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頁
誇誇我的神探祖父穿越爹 作者:渝躍鳶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要知道龍虎榜可還在前頭懸著!
目前這種小組模式,主要還是看個人,但是最後小組前三的會分別獎勵一個「正」、半個「正」還有一橫一豎,換算來說,也就是加5分,3分,2分。
這刺激不可謂不大,要知道前麵這麽多天忙活下來,那些水平低一點的,或者運氣差一點的人,說不定都找不到五條關鍵線索,破不了五樁案子。
但是取得小組第一的,竟然可以每人多一個「正」,這絕對是衝擊龍虎榜首的極大助力。
這樣的模式,也是促進小組內互助,若是有瞧不準的,相互幫幫忙,或者自己拿到了身邊人擅長的,也別私藏。
眼前這場麵,倒是恰好符合那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漸漸地,原本還寂靜的衙署公房有了些細碎的聲音,並不是說其嘈雜不專心,恰恰相反,這是逐漸有人進入辦案狀態的表現。
狄昭昭也挑中了眼前一個漂浮著圓乎乎蘑菇頂的大箱子,拿起箱子上的卷宗,正打算翻看,身旁傳來一道熟悉的聲音。
正是隔壁組的仲嶽,他低聲提醒說:「你真不考慮換一組?按理說,看物證是效率最低的一個,如果真有很有價值的信息,早就被提取出來放到卷宗裏了。」
仲嶽此話其實非常有道理,也是作為前輩善意的提醒。
能被當做疑難案件送到大理寺的,最少也被人來迴查了三五遍了。就好像一片沙灘,已經被人來迴挖掘過好幾次,你最後再帶著鏟子找到這片沙灘,那又能有多少收穫?
「我先試試,指不定能看出些不同來。」狄昭昭笑笑,而後轉頭打開了卷宗和這個運輸的大物證盒,專心看了起來。
沒有太久,整間衙署公房就進入了安靜又嘈雜的穩定狀態,或交流、或詢問、或喃喃自語、又或者皺著眉走來走去。
狄昭昭也是專注地看著卷宗,腦子理清案子大概發生了什麽,又飛快確定著每一個物證的來由。
能被送來大理寺的案子和卷宗,基本符合兩個特點,一是線索少、難以偵破,二是在當地產生了非常糟糕的影響。
那種小案子,譬如某家丟了一隻豬,即使再難破,也是不會被選中送來的。隻有讓當地府衙感覺十分棘手,苦惱不已的案子,一次次投入了人力物力,卻始終得不到結果的案子,才會被送來大理寺。
倒不是說其他小案子就沒有價值,但人力有窮時,資源也有定數,而相比之下,積累的舊案顯然是一個天文數字,隻有適當的資源傾斜,才能讓僅有的刑偵力量發揮出更大的效果。
盡管百姓丟了隨身的錢袋、院子裏養的雞被偷,非常煩躁苦惱,但與有人持刀搶劫,頻出血案相比,想必百姓還是更願意選擇消滅匪徒,保護在外出行平安的。
有窮的人力,無窮的案子,顯然隻能惡中選惡,兇中選兇,將各地縣衙奮戰許久無果,能請的人都請到了也沒法解決的難啃硬骨頭遞上來。
這時候,狄昭昭也看完了卷宗,將目光落到染滿血點花瓶上。
這個明顯染了三道血漬的花瓶,顯然是這樁案子被分到物證組原因之一。
三道血漬,分別是噴濺血漬,拋甩血漬,還有一小片流柱血跡。
儼然是位於「激戰」中心的一個花瓶。
