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常之安此番沒能熬過,季徯秩恐怕不能再為我們所用。」徐雲承輕描淡寫,「不過隻要熬過這局,季侯爺他會變。」
「怎麽個變法?」呂峙終於忍不住開口。
「皇上赴北,他要歸南,此去便是離別,那之後他再無高枝可棲,他定會有動作。」徐雲承溫溫說,「隻是,難防其如今來路幾何。待皇上出塞,我恐會疲於應對北疆諸事,那時,京城風雲難以掌控,隻怕況溟會成為這魏歸屬的一大變數。」
「這哪能坐視不理!」呂峙倏地起身。
「他是落珩要保之人。」徐雲承說,「不過恐怕落珩此舉目的,為私心更甚於大局。我憂心的是來日若況溟有異動,宋將軍也輕易不會將此事告訴你我。——燒柱香罷,有時候還挺靈,這時候隻能求天拜神了。」
「燒香?」呂峙苦笑連連。
呂家曾為離州高門,其家因依附先朝太子遭魏束風斬草除根。彼時呂峙這嫡子年方十八,僥倖脫逃被吳家藏下。後來全族覆滅,無人替其行冠禮,他便連字也沒取。
他先前一直縮居吳宅,前些日子聽從江臨言吩咐拔刀殺了原要赴任烽謝營的跋扈監軍判官,又因精通仿製之法,將委任書改得漂亮,終得大搖大擺地進了烽謝營。
隻是不久魏盛熠便要赴北疆和親,此事敗露不過朝夕,可他當了那麽些年的過街老鼠,這會兒再不懼在刀尖上行路。
命就這麽一條,不賭也會沒,還不如賭一把,好歹叫他下半輩子能堂堂正正地當個人。
——他是這般想的。
「大人,燒香拜佛不能叫畜牲當人。」他於是苦笑道,「小人這一輩子經不起那般大的變數,還望大人能想個法子拉攏拉攏季侯爺,或是勸勸宋將軍,莫要叫……」
「我先前並不著急是因況溟之變數不在於此,他不會另擇他主,隻是我不知其要束手旁觀還是動手參局。」徐雲承說道,「可你今日這般求我,我倒真不該裝聾作啞了。隻是這魏藏著虎豹,也藏著鋒刀利弓,要想用他季況溟,就得瞞住宋落珩這藏弓的狼,若是事情敗露,以落珩那脾性,恐怕挨揍還是輕的,你樂意幹麽?」
「幹。」
徐雲承笑了笑,向呂峙伸出隻手來討藥:「趕明兒我寫封信,你想法子給季侯爺送去,隻是近來我隱約覺察這營中有許多對眼珠子盯著你我,你定要切記謹慎行事。」
呂峙把手上汗在衣裳上匆匆抹了,給他奉藥。徐雲承隻把手摸向碗底,取了那碗底紙條來讀。
「剿匪事成……山中拓路兩道,無不通向翊淮河。道掩於山林,其寬可並行車馬兩架,。」徐雲承看罷,隻把信攥在掌心,自言自語道,「山中稀貨,唯火銃而已,如若將火銃拿來做買賣,又能賣給何人呢?」
徐雲承闔了琥珀眸子,思忖起來。
曾經坎州皇匪勾結,卻也不過各取所需。今兒山匪所修山道直通幹坎二州邊河,雖說是運貨方便,隻是這貴客是誰還不清楚。
這貨送去幹州當然最是順,可幹州乃平王魏河恭之封地,那平王平日裏頭頗與世無爭,當真會幹出買賣軍火的勾當?
再不然便是沿河送去他州。可他州並非由一人操縱,若想做好那般大的生意,得拉下多少官爺才能辦成?難不成那整日吟詩作畫的平王今兒也動了稱帝之心?
