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遼東戰場
大明,開局獎勵龍蝦兵 作者:小蜜蜂l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遼東戰場,鎮江,寬甸一帶的建奴也發起了進攻。
建奴都是從鎮江,還有寬甸兩個地方進入朝鮮的。
曹華早就在這一片修建了許多軍堡,再有連綿不斷的山脈阻斷,道路難行,易守難攻。
建奴隻能選擇進攻鎮江,寬甸其中一城。
鎮江的路最為好走,這裏囤有重兵,由老將戚金駐守,寬甸那邊由多次立功的小將黃言負責駐守。
鎮江隔岸曹華修建的東江軍鎮還有600龍蝦兵在那裏,東江城裏麵囤積了大量的軍械,用做給遼東各地輸送物資。
東江城算是曹華在遼東的一個重要補給站。
“將軍,建奴又開始攻城了。”
老將戚金剛剛起床,衛兵就來匯報建奴攻城的消息。
“莫慌,按照正常流程做好防禦就行,他們騎兵再厲害,在我軍的火器麵前還不是被打的丟盔棄甲。
哼,強攻六七天了,死傷兩千多人都沒攻上城頭,就這樣的軍隊居然也能打的明軍一敗再敗!
不是我大明的男兒不行,是朝中的奸臣太多,既想我們這些武將上陣殺敵,又怕我們立功太多,影響他們的地位。
朝廷又信不過我們這些武將,淨派些書生來瞎指揮。
導致我大明數十萬精銳葬身在這遼東的土地上,遼東漢民流離失所,遭受建奴的殘忍殺害。
我看、這大明是要完啊!”
衛兵迴道:“唉!將軍說的有道理,即使我們想為朝廷效力,但人家朝廷信不過咱啊!
幸好當初有大帥出手相救,如若不然我們戚家軍三千多人也要在渾河岸邊除名了。”
“隻要大帥略微出手,就讓建奴一點便宜都沒討到,反而每次都損兵折將。
老奴可能都要被氣瘋了,哈哈哈哈。”
“好了,別說那麽多了,你去傳令讓各部注意防範,不要輕敵。”
“是,將軍!”
衛兵走後,戚金簡單洗漱便拿起甲胄穿戴整齊。
戎馬一生,為大明四處征戰的戚金身體並不是很好,曾經還辭官迴鄉休養,在聽到朝廷在遼東打了敗仗,正四處征集全國的精兵前往遼東時,戚金積極參與。
如今67歲的戚金穿上甲胄已經明顯感覺到力不從心了,都已經快70歲的人了,名利地位都已經是過眼雲煙,來到遼東也是想為朝廷解決建奴,穩固關外的安寧。
隻可惜大明不爭氣,報國無門。
來到了曹華這裏終得大顯身手,直接成為地方手握重兵的統帥,就這份信任,讓戚金無比感動。
這要是在大明那邊,想都別想,帶兵打仗還有煩人的太監在指手畫腳,煩人就算了還不能得罪他們。
武將不僅要考慮如何擊敗敵人,還要討好一些太監,又要跟朝中的大臣搞好關係,許多明軍將領早就受夠了這種模式。
來到曹華這裏之後,許多人不抑鬱了,人都變的比以前開朗起來,隻需要考慮如何擊敗敵人就行,其它煩惱一概沒有。
不多時,戚金來到城牆上。
“將軍!”小將張名世迎了上來拱手行禮!
戚金問道:“建奴是什麽情況?”
“迴將軍,建奴一大早就發起了兩次進攻,都讓弟兄們給擊退了。
不得不說大帥給的那個什麽米涅槍是真的好用啊,一槍一個建奴,弟兄們打的特別過癮,都盼著建奴來攻城呢!”