經過《砍人分析》的薰陶,各地衙役即使不能根據血跡得出有價值的內容,但起碼知道這些血跡的珍貴,不會任由其隨著時間流逝而被洗刷破壞。
甚至連京城周邊的匪徒,都知道作案最好別弄的血糊啦哢的,畢竟《砍人分析》可是流傳出去了,不像是《勘察手冊》一樣隻在內部流動,甚至因為其技術性和無趣性,流露出去的幾本也沒能傳播開。
而眼下,這個案子的兇手,顯然是個沒文化的。
狄昭昭一邊看著蘑菇碎畫裏的畫麵,一邊對照花瓶上的血跡。
這是一起非常罕見的持刀入室,搶劫殺人案。留有的血跡僅僅是一個花瓶,也能看出駭人的多。
光從血跡上來看,噴濺血跡顯然是來自死者的,在被砍傷的一瞬間,破裂的血管在血壓的作用下噴濺出大量血液,這一刀很深,絕對是致命的。
從斜角和方向來看,死者是被砍中了上半身,最可能的是頸動脈,至於卷宗中說有些難以判斷的噴濺弧度,則可能是因為死者被砍中後摔倒前有下意識的掙紮。
狄昭昭腦子裏思索著,手中不斷書寫著血跡分析結果,頓了頓,將腦海裏想的頸動脈,落筆成頸側。
碎畫演示,基本能印證這個猜想。
幾秒碎畫開始的時候,正是一位嬤嬤躺在血泊中,一身寬大黑袍,頭戴寬帽和麵罩的人,持刀著挾持著個兩三歲的小孩,瘋狂揮刀砍退圍過來的兩三名小廝。
花瓶上落滿了各種血,落在大多數人眼裏,這就和宰雞殺豬地上一攤血沒什麽區別,文藝一點,怕是會將瓷白花瓶上遍布的紅點,擬作冬日白雪皚皚下綻開的梅花。
——主打一個滿樹亂開,難道不都長一個樣?
但在業內人士眼裏,就完全不一樣了。
除了噴濺血漬,那拋甩血跡,還有一小片流柱血跡,藏著太多兇手的信息了。
拋甩的弧度、高度、角度,哪一樣不是兇手在留下自畫像?
雖然穿了寬大黑袍遮掩體型儀態,但沒文化,又讓他將身高、臂長這些信息都暴露在了現場。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目前這種小組模式,主要還是看個人,但是最後小組前三的會分別獎勵一個「正」、半個「正」還有一橫一豎,換算來說,也就是加5分,3分,2分。
這刺激不可謂不大,要知道前麵這麽多天忙活下來,那些水平低一點的,或者運氣差一點的人,說不定都找不到五條關鍵線索,破不了五樁案子。
但是取得小組第一的,竟然可以每人多一個「正」,這絕對是衝擊龍虎榜首的極大助力。
這樣的模式,也是促進小組內互助,若是有瞧不準的,相互幫幫忙,或者自己拿到了身邊人擅長的,也別私藏。
眼前這場麵,倒是恰好符合那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漸漸地,原本還寂靜的衙署公房有了些細碎的聲音,並不是說其嘈雜不專心,恰恰相反,這是逐漸有人進入辦案狀態的表現。
狄昭昭也挑中了眼前一個漂浮著圓乎乎蘑菇頂的大箱子,拿起箱子上的卷宗,正打算翻看,身旁傳來一道熟悉的聲音。
正是隔壁組的仲嶽,他低聲提醒說:「你真不考慮換一組?按理說,看物證是效率最低的一個,如果真有很有價值的信息,早就被提取出來放到卷宗裏了。」
仲嶽此話其實非常有道理,也是作為前輩善意的提醒。
能被當做疑難案件送到大理寺的,最少也被人來迴查了三五遍了。就好像一片沙灘,已經被人來迴挖掘過好幾次,你最後再帶著鏟子找到這片沙灘,那又能有多少收穫?