不對,怎麽想也隻有把火銃送進幹州更合乎情理。
然幹州幾城平日裏不放外人進,哪怕是京官都得在外頭候著等消息一層層的地往上報至平王。他們再想查,也隻怕連城門都進不了。
徐雲承將那煮好的藥置於手邊,抬頜同呂峙吩咐道:「判官,勞你將這藥收拾了。」
呂峙把唇略抿,還聽徐雲承又吩咐:「再勞您替我瞞瞞欽裳。」
「大人,這……」
「判官,不會有人糾纏弱骨,我癱在榻上,也不過是堆爛肉,這般倒更是好。」徐雲承淡笑道,「誰會費心折騰病重的可憐人呢?」
第143章 花間刺
待宋訣陵離了顧家營後不久,楚國的降書便送至了關前。季徯秩攜楚降之飛章登京上告,最後被魏盛熠留在了京城。
今兒季徯秩照舊進宮麵聖,隻是那殿中徐意清也在。季徯秩笑著同她點了頭,調笑道:
「臣好久沒能看花。」
徐意清略作一笑:「本宮亦是好久不見侯爺了。當年見著時,本宮還是太後足下枝。」
「實在是好遠了。」
季徯秩說罷稍稍沉默,見魏盛熠沒請徐意清出去,明白了這皇貴妃今兒亦是客。
魏盛熠歪在椅背上,慵懶地說:「今兒帝妃臣共聚殿中吃茶享樂,來日天若是要塌,首當其衝摔死的便該是咱們仨。」
「天塌又如何?人生得意須盡歡【1】啊,皇上!今兒已沒有多少樂給您享了,上路前多為自己討些甜頭罷。」季徯秩道。
「侯爺較以往灑脫不少。」徐意清溫溫道,「是什麽東西把您變了呢?」
「天公?佛祖?」季徯秩帶著笑,道,「娘娘喜寺就頌佛,喜廟便歌天罷!——然娘娘與臣走至今朝,隻怕皆是被萬人推著昏昏朝前,再好的謀略擺上大局也不過是些雕蟲小技,無異於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2】!」
「本宮自知己為螻蟻,倒是侯爺不必如此自輕。」徐意清道,「這世上,本宮雖是愚弱無力,倒也勉強能算得出撼世者有幾人,而侯爺必在其中。」
「怎麽個變法?」呂峙終於忍不住開口。
「皇上赴北,他要歸南,此去便是離別,那之後他再無高枝可棲,他定會有動作。」徐雲承溫溫說,「隻是,難防其如今來路幾何。待皇上出塞,我恐會疲於應對北疆諸事,那時,京城風雲難以掌控,隻怕況溟會成為這魏歸屬的一大變數。」
「這哪能坐視不理!」呂峙倏地起身。
「他是落珩要保之人。」徐雲承說,「不過恐怕落珩此舉目的,為私心更甚於大局。我憂心的是來日若況溟有異動,宋將軍也輕易不會將此事告訴你我。——燒柱香罷,有時候還挺靈,這時候隻能求天拜神了。」
「燒香?」呂峙苦笑連連。
呂家曾為離州高門,其家因依附先朝太子遭魏束風斬草除根。彼時呂峙這嫡子年方十八,僥倖脫逃被吳家藏下。後來全族覆滅,無人替其行冠禮,他便連字也沒取。
他先前一直縮居吳宅,前些日子聽從江臨言吩咐拔刀殺了原要赴任烽謝營的跋扈監軍判官,又因精通仿製之法,將委任書改得漂亮,終得大搖大擺地進了烽謝營。
隻是不久魏盛熠便要赴北疆和親,此事敗露不過朝夕,可他當了那麽些年的過街老鼠,這會兒再不懼在刀尖上行路。
命就這麽一條,不賭也會沒,還不如賭一把,好歹叫他下半輩子能堂堂正正地當個人。
——他是這般想的。
「大人,燒香拜佛不能叫畜牲當人。」他於是苦笑道,「小人這一輩子經不起那般大的變數,還望大人能想個法子拉攏拉攏季侯爺,或是勸勸宋將軍,莫要叫……」
