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開戰
大明,開局獎勵龍蝦兵 作者:小蜜蜂l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建奴餘人都是精兵,而曹華,劉綎這邊東拚西湊都不太夠3萬戰兵。
曹華這邊隻有劉綎的那兩三千老兵,跟自己這1000多龍蝦兵算的上是精銳。
餘朝鮮兵還有那3000衛所兵基本就沒什麽戰力了。
商量過後,劉綎決定在第三個最小,也是最容易防守的關口派800明軍,3000高麗兵共計3800人駐守。
在第二個主要以山地,溝渠為主的關口派遣1700明軍,4000朝鮮兵共計5700人由劉招孫駐守。
第一個以平地為主,也是最重要,最適合騎兵衝鋒的關口布置了2000明軍,5000朝鮮兵共計7000人駐守。
剩餘的1500明軍跟3000衛所兵,2000朝鮮兵共約6500人。布置在第一道防線河岸邊的幾座營寨裏麵。
哪裏壓力大,曹華的1200龍蝦兵火槍隊就會支援哪裏!
300炮兵的40門拿破侖炮在中間的椅山前端,3000米最大射程,1500米有效射程也足以覆蓋第一道防線大部分地區。
第一個關口也全部在火炮的射程之內,第二個關口太大了隻能覆蓋一半。
要是不計傷亡以拿破侖炮3000米的最大射程也能全部覆蓋第二關口了。隻是超過1500米這款拿破侖炮就會失去精度了,有可能會打到自己人。
不到萬不得已曹華是不會這樣打的,除非周圍沒有自己人才可以這樣不計精確度的進行炮擊。
炮兵陣地的位置也處在第二道防線之內,兩邊都是第一第二關口的士兵,前麵還有第一道防線擋著,並不需要太多人協防。
如果第一道防線被攻破了,炮兵再後退幾百米到半山腰上就可以了。
接近3萬大軍全部交給劉綎指揮,包括龍蝦兵在內的火槍兵,300炮兵也隨時聽從劉綎的調遣。
曹華的這份信任,讓劉綎很是感動!
給大明朝廷賣命時,不僅要想盡辦法上陣殺敵,贏得勝利。還要跟監軍,朝中大臣周旋,避免被他們抓住小辮子在大明皇帝那裏胡編亂造各種罪狀。
還要考慮朝中多方勢力的利益,要是站錯隊了,或者自己的後台失勢了。被罷官一擼到底都是很正常的事兒!
全心全意的為大明賣命都困難重重,自身實力要過關,還要站隊選擇後台,要討好這些後台的同時,也要小心行事避免得罪其它勢力更大的陣營。
想要為朝廷賣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有能力的人多了去,但是能混出頭的就很少。
有能力的同時還要圓滑處事少得罪人,還要會拍馬屁,舍得花錢送禮,懂人情世故跟上官拉近關係。
所以能混出名堂的封疆大吏,還有那些有實權的領兵大將綜合能力都不會差,即使不會打仗,但是他會說啊!紙上談兵總要會吧!人情世故那更是必須要會的。
除非是那種能力非常出眾還得到了當權派的賞識,或者直接得到皇帝的信任,有強硬的後台給你解決一切障礙,才能全力施展才華。
如果嘴笨,處事不夠圓滑,不會拍馬屁,即使得到了當權派的賞識,也隻是把你當做利用的工具而已,沒價值了也就可以告老還鄉了,狠一點的還可能會丟掉性命,隨便給你找個罪名就處理掉了,簡單的很。
或者靠山倒塌,其它黨派開始爭權奪利,作為曾經靠山的黨羽又會被對手清算,針對。朝中勢力的爭鬥那是萬分兇險。
即使給個一品大官、曹華都不願意去做,在朝堂上的沒幾個是簡單人物,別看他們大部分人整天不幹正事,隻會內鬥。
但他們的嘴上功夫,權謀,詭計那可是用的出神入化,白的都給你說成黑的。
一旦得罪了他們,那就沒有好日子過了,天天一大群人在皇帝那裏訴說各種讒言。
即使皇帝是位明君,聽多了也會起疑心,這時候如果能力不夠,輕則地位不保,或者被貶,罷官。重則打入天牢,甚至直接丟了小命。
對於劉綎,曹華還是很相信他能力的,打了大半輩子仗,他也曾多次指揮著數萬人的大戰,統兵能力無需質疑。
曹華是穿越過來的,指揮這些對自己言聽計從的龍蝦兵小打小鬧還行,超過四五千人曹華就無從下手了。
五千人站那裏一大片,指揮他們戰鬥那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被別人追著砍。
超過1萬人,站那裏漫山遍野,想要指揮這麽多人更是難上加難,快速傳遞消息都是靠令旗,戰鼓啥的,一旦主帥的旗子倒下,那是相當嚴重的,搞不好士兵會失去控製,互相踐踏,從而導致全軍潰敗!
