迎來新生命。
周迎暄孕期狀態很差,醫師們都擔心孩子生下來後的情況。檢查後人們都很高興,因為出乎意料,孩子很健康。
助產士說:「寶寶很順利就出生了,又很健康,是心疼媽媽,不想讓媽媽難受呢。」
周迎暄閉眼偏頭,一聲不吭。旁人見狀,隻好安靜下來,帶著新生兒離開。
身體裏又空了一塊的感覺,周迎暄如長途跋涉的挑夫終於在半途卸下擔子,坐在樹下閉眼休息,卻不願醒來繼續趕路。
周迎暄覺得任務完成了。至於什麽任務,誰給的任務,不清楚,但總之完成了。剩下的事,她無力再管。
分娩比預產期提前了一點,祝恩和方曦趕來療養院的時候,鵝黃抱被裹起的嬰兒正在護士懷裏銜著奶瓶,滴溜溜的黑眼睛看向來人。
醫師跟祝恩說起周迎暄的情況,搖頭道:「身體沒有什麽大問題,但以她現在的精神狀況,恐怕沒法照顧孩子。」
祝恩憐愛地摸了摸女嬰的碎花小帽,和護士學了如何正確抱嬰兒後,抱著小寶寶去看周迎暄。
周迎暄見祝恩來了,簡單打了招唿就閉上眼睛,憔悴的臉上是肉眼可見的深重疲憊。
祝恩說:「要不要看看孩子?」
周迎暄搖頭。她很累,一眼都不想看。
祝恩問孩子要怎麽辦。周迎暄看向她,突然崩潰大哭,祝恩聽她說著,也掉起眼淚。
一席話說完,祝恩最後問:「那孩子的名字呢?」
日頭正好,周迎暄看向窗外,幹涸的眼角發疼。
「就叫晴朗,天氣晴朗的晴朗。」
兩個月後,周迎暄打算去尼斯,那裏氣候不錯,適合療養。臨行前,她讓原本要陪伴自己的 emma 去方家。
「好好照顧那個孩子,」她請求道,「就像照顧我長大那樣。」
emma 抹著淚鄭重應下,然後送別周迎暄。
周迎暄離開巴黎,轉去尼斯的海濱莊園休養。莊園裏專門配備了醫療團隊隨時待命,但周迎暄覺得自己很好,除了有些失眠之外沒什麽問題,根本不需要這些。
可其他人放心不下,還安排了心理醫生每周跟她談一次話。周迎暄也不排斥,定時定點完成一周一次的任務。
她會和醫生分享煩心事,瑣碎細微如扣子從衣服上掉下,睡不好覺總是醒,新來的廚師做飯不好吃之類,就連庭院裏的花花草草也受過她數落。什麽都說了個遍,唯獨不提及往事,像全都忘了,像不曾痛苦過。
心理醫生很快改變手段,不再要求周迎暄跟她當麵坦訴內心。她給了周迎暄一個任務,寫作。周迎暄必須得寫日記或者信,記錄自己的想法,想到什麽寫什麽。如果周迎暄覺得可以,就把寫下的東西放到她房間門口的信箱裏,她再查看。
周迎暄接過醫生遞來的記事本和信紙,覺得新任務同樣很簡單。她把那些無足輕重的煩惱小事換成筆墨寫在記事本上,大大方方放進醫生的信箱裏。和之前沒兩樣,隻是醫患談話的陣地從現實改為了紙麵。
剩下的信紙周迎暄沒有動,隨手一放就忘在腦後。
直到有一天,大風吹進書房,墨水瓶壓著的那摞信紙嘩嘩翻動著像要掙脫禁錮,周迎暄才注意到。
風聲,紙張翻飛聲,突然勾起她的迴憶。周迎暄想起她曾收到過的情書,即使實物不在眼前,她好像也能看到信上的字字句句,清楚無比。
那時沒有認認真真地寫信迴復,當下想起來,她很後悔,曾經沒再多說一些,多表達一些。
她決心現在寫一封。
周迎暄展平信紙,提筆寫下抬頭,思索起正文該寫什麽。風漸小,輕輕拂過她也毫無察覺,一如流動的無意識。
她迴過神來一看,紙上已寫了三個字。
「我恨你。」
筆端停頓的地方洇開墨痕。周迎暄瞳孔張大。
她怎麽可以恨他。他那麽愛她,她怎麽可以恨他。
但周迎暄的確恨他。
在遇見方朔之前,她也不相信永恆,可他總是提起、總是堅信,她也就願意相信他的話,相信他們註定要相愛。他們曾俗氣地盟誓,說以後沒有生離隻有死別。但沒想到死亡會來得這樣早,這樣突然,這樣慘烈。
幻想過的美好,許諾過的永恆,都成了穿腸毒藥。她像被拋棄在巷子深處的流浪狗,眼看著疼痛把自己的肺腑腐蝕。
周迎暄不止恨他,也恨自己。
當無可替代的靈魂伴侶消失,該如何度過剩下的生命?
