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言收到建奴派出1萬大軍的消息後,急忙派人繞過建奴大營去把劉招孫叫迴來。


    經過這幾天的奔襲,劉招孫燒毀了上百個村子,大寨子燒了十餘個。


    給建奴造成了巨大損失,帶不走的馬匹也全部殺死,一頭也不給建奴留著。


    遇到建奴人無論老弱,全部被他砍殺。


    把建奴後方攪的天翻地覆,正當他殺的起勁時,後方來報,建奴已經派出1萬騎兵火速支援的消息。


    無奈,他也隻能率兵返迴,原本還想與黃言一起夾擊建奴的計劃也泡湯了。


    隻因建奴騎兵支援速度太快,劉招孫迴到寬甸附近,建奴的援軍也差不多到了。


    到時候就不是黃言,劉招孫夾擊建奴,而是反過來,被建奴夾擊了。


    於是,劉招孫隻能原路返迴。


    黃言跟前麵的1600餘建奴對峙著,直到劉招孫的800騎兵迴來後,雙方兵馬合在一起就有將近2700人,比前麵擋路還要建奴多了一千人。


    黃言手裏的100顆手雷還沒用完呢!


    所以他打算撤退之前再給建奴沉重一擊。


    於是,二人率領大軍緩緩朝建奴壓了上去,打算跟建奴大幹一場。


    讓二人沒想到的是,這1600餘建奴直接被嚇跑了。


    想想也是,黃言裝備了大量的火槍,火槍就是克製騎兵的,加上劉招孫的800騎兵,還有黃言自己的200騎,就有1000騎。


    建奴又不傻,人數沒優勢,明軍還裝備了他們最忌憚的火器,所以根本不敢應戰。


    1600建奴騎著快馬直接溜了,劉招孫的騎兵也不敢追上去,畢竟人數沒有優勢,建奴的援軍也快要抵達。


    黃言隻能無奈的撤軍,此次行動隻消滅了400多建奴騎兵。


    1600建奴與援軍匯合後又向黃言,劉招孫這邊殺迴來。


    但是黃劉二人都已經退迴寬甸了,看著寬甸城周圍全是各種軍堡,1萬多建奴大軍也隻能幹瞪眼。


    為了避免再次被曹華偷襲後方,建奴在鎮江,寬甸二城附近各駐紮了6000人。


    等於老奴少了人的機動部隊。


    與此同時,曹華這邊也正式撤軍,河對岸一直有老奴派出的哨騎盯著。


    所以,賀世賢的三萬精銳先撤,曹華以及戚金,劉綎負責斷後。


    待大軍撤出二三十公裏後,曹華這才率領後續隊伍趕上大部隊。


    河邊還留著百餘騎監視建奴,避免他們越過渾河襲擊撤退大軍時可以快速傳令。


    老奴見曹華做事滴水不漏,一點破綻都沒有,也隻好作罷!


    明軍在遼陽與沈陽的建奴形成對峙局麵。


    自此,遼東重鎮僅剩一個遼陽。


    沒了沈陽在前麵阻擋,建奴隨時可以進攻遼西。


    本來大明對遼東以外的建奴是建立了一條防禦封鎖線,開原,鐵嶺,沈陽,遼陽四座重鎮形成一條直線,把建奴擋在了白山黑水之外,還有一個撫順作為緩衝地帶。


    現在,這些重鎮僅剩一個遼陽已經擋不住建奴了,大明朝廷不得不在遼西重新構建防線。


    此時朝中也有人建議放棄遼陽,因為這已經是一座孤城,且無法抵禦建奴進入遼西,已經失去了戰略的價值,還要重兵把守,倒不如把兵力都撤到廣寧,錦州重新構建防線。


    但是,拱手讓出遼陽自然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堅決要死守已經沒有戰略意義的遼陽。


    曹華就管不了那麽多了,趁著遼東半島大部分還在明軍手裏,他打算把複州,金州給占了。


    守住了這兩座城,就可以威脅到整個遼東半島,這兩座城還有很多的優良深水港,遼東半島的煤炭鋼鐵資源也很豐富。


    曹華要想成為海洋強國,這個地方很適合做基地,這裏要比朝鮮那邊好很多,氣候沒有那麽寒冷,物產資源豐富。


    現在的複州,金州隻是兩座小城,周邊都是大片的平地。


    且三麵環海,背靠山區,建奴很難打的過來,簡直是塊寶地啊!


    大明在這邊並沒有多少兵力,兩座小城都沒有一千駐軍,加上吃空餉,可能複州,金州各自也就有兩三百個毫無戰力的弱兵。


    在遼陽失守之後,這些城也基本被攻陷了,後續又多次在大明與建奴之間幾經易手。


    於是,曹華派人送了上萬兩銀子打點,才獲得了駐防複州,金州二城的資格。


    曹華也在考慮讓誰駐守這兩座城。


    讓賀世賢駐守,曹華有點不放心,即使他有三萬遼東精銳還是不行。


    隻因遼東軍多次敗給建奴,即使是精銳的遼東軍,現在看到建奴了都會莫名的出現恐懼心理。


    如果沒有曹華的幹預,賀世賢帶幾千兵馬出城中了建奴的埋伏之後,沈陽還是有明軍的兩萬多精銳,雖然有蒙古兵為內應,但也不應該一天都堅持不了,城內大多數的遼東軍也都選擇了投降。


    所以曹華也是跟熊廷弼一樣,都不支持遼民守遼土。熊廷弼,袁崇煥,孫承宗三人都是一樣的防守策略,唯獨在用什麽兵守遼土,熊廷弼跟他們二人產生了分歧。


    後續遼東軍畏敵如虎,也確實證明熊廷弼是對的。


    遼東軍無論裝備還是軍餉,都是朝廷最先照顧的,然而他們對上建奴卻很少能打贏。


    所以,曹華打算把賀世賢以及遼東軍安排到局勢比較穩定的寬甸,鎮江那邊,這樣也有助於曹華把他們調往海外。


    複州,金州就讓戚家軍,還有劉綎的川軍各守一城,再調1萬朝鮮兵過來一起協防。


    曹華也把第二個海軍基地建立在金州。金州可是有著兩個後世很著名的大港口。


    至於那三萬弱兵,後續會將他們派往西伯利亞那邊,他們都是遼東這邊的大明百姓,習慣了寒冷天氣,去到西伯利亞也比較容易適應下來。


    主要是曹華也養不起那麽多軍隊。


    當然了,軍隊調動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一上來直接把賀世賢放在自己的大後方朝鮮那邊,曹華肯定也不放心,賀世賢也不願意一下子沒了兵權。


    還是溫水煮青蛙,一點點調走賀世賢的軍隊,不然他手握三萬精兵,權勢太大,曹華都忌憚三分。


    好在他跟劉綎的關係很好,就暫時讓他在複州這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獎勵龍蝦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蜜蜂l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蜜蜂l並收藏大明,開局獎勵龍蝦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