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帶著笑意的,很自然的,慢條斯理的,漫不經心的。
他的風格。
明明是玩笑的語氣,可就這麽一瞬,汪露曦更委屈了,她甚至不知這種委屈從何而來,猛的一下,眼角發酸。
「我擔心你明明不是很想理我,卻又不好意思拒絕。」她甕著聲,「我是為你考慮。」
「倒打一耙還挺有理的,」袁北又笑,「你要不看看咱倆聊天記錄?哪一迴不是我接的最後一句?」
「可你也沒主動啊?你可以問問我,忙完了沒。」
「你問我了?」袁北頓了頓,「你還有不好意思的時候?」
「……這是誇我嗎?」
……小學生鬥嘴似的,嘛呢。
袁北無語了。
兩人都默了一會兒,還是他率先搭台階:「在哪?」
汪露曦低著頭,用食指抵住鼻子,度過那一段酸澀,舉起手機,讓袁北聽地鐵站裏的嘈雜人聲。
「你剛醒嗎?已經中午了。」
她聽到袁北嗓音有點啞。
「嗯,昨晚睡得晚,作息還是亂。」
「為什麽?上周你陪我出去,不是醒很早嗎?」
然後,袁北又笑了一聲:「嗯,謝謝你啊,多虧你。」
「不客氣。」
兩隻貓見袁北醒了,繞著袁北的腿打轉。汪露曦聽見了微弱的貓咪叫,還有嘩啦啦倒貓糧的聲音,還有一下清脆的金屬拉環聲,是貓罐頭。
「明天有空麽?」袁北往碗裏倒貓糧,用肩膀夾著手機。
「有。」汪露曦剛好走出地鐵站,一腳踩進太陽底下,「去哪?」
「你定。」
「前幾天立秋了。」
汪露曦忽然想起來。
那些動態在朋友圈和微博上刷屏,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秋天的第一塊小蛋糕,秋天的第一片落葉……可是現在還很熱,沒真正到季節,哪裏來的落葉呢?
老舍先生筆下的《北平的秋天》,汪露曦看了很多遍,很喜歡,隻是北京太大了,地理維度上尚且未能窺得一二,遑論四季了。
她問袁北:「北京的秋天,哪裏好看?」
袁北思索了下:「都行,反正哪兒的葉子都會黃。」
「那今年秋天,我要到街頭拍照。」她早就有所耳聞,北京的秋美是美,就是太短了,好像隻有一陣秋風掃過,那樣短暫。
袁北沒接這話。
他頓了下:「先說明天。」
「明天……景山公園?」
「不嫌累?」
「不累啊,」汪露曦掃了輛共享單車,「你累?那要再休息幾天嗎?」
「……」
-
景山公園剛好坐落於故宮的正北方,隔一條街,便是故宮北門神武門,簷上有「故宮博物院」的題字。
景山公園的最高處萬春亭,東可遠眺cbd,西邊是北海,北邊可看鼓樓和奧林匹克塔,並且,這也是北京唯一一個可以俯瞰故宮全景的地方。
中軸線之上,視角寬闊明朗,那些紅牆黃瓦鱗次櫛比,如果說建築有生命,那麽一覽紫禁城全貌,大概就是在一瞬間與千年歷史交錯,輕輕地,猝然地,觸碰了一下手指。
隔天就是周六。
汪露曦要在晚上去。
因為每逢周五和周六的夜晚,故宮會亮燈,很多人都和汪露曦一樣,是為了見證這一刻而來。夏令時亮燈時間大概在七點半到八點之間,汪露曦提前查了很多信息,但說法不一,為了不錯過,隻能盡早。
她和袁北六點到達,沿著步道往上。
一路上遊客不少。
古人說高處不勝寒,景山雖然不高,但好像確實比山下要涼快些許,耳側有微風循循。汪露曦步子小,很快就被袁北落下了幾步。
袁北今天穿了件oversize的白t,袖口被風盪起皺紋,卷了一個邊兒,汪露曦眼尖,隱約瞧見那袖口底下有一點點黑灰色,像是線條,這可是第一次,全新發現,之前從未注意到。
趁著袁北在拐角處等她,她走上前,隔著衣服,點了點袁北的肩膀。
「是什麽圖案?」
「……機械,零件,」袁北將袖口往下壓了壓,並且在覺察到汪露曦馬上要憋不住的前一秒及時抬手,作勢就要叩她腦門,「你笑試試?」
「沒有沒有,」汪露曦迅速斂住表情,挑選合適的形容詞,「就是想不到,你還挺……中二的。什麽時候紋上去的?」
「……高考完?大學?記不住了。」他看看汪露曦,「反正是你這個年紀。」
和你一樣,還錯誤地以為人生觀價值觀可以寄託於物品,對生活尚存一些表達欲的年紀。說輕狂不準確,但年少是真。
「我還以為你沒有這個時候呢,」汪露曦很想看看,但袁北不給瞧,「後悔了?」
「不後悔,反正又看不見。」
「那為什麽是機械?」
「因為夠裝。」
汪露曦一巴掌拍在了袁北肩膀:「……你正經點好不好!」
「……那時候特喜歡科幻電影,」袁北說,「多看了幾部,開始胡思亂想,覺得人和機器沒什麽兩樣。」
脫去皮肉,裏麵即是幹澀骨架,支撐著主體接收意識,付諸行動。但即便是機械,它也會生鏽,會卡頓,就好像人的生老病死。等到散架的那一天,機械零件重迴熔爐,那些使用痕跡,那些摩擦和鍥刻,通通喪失意義,化為一堝鐵水。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的風格。
