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賤人絕不是無的放矢,他有備而來,自己已經被他抓到了一堆把柄!
文武百官目瞪口呆地看著前麵一站一跪對峙的兩人,腦袋一時竟有些轉不過來。
沈周如麵部肌肉緊繃,仔細看會發覺五官都扭曲了幾分。
他冷聲道:「證據,呈上來!」
淩素應聲道:「是!臣隨身帶的是宋氏各族人今年的開銷與收成,與他們明麵上的報帳完全對不上,陛下可先看帳單,其餘的已經從各地轉送來京城。」
說著,他從袖中掏出約有兩指厚度的帳本,遞給走下來的孫雲海,低聲道:「後麵十頁是總結。」
孫雲海頷首,將帳本翻到淩素所說的位置再呈給沈周如。
沈周如掃一眼最後核對出來的銀兩數量,眉頭猛皺,然後攥緊帳本細細翻看起來。
他如枯木般的手緊緊攥住帳本的紙張,似要將帳本撕碎一般。
沈無霽不經意地說:「侍禦史大人,這帳本隻有一份嗎?證據可要好生保管,切不可掉以輕心。若是翻看途中不小心損壞了帳目,可不得了。」
眾文武百官:……
他們看一眼座上僵住的沈周如,默默移開了眼。
剛剛陛下那鐵青的臉色,瞧著確實像是怒氣上頭想毀了帳本的樣子。
淩素咧開嘴,露出白晃晃的牙齒,很是開心道:「殿下放心,臣知曉證據的重要性,尤其是那血書和宋氏的各人帳本,都有拓印保存,就算是從各州往京城的證據也有備份。」
聞言,沈周如惱羞成怒般合上帳本,厲聲道:「這帳本好生保留,既然其餘的證據還沒有到京城,那就押後處置,等證據齊全了再說。」
他站起身,拂袖就走,似又退朝的意思。
沈無霽涼涼的聲音響起:「陛下,這事兒可不能拖,國庫還等著丞相那五六十萬兩呢。」
沈周如怒不可遏:「證據不足不可屈打成招,這不就是恭王剛剛的意思嗎!」
沈無霽冷笑道:「不可屈打成招也得先押入獄,現在已經打草驚蛇,難不成陛下故意給丞相一家製造逃跑毀滅證據的機會?」
一直沒說話的宋寒恨聲道:「恭王殿下,清者自清!老臣沒做過的事情絕不會認,大不了就如你所說以死明誌!」
「是啊,殿下,現在隻有一本淩素總結的帳本,其餘的證據都沒有到,您又有什麽權力逼堂堂丞相下大獄啊!」
絕對中立忠誠的禦史中丞站了出來,皺眉嚴肅道,「這不符律法!」
一直當背景板的太常博士細聲細氣的說:「陛下,目前卻是是淩素的口頭之言,擔不得證據,最起碼得有個人證。」
刑部主事出列道:「淩素確實將部分東西移交到刑部,但那是彈劾文州禹縣令謀殺餘氏商行全族族人的事情,與丞相之事並無關聯,所以目前來看,淩素沒有人證與物證。」
吏部尚書重聲道:「丞相兢兢業業盡忠職守,為官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怎能因為一人口頭言論就隨意將其打入天牢?請陛下三思!」
「……」
一連近十人出來維護丞相。
沈周如冷著臉看著,扭頭望向沈無霽:「恭王殿下,你是要替朕做主?還是要視這些忠君之臣於不顧?」
『忠君之臣』們皆不卑不亢地盯沈無霽,等他給出迴答。
沈無霽隻笑了下,他抬手鼓了兩聲,道:「諸位別急,本王說的五十萬兩,裏麵可不止丞相的份。」
聞言,眾官臉色微變。
沈無霽歪著腦袋點第一個出頭說話的禦史中丞,淡道:「張彥久,張大人,您當時給丞相送了多少禮,才把自己從晉王謀逆事件中保了下來?」
禦史中丞僵住,旋即瞳孔猛縮,不敢置信地看著沈無霽。
他自以為這件事做得滴水不漏,沈無霽是怎麽知道的!
除非,除非是丞相泄密。
提及晉王謀逆的事情,暴怒如雷的沈周如忽然緩緩冷靜了下來。
他立在皇座高高俯視下方的人,眸光漸冷。
現在在朝上的這群東西,還有誰是忠於他的?
一個都沒有!