所以曹華是肯定不能指揮這麽多人的,都是跟劉綎學習怎麽指揮這種幾萬人的大型戰役。
士兵也分成了很多個方陣,有騎兵,還有劉綎自創用來克製騎兵的戰車陣,還有長茅兵,刀盾兵,弓兵,火器兵,輔助的二線士兵等等。
什麽情況下用什麽兵種也是很有講究的,對於這些曹華都是一竅不通,跟劉綎學習的同時,還拿著望遠鏡觀戰。
三萬建奴都已經集結完畢了,5000朝鮮援軍才姍姍來遲。
前麵也已經開戰了,建奴派出2000多人試探著進攻河邊的明軍第一道防線。
所有橋梁都已經被明軍拆毀,在水淺的地方都修建了城寨,陷馬坑,還有各種障礙物,讓建奴的騎兵無法快速衝鋒。
建奴艱難的渡河後,剛上岸就遭到了明軍弓箭手和火槍兵的猛烈攻擊,瞬間報銷了一百多人。
建奴急忙架起盾牌擋住前方如牛毛細雨般飛來的箭矢。
然而盾牌擋住了箭矢卻擋不住火槍的子彈,雖然子彈的威力被盾牌卸掉了不少。
建奴還穿有甲胄也擋住了子彈的一部分傷害,中彈了的建奴很少直接斃命,但也受了重傷失去了戰鬥力,滿手鮮血的捂著傷口嗷嗷大叫!
建奴的這種棉甲是明軍甲胄的改進版,外層是厚實的棉布然後裏麵才是鐵片,用釘子釘在棉布上裏麵,最裏麵還有一層也是棉布,兩層棉布把鐵片夾在中間。
這種棉甲在防禦方麵比普通外露鐵片的板甲強很多,就連火槍的子彈也能擋一下,當然了如果靠的太近火繩槍也能打穿它。
內外都包有棉布不僅有很好的保暖效果,還能防潮讓裏麵的鐵片不易生鏽,非常適合在寒冷地區使用。
這種棉甲防禦力非常強,用刀砍很多刀都不會破的,用大明的雁翎刀也很難刺穿它,要用尖銳的長劍,長矛,長槍,還有鈍器才能破掉它的防禦。
當然了對付這種棉甲,最管用的還是先進的火器,再厲害的甲胄在火炮麵前也失去了效果,能擋的住弓箭,也擋不住線膛槍的子彈。
這種棉甲防禦高的同時,造價也極高,建奴把劫掠來的金銀財寶基本都用來購買這些裝備了。
“殺,給我衝過去殺光明狗。”一個建奴甲喇額真怒氣衝衝地大喊道!
在盾兵的掩護下,成功渡河了的建奴騎兵快速的朝明軍衝來。
“殺啊,殺殺殺,殺光明狗!”建奴騎兵興奮的大喊著!
這幾個月以來,他們跟明軍進行多場戰鬥他們都很輕鬆的贏了,因此並沒有把眼前的明軍放在眼中。
曹華這邊隻有劉綎的那兩三千老兵,跟自己這1000多龍蝦兵算的上是精銳。
餘朝鮮兵還有那3000衛所兵基本就沒什麽戰力了。
商量過後,劉綎決定在第三個最小,也是最容易防守的關口派800明軍,3000高麗兵共計3800人駐守。
在第二個主要以山地,溝渠為主的關口派遣1700明軍,4000朝鮮兵共計5700人由劉招孫駐守。
第一個以平地為主,也是最重要,最適合騎兵衝鋒的關口布置了2000明軍,5000朝鮮兵共計7000人駐守。
剩餘的1500明軍跟3000衛所兵,2000朝鮮兵共約6500人。布置在第一道防線河岸邊的幾座營寨裏麵。
哪裏壓力大,曹華的1200龍蝦兵火槍隊就會支援哪裏!