明明是玩笑的語氣,可就這麽一瞬,汪露曦更委屈了,她甚至不知這種委屈從何而來,猛的一下,眼角發酸。
「我擔心你明明不是很想理我,卻又不好意思拒絕。」她甕著聲,「我是為你考慮。」
「倒打一耙還挺有理的,」袁北又笑,「你要不看看咱倆聊天記錄?哪一迴不是我接的最後一句?」
「可你也沒主動啊?你可以問問我,忙完了沒。」
「你問我了?」袁北頓了頓,「你還有不好意思的時候?」
「……這是誇我嗎?」
……小學生鬥嘴似的,嘛呢。
袁北無語了。
兩人都默了一會兒,還是他率先搭台階:「在哪?」
汪露曦低著頭,用食指抵住鼻子,度過那一段酸澀,舉起手機,讓袁北聽地鐵站裏的嘈雜人聲。
「你剛醒嗎?已經中午了。」
她聽到袁北嗓音有點啞。
「嗯,昨晚睡得晚,作息還是亂。」
「為什麽?上周你陪我出去,不是醒很早嗎?」
然後,袁北又笑了一聲:「嗯,謝謝你啊,多虧你。」
「不客氣。」
兩隻貓見袁北醒了,繞著袁北的腿打轉。汪露曦聽見了微弱的貓咪叫,還有嘩啦啦倒貓糧的聲音,還有一下清脆的金屬拉環聲,是貓罐頭。
「明天有空麽?」袁北往碗裏倒貓糧,用肩膀夾著手機。
「有。」汪露曦剛好走出地鐵站,一腳踩進太陽底下,「去哪?」
「你定。」
「前幾天立秋了。」
汪露曦忽然想起來。
那些動態在朋友圈和微博上刷屏,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秋天的第一塊小蛋糕,秋天的第一片落葉……可是現在還很熱,沒真正到季節,哪裏來的落葉呢?
老舍先生筆下的《北平的秋天》,汪露曦看了很多遍,很喜歡,隻是北京太大了,地理維度上尚且未能窺得一二,遑論四季了。
她問袁北:「北京的秋天,哪裏好看?」
袁北思索了下:「都行,反正哪兒的葉子都會黃。」
「那今年秋天,我要到街頭拍照。」她早就有所耳聞,北京的秋美是美,就是太短了,好像隻有一陣秋風掃過,那樣短暫。
袁北沒接這話。
他頓了下:「先說明天。」
「明天……景山公園?」
「不嫌累?」
「不累啊,」汪露曦掃了輛共享單車,「你累?那要再休息幾天嗎?」
「……」
-
景山公園剛好坐落於故宮的正北方,隔一條街,便是故宮北門神武門,簷上有「故宮博物院」的題字。
景山公園的最高處萬春亭,東可遠眺cbd,西邊是北海,北邊可看鼓樓和奧林匹克塔,並且,這也是北京唯一一個可以俯瞰故宮全景的地方。
中軸線之上,視角寬闊明朗,那些紅牆黃瓦鱗次櫛比,如果說建築有生命,那麽一覽紫禁城全貌,大概就是在一瞬間與千年歷史交錯,輕輕地,猝然地,觸碰了一下手指。
隔天就是周六。
汪露曦要在晚上去。
因為每逢周五和周六的夜晚,故宮會亮燈,很多人都和汪露曦一樣,是為了見證這一刻而來。夏令時亮燈時間大概在七點半到八點之間,汪露曦提前查了很多信息,但說法不一,為了不錯過,隻能盡早。
她和袁北六點到達,沿著步道往上。
一路上遊客不少。
古人說高處不勝寒,景山雖然不高,但好像確實比山下要涼快些許,耳側有微風循循。汪露曦步子小,很快就被袁北落下了幾步。
袁北今天穿了件oversize的白t,袖口被風盪起皺紋,卷了一個邊兒,汪露曦眼尖,隱約瞧見那袖口底下有一點點黑灰色,像是線條,這可是第一次,全新發現,之前從未注意到。
趁著袁北在拐角處等她,她走上前,隔著衣服,點了點袁北的肩膀。
「是什麽圖案?」
「……機械,零件,」袁北將袖口往下壓了壓,並且在覺察到汪露曦馬上要憋不住的前一秒及時抬手,作勢就要叩她腦門,「你笑試試?」
「沒有沒有,」汪露曦迅速斂住表情,挑選合適的形容詞,「就是想不到,你還挺……中二的。什麽時候紋上去的?」
「……高考完?大學?記不住了。」他看看汪露曦,「反正是你這個年紀。」
和你一樣,還錯誤地以為人生觀價值觀可以寄託於物品,對生活尚存一些表達欲的年紀。說輕狂不準確,但年少是真。
「我還以為你沒有這個時候呢,」汪露曦很想看看,但袁北不給瞧,「後悔了?」
「不後悔,反正又看不見。」
「那為什麽是機械?」
「因為夠裝。」
汪露曦一巴掌拍在了袁北肩膀:「……你正經點好不好!」
「……那時候特喜歡科幻電影,」袁北說,「多看了幾部,開始胡思亂想,覺得人和機器沒什麽兩樣。」
脫去皮肉,裏麵即是幹澀骨架,支撐著主體接收意識,付諸行動。但即便是機械,它也會生鏽,會卡頓,就好像人的生老病死。等到散架的那一天,機械零件重迴熔爐,那些使用痕跡,那些摩擦和鍥刻,通通喪失意義,化為一堝鐵水。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