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頁
誇誇我的神探祖父穿越爹 作者:渝躍鳶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些過於大的震撼沖刷著腦海,小半個朝廷的人都好像從這些年千絲萬縷的記憶裏,硬生生沖刷出了眼前小少年曾經留下的痕跡。
暴指揮使腦海猛地有血色閃過,他忽然看向狄昭昭:「當年是你!」
「狄寺卿當年異軍突起,狄世子好像正好是四五歲知事了,開蒙進學的時候?」有些當年也奇怪過狄鬆實寂寂無名多年,為何忽然奮起的老臣,恍然又驚愕的看向狄昭昭。
他說完,幾乎是下意識轉頭,他語氣都有些不敢置信:「蕭常侍你此次……」
再看蕭徽,從前也沒有這次這麽恐怖的統治力。
所以,狄昭昭?
第146章 普通小孩?
好像平靜的魚池被扔下一枚深水魚雷。
巨浪湧動, 水勢浩蕩。
自暴憑江錯愕的一聲後,又接連數道聲音,從各個方向傳來, 有的隻是短促驚唿,有的是倒抽涼氣的聲音,顯然也同樣想起了什麽。
聲音連綿起伏,在短促間,竟造成了一場難得一遇的喧囂奇景。
大殿上喧鬧並非罕事,許多時候論政,情激之下都會爭論不休,但如此為一人失態, 當真從未……不, 好像也是有過的!
不少有些年歲的老臣,遙想當年,都還記得當年蕭放之當年在朝堂上一言激得許多人驚聲怒罵, 手指著他發顫的畫麵。
何其相似?何其相似!!
但這一次不一樣, 這一次是不敢置信。
連端坐於上首, 早就在昨天聽過蕭徽匯報景泰帝,此前他還掌握了不少內情, 此刻都不免有些驚詫。
群臣皆驚。
他看著殿內一張張熟悉的驚訝麵孔,有些變淡變模糊的痕跡, 也如浮出水麵般清晰起來。
他何嚐沒有疑惑過?
為什麽寂寂無名, 並不顯露鋒芒的狄鬆實, 會忽然聲名鵲起,銳不可當?
為什麽穎悟侯前二十多年, 隻流傳出平庸憊懶, 資質平平的風評, 卻幾乎在差不多同樣的時間,展現出讓人驚艷的靈氣?
如今一想。
那兩年,正是狄昭昭褪去幼童懵懂,到了可以開蒙進學的年歲!
景泰帝不由看向最先出聲的暴憑江:「暴指揮使方才所言,是何意?」
暴憑江也不知為什麽剛剛就脫口而出了,那也許是來自於武將野獸一樣的直覺,但真的被問到,他又有點猶豫。
「皇上恕罪,隻是聽狄世子方才所述種種雷霆手段,想到當年追查私鑄銅幣案時,發生的那起震驚京城的血案。」他三言兩語訴說了背景。
又有點不確定的道:「當年臣追查遇到瓶頸,也是尚年幼的狄世子出手,通過分析現場血跡,就將一行歹徒的作案過程,身高,體型等特點一一道明。」他頓了頓,即使隻是迴憶,都還是忍不住加上一句感嘆,「當真像是開了天眼,親眼看到了現場痕跡一樣。」
他當時以為是穎悟侯教的,甚至是背後授意的,因為不想暴露自己的能耐,免得被麻煩事纏上。
但這些年過去了,穎悟侯並未展現出一絲類似的技能,反而是當初那個可愛到像是糖葫蘆的小傢夥,如今宛如一柄出鞘的利劍,鋒芒得讓人不敢直視,心生膽寒。
暴憑江一說那場在眾目睽睽之下發生的血案。
大殿上不少人都想起來了,迴憶一下時間。
那時候狄昭昭才幾歲??!!
景泰帝又點了另外工部一人,他說了當初關於鍛造千裏眼的事情,說當時有句笑言「請穎悟伯不如請狄昭昭吃糖葫蘆」,做得出好吃糖葫蘆的人,大概率就能得到一些建議和想法。
景泰帝把剛剛出聲最明顯,表情變化最大的幾個都問了問。
越問越驚。
穎悟侯不假,從天虹顯微燈、到磁粉法等新的技法,再如馬蹄鐵,還有遠平、南山府上奏的管理之法,穎悟侯絕對當得起他的封號。
但其子狄昭,似乎才智更勝其父,鍾靈毓秀,渾然天成。
細細問來,竟然處處都有狄昭留下的痕跡,這簡直就像是史書中記載的,照耀整個時代的曠世奇才,老天的寵兒,真正的天驕。
一如千古明君,無雙謀臣,絕代武將。哪個不在史書中留下赫赫威名,刺破黑暗,照亮時代,留下萬古威名?
腦海中猛然浮現出這個想法,景泰帝自己都被嚇了一跳。
他壓下心中這一絲好像過於貪婪大膽的想法,將目光看向狄鬆實。
狄鬆實早就不是年少時那個倔強的愣頭青了,他十分有情商的表示,自己有如此成就,最先還是要感謝皇上有識人之明。
這確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狄鬆實說的情真意切,而後才道:「狄昭確實助力非常大,在許多難以破獲的案件關鍵處,他每每都能找出線索,改變案件走向,這是其一。除此之外,天虹顯微燈、痕跡勘驗方法的改進……」
他先說狄昭昭,再說狄先裕,倒是一點也不貪墨兒孫的功勞,反而襯的他自己好像平平無奇似的。
周圍人聽了,想一想鹹魚身上的封號爵位,又看一看就在殿中央的狄昭昭。
心裏隻剩下一個想法。
為什麽狄鬆實能這麽有福氣?尤其是家中兒孫不成器的,看著狄鬆實,感覺心裏都在冒酸水,哇哇的冒。
唯有狄昭昭聽得眼睛都微微瞪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暴指揮使腦海猛地有血色閃過,他忽然看向狄昭昭:「當年是你!」
「狄寺卿當年異軍突起,狄世子好像正好是四五歲知事了,開蒙進學的時候?」有些當年也奇怪過狄鬆實寂寂無名多年,為何忽然奮起的老臣,恍然又驚愕的看向狄昭昭。
他說完,幾乎是下意識轉頭,他語氣都有些不敢置信:「蕭常侍你此次……」
再看蕭徽,從前也沒有這次這麽恐怖的統治力。
所以,狄昭昭?
