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午都是在參觀火槍製造過程,隨後曹華又去參觀是怎麽製造火炮的。


    曹華詢問負責管理的龍蝦兵得知,朝鮮工匠並沒有多少人會製造火炮,隻有3個人曾經到大明那邊學到點皮毛。


    火炮的難度比火槍要難很多,關鍵現在的火炮都是用銅做的,造價非常之高,朝鮮根本用不起,所以對火炮不怎麽重視。


    曹華現在也缺銅,所以3個工匠都是製造鐵炮的,口徑大的鐵炮造不出來,但威力較小的虎蹲炮還是可以的。


    虎蹲炮的造價也比較便宜,出海的百姓一起拚拚湊湊還是能買的起虎蹲炮的。


    曹華也從係統獎勵的大福船上拆了一門紅夷大炮下來給他們進行仿製。


    這門紅夷大炮是鐵做的,長3.2米,重約2600斤,口徑是130毫米,後麵的炮管比炮口前麵的炮管厚,這樣可以承受爆炸時的衝擊力,還能減輕火炮的重量。


    3名工匠每天都在圍著這門火炮,想著怎麽進行仿製。


    不少大明那邊過來的工匠也對這門火炮感興趣,大明的鑄鐵技術是當前全球最先進的。完全有能力製造鐵炮。


    曹華相信,有大明工匠的幫助,用不了多久該炮就能仿製出來。


    大明在廣東那邊的官員都已經用鐵仿製出佛郎機人的加農炮了,隻不過現在還沒叫紅夷大炮,要過幾年後大明朝廷使用的時候才命名為紅夷大炮。


    曹華決定,造價15兩銀子的虎蹲炮,單價賣20兩一門,購5門以上的賣18兩一門。


    3名朝鮮火炮工匠,加上8名對火炮感興趣的大明鐵匠,以及30名助手,一個月就能造出50門以上的虎蹲炮。


    走出製炮廠就來到了中心區域,這裏就是存放了曹華那些資料的地方。


    一些工匠都可以來這裏學習,特別是那些木匠對蒸汽機非常的感興趣,船匠也來這裏學習未來的造船技術。


    隻要是來這裏學習並加入研究組的,就可以免費吃喝,每個月還能領到1兩銀子維持他們的生活,有突破了就會得到大額賞金。


    此時研究組已經有80多名木匠加入,莊園裏麵一些有實力的工匠都加入了,還有30多名鐵匠也加入研究蒸汽機這個新奇的玩意兒!


    一些工匠的後代對這項研究感興趣的也加入了研究,但他們是沒有資格進入研究組的,隻能觀看資料後自己迴家搗鼓。


    許多工匠廢寢忘食的互相討論著,在木匠與鐵匠的配合下,已經打造出了不少零件。


    曹華已經講了很詳細了,預計用不了多久他們就能造出模型了。


    隨便參觀一下後,曹華就離開了這裏。


    然後到達製造冷兵器區域,什麽兵器都有,鈍器,刀劍,甲胄,以及裝到火槍上的刺刀都有生產。


    因為三眼銃沒什麽技術含量所以也是在這裏製造,冷兵器製造廠也是人數最多的廠區。


    最後麵就是住房區了,工匠還有他們的家人都是住在這這裏。


    火藥廠是在莊園最邊緣的一個角落裏,普通火藥,顆粒火藥都生產,還為軍隊生產火繩槍定裝火藥。


    對外的話都是銷售普通版的黑火藥,顆粒火藥都是自己用的。


    曹華也讓工匠給自己製造了手榴彈,有點像麥克風狀的木柄手雷。


    木柄前麵是直徑9厘米的鐵質圓球,裏麵外層先是裝上碎鐵渣,然後中間裝上一個圓形藥包,最後鐵球再合起來。


    鐵球合起來後就有一根兩厘米長,帶倒刺的尖嘴。引信就是從尖嘴那裏伸出來的。


    尖嘴像倒鉤一樣插進鑽有小孔的木柄裏麵,鐵球被牢牢固定在木柄上,引信就從木柄的小孔那裏延伸出來。


    這樣的一顆手雷重達3斤,比後世的木柄手雷重了差不多兩斤,黑火藥威力不足,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裏麵填充的還是顆粒火藥,威力比普通黑火藥大兩倍以上。


