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大明的危機感
大明,開局獎勵龍蝦兵 作者:小蜜蜂l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曹華管轄區內,擁有製造福船技術的造船廠目前有9家,都是在大明那邊過來的船匠幾個人合資成立的造船廠。
真正有實力可以大量製造福船的廠家隻有3家,在大明那邊算是比較有實力的造船世家,常年得到大明水師的造船訂單才可以勉強存活。
偶爾也賣給一些走私的海商,因此這些實力廠家消息比較靈通,比較看好曹華這邊的市場,早早的就在呂宋,潤川兩地開設造船廠了。
還有一些不上台麵的造船小作坊也有製造福船的工匠,為了喝上一口湯到處去借錢購買材料,隻要能搶到兩三艘福船的訂單,賺取的經費足夠他們的船廠維持很長一段時間了。
曹華這波訂單下去也是等於救活了不少造船廠。
曹華最近可是忙的不可開交,遼東那邊時不時就有戰報傳來,又要關注葉鋒抓捕土著的工作,以及處理土著問題,下一步該往哪裏發展,等等一大堆事情,缺少人才什麽事情都要靠自己做著計劃!
好在一些基層的工作都有新發掘的人才處理,一些小鎮的鎮長都是用一些有文化的大明人來擔任,基本都是一些落魄書生通過簡單考核之後就可以勝任了,如果能力不行,負責監察部門的龍蝦兵就會上報!
單單處理這些不合格的官員曹華每天都需要不少時間,再從通過考核的人才中挑選相中的人才去接替相應的職位,每天就跟開盲盒一樣,有些人成績好,但讓他治理地方工作他又搞得一塌糊塗,有些成績一般的又表現的很出色。
因此,曹華根本不知道誰有真本事,都是按排名來,這個不行就下一個,僅一個月的時間曹華就替換掉了超過100個官員。
能力比較出眾的也挖掘出了4個,能力一般勉強能用的有二三十個,基本都是一些清官。
有監察部門盯著他們,一些重要位置都安排有龍蝦兵對賬目,一些手腳不幹淨的剛一動手就被龍蝦兵記在小本子上拿到曹華那裏了。
一些擺架子,魚肉鄉裏的人也被普通百姓跑到監察部門的龍蝦兵那裏舉報。
給曹華辦事雖然門檻低,但淘汰率非常之高,作風不正,沒能力的根本混不下去,一旦合格了待遇也很好,工資是大明那邊的三倍,踏踏實實工作,足夠兩代人吃喝了。
如果這都不滿足伸手動了不該動的,不僅要迴收贓款,還要上交與贓款同等的罰款。數目太大不夠怎麽辦?那就九族來償還,職位會一擼到底,三代不能參加科舉!
犯事了的人也要踩一輩子的縫紉機,不能再與外界接觸,連砍頭都是奢望!
隻要進去了,那就沒有機會出來了,也是龍蝦兵負責看守,送再多的銀子都沒用。
軟硬並施,孰輕孰重就看他們自己選擇了,老實做事衣食無憂,貪得無厭不僅毀掉自己一生,也毀了三代人的前途,甚至九族都成了負債的。
先是操作困難,再到嚴厲懲罰,再有高待遇,曹華培養了一大批的賢臣清官。
懲罰還不是最重的,更讓他們恐懼的是,所犯之事還會公布出來,會在刻在石頭上送迴家鄉擺在城門外,讓所有人都見識一下。
這遺臭萬年的事,比直接殺了他們還可怕,老朱已經證明,殺是殺不完的,所以幹脆榨取把他們最後一點有用價值,算是廢物利用!
兩班倒12小時直接給他們安排上!
