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兒都不歸宣榕管,她也沒太操心。


    直到第四日,才?敲定?細則時?,隱有聽到換帥的傳聞,稍一打聽,才?知昔詠與衛修之事到底沒有瞞住,被人捅到了內閣。


    聞言,宣榕微微蹙眉:「誰稟奏的?」


    容鬆邊嗑瓜子邊道:「還能有誰?隔壁州郡駐守的那些軍官們?唄。若能和北疆聯手,說能攻到西?涼首都可能是信口?開河,但逼退來犯之軍、打得他們?心服口?服,絕對是板上釘釘之事。註定?的功勳,誰都想分一杯羹。」


    他陰陽怪氣道:「但把昔帥搞下去,他們?就能上位?幼稚。」


    宣榕問?了句:「在場其餘人什麽反應?」


    容鬆道:「大部分都不贊同臨陣換帥。但也有小部分人,陰陽怪氣得很。」


    宣榕嘆了口?氣,沒敢耽擱,立刻起身入宮。


    如今內閣分管七部,但不同閣老?對於分工也有不同。比如次輔袁枚,分管的就是禮部,外交內禮都由他領頭。兵部由另一位閣老?盛安分管,太子協領。


    權力交錯製衡。


    哪怕是爹爹想要力保昔大人,也得迂迴曲折一番。


    不如她直接上演一場「心直口?快」。


    而有的話,也確實隻能她來說。


    談判在宮中朝華殿舉行,侍衛把守,宮人靜立。


    宮人們?見宣榕到來,想要行禮通報,她抬手製止,就這麽站在門前?,聽群臣激昂辯駁片刻,方?才?推門而入。


    吵得正歡的朝臣們?倏然一靜,紛紛見禮。


    有機靈的猜到宣榕為何而來,趕緊告狀道:「郡主!臨陣換帥怎麽可行?!誰比得過昔帥對邊的熟悉?難道還要戚帥這把年紀披掛上陣嗎?」


    一旁,被點名的戚文?瀾老?神在在,靠著圈椅眼皮半闔。


    聽到「這把年紀」四個字,不大讚同地皺了皺眉:「就事論?事,別把我扯上。」


    那名官員連忙告罪。


    也有力爭不妥的:「昔帥若是和衛修有舊,難保她不會心慈手軟啊!您想,十年之前?,生擒衛修之時?,昔帥就可以殺了他,當時?為何不殺?女子多念舊,萬一……」


    宣榕不溫不火地打斷他:「貿然前?來,打擾諸公。但我隻問?諸公一句。若是戚帥有這般風流韻事,與西?涼女將或是皇女舊識,諸位是懷疑他因公徇私,還是覺得此事不值一提,反而是種勳章褒獎、魅力佐證呢?」


    戚文?瀾:「……」


    他早年征戰,橫掃六合。如今賦閑多年,也就這種朝堂大事才?會被拉迴來開會,有後起之秀操持軍務,他就做個吉祥物,養神看好戲,不大想摻和。


    猝不及防聽到宣榕這一段「若是」,嚇得立刻睜大雙眼,目瞪口?呆。


    天地良心,他這麽多年桃花都沒有一朵。


    但這話是宣榕說的,戚文?瀾哪怕拆帝王的台,都不會當眾不給宣榕麵子,深吸了口?氣,當做沒聽到,百無聊賴的目光掃向四周,又開始審判起耶律堯來。


    本想再挑三揀四一番,卻見那位這幾天和他一起,愉快做著吉祥物的小子,分外積極地率先迴道:「自然是後者。」


    戚文?瀾:「…………」


    宣榕不得不看了耶律堯一眼,示意他別多嘴。


    耶律堯無辜地眨了眨眼。


    好在有爭執上頭的臣子立刻接道:「郡主,不是這麽作比的!臣鬥膽直言,這種事情在戚帥身上根本不會發生啊!」


    宮人挪來圈椅,端來熱茶,宣榕在上首落座,徐徐道:「知道,清楚。所以才?說『若是』,否則不就是『曾記否』了麽?」


    她這麽一提點,便熟悉軍務和歷史的臣子贊同道:「郡主所言極是,前?朝有猛將薑素,駐軍藩國時?得一女子為妻,疼寵不已,據說冬天裏都要親自給那女子捂腳,生怕她凍著了。可惜這女子是敵國細作,竊取地形圖迴國,使得薑素大敗,後來薑素重整行伍,破敵三千裏,俘獲那女子後第一件事就是把她剝皮淩遲——風月之情如何比得過家國大義,為將帥者豈能不懂?」


    此言一出,有理有據,又有佐證。


    若再有人辯駁,那就是真?的承認「女不如男」。這話私底下關起門來討論?沒事,但有個能和太子分庭抗禮的昭平郡主戳在這,在場愣是沒一個再敢反對。


    等到贊同昔詠掛帥之聲漸起,宣榕又不動聲色退了一步,道:「若是哪位大人實在反對,也可舉薦你認為合適的人選。不過換了不同的將帥,北疆那邊應當也會有所調整?」


    說著,她看了哈裏克一眼。


    哈裏克默默地踢了踢耶律堯椅腳。


    耶律堯迴踩了一腳,哈裏克隻好齜牙咧嘴地道:「那是自然。昔將軍對敵有經驗,早年也挫敗過西?涼,我們?信她,也會派人跟上。若是其餘將領,我們?這心裏頭難免打


    鼓……總不能讓人去送死……嘶,要我看別折騰了吧就昔詠吧她不上還有誰能行啊總不能找那些連我的敗仗都吃過的廢物吧?」


    換帥之聲煙消雲散——本就是圖著有功無損去的,若是自擔風險,誰願意去當這馬前?卒?


    一個推薦不好,打了敗仗,還得受牽連。


    沒人願意做著虧本買賣。


    於是談判順利,皆大歡喜。


    整殿兩國雙方?五十餘人慢慢散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見觀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雕弦暮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雕弦暮偶並收藏我見觀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