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下南洋
大明,開局獎勵龍蝦兵 作者:小蜜蜂l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做好一切安排後,曹華就從金州這裏返迴潤川調兵。
順便迴家看看自己的孩子再走。
離家一個多月,又陸續有3個孩子降生,曹華再添一兒兩女。
三兒子叫曹璋真,四兒子叫曹璋滿。
曹華剛迴到家,就聽到了一群嬰幼兒的啼哭聲!曹華摸了摸鼻子,這都是自己的傑作。
隨後一一接過這些孩子,滿眼都是父愛。
在家三天,寵幸些朝鮮美女後,曹華頂著黑眼圈急匆匆出門,坐上馬車就趕往潤川碼頭。
等曹華到達時,士兵都已經完成登船。
有1000名培養了一年多的陸戰隊員,船上都是係統獎勵的水手,並不缺航海人才,所以這次出海由曹華來親自指揮作戰。
曹華原本還想帶著黃言一起下南洋的,畢竟他是廣府人,經常在南洋以及大明沿海活躍,對那邊的海域比較熟悉。
考慮到他帶兵經驗不太足,曹華就打消了這個念頭,還是讓他在朝鮮這裏跟強大的建奴兵再曆練個一兩年吧。
10艘40米大福船緩緩駛出潤川港,朝鮮人,大明人都知道這是大帥去南洋維護他們這些出海謀生百姓的利益,要跟佛郎機人開戰去了。
看到有人撐腰,所有人都挺直腰杆,不停的歡唿著!
一些還在猶豫要不要出海的人,現在看到大帥真的會為了他們這些百姓遠征佛郎機人,讓他們拋除所有顧忌決定出海。
於是,在曹華10艘大福船後麵就跟著許多中小型船隻。
一開始隻有十來艘早就準備下南洋的民船,有著大帥的10艘大福船護航,他們自然會選擇同行一起出發南洋,等到曹華出海了,他們才跟著出海。
這些小民船從剛開始的十來艘,慢慢的,後麵不斷追上來。
曹華來到濟州島附近海域時,後麵跟著的民船增加到了50多艘,這些小船是既用船漿也用船帆,航速比曹華的40米大福船快上一倍不止。
因此,他們很快就能追上曹華了。
這些民船大多都是中小型海船,船長8米,最寬處3.5米,圓頭圓尾,仿造的佛郎機人那種夾板船。
是隸屬於曹華的一家官營造船廠製造,有兩層甲板,底部還有壓艙石,吃水一米多深,不懼普通的台風。
第一層甲板是用來存放食物以及一些工具,物品。
第二層甲板是休息區,也是作戰區,有五張上下鋪的雙人吊床,不用了還可以收起來,艙內兩邊都有三個窗口用來攻擊船外的敵人。
船的最上層尾部是一間2.2米高的船樓,船樓占了這艘船的總長度一半。裏麵有廚房,以及會議室。船樓上麵有一間小房子就是舵手室。
該船有兩片軟帆,中間一片大帆布,船頭一片小帆布,船上還配有六個船漿用來提升船隻的航速。
不使用船漿的情況下三個人就可以開動這艘小船。
整船正常標準,滿配12人,如果是短途運輸沒有後勤壓力的話,硬擠上去25人還是沒有問題的。
最最關鍵的是該船很便宜隻需65兩銀子,還免費配有兩把弓弩。
便宜是便宜,缺點也有,皮薄,船身隻有10厘米厚,船身太胖擋一下普通小台風還行,遇到強台風就很容易被巨浪拍散架。
底部有壓艙石,使得這艘小海船就跟不倒翁似的,即使人為把整艘船都弄翻,隻要一鬆開束縛該船就會自動歸位。
10厘米厚的船身用料也很一般,火槍差點都能打穿,一槍下去,船身就出現一個小破坑了。
這種餡大皮薄的船雖然質量不行,但其優越的雙層甲板設計布局,以及價格便宜,性能優越,設計先進等多個優點,使得該船成為了最暢銷的小型海船。
在海上航行隻要不被巨浪拍打,該船基本不會沉沒,即使撞到暗礁,底層甲板又是仿造大明福船的水密艙結構,關閉漏水的隔艙就可以了。