曹華的這些舉措,也收獲了大量的好評,許多高尚的文人紛紛來投,不少品德高尚的佛郎機人也來投靠曹華,想為曹華辦事,希望曹華給他們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
隻要合格了,沒攜帶有病毒,就算是佛郎機人,曹華也照單全收,反正經過層層篩選,沒有真本事的人也做不長久,上任後做不出成績,工資都沒有就被踢下來了。
曹華的錢也不是那麽好拿的。
曹華的100艘福船的訂單,也讓南洋的佛郎機人恐慌萬分,以為曹華這是要去攻打他們了,佛郎機人已經有了聯合起來的想法。
然後經過深入的了解得知,曹華打造大量船隻隻是想把更多的大明人帶出海。
雖然沒有直接攻打佛郎機人,但如果大明人都來到南洋這裏,他們這些佛郎機人還怎麽混,況且又有曹華這個強大的後盾。
佛郎機人現在非常的緊張,幾個國家之間因為利益又處於敵對狀態,讓他們猶猶豫豫不知道該不該聯合起來一同抵禦曹華的擴張。
若是他們真聯合起來,曹華還是很忌憚的,勢力最大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南洋這裏起碼有五千人的軍隊,大本營在爪哇那裏。
不顛國的勢力最小,隻有幾個小據點駐軍兩三百人,西葡聯盟大概也有四五千人,上萬佛郎機人曹華得拚上所有實力了。
不顛國跟荷蘭劫掠西葡聯盟的船,雙方也打了很多年,不太可能會聯合起來。
曹華在南洋這裏的事情,自然瞞不過大明,相比於佛郎機人聯合起來,曹華最擔心的是大明與佛郎機人聯合。
海盜林鳳如果不是遭到馬尼拉的佛郎機人與大明水師的聯合圍困,可能都在呂宋這裏成功建國把佛郎機人趕出呂宋了。
大明對於自己人在海外的事情特別敏感,曹華也不例外,大明也派了不少眼線過來。
經過上報,得知的結論是曹華在南洋的種種行為預示著其目的不純,野心。大到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大明朝廷十分的頭疼,關外的建奴需要曹華的牽製。
劉綎,戚金,賀世賢這三位手握重兵的將領都已經投向曹華的懷抱,雖然沒有明確的舉起反旗,也會跟朝廷一起對抗建奴,但這都不重要了,他們抗旨不聽調令就已經是死罪!
對於拖欠糧餉的事情,他們那是一筆帶過,要不是他們自身的原因,曹華也不會輕易得逞。
現在,忠實的小老弟朝鮮已經被曹華控製,南洋這裏也占了偌大的呂宋,有這麽多地盤的供養,大明朝廷認為,曹華的威脅已經蓋過了建奴。
但曹華處於的位置又非常尷尬,他擁有強大的海上實力,又不襲擾沿海,甚至還打擊海盜,大明水師都快沒活幹了。
在遼東那裏的軍隊隻要朝廷給出餉銀,也得到曹華的支援。
真正有實力可以大量製造福船的廠家隻有3家,在大明那邊算是比較有實力的造船世家,常年得到大明水師的造船訂單才可以勉強存活。
偶爾也賣給一些走私的海商,因此這些實力廠家消息比較靈通,比較看好曹華這邊的市場,早早的就在呂宋,潤川兩地開設造船廠了。
還有一些不上台麵的造船小作坊也有製造福船的工匠,為了喝上一口湯到處去借錢購買材料,隻要能搶到兩三艘福船的訂單,賺取的經費足夠他們的船廠維持很長一段時間了。
曹華這波訂單下去也是等於救活了不少造船廠。
曹華最近可是忙的不可開交,遼東那邊時不時就有戰報傳來,又要關注葉鋒抓捕土著的工作,以及處理土著問題,下一步該往哪裏發展,等等一大堆事情,缺少人才什麽事情都要靠自己做著計劃!
好在一些基層的工作都有新發掘的人才處理,一些小鎮的鎮長都是用一些有文化的大明人來擔任,基本都是一些落魄書生通過簡單考核之後就可以勝任了,如果能力不行,負責監察部門的龍蝦兵就會上報!
單單處理這些不合格的官員曹華每天都需要不少時間,再從通過考核的人才中挑選相中的人才去接替相應的職位,每天就跟開盲盒一樣,有些人成績好,但讓他治理地方工作他又搞得一塌糊塗,有些成績一般的又表現的很出色。
因此,曹華根本不知道誰有真本事,都是按排名來,這個不行就下一個,僅一個月的時間曹華就替換掉了超過100個官員。
能力比較出眾的也挖掘出了4個,能力一般勉強能用的有二三十個,基本都是一些清官。
有監察部門盯著他們,一些重要位置都安排有龍蝦兵對賬目,一些手腳不幹淨的剛一動手就被龍蝦兵記在小本子上拿到曹華那裏了。
一些擺架子,魚肉鄉裏的人也被普通百姓跑到監察部門的龍蝦兵那裏舉報。
給曹華辦事雖然門檻低,但淘汰率非常之高,作風不正,沒能力的根本混不下去,一旦合格了待遇也很好,工資是大明那邊的三倍,踏踏實實工作,足夠兩代人吃喝了。
如果這都不滿足伸手動了不該動的,不僅要迴收贓款,還要上交與贓款同等的罰款。數目太大不夠怎麽辦?那就九族來償還,職位會一擼到底,三代不能參加科舉!
