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露曦倏一下就紅了臉。
等拍完照,迴去卸了妝造,幾乎是一刻不停,飛奔到袁北身邊要水喝。
袁北遞過來的礦泉水是冰的,剛買的。
汪露曦仰頭喝水,餘光瞥見袁北的目光落在她的脖頸,也是那麽匆匆一下,就收迴去了。
她低頭擰瓶蓋,袁北則繼續看著遠處,兩人眼神好像從未相交過。
……
「袁北,你看過還珠格格沒?」
「沒。」
「不信,還珠格格誰沒看過啊,就算是男生也應該看過的,童年嘛。」
袁北接過她手裏的水:「零五後的童年?」
「是啊,」汪露曦get到袁北的意思,「但那可是還珠格格,每個暑假電視台都播,從小就有人說我長得像小燕子,不像?」
一張臉猛地貼過來。
剛剛拍照時貼的假睫毛還在,汪露曦故意瞪大眼睛撲閃,袁北顯然愣了下,然後把她的臉推遠:「閑不住的勁兒倒挺像。」
「對吧!你還是看過的!」
汪露曦開始給袁北科普自己從小看過的眾多宮廷背景偶像劇,這涉及到袁北的知識盲區。在記憶裏麵,小時候,遙控器隻要一轉到還珠格格,爺爺就擰眉頭——這閨女怎麽瘋瘋癲癲的?
唯一能夠完整記得劇情的電視劇,大概隻有和爺爺一起看過的康熙王朝,還有鐵齒銅牙紀曉嵐。片頭曲一響,冰箱裏的西瓜就該端上來了,家裏的風扇和涼蓆都用了許多年,扇葉轉起來像老人的囈語。傍晚,胡同,西瓜,花露水,大蒲扇,紅果冰棍……這些是袁北的童年。
那時候有個不大好聽的詞兒,叫胡同串子,袁北覺得自己就是,小時候和街坊鄰居混得熟,同學和發小也都住附近,去誰家找人都不敲門,掀了門簾就進,還能蹭個汽水兒喝。
從什剎海,穿過菸袋斜街,就是南鑼鼓巷,也是遊客必打卡的地方,非常商業化的一條街,各種網紅小吃頻頻更新換代。
尹三豆汁出了個豆汁口味的冰淇淋,汪露曦很好奇。排隊的時候,袁北忽然開口:「我家在附近。」
汪露曦迴頭:「你家?」
「嗯,小時候的家。」袁北說,「去看看麽?」
「看啊!」
……其實也不算特別近。又或許是一鑽進胡同,汪露曦就字麵意義上的找不到北了。
她想起自己在網上看到的一句話,要來北京玩,就隨便找一條胡同,哪裏都行,一頭紮進去,一直走,直到看不見店鋪招牌了,直到人跡罕至了,直到磚石斑駁,幾代人的生活痕跡躍然眼前,那麽恭喜你,你找到了真正的北京。
汪露曦從來不知道,遠離商業區,還有這麽多住戶。
有別於剛剛的喧鬧,胡同深處靜悄悄的。
她甚至不敢大聲講話,隻能悄悄問袁北:「你家人還住在這?」
袁北搖搖頭:「空了。」
「都搬走了?」
「不在了。」
汪露曦有一瞬詫異,出於禮貌,她沒有詳問,是袁北主動和她講起:「我從小和我爺爺奶奶住,我大學畢業那年,爺爺奶奶都去世了。」
此話一出,汪露曦就更加不敢吱聲了。
不過她並沒有從袁北臉上察覺出難過或悲傷。
大概也是因為他這人永遠麵上不顯,總是淡淡的。
他還和汪露曦閑聊講起當初的騰退政策,老城區改造,許多胡同都拆了,人都搬走了,剩下沒被劃片兒的也挺難受,尤其是年輕人,沒人愛住這老房子,可要想搬走,難度也挺大,北京房價一寸萬金。
袁北也不知自己算不幸,還是幸運。
他對父親沒什麽印象,從小跟著爺爺奶奶,母親再婚遠嫁國外,也沒太多聯繫,不過經濟上倒是能給他些支持,比如他現在住著的房子,小區和地段都不錯,是母親幫他付的首付。
長大,成人,懂道理,讀個不錯的大學,找份差不多的工作,網際網路大廠高薪,相對的,也很累。還著房貸,再給自己攢下一點點存款,家和公司兩點一線。有人約,那就去見個麵,不出門的時候就窩在家裏長蘑菇。
袁北其實不愛社交,他的社交圈也僅限於從小一起長大的一圈兒人,沒什麽新朋友,對生活好像沒什麽期盼和夢想,就這麽日復一日,一天天過,說不上精彩與否,也沒什麽大成就,該有的開心會降臨,該有的煩惱也一個都逃不掉。
所以當汪露曦評價他是個低需求的人,袁北覺得,挺精準的。不僅低需求,而且無聊又庸碌。
「哇袁北,你好凡爾賽。」汪露曦舀著快要融化的冰淇淋,「我覺得你的生活很好啊,毫無可吐槽的點,爺爺奶奶在天上看著你估計也會覺得,呀,大孫子真厲害啊!」
這句話把袁北逗笑了。
他從包裏拿麵巾紙遞給她,示意她衣服前襟的一滴:「我哪句話說我生活不好了?」
他才不願當那矯情的人,明明吃喝不愁,卻還要每天怨天怨地,搞得像全世界都欠他一次重新來過的人生,隻是價值觀使然,這決定了一個人看世界的角度。
有的人把生活當加法題,從零開始,每一次體驗,每一分積極的情緒,都是不枉過一生的證明。
有的人則把生活當減法,提前預設了一個完美的人生,稍有哪一處不滿,則要扣分,然後抱怨這一輩子有多麽多麽不如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等拍完照,迴去卸了妝造,幾乎是一刻不停,飛奔到袁北身邊要水喝。
袁北遞過來的礦泉水是冰的,剛買的。
汪露曦仰頭喝水,餘光瞥見袁北的目光落在她的脖頸,也是那麽匆匆一下,就收迴去了。
她低頭擰瓶蓋,袁北則繼續看著遠處,兩人眼神好像從未相交過。
……
「袁北,你看過還珠格格沒?」
「沒。」
「不信,還珠格格誰沒看過啊,就算是男生也應該看過的,童年嘛。」
袁北接過她手裏的水:「零五後的童年?」
「是啊,」汪露曦get到袁北的意思,「但那可是還珠格格,每個暑假電視台都播,從小就有人說我長得像小燕子,不像?」
一張臉猛地貼過來。
剛剛拍照時貼的假睫毛還在,汪露曦故意瞪大眼睛撲閃,袁北顯然愣了下,然後把她的臉推遠:「閑不住的勁兒倒挺像。」
「對吧!你還是看過的!」
汪露曦開始給袁北科普自己從小看過的眾多宮廷背景偶像劇,這涉及到袁北的知識盲區。在記憶裏麵,小時候,遙控器隻要一轉到還珠格格,爺爺就擰眉頭——這閨女怎麽瘋瘋癲癲的?