65兩銀子,12個百姓變賣家當,咬咬牙都能湊夠錢買了。
因為該船8米長就有3.5米寬,還有兩層甲板,整艘船顯得有些圓潤,肥胖。
船兩側分別還有三個船漿,不用時船漿就會掛在船舷上,從側麵看有點像隻大螃蟹,所以也被稱為螃蟹船。
除了小型8米螃蟹船以外,還有中型16米螃蟹船,側舷船槳增加到了六個,這下更像一隻大螃蟹了。
中型螃蟹船的價格是小螃蟹船的三倍還多,隻因船身加大,厚度自然也要增加,足足有22厘米厚,小型火炮都打不穿,也不再懼怕大風大浪。
這樣的一艘中型螃蟹船售價230兩白銀,配有5把弓弩,對應二層甲板的休息作戰區每側都有作戰5個窗口。
除了五把弓弩外,還送了1支火繩槍,10杆長矛,以及一套紅色的船長服。
能買的起中型螃蟹船的大多都是一些頗有家資的小富商,小地主,或者幾十個普通百姓一起出資,貸款購買。
也有一些勇於探索拚搏的大富商散盡家財直接買了一大批船,開設海外拓荒公司,招募水手,民夫出海淘金。
很多朝鮮士族都是買了這種中型螃蟹船出海。
曹華的愛妾張巧巧,朝鮮的大族,即使是落魄的旁係,也是有點家底的,加上張巧巧又得到曹華的寵愛,家族地位水漲船高。
曹華又經常跟她粘一起,她也知道了海外有多富饒,受了曹華的影響,她家一次性就買了10艘小型螃蟹船,4艘中型螃蟹船出海去了。
她家的2艘中型螃蟹船,5艘小型螃蟹船下了南洋,另外的船都走海路去了西伯利亞沿海地區發展,淘金子去了。
出海一年多,她家連本帶利都賺到了,帶迴了不少金子,以及大量的皮毛,藥材。
這就是人脈資源的重要性,別人發財賺的盆滿缽滿時,你還在尋找發財的路子。
等你找到對的路子時,又在猶猶豫豫,等你下定決心去做時,已經為時已晚,蛋糕已經被分完了。
當然了現在海外的蛋糕還很大,聰明的人已經散盡家財出海去了,無論是朝鮮還是大明都有很多守舊派依舊死活不肯出去,甚至還一直反對出海。
善於經商的張巧巧更是直接把曹華賞給她的銀子都拿去投資了,前不久她又買下一艘鳥船,兩艘中型螃蟹船,30支火繩槍,2門虎蹲炮,這實力早就可以注冊一家海外拓荒公司了。
曹華也沒幹預她們,能賺錢養活她們自己更好,說不定到了關鍵時刻還能幫助一下曹華,反正不管誰下海都是要交稅的。
曹華的艦隊完全駛出濟州島附近海域時,後麵跟著一大片小船,預計已經有60艘以上了。
中型螃蟹船就有七八艘,其餘的都是小螃蟹船為主,也有一些其它類型的海船。
這60多艘船,預計有超過1500人。
沿途海盜都被嚇了一跳,特別是看到為首的10艘大福船,都以為是大明水師出海了。
後麵更是跟著一大群小海船,一路上,普通的小海盜集團,根本不敢靠近。當然了後麵也不排除有愣頭青前來招惹。
聰明的海盜,一般是不會招惹大明的海船的,即使海賊王李旦知道了,也是不敢輕舉妄動,別看他實力強大,號稱有十萬海匪,但要讓他對上大明水師,他們也是討不到任何便宜的。
單單登萊水手就有兩萬多人,這可都是官軍,即使裝備再差也比他們這些由百姓組成的海匪強。
另外還有福建水師,廣東水師,等等,大明沿海的水軍加起來也有四五萬人以上。
隨便征調一下就能招到十幾萬水軍,前不久還有兩艘佛郎機人的戰艦開到廣東近海,被廣東水師打沉了一艘,大明官員從沉船處打撈出了佛郎機人船上的加農大炮。
然後就拿迴去仿製了,這些佛郎機人的加農炮還是銅炮,大明在廣東仿製的大炮是用鐵來製造的,也就是紅夷大炮。
大明的冶煉技術比佛郎機人的先進很多。