犯事了的人也要踩一輩子的縫紉機,不能再與外界接觸,連砍頭都是奢望!
隻要進去了,那就沒有機會出來了,也是龍蝦兵負責看守,送再多的銀子都沒用。
軟硬並施,孰輕孰重就看他們自己選擇了,老實做事衣食無憂,貪得無厭不僅毀掉自己一生,也毀了三代人的前途,甚至九族都成了負債的。
先是操作困難,再到嚴厲懲罰,再有高待遇,曹華培養了一大批的賢臣清官。
懲罰還不是最重的,更讓他們恐懼的是,所犯之事還會公布出來,會在刻在石頭上送迴家鄉擺在城門外,讓所有人都見識一下。
這遺臭萬年的事,比直接殺了他們還可怕,老朱已經證明,殺是殺不完的,所以幹脆榨取把他們最後一點有用價值,算是廢物利用!
兩班倒12小時直接給他們安排上!
曹華的這些舉措,也收獲了大量的好評,許多高尚的文人紛紛來投,不少品德高尚的佛郎機人也來投靠曹華,想為曹華辦事,希望曹華給他們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
隻要合格了,沒攜帶有病毒,就算是佛郎機人,曹華也照單全收,反正經過層層篩選,沒有真本事的人也做不長久,上任後做不出成績,工資都沒有就被踢下來了。
曹華的錢也不是那麽好拿的。
曹華的100艘福船的訂單,也讓南洋的佛郎機人恐慌萬分,以為曹華這是要去攻打他們了,佛郎機人已經有了聯合起來的想法。
然後經過深入的了解得知,曹華打造大量船隻隻是想把更多的大明人帶出海。
雖然沒有直接攻打佛郎機人,但如果大明人都來到南洋這裏,他們這些佛郎機人還怎麽混,況且又有曹華這個強大的後盾。
佛郎機人現在非常的緊張,幾個國家之間因為利益又處於敵對狀態,讓他們猶猶豫豫不知道該不該聯合起來一同抵禦曹華的擴張。
若是他們真聯合起來,曹華還是很忌憚的,勢力最大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南洋這裏起碼有五千人的軍隊,大本營在爪哇那裏。
不顛國的勢力最小,隻有幾個小據點駐軍兩三百人,西葡聯盟大概也有四五千人,上萬佛郎機人曹華得拚上所有實力了。
不顛國跟荷蘭劫掠西葡聯盟的船,雙方也打了很多年,不太可能會聯合起來。
曹華在南洋這裏的事情,自然瞞不過大明,相比於佛郎機人聯合起來,曹華最擔心的是大明與佛郎機人聯合。
海盜林鳳如果不是遭到馬尼拉的佛郎機人與大明水師的聯合圍困,可能都在呂宋這裏成功建國把佛郎機人趕出呂宋了。
大明對於自己人在海外的事情特別敏感,曹華也不例外,大明也派了不少眼線過來。
經過上報,得知的結論是曹華在南洋的種種行為預示著其目的不純,野心。大到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大明朝廷十分的頭疼,關外的建奴需要曹華的牽製。
劉綎,戚金,賀世賢這三位手握重兵的將領都已經投向曹華的懷抱,雖然沒有明確的舉起反旗,也會跟朝廷一起對抗建奴,但這都不重要了,他們抗旨不聽調令就已經是死罪!
對於拖欠糧餉的事情,他們那是一筆帶過,要不是他們自身的原因,曹華也不會輕易得逞。
現在,忠實的小老弟朝鮮已經被曹華控製,南洋這裏也占了偌大的呂宋,有這麽多地盤的供養,大明朝廷認為,曹華的威脅已經蓋過了建奴。
但曹華處於的位置又非常尷尬,他擁有強大的海上實力,又不襲擾沿海,甚至還打擊海盜,大明水師都快沒活幹了。
在遼東那裏的軍隊隻要朝廷給出餉銀,也得到曹華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