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在修仙遊戲抽卡:開局抽到浸豬籠 作者:鹿門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寡婦帶著她們走過還留著茬子的田,又拐過了一片集中的墳墓地,一路走,一路說:「小妹的娘是個二婚頭,從別的地方來的,聽說是前夫全家死絕了,沒有辦法,帶著三歲的小妹一起嫁到羅家村。嫁過來,卻又生了個女兒。小妹的繼父羅大樹,嫌棄老婆帶著拖油瓶嫁過來,又生了一個『拖油瓶』。因此對著老婆朝打暮罵,連帶著對小妹也拳打腳踢。小妹的娘為了討好新夫,任憑小妹挨打受罵……」
說著說著,吳寡婦十分悵然。
其實,「小妹」沒有名字。無論是舊家,還是新家,都沒有名字。隻以年齡喚作「小妹」。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村裏的娃娃們,也都是六七歲上就開始幹活,幫家裏撿糞,拾柴,燒火,帶弟妹,也都要幹。
但即使是這樣,羅家村的人,也都看不下眼小妹的遭遇。她才四歲的時候,就被羅大樹趕去河邊,冬日洗衣!小小矮矮的個子,搖搖晃晃的,誰看了不怕她掉下水去?
小妹在他家長到六歲。
三年來,小小年紀,夏割豬草、冬洗衣裳,日拿掃帚,夜哄姊妹。與豬同住,跟雞同食,連件冬日的衣裳都沒有。繼父一個不如意,就扇她大巴掌,還要踹她窩心腳。
他那婆娘自覺二婚已矮人一頭,嫁過來帶著女兒,又矮一頭。再生了女兒,更是矮到了塵埃裏,因此一句話都不肯說,隻討好丈夫。
人人都說,羅大樹就是想把這個繼女虐待死,名義上不是他打死,也好給家裏省口飯。
隻是村裏總有人可憐小孩子,東家一口,西家一飯,尤其是羅大山家的蠻兒,同情小妹,經常把自己的飯省下來給小妹吃。總算讓小妹熬到了六歲。
但終究是如了羅大樹的願。
那一天,小妹照舊去洗衣服,卻不慎跌入河中。被村人救起時,已經發了高燒,渾身跟火燒一樣。
小妹的親娘跪著求羅大樹拿錢給小妹看病,這個麵瓜娘,哭號聲卻震得滿村都跑出來看。
羅大樹又羞又惱,抬手就打:「不是我的種,又是個賠錢貨!你想敗我家財?!死了就死了!」
還是蠻兒,七歲的小孩,竟不知從哪裏弄到一筆錢,渾身髒兮兮的,不知道跑了多少裏的路,冒著被迷路和被狼吃掉的風險,請來了大夫。
大夫給開了藥,小妹卻已經喝不下去了。
六歲的女孩,卻瘦得像三四歲,頭髮蠟黃,身體太辛苦,經不得風霜。
她最後還是閉上了眼。羅大樹家卻連基本的斂葬都不肯出錢。
蠻兒就用剩下的錢,給小姑娘穿了一身新衣服,買了一卷草蓆,埋了。
也因此,蠻兒惹上了禍根。
提起蠻兒,吳寡婦更加悵然,直說:「蠻兒是個好孩子,就是沒好命。」
蠻兒是村裏另一個苦孩子。
他的親娘在他兩歲的時候就死了,他爹羅大山祖上不窮,敗到他這代,家裏還有磚房,手裏還有幾個大錢,於是續娶了另一個女人,據說是村長家的親戚的親戚。
繼母嫁到他家,很快就生了一個弟弟。有了繼母,就有了後爹。
從此後,蠻兒就成了弟弟的半個僕人,家裏的雜活累活,親爹、繼母不想幹,都扔給他做。背柴燒飯拉牛,都是尋常。甚至要個子沒狗高的他,去別的村替他爹賣邊角貨。
這年頭,行商是個絕對的苦活。野外多的是虎狼野獸,盜匪隨處可見,行路更是艱難,客商病死途中是常有的事。
蠻兒卻十分順從聽話,從小就沉默寡言,背柴爛了背,跋涉爛了腳,都一聲不吭,僥倖沒有被狼吃掉,次次都活著迴了家。
父母在,無私財。蠻兒弄來的錢,無論是他替大戶做苦工,放牛,賣邊角貨得到的錢,全都被家裏收走了。
這樣辛苦,家裏又不是那等的徹底窮光蛋,在家裏半個孩子,當個成人使,竟然也吃不上幹飯,連稀的都要剋扣。
苦孩子蠻兒卻有一副好心腸,同情年紀更小的小妹,時不時將自己上山採到的一些野果,自己的稀飯,分一些給小妹吃。
二人情同兄妹,成了最好的朋友。
小妹瀕死,七歲的蠻兒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攢下的一些銀錢,全用在了她身上。
這就引起了他爹羅大山的懷疑。
繼母哭訴自己給親生兒子手腕上戴的銀鐲子不見了,說這是自己的嫁妝,一口咬定是蠻兒所為。
羅大山不假思索,也認定是蠻兒偷了鐲子,典當之後,拿到的錢。說不定還有以前私吞的貨款呢!
否則一個七歲的孩子,哪裏來的這麽多錢財?