戚金點點頭:“建奴也就騎兵厲害一點,仗著馬匹多,總是想引我們出去跟他們進行野外戰鬥。
叫弟兄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出城。”
“是,將軍!”張名世拱手。
“對了,寬甸那邊怎麽樣了?”戚金好似想起什麽,突然問道。
“將軍,昨天黃言已經派人傳信過來了,建奴隻進攻一次,被打退之後,可能沒討到便宜,已經撤走了。”
“嗯,那就好,叫黃言不要掉以輕心,謹防建奴偷襲。
他喜歡出城與建奴野戰,現在是關鍵時刻,大帥四處開戰,不容許遼東這邊出現變故,讓他好好防守就行,切莫出城。”
“好的將軍,我這就派人給他傳信。”
與此同時,建奴的四貝勒黃台吉,與明軍降將李永芳正商討著怎麽擊敗駐守在鎮江的戚金。
黃台吉打算死磕到底,派出精銳的旗勇強攻鎮江城。
李永芳做為大明第一叛徒,在大明軍中任職多年,對大明的各支軍隊的情況了如指掌。
黃台吉打算強攻,李永芳便開始思考對策。
得知鎮江城裏的守軍是戚家軍,以及老將戚金,李永芳一時間也沒什麽好主意。
戚金的才能比他李永芳還強,戚家軍善於使用火器,曹華的軍隊也都是使用火器為主。本就戰力強悍的戚家軍有了曹華的火器如虎添翼,戰力達到了頂峰
於是李永芳提議道:“四貝勒,負責駐守鎮江的是戚金以及他手底下的戚家軍,這是一支戰力強且非常善於使用火器的部隊。
曹華又給他們提供了大量先進的火器,以及充足的彈藥,他們依靠城牆防守,我們若是強攻,可能會造成巨大的傷亡。
因此,奴才覺得,我們應該要等個時機,等下雨時,曹華的火器就大半失去了作用,到時我們再發起強攻則壓力會小很多。”
黃台吉也覺得有理,於是便采納李永芳的建議,等下雨時再發起進攻。
也許是天命在建奴那邊,隻等了三天,本就少雨的遼東下起了大暴雨。
駐守鎮江的守軍,火器幾乎都受到了影響,米涅彈線膛槍不用火繩,士兵裝填火藥也要很小心,不然雨水弄濕火藥就沒法點燃。
即使是不用火繩擊發的米涅彈線膛槍,裝填速度也受到了影響。
火繩槍,更是直接啞火了。
火炮勉強能用,避免被雨水淋濕火藥,裝填彈藥時,需要四五個士兵裝填,讓本就射速慢的火炮更慢了。
黃台吉派出三千旗兵,還有明軍降將李永芳的五千漢軍,發起猛烈的攻勢。
“殺啊…….”
“都給我衝過去,率先登上城樓者,賞銀千兩,綾羅綢緞10匹,包衣奴100個。”
“給我殺過去……”
聽到這豐厚的獎勵,野人一般的建奴哪見過這些東西,完全消除了恐懼,悍不畏死的衝向鎮江城。
建奴都是從鎮江,還有寬甸兩個地方進入朝鮮的。
曹華早就在這一片修建了許多軍堡,再有連綿不斷的山脈阻斷,道路難行,易守難攻。
建奴隻能選擇進攻鎮江,寬甸其中一城。
鎮江的路最為好走,這裏囤有重兵,由老將戚金駐守,寬甸那邊由多次立功的小將黃言負責駐守。
鎮江隔岸曹華修建的東江軍鎮還有600龍蝦兵在那裏,東江城裏麵囤積了大量的軍械,用做給遼東各地輸送物資。
東江城算是曹華在遼東的一個重要補給站。
“將軍,建奴又開始攻城了。”
老將戚金剛剛起床,衛兵就來匯報建奴攻城的消息。
“莫慌,按照正常流程做好防禦就行,他們騎兵再厲害,在我軍的火器麵前還不是被打的丟盔棄甲。
哼,強攻六七天了,死傷兩千多人都沒攻上城頭,就這樣的軍隊居然也能打的明軍一敗再敗!
不是我大明的男兒不行,是朝中的奸臣太多,既想我們這些武將上陣殺敵,又怕我們立功太多,影響他們的地位。
朝廷又信不過我們這些武將,淨派些書生來瞎指揮。
導致我大明數十萬精銳葬身在這遼東的土地上,遼東漢民流離失所,遭受建奴的殘忍殺害。
我看、這大明是要完啊!”
衛兵迴道:“唉!將軍說的有道理,即使我們想為朝廷效力,但人家朝廷信不過咱啊!
幸好當初有大帥出手相救,如若不然我們戚家軍三千多人也要在渾河岸邊除名了。”
“隻要大帥略微出手,就讓建奴一點便宜都沒討到,反而每次都損兵折將。
老奴可能都要被氣瘋了,哈哈哈哈。”
“好了,別說那麽多了,你去傳令讓各部注意防範,不要輕敵。”
“是,將軍!”