既然如此,那就都去死吧。
不待沈無霽繼續點名,沈周如冷聲道:「既然恭王說證據確鑿,那丞相的事情就交給你來查,十天內給朕一個交代。來人!將宋寒押入大牢!宋氏三係內直係族人不論在何地,一併抓捕入獄,等候審判!」
沈無霽當即拒絕:「陛下,臣得先忙各地軍營調令的事情,若丞相一事上陛下要臣相助,那情先把軍營調任定下來,不然這拔/出蘿蔔帶出泥的,萬一把人逼急了又叛個亂,各地沒有將領坐鎮可實在不太好辦。」
聞言,沈周如嗬嗬笑了兩聲,似嘲諷似不屑,「既然恭王都拿了主意,那還問朕作甚?」
諷刺萬,沈周如拂袖離開。
他覺得身子骨裏燙得離譜,滾燙得令人打顫,有股熱氣怎麽也發泄不出來,再不離開怕是忍不住要殺幾個人泄憤。
沈周如憤而退朝,留下大勢已去的宋寒等人,其餘人麵麵相覷,暗道自己還好沒有和恭王作對。
宋寒深深地看沈無霽一眼,麵色灰暗含恨,然後被趕來的侍衛們押了下去。
後麵幾個幫宋寒說話的人戰戰兢兢地縮在後麵,就怕這位要命的恭王嘴巴一張一合就吐出點其他的事情來。
文武百官目瞪口呆地看著前麵一站一跪對峙的兩人,腦袋一時竟有些轉不過來。
沈周如麵部肌肉緊繃,仔細看會發覺五官都扭曲了幾分。
他冷聲道:「證據,呈上來!」
淩素應聲道:「是!臣隨身帶的是宋氏各族人今年的開銷與收成,與他們明麵上的報帳完全對不上,陛下可先看帳單,其餘的已經從各地轉送來京城。」
說著,他從袖中掏出約有兩指厚度的帳本,遞給走下來的孫雲海,低聲道:「後麵十頁是總結。」
孫雲海頷首,將帳本翻到淩素所說的位置再呈給沈周如。
沈周如掃一眼最後核對出來的銀兩數量,眉頭猛皺,然後攥緊帳本細細翻看起來。
他如枯木般的手緊緊攥住帳本的紙張,似要將帳本撕碎一般。
沈無霽不經意地說:「侍禦史大人,這帳本隻有一份嗎?證據可要好生保管,切不可掉以輕心。若是翻看途中不小心損壞了帳目,可不得了。」
眾文武百官:……
他們看一眼座上僵住的沈周如,默默移開了眼。
剛剛陛下那鐵青的臉色,瞧著確實像是怒氣上頭想毀了帳本的樣子。
淩素咧開嘴,露出白晃晃的牙齒,很是開心道:「殿下放心,臣知曉證據的重要性,尤其是那血書和宋氏的各人帳本,都有拓印保存,就算是從各州往京城的證據也有備份。」
聞言,沈周如惱羞成怒般合上帳本,厲聲道:「這帳本好生保留,既然其餘的證據還沒有到京城,那就押後處置,等證據齊全了再說。」
他站起身,拂袖就走,似又退朝的意思。
沈無霽涼涼的聲音響起:「陛下,這事兒可不能拖,國庫還等著丞相那五六十萬兩呢。」
沈周如怒不可遏:「證據不足不可屈打成招,這不就是恭王剛剛的意思嗎!」
沈無霽冷笑道:「不可屈打成招也得先押入獄,現在已經打草驚蛇,難不成陛下故意給丞相一家製造逃跑毀滅證據的機會?」
一直沒說話的宋寒恨聲道:「恭王殿下,清者自清!老臣沒做過的事情絕不會認,大不了就如你所說以死明誌!」
「是啊,殿下,現在隻有一本淩素總結的帳本,其餘的證據都沒有到,您又有什麽權力逼堂堂丞相下大獄啊!」
絕對中立忠誠的禦史中丞站了出來,皺眉嚴肅道,「這不符律法!」
一直當背景板的太常博士細聲細氣的說:「陛下,目前卻是是淩素的口頭之言,擔不得證據,最起碼得有個人證。」
刑部主事出列道:「淩素確實將部分東西移交到刑部,但那是彈劾文州禹縣令謀殺餘氏商行全族族人的事情,與丞相之事並無關聯,所以目前來看,淩素沒有人證與物證。」
吏部尚書重聲道:「丞相兢兢業業盡忠職守,為官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怎能因為一人口頭言論就隨意將其打入天牢?請陛下三思!」
「……」
一連近十人出來維護丞相。
沈周如冷著臉看著,扭頭望向沈無霽:「恭王殿下,你是要替朕做主?還是要視這些忠君之臣於不顧?」
『忠君之臣』們皆不卑不亢地盯沈無霽,等他給出迴答。
沈無霽隻笑了下,他抬手鼓了兩聲,道:「諸位別急,本王說的五十萬兩,裏麵可不止丞相的份。」
聞言,眾官臉色微變。
沈無霽歪著腦袋點第一個出頭說話的禦史中丞,淡道:「張彥久,張大人,您當時給丞相送了多少禮,才把自己從晉王謀逆事件中保了下來?」
禦史中丞僵住,旋即瞳孔猛縮,不敢置信地看著沈無霽。
他自以為這件事做得滴水不漏,沈無霽是怎麽知道的!
除非,除非是丞相泄密。
提及晉王謀逆的事情,暴怒如雷的沈周如忽然緩緩冷靜了下來。
他立在皇座高高俯視下方的人,眸光漸冷。
現在在朝上的這群東西,還有誰是忠於他的?
一個都沒有!
既然如此,那就都去死吧。
不待沈無霽繼續點名,沈周如冷聲道:「既然恭王說證據確鑿,那丞相的事情就交給你來查,十天內給朕一個交代。來人!將宋寒押入大牢!宋氏三係內直係族人不論在何地,一併抓捕入獄,等候審判!」
沈無霽當即拒絕:「陛下,臣得先忙各地軍營調令的事情,若丞相一事上陛下要臣相助,那情先把軍營調任定下來,不然這拔/出蘿蔔帶出泥的,萬一把人逼急了又叛個亂,各地沒有將領坐鎮可實在不太好辦。」
聞言,沈周如嗬嗬笑了兩聲,似嘲諷似不屑,「既然恭王都拿了主意,那還問朕作甚?」
諷刺萬,沈周如拂袖離開。
他覺得身子骨裏燙得離譜,滾燙得令人打顫,有股熱氣怎麽也發泄不出來,再不離開怕是忍不住要殺幾個人泄憤。
沈周如憤而退朝,留下大勢已去的宋寒等人,其餘人麵麵相覷,暗道自己還好沒有和恭王作對。
宋寒深深地看沈無霽一眼,麵色灰暗含恨,然後被趕來的侍衛們押了下去。
後麵幾個幫宋寒說話的人戰戰兢兢地縮在後麵,就怕這位要命的恭王嘴巴一張一合就吐出點其他的事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