唯一能夠完整記得劇情的電視劇,大概隻有和爺爺一起看過的康熙王朝,還有鐵齒銅牙紀曉嵐。片頭曲一響,冰箱裏的西瓜就該端上來了,家裏的風扇和涼蓆都用了許多年,扇葉轉起來像老人的囈語。傍晚,胡同,西瓜,花露水,大蒲扇,紅果冰棍……這些是袁北的童年。
那時候有個不大好聽的詞兒,叫胡同串子,袁北覺得自己就是,小時候和街坊鄰居混得熟,同學和發小也都住附近,去誰家找人都不敲門,掀了門簾就進,還能蹭個汽水兒喝。
從什剎海,穿過菸袋斜街,就是南鑼鼓巷,也是遊客必打卡的地方,非常商業化的一條街,各種網紅小吃頻頻更新換代。
尹三豆汁出了個豆汁口味的冰淇淋,汪露曦很好奇。排隊的時候,袁北忽然開口:「我家在附近。」
汪露曦迴頭:「你家?」
「嗯,小時候的家。」袁北說,「去看看麽?」
「看啊!」
……其實也不算特別近。又或許是一鑽進胡同,汪露曦就字麵意義上的找不到北了。
她想起自己在網上看到的一句話,要來北京玩,就隨便找一條胡同,哪裏都行,一頭紮進去,一直走,直到看不見店鋪招牌了,直到人跡罕至了,直到磚石斑駁,幾代人的生活痕跡躍然眼前,那麽恭喜你,你找到了真正的北京。
汪露曦從來不知道,遠離商業區,還有這麽多住戶。
有別於剛剛的喧鬧,胡同深處靜悄悄的。
她甚至不敢大聲講話,隻能悄悄問袁北:「你家人還住在這?」
袁北搖搖頭:「空了。」
「都搬走了?」
「不在了。」
汪露曦有一瞬詫異,出於禮貌,她沒有詳問,是袁北主動和她講起:「我從小和我爺爺奶奶住,我大學畢業那年,爺爺奶奶都去世了。」
此話一出,汪露曦就更加不敢吱聲了。
不過她並沒有從袁北臉上察覺出難過或悲傷。
大概也是因為他這人永遠麵上不顯,總是淡淡的。
他還和汪露曦閑聊講起當初的騰退政策,老城區改造,許多胡同都拆了,人都搬走了,剩下沒被劃片兒的也挺難受,尤其是年輕人,沒人愛住這老房子,可要想搬走,難度也挺大,北京房價一寸萬金。
袁北也不知自己算不幸,還是幸運。
他對父親沒什麽印象,從小跟著爺爺奶奶,母親再婚遠嫁國外,也沒太多聯繫,不過經濟上倒是能給他些支持,比如他現在住著的房子,小區和地段都不錯,是母親幫他付的首付。
長大,成人,懂道理,讀個不錯的大學,找份差不多的工作,網際網路大廠高薪,相對的,也很累。還著房貸,再給自己攢下一點點存款,家和公司兩點一線。有人約,那就去見個麵,不出門的時候就窩在家裏長蘑菇。
袁北其實不愛社交,他的社交圈也僅限於從小一起長大的一圈兒人,沒什麽新朋友,對生活好像沒什麽期盼和夢想,就這麽日復一日,一天天過,說不上精彩與否,也沒什麽大成就,該有的開心會降臨,該有的煩惱也一個都逃不掉。
所以當汪露曦評價他是個低需求的人,袁北覺得,挺精準的。不僅低需求,而且無聊又庸碌。
「哇袁北,你好凡爾賽。」汪露曦舀著快要融化的冰淇淋,「我覺得你的生活很好啊,毫無可吐槽的點,爺爺奶奶在天上看著你估計也會覺得,呀,大孫子真厲害啊!」
這句話把袁北逗笑了。
他從包裏拿麵巾紙遞給她,示意她衣服前襟的一滴:「我哪句話說我生活不好了?」
他才不願當那矯情的人,明明吃喝不愁,卻還要每天怨天怨地,搞得像全世界都欠他一次重新來過的人生,隻是價值觀使然,這決定了一個人看世界的角度。
有的人把生活當加法題,從零開始,每一次體驗,每一分積極的情緒,都是不枉過一生的證明。
有的人則把生活當減法,提前預設了一個完美的人生,稍有哪一處不滿,則要扣分,然後抱怨這一輩子有多麽多麽不如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