有時想,如果早知道今日的結局,還不如當時就沒有遇見這個人,不管是生是死,是早是晚,最後日子也許還能過得下去。可一旦遇見過,就知道這樣的人,絕無僅有,一生一次。往後某某某,都將黯然失色如蒼白浮雲。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周迎暄十八歲與方朔相遇,二十歲相戀,二十四歲確定彼此摯愛,決定共度餘生。他們期許的餘生卻在二十六歲那年的夏天戛然而止。
周迎暄被困在那個夏天。她的夏天永遠在下雪。
34.三年
療養院的設施和醫師都稱得上一流,但生產這件事,即使再好的環境、再先進的技術,也沒法完全消除必得親身經歷一遭的疼痛。
萎靡的花謝了,抖落一瓣,迎來新生命。
周迎暄孕期狀態很差,醫師們都擔心孩子生下來後的情況。檢查後人們都很高興,因為出乎意料,孩子很健康。
助產士說:「寶寶很順利就出生了,又很健康,是心疼媽媽,不想讓媽媽難受呢。」
周迎暄閉眼偏頭,一聲不吭。旁人見狀,隻好安靜下來,帶著新生兒離開。
身體裏又空了一塊的感覺,周迎暄如長途跋涉的挑夫終於在半途卸下擔子,坐在樹下閉眼休息,卻不願醒來繼續趕路。
周迎暄覺得任務完成了。至於什麽任務,誰給的任務,不清楚,但總之完成了。剩下的事,她無力再管。
分娩比預產期提前了一點,祝恩和方曦趕來療養院的時候,鵝黃抱被裹起的嬰兒正在護士懷裏銜著奶瓶,滴溜溜的黑眼睛看向來人。
醫師跟祝恩說起周迎暄的情況,搖頭道:「身體沒有什麽大問題,但以她現在的精神狀況,恐怕沒法照顧孩子。」
祝恩憐愛地摸了摸女嬰的碎花小帽,和護士學了如何正確抱嬰兒後,抱著小寶寶去看周迎暄。
周迎暄見祝恩來了,簡單打了招唿就閉上眼睛,憔悴的臉上是肉眼可見的深重疲憊。
祝恩說:「要不要看看孩子?」
周迎暄搖頭。她很累,一眼都不想看。
祝恩問孩子要怎麽辦。周迎暄看向她,突然崩潰大哭,祝恩聽她說著,也掉起眼淚。
一席話說完,祝恩最後問:「那孩子的名字呢?」
日頭正好,周迎暄看向窗外,幹涸的眼角發疼。
「就叫晴朗,天氣晴朗的晴朗。」
兩個月後,周迎暄打算去尼斯,那裏氣候不錯,適合療養。臨行前,她讓原本要陪伴自己的 emma 去方家。
「好好照顧那個孩子,」她請求道,「就像照顧我長大那樣。」
emma 抹著淚鄭重應下,然後送別周迎暄。
周迎暄離開巴黎,轉去尼斯的海濱莊園休養。莊園裏專門配備了醫療團隊隨時待命,但周迎暄覺得自己很好,除了有些失眠之外沒什麽問題,根本不需要這些。
可其他人放心不下,還安排了心理醫生每周跟她談一次話。周迎暄也不排斥,定時定點完成一周一次的任務。
她會和醫生分享煩心事,瑣碎細微如扣子從衣服上掉下,睡不好覺總是醒,新來的廚師做飯不好吃之類,就連庭院裏的花花草草也受過她數落。什麽都說了個遍,唯獨不提及往事,像全都忘了,像不曾痛苦過。
心理醫生很快改變手段,不再要求周迎暄跟她當麵坦訴內心。她給了周迎暄一個任務,寫作。周迎暄必須得寫日記或者信,記錄自己的想法,想到什麽寫什麽。如果周迎暄覺得可以,就把寫下的東西放到她房間門口的信箱裏,她再查看。
周迎暄接過醫生遞來的記事本和信紙,覺得新任務同樣很簡單。她把那些無足輕重的煩惱小事換成筆墨寫在記事本上,大大方方放進醫生的信箱裏。和之前沒兩樣,隻是醫患談話的陣地從現實改為了紙麵。
剩下的信紙周迎暄沒有動,隨手一放就忘在腦後。
直到有一天,大風吹進書房,墨水瓶壓著的那摞信紙嘩嘩翻動著像要掙脫禁錮,周迎暄才注意到。
風聲,紙張翻飛聲,突然勾起她的迴憶。周迎暄想起她曾收到過的情書,即使實物不在眼前,她好像也能看到信上的字字句句,清楚無比。
那時沒有認認真真地寫信迴復,當下想起來,她很後悔,曾經沒再多說一些,多表達一些。
她決心現在寫一封。
周迎暄展平信紙,提筆寫下抬頭,思索起正文該寫什麽。風漸小,輕輕拂過她也毫無察覺,一如流動的無意識。
她迴過神來一看,紙上已寫了三個字。
「我恨你。」
筆端停頓的地方洇開墨痕。周迎暄瞳孔張大。
她怎麽可以恨他。他那麽愛她,她怎麽可以恨他。
但周迎暄的確恨他。
在遇見方朔之前,她也不相信永恆,可他總是提起、總是堅信,她也就願意相信他的話,相信他們註定要相愛。他們曾俗氣地盟誓,說以後沒有生離隻有死別。但沒想到死亡會來得這樣早,這樣突然,這樣慘烈。
幻想過的美好,許諾過的永恆,都成了穿腸毒藥。她像被拋棄在巷子深處的流浪狗,眼看著疼痛把自己的肺腑腐蝕。
周迎暄不止恨他,也恨自己。
當無可替代的靈魂伴侶消失,該如何度過剩下的生命?
有時想,如果早知道今日的結局,還不如當時就沒有遇見這個人,不管是生是死,是早是晚,最後日子也許還能過得下去。可一旦遇見過,就知道這樣的人,絕無僅有,一生一次。往後某某某,都將黯然失色如蒼白浮雲。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