此時大明朝廷還沒意識紅夷大炮的威力,等過幾年孫元化從廣東拉了十幾門到寧遠城時,袁嘟嘟一炮炸傷了努爾哈赤,大明朝廷這才開始大量仿製。
順便迴家看看自己的孩子再走。
離家一個多月,又陸續有3個孩子降生,曹華再添一兒兩女。
三兒子叫曹璋真,四兒子叫曹璋滿。
曹華剛迴到家,就聽到了一群嬰幼兒的啼哭聲!曹華摸了摸鼻子,這都是自己的傑作。
隨後一一接過這些孩子,滿眼都是父愛。
在家三天,寵幸些朝鮮美女後,曹華頂著黑眼圈急匆匆出門,坐上馬車就趕往潤川碼頭。
等曹華到達時,士兵都已經完成登船。
有1000名培養了一年多的陸戰隊員,船上都是係統獎勵的水手,並不缺航海人才,所以這次出海由曹華來親自指揮作戰。
曹華原本還想帶著黃言一起下南洋的,畢竟他是廣府人,經常在南洋以及大明沿海活躍,對那邊的海域比較熟悉。
考慮到他帶兵經驗不太足,曹華就打消了這個念頭,還是讓他在朝鮮這裏跟強大的建奴兵再曆練個一兩年吧。
10艘40米大福船緩緩駛出潤川港,朝鮮人,大明人都知道這是大帥去南洋維護他們這些出海謀生百姓的利益,要跟佛郎機人開戰去了。
看到有人撐腰,所有人都挺直腰杆,不停的歡唿著!
一些還在猶豫要不要出海的人,現在看到大帥真的會為了他們這些百姓遠征佛郎機人,讓他們拋除所有顧忌決定出海。
於是,在曹華10艘大福船後麵就跟著許多中小型船隻。
一開始隻有十來艘早就準備下南洋的民船,有著大帥的10艘大福船護航,他們自然會選擇同行一起出發南洋,等到曹華出海了,他們才跟著出海。
這些小民船從剛開始的十來艘,慢慢的,後麵不斷追上來。
曹華來到濟州島附近海域時,後麵跟著的民船增加到了50多艘,這些小船是既用船漿也用船帆,航速比曹華的40米大福船快上一倍不止。
因此,他們很快就能追上曹華了。
這些民船大多都是中小型海船,船長8米,最寬處3.5米,圓頭圓尾,仿造的佛郎機人那種夾板船。
是隸屬於曹華的一家官營造船廠製造,有兩層甲板,底部還有壓艙石,吃水一米多深,不懼普通的台風。
第一層甲板是用來存放食物以及一些工具,物品。
第二層甲板是休息區,也是作戰區,有五張上下鋪的雙人吊床,不用了還可以收起來,艙內兩邊都有三個窗口用來攻擊船外的敵人。
船的最上層尾部是一間2.2米高的船樓,船樓占了這艘船的總長度一半。裏麵有廚房,以及會議室。船樓上麵有一間小房子就是舵手室。
該船有兩片軟帆,中間一片大帆布,船頭一片小帆布,船上還配有六個船漿用來提升船隻的航速。
不使用船漿的情況下三個人就可以開動這艘小船。
整船正常標準,滿配12人,如果是短途運輸沒有後勤壓力的話,硬擠上去25人還是沒有問題的。
最最關鍵的是該船很便宜隻需65兩銀子,還免費配有兩把弓弩。
便宜是便宜,缺點也有,皮薄,船身隻有10厘米厚,船身太胖擋一下普通小台風還行,遇到強台風就很容易被巨浪拍散架。
底部有壓艙石,使得這艘小海船就跟不倒翁似的,即使人為把整艘船都弄翻,隻要一鬆開束縛該船就會自動歸位。
10厘米厚的船身用料也很一般,火槍差點都能打穿,一槍下去,船身就出現一個小破坑了。
這種餡大皮薄的船雖然質量不行,但其優越的雙層甲板設計布局,以及價格便宜,性能優越,設計先進等多個優點,使得該船成為了最暢銷的小型海船。
在海上航行隻要不被巨浪拍打,該船基本不會沉沒,即使撞到暗礁,底層甲板又是仿造大明福船的水密艙結構,關閉漏水的隔艙就可以了。
65兩銀子,12個百姓變賣家當,咬咬牙都能湊夠錢買了。
因為該船8米長就有3.5米寬,還有兩層甲板,整艘船顯得有些圓潤,肥胖。