    使用該手雷都要用明火點燃引信,大概有5秒的時間就會爆炸,點燃引信後就要立馬扔出去了。


    因為需要用明火引燃,加上重量的原因,所以要專業的投彈手才能使用這種手雷。


    3斤重的手雷,肯定是需要一些臂力比較大的士兵來擔任投彈手,這些投彈手就從弓箭手裏麵挑選,每個投彈手需要背著20顆手雷,重量60斤。


    曹華之所以晚一些才去遼陽就是等這些手雷。


    火藥廠那裏已經在全力生產手雷,每天能造出80多顆,因為沒有什麽技術含量,產量才會這麽高。


    曹華需要1000顆手雷,大概要10天的時間,10天後也是運送第二批軍隊以及物資去遼陽的時候,時間還算來的及。


    隨後曹華讓鐵匠做了十幾個3斤重的手雷模型,再拿去給弓箭手練習。


    弓箭手算是步軍裏麵臂力最大的兵種了,不僅配有弓箭,還配有腰刀,先是遠程輸出,再抽出腰刀近戰,是軍隊裏麵的精銳。


    丟雷對他們來說,比拉弓簡單多了。


    走出製造軍械的莊園,曹華就去參觀造船廠。


    屬於曹華的造船廠有三家,先是朝鮮水師那裏的造船廠以及工匠,主要是打造戰船為主。


    還有從朝鮮賠款裏麵抵押過來的造船工匠,曹華在海邊劃了一塊地又建了一個造船廠,主要是建造福船,鳥船,這兩種可以遠洋航行的船隻。


    最後一家造船廠基本都是在潤川城,以前朝鮮各地招募來的工匠,主要是負責設計建造一些20米左右的小型海船,擁有遠航能力能力的同時造價必須便宜,讓出海的百姓團體能買的起。


    三家造船廠技術共享,曹華相信用不了多久,自己的造船技術就能趕超佛郎機人。


    除了自己的三家大型造船廠之外,潤川附近也有十餘家小型造船廠,因為之前朝鮮也不喜歡出海,很多大型造船廠都倒閉了。


    剩下的這十餘家小型造船廠,都是造一些近海航行的小船,還有那些可以開進河道裏的平底船。


    隨著曹華的開海,大量百姓出海闖蕩,船隻的需求量急劇增加,他們這些民營造船廠也能喝口湯。


    當然了,他們這些造船廠每售出一艘船都要給曹華交稅。


    朝鮮境內那些退休多年的老船匠,木匠紛紛湧入潤川城開辦造船廠,曹華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許多有冒險精神的朝鮮人都跑到曹華境內,詢問出海的事項,領到合法證書,獲得旗幟後就可以出海。


    許多朝鮮的王公大臣都派人加入了進來,曹華也默認了,反正遲早是要同化掉他們的,初期讓他們給自己探路也好。


    曹華這邊的措施,對普通朝鮮人就是天大的好消息,但是也嚴重損害到李氏王朝以及一部分士大夫的利益。


    已經分成了三個派係,一派已經加入到出海的行列,一派為保守派比較看重人口,人口就是他們的搖錢樹,最後就是中立派。


    雖然保守派的權力最大。


    可他們又打不過曹華,甚至都不敢阻攔那些湧入曹華境內的朝鮮百姓,不然曹華又找到借口直接打到他們的漢城那邊。


    打又打不過,又失去了民心,他們隻能再度派出使者去大明那邊哭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獎勵龍蝦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蜜蜂l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蜜蜂l並收藏大明,開局獎勵龍蝦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