衛兵走後,戚金簡單洗漱便拿起甲胄穿戴整齊。
戎馬一生,為大明四處征戰的戚金身體並不是很好,曾經還辭官迴鄉休養,在聽到朝廷在遼東打了敗仗,正四處征集全國的精兵前往遼東時,戚金積極參與。
如今67歲的戚金穿上甲胄已經明顯感覺到力不從心了,都已經快70歲的人了,名利地位都已經是過眼雲煙,來到遼東也是想為朝廷解決建奴,穩固關外的安寧。
隻可惜大明不爭氣,報國無門。
來到了曹華這裏終得大顯身手,直接成為地方手握重兵的統帥,就這份信任,讓戚金無比感動。
這要是在大明那邊,想都別想,帶兵打仗還有煩人的太監在指手畫腳,煩人就算了還不能得罪他們。
武將不僅要考慮如何擊敗敵人,還要討好一些太監,又要跟朝中的大臣搞好關係,許多明軍將領早就受夠了這種模式。
來到曹華這裏之後,許多人不抑鬱了,人都變的比以前開朗起來,隻需要考慮如何擊敗敵人就行,其它煩惱一概沒有。
不多時,戚金來到城牆上。
“將軍!”小將張名世迎了上來拱手行禮!
戚金問道:“建奴是什麽情況?”
“迴將軍,建奴一大早就發起了兩次進攻,都讓弟兄們給擊退了。
不得不說大帥給的那個什麽米涅槍是真的好用啊,一槍一個建奴,弟兄們打的特別過癮,都盼著建奴來攻城呢!”
戚金點點頭:“建奴也就騎兵厲害一點,仗著馬匹多,總是想引我們出去跟他們進行野外戰鬥。
叫弟兄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出城。”
“是,將軍!”張名世拱手。
“對了,寬甸那邊怎麽樣了?”戚金好似想起什麽,突然問道。
“將軍,昨天黃言已經派人傳信過來了,建奴隻進攻一次,被打退之後,可能沒討到便宜,已經撤走了。”
“嗯,那就好,叫黃言不要掉以輕心,謹防建奴偷襲。
他喜歡出城與建奴野戰,現在是關鍵時刻,大帥四處開戰,不容許遼東這邊出現變故,讓他好好防守就行,切莫出城。”
“好的將軍,我這就派人給他傳信。”
與此同時,建奴的四貝勒黃台吉,與明軍降將李永芳正商討著怎麽擊敗駐守在鎮江的戚金。
黃台吉打算死磕到底,派出精銳的旗勇強攻鎮江城。
李永芳做為大明第一叛徒,在大明軍中任職多年,對大明的各支軍隊的情況了如指掌。
黃台吉打算強攻,李永芳便開始思考對策。
得知鎮江城裏的守軍是戚家軍,以及老將戚金,李永芳一時間也沒什麽好主意。
戚金的才能比他李永芳還強,戚家軍善於使用火器,曹華的軍隊也都是使用火器為主。本就戰力強悍的戚家軍有了曹華的火器如虎添翼,戰力達到了頂峰
於是李永芳提議道:“四貝勒,負責駐守鎮江的是戚金以及他手底下的戚家軍,這是一支戰力強且非常善於使用火器的部隊。
曹華又給他們提供了大量先進的火器,以及充足的彈藥,他們依靠城牆防守,我們若是強攻,可能會造成巨大的傷亡。
因此,奴才覺得,我們應該要等個時機,等下雨時,曹華的火器就大半失去了作用,到時我們再發起強攻則壓力會小很多。”
黃台吉也覺得有理,於是便采納李永芳的建議,等下雨時再發起進攻。
也許是天命在建奴那邊,隻等了三天,本就少雨的遼東下起了大暴雨。
駐守鎮江的守軍,火器幾乎都受到了影響,米涅彈線膛槍不用火繩,士兵裝填火藥也要很小心,不然雨水弄濕火藥就沒法點燃。
即使是不用火繩擊發的米涅彈線膛槍,裝填速度也受到了影響。
火繩槍,更是直接啞火了。
火炮勉強能用,避免被雨水淋濕火藥,裝填彈藥時,需要四五個士兵裝填,讓本就射速慢的火炮更慢了。
黃台吉派出三千旗兵,還有明軍降將李永芳的五千漢軍,發起猛烈的攻勢。
“殺啊…….”
“都給我衝過去,率先登上城樓者,賞銀千兩,綾羅綢緞10匹,包衣奴100個。”
“給我殺過去……”
聽到這豐厚的獎勵,野人一般的建奴哪見過這些東西,完全消除了恐懼,悍不畏死的衝向鎮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