第146章 普通小孩?
好像平靜的魚池被扔下一枚深水魚雷。
巨浪湧動, 水勢浩蕩。
自暴憑江錯愕的一聲後,又接連數道聲音,從各個方向傳來, 有的隻是短促驚唿,有的是倒抽涼氣的聲音,顯然也同樣想起了什麽。
聲音連綿起伏,在短促間,竟造成了一場難得一遇的喧囂奇景。
大殿上喧鬧並非罕事,許多時候論政,情激之下都會爭論不休,但如此為一人失態, 當真從未……不, 好像也是有過的!
不少有些年歲的老臣,遙想當年,都還記得當年蕭放之當年在朝堂上一言激得許多人驚聲怒罵, 手指著他發顫的畫麵。
何其相似?何其相似!!
但這一次不一樣, 這一次是不敢置信。
連端坐於上首, 早就在昨天聽過蕭徽匯報景泰帝,此前他還掌握了不少內情, 此刻都不免有些驚詫。
群臣皆驚。
他看著殿內一張張熟悉的驚訝麵孔,有些變淡變模糊的痕跡, 也如浮出水麵般清晰起來。
他何嚐沒有疑惑過?
為什麽寂寂無名, 並不顯露鋒芒的狄鬆實, 會忽然聲名鵲起,銳不可當?
為什麽穎悟侯前二十多年, 隻流傳出平庸憊懶, 資質平平的風評, 卻幾乎在差不多同樣的時間,展現出讓人驚艷的靈氣?
如今一想。
那兩年,正是狄昭昭褪去幼童懵懂,到了可以開蒙進學的年歲!
景泰帝不由看向最先出聲的暴憑江:「暴指揮使方才所言,是何意?」
暴憑江也不知為什麽剛剛就脫口而出了,那也許是來自於武將野獸一樣的直覺,但真的被問到,他又有點猶豫。
「皇上恕罪,隻是聽狄世子方才所述種種雷霆手段,想到當年追查私鑄銅幣案時,發生的那起震驚京城的血案。」他三言兩語訴說了背景。
又有點不確定的道:「當年臣追查遇到瓶頸,也是尚年幼的狄世子出手,通過分析現場血跡,就將一行歹徒的作案過程,身高,體型等特點一一道明。」他頓了頓,即使隻是迴憶,都還是忍不住加上一句感嘆,「當真像是開了天眼,親眼看到了現場痕跡一樣。」
他當時以為是穎悟侯教的,甚至是背後授意的,因為不想暴露自己的能耐,免得被麻煩事纏上。
但這些年過去了,穎悟侯並未展現出一絲類似的技能,反而是當初那個可愛到像是糖葫蘆的小傢夥,如今宛如一柄出鞘的利劍,鋒芒得讓人不敢直視,心生膽寒。
暴憑江一說那場在眾目睽睽之下發生的血案。
大殿上不少人都想起來了,迴憶一下時間。
那時候狄昭昭才幾歲??!!
景泰帝又點了另外工部一人,他說了當初關於鍛造千裏眼的事情,說當時有句笑言「請穎悟伯不如請狄昭昭吃糖葫蘆」,做得出好吃糖葫蘆的人,大概率就能得到一些建議和想法。
景泰帝把剛剛出聲最明顯,表情變化最大的幾個都問了問。
越問越驚。
穎悟侯不假,從天虹顯微燈、到磁粉法等新的技法,再如馬蹄鐵,還有遠平、南山府上奏的管理之法,穎悟侯絕對當得起他的封號。
但其子狄昭,似乎才智更勝其父,鍾靈毓秀,渾然天成。
細細問來,竟然處處都有狄昭留下的痕跡,這簡直就像是史書中記載的,照耀整個時代的曠世奇才,老天的寵兒,真正的天驕。
一如千古明君,無雙謀臣,絕代武將。哪個不在史書中留下赫赫威名,刺破黑暗,照亮時代,留下萬古威名?
腦海中猛然浮現出這個想法,景泰帝自己都被嚇了一跳。
他壓下心中這一絲好像過於貪婪大膽的想法,將目光看向狄鬆實。
狄鬆實早就不是年少時那個倔強的愣頭青了,他十分有情商的表示,自己有如此成就,最先還是要感謝皇上有識人之明。
這確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狄鬆實說的情真意切,而後才道:「狄昭確實助力非常大,在許多難以破獲的案件關鍵處,他每每都能找出線索,改變案件走向,這是其一。除此之外,天虹顯微燈、痕跡勘驗方法的改進……」
他先說狄昭昭,再說狄先裕,倒是一點也不貪墨兒孫的功勞,反而襯的他自己好像平平無奇似的。
周圍人聽了,想一想鹹魚身上的封號爵位,又看一看就在殿中央的狄昭昭。
心裏隻剩下一個想法。
為什麽狄鬆實能這麽有福氣?尤其是家中兒孫不成器的,看著狄鬆實,感覺心裏都在冒酸水,哇哇的冒。
唯有狄昭昭聽得眼睛都微微瞪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