「我先前並不著急是因況溟之變數不在於此,他不會另擇他主,隻是我不知其要束手旁觀還是動手參局。」徐雲承說道,「可你今日這般求我,我倒真不該裝聾作啞了。隻是這魏藏著虎豹,也藏著鋒刀利弓,要想用他季況溟,就得瞞住宋落珩這藏弓的狼,若是事情敗露,以落珩那脾性,恐怕挨揍還是輕的,你樂意幹麽?」
「幹。」
徐雲承笑了笑,向呂峙伸出隻手來討藥:「趕明兒我寫封信,你想法子給季侯爺送去,隻是近來我隱約覺察這營中有許多對眼珠子盯著你我,你定要切記謹慎行事。」
呂峙把手上汗在衣裳上匆匆抹了,給他奉藥。徐雲承隻把手摸向碗底,取了那碗底紙條來讀。
「剿匪事成……山中拓路兩道,無不通向翊淮河。道掩於山林,其寬可並行車馬兩架,。」徐雲承看罷,隻把信攥在掌心,自言自語道,「山中稀貨,唯火銃而已,如若將火銃拿來做買賣,又能賣給何人呢?」
徐雲承闔了琥珀眸子,思忖起來。
曾經坎州皇匪勾結,卻也不過各取所需。今兒山匪所修山道直通幹坎二州邊河,雖說是運貨方便,隻是這貴客是誰還不清楚。
這貨送去幹州當然最是順,可幹州乃平王魏河恭之封地,那平王平日裏頭頗與世無爭,當真會幹出買賣軍火的勾當?
再不然便是沿河送去他州。可他州並非由一人操縱,若想做好那般大的生意,得拉下多少官爺才能辦成?難不成那整日吟詩作畫的平王今兒也動了稱帝之心?
不對,怎麽想也隻有把火銃送進幹州更合乎情理。
然幹州幾城平日裏不放外人進,哪怕是京官都得在外頭候著等消息一層層的地往上報至平王。他們再想查,也隻怕連城門都進不了。
徐雲承將那煮好的藥置於手邊,抬頜同呂峙吩咐道:「判官,勞你將這藥收拾了。」
呂峙把唇略抿,還聽徐雲承又吩咐:「再勞您替我瞞瞞欽裳。」
「大人,這……」
「判官,不會有人糾纏弱骨,我癱在榻上,也不過是堆爛肉,這般倒更是好。」徐雲承淡笑道,「誰會費心折騰病重的可憐人呢?」
第143章 花間刺
待宋訣陵離了顧家營後不久,楚國的降書便送至了關前。季徯秩攜楚降之飛章登京上告,最後被魏盛熠留在了京城。
今兒季徯秩照舊進宮麵聖,隻是那殿中徐意清也在。季徯秩笑著同她點了頭,調笑道:
「臣好久沒能看花。」
徐意清略作一笑:「本宮亦是好久不見侯爺了。當年見著時,本宮還是太後足下枝。」
「實在是好遠了。」
季徯秩說罷稍稍沉默,見魏盛熠沒請徐意清出去,明白了這皇貴妃今兒亦是客。
魏盛熠歪在椅背上,慵懶地說:「今兒帝妃臣共聚殿中吃茶享樂,來日天若是要塌,首當其衝摔死的便該是咱們仨。」
「天塌又如何?人生得意須盡歡【1】啊,皇上!今兒已沒有多少樂給您享了,上路前多為自己討些甜頭罷。」季徯秩道。
「侯爺較以往灑脫不少。」徐意清溫溫道,「是什麽東西把您變了呢?」
「天公?佛祖?」季徯秩帶著笑,道,「娘娘喜寺就頌佛,喜廟便歌天罷!——然娘娘與臣走至今朝,隻怕皆是被萬人推著昏昏朝前,再好的謀略擺上大局也不過是些雕蟲小技,無異於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2】!」
「本宮自知己為螻蟻,倒是侯爺不必如此自輕。」徐意清道,「這世上,本宮雖是愚弱無力,倒也勉強能算得出撼世者有幾人,而侯爺必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