「我先試試,指不定能看出些不同來。」狄昭昭笑笑,而後轉頭打開了卷宗和這個運輸的大物證盒,專心看了起來。
沒有太久,整間衙署公房就進入了安靜又嘈雜的穩定狀態,或交流、或詢問、或喃喃自語、又或者皺著眉走來走去。
狄昭昭也是專注地看著卷宗,腦子理清案子大概發生了什麽,又飛快確定著每一個物證的來由。
能被送來大理寺的案子和卷宗,基本符合兩個特點,一是線索少、難以偵破,二是在當地產生了非常糟糕的影響。
那種小案子,譬如某家丟了一隻豬,即使再難破,也是不會被選中送來的。隻有讓當地府衙感覺十分棘手,苦惱不已的案子,一次次投入了人力物力,卻始終得不到結果的案子,才會被送來大理寺。
倒不是說其他小案子就沒有價值,但人力有窮時,資源也有定數,而相比之下,積累的舊案顯然是一個天文數字,隻有適當的資源傾斜,才能讓僅有的刑偵力量發揮出更大的效果。
盡管百姓丟了隨身的錢袋、院子裏養的雞被偷,非常煩躁苦惱,但與有人持刀搶劫,頻出血案相比,想必百姓還是更願意選擇消滅匪徒,保護在外出行平安的。
有窮的人力,無窮的案子,顯然隻能惡中選惡,兇中選兇,將各地縣衙奮戰許久無果,能請的人都請到了也沒法解決的難啃硬骨頭遞上來。
這時候,狄昭昭也看完了卷宗,將目光落到染滿血點花瓶上。
這個明顯染了三道血漬的花瓶,顯然是這樁案子被分到物證組原因之一。
三道血漬,分別是噴濺血漬,拋甩血漬,還有一小片流柱血跡。
儼然是位於「激戰」中心的一個花瓶。
經過《砍人分析》的薰陶,各地衙役即使不能根據血跡得出有價值的內容,但起碼知道這些血跡的珍貴,不會任由其隨著時間流逝而被洗刷破壞。
甚至連京城周邊的匪徒,都知道作案最好別弄的血糊啦哢的,畢竟《砍人分析》可是流傳出去了,不像是《勘察手冊》一樣隻在內部流動,甚至因為其技術性和無趣性,流露出去的幾本也沒能傳播開。
而眼下,這個案子的兇手,顯然是個沒文化的。
狄昭昭一邊看著蘑菇碎畫裏的畫麵,一邊對照花瓶上的血跡。
這是一起非常罕見的持刀入室,搶劫殺人案。留有的血跡僅僅是一個花瓶,也能看出駭人的多。
光從血跡上來看,噴濺血跡顯然是來自死者的,在被砍傷的一瞬間,破裂的血管在血壓的作用下噴濺出大量血液,這一刀很深,絕對是致命的。
從斜角和方向來看,死者是被砍中了上半身,最可能的是頸動脈,至於卷宗中說有些難以判斷的噴濺弧度,則可能是因為死者被砍中後摔倒前有下意識的掙紮。
狄昭昭腦子裏思索著,手中不斷書寫著血跡分析結果,頓了頓,將腦海裏想的頸動脈,落筆成頸側。
碎畫演示,基本能印證這個猜想。
幾秒碎畫開始的時候,正是一位嬤嬤躺在血泊中,一身寬大黑袍,頭戴寬帽和麵罩的人,持刀著挾持著個兩三歲的小孩,瘋狂揮刀砍退圍過來的兩三名小廝。
花瓶上落滿了各種血,落在大多數人眼裏,這就和宰雞殺豬地上一攤血沒什麽區別,文藝一點,怕是會將瓷白花瓶上遍布的紅點,擬作冬日白雪皚皚下綻開的梅花。
——主打一個滿樹亂開,難道不都長一個樣?
但在業內人士眼裏,就完全不一樣了。
除了噴濺血漬,那拋甩血跡,還有一小片流柱血跡,藏著太多兇手的信息了。
拋甩的弧度、高度、角度,哪一樣不是兇手在留下自畫像?
雖然穿了寬大黑袍遮掩體型儀態,但沒文化,又讓他將身高、臂長這些信息都暴露在了現場。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