吳寡婦說著,嘆了口氣:「其實,我們村裏都懷疑,那鐲子是羅大山自己拿的。羅大山近來染上賭博,連家裏祖傳的地都賣了一些了。這鐲子,怕不是他自己拿去典當了。隻是拿老婆的嫁妝畢竟不好聽。就一口咬定是蠻兒偷的。正好他的繼室也早就看蠻兒不舒服了。蠻兒畢竟是長子,如果能長大,以後要分家產的。」
羅大山狠命地用荊條抽打蠻兒,逼他認錯,給繼母、弟弟道歉。
一向順從聽話的蠻兒卻抵死不認,被關在柴房後,竟然翻窗跑了。
吳寡婦說:「誰也不知道蠻兒跑到哪裏去了。他一個七歲的孩子,我們找遍附近村落,甚至是到了鎮裏,都沒找到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說著說著,吳寡婦十分悵然。
其實,「小妹」沒有名字。無論是舊家,還是新家,都沒有名字。隻以年齡喚作「小妹」。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村裏的娃娃們,也都是六七歲上就開始幹活,幫家裏撿糞,拾柴,燒火,帶弟妹,也都要幹。
但即使是這樣,羅家村的人,也都看不下眼小妹的遭遇。她才四歲的時候,就被羅大樹趕去河邊,冬日洗衣!小小矮矮的個子,搖搖晃晃的,誰看了不怕她掉下水去?
小妹在他家長到六歲。
三年來,小小年紀,夏割豬草、冬洗衣裳,日拿掃帚,夜哄姊妹。與豬同住,跟雞同食,連件冬日的衣裳都沒有。繼父一個不如意,就扇她大巴掌,還要踹她窩心腳。
他那婆娘自覺二婚已矮人一頭,嫁過來帶著女兒,又矮一頭。再生了女兒,更是矮到了塵埃裏,因此一句話都不肯說,隻討好丈夫。
人人都說,羅大樹就是想把這個繼女虐待死,名義上不是他打死,也好給家裏省口飯。
隻是村裏總有人可憐小孩子,東家一口,西家一飯,尤其是羅大山家的蠻兒,同情小妹,經常把自己的飯省下來給小妹吃。總算讓小妹熬到了六歲。
但終究是如了羅大樹的願。
那一天,小妹照舊去洗衣服,卻不慎跌入河中。被村人救起時,已經發了高燒,渾身跟火燒一樣。
小妹的親娘跪著求羅大樹拿錢給小妹看病,這個麵瓜娘,哭號聲卻震得滿村都跑出來看。
羅大樹又羞又惱,抬手就打:「不是我的種,又是個賠錢貨!你想敗我家財?!死了就死了!」
還是蠻兒,七歲的小孩,竟不知從哪裏弄到一筆錢,渾身髒兮兮的,不知道跑了多少裏的路,冒著被迷路和被狼吃掉的風險,請來了大夫。
大夫給開了藥,小妹卻已經喝不下去了。
六歲的女孩,卻瘦得像三四歲,頭髮蠟黃,身體太辛苦,經不得風霜。
她最後還是閉上了眼。羅大樹家卻連基本的斂葬都不肯出錢。
蠻兒就用剩下的錢,給小姑娘穿了一身新衣服,買了一卷草蓆,埋了。
也因此,蠻兒惹上了禍根。
提起蠻兒,吳寡婦更加悵然,直說:「蠻兒是個好孩子,就是沒好命。」
蠻兒是村裏另一個苦孩子。
他的親娘在他兩歲的時候就死了,他爹羅大山祖上不窮,敗到他這代,家裏還有磚房,手裏還有幾個大錢,於是續娶了另一個女人,據說是村長家的親戚的親戚。
繼母嫁到他家,很快就生了一個弟弟。有了繼母,就有了後爹。
從此後,蠻兒就成了弟弟的半個僕人,家裏的雜活累活,親爹、繼母不想幹,都扔給他做。背柴燒飯拉牛,都是尋常。甚至要個子沒狗高的他,去別的村替他爹賣邊角貨。
這年頭,行商是個絕對的苦活。野外多的是虎狼野獸,盜匪隨處可見,行路更是艱難,客商病死途中是常有的事。
蠻兒卻十分順從聽話,從小就沉默寡言,背柴爛了背,跋涉爛了腳,都一聲不吭,僥倖沒有被狼吃掉,次次都活著迴了家。
父母在,無私財。蠻兒弄來的錢,無論是他替大戶做苦工,放牛,賣邊角貨得到的錢,全都被家裏收走了。
這樣辛苦,家裏又不是那等的徹底窮光蛋,在家裏半個孩子,當個成人使,竟然也吃不上幹飯,連稀的都要剋扣。
苦孩子蠻兒卻有一副好心腸,同情年紀更小的小妹,時不時將自己上山採到的一些野果,自己的稀飯,分一些給小妹吃。
二人情同兄妹,成了最好的朋友。
小妹瀕死,七歲的蠻兒也不知道是什麽時候攢下的一些銀錢,全用在了她身上。
這就引起了他爹羅大山的懷疑。
繼母哭訴自己給親生兒子手腕上戴的銀鐲子不見了,說這是自己的嫁妝,一口咬定是蠻兒所為。
羅大山不假思索,也認定是蠻兒偷了鐲子,典當之後,拿到的錢。說不定還有以前私吞的貨款呢!
否則一個七歲的孩子,哪裏來的這麽多錢財?
吳寡婦說著,嘆了口氣:「其實,我們村裏都懷疑,那鐲子是羅大山自己拿的。羅大山近來染上賭博,連家裏祖傳的地都賣了一些了。這鐲子,怕不是他自己拿去典當了。隻是拿老婆的嫁妝畢竟不好聽。就一口咬定是蠻兒偷的。正好他的繼室也早就看蠻兒不舒服了。蠻兒畢竟是長子,如果能長大,以後要分家產的。」
羅大山狠命地用荊條抽打蠻兒,逼他認錯,給繼母、弟弟道歉。
一向順從聽話的蠻兒卻抵死不認,被關在柴房後,竟然翻窗跑了。
吳寡婦說:「誰也不知道蠻兒跑到哪裏去了。他一個七歲的孩子,我們找遍附近村落,甚至是到了鎮裏,都沒找到人。」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