船兩側分別還有三個船漿,不用時船漿就會掛在船舷上,從側麵看有點像隻大螃蟹,所以也被稱為螃蟹船。
除了小型8米螃蟹船以外,還有中型16米螃蟹船,側舷船槳增加到了六個,這下更像一隻大螃蟹了。
中型螃蟹船的價格是小螃蟹船的三倍還多,隻因船身加大,厚度自然也要增加,足足有22厘米厚,小型火炮都打不穿,也不再懼怕大風大浪。
這樣的一艘中型螃蟹船售價230兩白銀,配有5把弓弩,對應二層甲板的休息作戰區每側都有作戰5個窗口。
除了五把弓弩外,還送了1支火繩槍,10杆長矛,以及一套紅色的船長服。
能買的起中型螃蟹船的大多都是一些頗有家資的小富商,小地主,或者幾十個普通百姓一起出資,貸款購買。
也有一些勇於探索拚搏的大富商散盡家財直接買了一大批船,開設海外拓荒公司,招募水手,民夫出海淘金。
很多朝鮮士族都是買了這種中型螃蟹船出海。
曹華的愛妾張巧巧,朝鮮的大族,即使是落魄的旁係,也是有點家底的,加上張巧巧又得到曹華的寵愛,家族地位水漲船高。
曹華又經常跟她粘一起,她也知道了海外有多富饒,受了曹華的影響,她家一次性就買了10艘小型螃蟹船,4艘中型螃蟹船出海去了。
她家的2艘中型螃蟹船,5艘小型螃蟹船下了南洋,另外的船都走海路去了西伯利亞沿海地區發展,淘金子去了。
出海一年多,她家連本帶利都賺到了,帶迴了不少金子,以及大量的皮毛,藥材。
這就是人脈資源的重要性,別人發財賺的盆滿缽滿時,你還在尋找發財的路子。
等你找到對的路子時,又在猶猶豫豫,等你下定決心去做時,已經為時已晚,蛋糕已經被分完了。
當然了現在海外的蛋糕還很大,聰明的人已經散盡家財出海去了,無論是朝鮮還是大明都有很多守舊派依舊死活不肯出去,甚至還一直反對出海。
善於經商的張巧巧更是直接把曹華賞給她的銀子都拿去投資了,前不久她又買下一艘鳥船,兩艘中型螃蟹船,30支火繩槍,2門虎蹲炮,這實力早就可以注冊一家海外拓荒公司了。
曹華也沒幹預她們,能賺錢養活她們自己更好,說不定到了關鍵時刻還能幫助一下曹華,反正不管誰下海都是要交稅的。
曹華的艦隊完全駛出濟州島附近海域時,後麵跟著一大片小船,預計已經有60艘以上了。
中型螃蟹船就有七八艘,其餘的都是小螃蟹船為主,也有一些其它類型的海船。
這60多艘船,預計有超過1500人。
沿途海盜都被嚇了一跳,特別是看到為首的10艘大福船,都以為是大明水師出海了。
後麵更是跟著一大群小海船,一路上,普通的小海盜集團,根本不敢靠近。當然了後麵也不排除有愣頭青前來招惹。
聰明的海盜,一般是不會招惹大明的海船的,即使海賊王李旦知道了,也是不敢輕舉妄動,別看他實力強大,號稱有十萬海匪,但要讓他對上大明水師,他們也是討不到任何便宜的。
單單登萊水手就有兩萬多人,這可都是官軍,即使裝備再差也比他們這些由百姓組成的海匪強。
另外還有福建水師,廣東水師,等等,大明沿海的水軍加起來也有四五萬人以上。
隨便征調一下就能招到十幾萬水軍,前不久還有兩艘佛郎機人的戰艦開到廣東近海,被廣東水師打沉了一艘,大明官員從沉船處打撈出了佛郎機人船上的加農大炮。
然後就拿迴去仿製了,這些佛郎機人的加農炮還是銅炮,大明在廣東仿製的大炮是用鐵來製造的,也就是紅夷大炮。
大明的冶煉技術比佛郎機人的先進很多。
此時大明朝廷還沒意識紅夷大炮的威力,等過幾年孫元化從廣東拉了十幾門到寧遠城時,袁嘟嘟一炮炸傷了努爾哈赤,大明朝廷這才開始大量仿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