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望都?,脫離朝政。哪怕有無數機會能夠安插人手、攪弄渾水,也保持距離未曾逾距。


    於是她哭笑不得道:「那你不該直言坦白,你該好好瞞著。阿鬆他們?順著你的蹤跡去找,定能找到。」


    耶律堯不以為然:「他們?找不到。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在哪裏。」


    宣榕微微一怔:「為何?你不是覺得不拘法理很有意思嗎?」


    耶律堯指尖摩挲,黏膩的血跡讓他略微煩躁,似是很想靠近眼前人,但到底駐足止步,他幹脆往廊下長椅一坐,聲音輕聲,嗓音裏的厭倦快要溢出?來:「不想瞞著你。你別?怕我。不過?他們?……」


    忽然,耶律堯瞳孔微縮。


    一隻纖長白皙的手落在了他的頭上,安撫一般,力?道極輕極柔,一觸而過?。


    宣榕的嗓音也像月下輕柔的夢:「放心好了,他們?應當也不會有什麽事兒?。前年有一道律法推出?,規定『衛己』無罪,隻要證明那個小孩當時處於生死危機之下就行?了,我想這應當很簡單,若圍觀食客所言無誤,他們?這五年應該日日都?處在心驚膽戰的險境裏。」


    說迴來,這項律法,還是源自瓜州縱火案裏那些勇敢的女子?。


    世道很奇怪。


    有人生來有刀,如她和謝旻。


    有人可奮而奪刃,如耶律和昔詠。


    可還有那麽一類人,權柄永遠無法到其手。或者?就算有,也會被來自更高的權威輕易碾碎——無權無勢的瓜州女子?如此,被強奪功名的布衣學子?如此。


    他們?必須要有某項製度加身作保,才?可自由行?在世上。


    耶律說她喜歡涇渭分明,秩序規則。


    確實不錯。因為隻有秩序規則,才?能淩駕「人」之上。


    無人可例外,這實在是一件美妙的圓滿。


    而這種有序的安寧,冷靜溫和。


    仿佛也能安撫陰鷙的情緒。耶律堯濃睫一顫:「我把人埋在了四空山懸崖上。你讓幾個輕功好的去找一找,能找到。」


    宣榕溫聲道:「好。這事最遲後日就能塵埃落定了。你今兒?藥喝了嗎?早點休息。」


    兩?手血跡斑駁,耶律堯不敢動彈,等宣榕收迴手,方才?抬眸問道:「喝了。我這次算肆意行?事嗎?」


    「算,但也不算做錯,揭過?不提不就好了,你還……」宣榕失笑,「以前你頂撞夫子?,他大發雷霆,罰你抄書麵壁也沒看你照辦過?。失憶後怎麽這麽老實坦誠?之前打你不痛的嗎?」


    不知為何,耶律堯聞言低笑了一聲:「我告訴你一個秘密好不好?」


    宣榕素白紗裙在夜風裏飄曳,馮虛禦風,出?塵於世。她不明所以:「什麽?」


    「絨花兒?,你打人好輕。」耶律堯站起來,又俯下身,在宣榕耳邊輕聲道,「一點兒?也不疼。」


    第82章 押醋


    他嗓音被酒意浸染, 仿佛掠過雪山峰巔的風,微微低啞。


    輕狂的言辭也被帶得不像挑釁,反倒生了點?別的意味。


    某種更幽微的意味。


    「我沒用力, 本來就沒想打傷……」宣榕愣了幾瞬,才後知後覺感?到微妙, 耳朵騰地?一下紅了, 說?不清是惱羞成怒, 還是無奈輕嘆:「……耶律!」


    耶律堯直起身:「嗯, 我在。」


    他像是不懂她為何惱怒:「怎麽了?」


    宣榕:「…………」


    她不自?在地?抿唇:「你不要……」


    耶律堯追問:「我不要如何?」


    從頭到尾講述習俗禮儀,不亞於開天?闢地?。工序繁瑣浩大,宣榕一籌莫展, 隻得放棄:「……你不要湊那麽近說?話?。」


    耶律堯歪了歪頭:「好罷,這也是有成規的麽?下次不會了。」他低下頭, 看了眼手掌, 道?:「滿手滿身都是血, 實在不成體統。我先迴房洗漱了,有事喚我。」


    宣榕:「……」


    她還在斟酌遲疑的話?被堵了迴去, 有些?鬱悶。


    幹脆走向驛站院落池邊,池中錦鯉翻滾躍動, 水麵波光粼粼, 鱗片銀色皎潔, 忽然一道?石子落水聲,「噗通」驚動滿池魚群。


    帶起了好一陣魚躍破水, 劈裏?啪啦。


    她站定腳步, 怔了片刻, 才反應過?來,是方才不小心踢中了一塊石子入水。


    而漣漪至此還未停歇。


    宣榕在驛站多留了兩天?, 處理因耶律堯插手,而橫生枝節的酒肆小廝弒主一案。


    此案處理起來些?許複雜。


    首先,小廝們簽訂賣身契約,即便?是活契,但奴僕傷主本就是惡事,不占情理;其次,這群八歲到十二歲不等的孩童是協同作案,眾人?行兇,性質嚴重;最後,酒肆女主人?哭天?搶地?,要求重罰,甚至不惜重金賄賂衙門官員——


    於是宣榕直接從最後一樁事兒下手,讓女主人?暫時因行賄扣押,無法插手案子審判。又再三叮囑官府按律審判。


    最終,衙門結合孩童舊傷、多方口供,三位殺人?主犯被判徒一年。


    宣榕收到此案結判的時候,已是五天?之後。


    一行人?也來到了安定城郊。


    她收了信報,輕輕一嘆:「仍有缺漏,但還算合理。」


    此事若在三年之前?,這十六個小孩必死無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見觀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雕弦暮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雕弦暮偶並收藏我見觀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