300炮兵的40門拿破侖炮在中間的椅山前端,3000米最大射程,1500米有效射程也足以覆蓋第一道防線大部分地區。
第一個關口也全部在火炮的射程之內,第二個關口太大了隻能覆蓋一半。
要是不計傷亡以拿破侖炮3000米的最大射程也能全部覆蓋第二關口了。隻是超過1500米這款拿破侖炮就會失去精度了,有可能會打到自己人。
不到萬不得已曹華是不會這樣打的,除非周圍沒有自己人才可以這樣不計精確度的進行炮擊。
炮兵陣地的位置也處在第二道防線之內,兩邊都是第一第二關口的士兵,前麵還有第一道防線擋著,並不需要太多人協防。
如果第一道防線被攻破了,炮兵再後退幾百米到半山腰上就可以了。
接近3萬大軍全部交給劉綎指揮,包括龍蝦兵在內的火槍兵,300炮兵也隨時聽從劉綎的調遣。
曹華的這份信任,讓劉綎很是感動!
給大明朝廷賣命時,不僅要想盡辦法上陣殺敵,贏得勝利。還要跟監軍,朝中大臣周旋,避免被他們抓住小辮子在大明皇帝那裏胡編亂造各種罪狀。
還要考慮朝中多方勢力的利益,要是站錯隊了,或者自己的後台失勢了。被罷官一擼到底都是很正常的事兒!
全心全意的為大明賣命都困難重重,自身實力要過關,還要站隊選擇後台,要討好這些後台的同時,也要小心行事避免得罪其它勢力更大的陣營。
想要為朝廷賣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有能力的人多了去,但是能混出頭的就很少。
有能力的同時還要圓滑處事少得罪人,還要會拍馬屁,舍得花錢送禮,懂人情世故跟上官拉近關係。
所以能混出名堂的封疆大吏,還有那些有實權的領兵大將綜合能力都不會差,即使不會打仗,但是他會說啊!紙上談兵總要會吧!人情世故那更是必須要會的。
除非是那種能力非常出眾還得到了當權派的賞識,或者直接得到皇帝的信任,有強硬的後台給你解決一切障礙,才能全力施展才華。
如果嘴笨,處事不夠圓滑,不會拍馬屁,即使得到了當權派的賞識,也隻是把你當做利用的工具而已,沒價值了也就可以告老還鄉了,狠一點的還可能會丟掉性命,隨便給你找個罪名就處理掉了,簡單的很。
或者靠山倒塌,其它黨派開始爭權奪利,作為曾經靠山的黨羽又會被對手清算,針對。朝中勢力的爭鬥那是萬分兇險。
即使給個一品大官、曹華都不願意去做,在朝堂上的沒幾個是簡單人物,別看他們大部分人整天不幹正事,隻會內鬥。
但他們的嘴上功夫,權謀,詭計那可是用的出神入化,白的都給你說成黑的。
一旦得罪了他們,那就沒有好日子過了,天天一大群人在皇帝那裏訴說各種讒言。
即使皇帝是位明君,聽多了也會起疑心,這時候如果能力不夠,輕則地位不保,或者被貶,罷官。重則打入天牢,甚至直接丟了小命。
對於劉綎,曹華還是很相信他能力的,打了大半輩子仗,他也曾多次指揮著數萬人的大戰,統兵能力無需質疑。
曹華是穿越過來的,指揮這些對自己言聽計從的龍蝦兵小打小鬧還行,超過四五千人曹華就無從下手了。
五千人站那裏一大片,指揮他們戰鬥那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稍有不慎就會滿盤皆輸被別人追著砍。
超過1萬人,站那裏漫山遍野,想要指揮這麽多人更是難上加難,快速傳遞消息都是靠令旗,戰鼓啥的,一旦主帥的旗子倒下,那是相當嚴重的,搞不好士兵會失去控製,互相踐踏,從而導致全軍潰敗!
所以曹華是肯定不能指揮這麽多人的,都是跟劉綎學習怎麽指揮這種幾萬人的大型戰役。
士兵也分成了很多個方陣,有騎兵,還有劉綎自創用來克製騎兵的戰車陣,還有長茅兵,刀盾兵,弓兵,火器兵,輔助的二線士兵等等。
什麽情況下用什麽兵種也是很有講究的,對於這些曹華都是一竅不通,跟劉綎學習的同時,還拿著望遠鏡觀戰。
三萬建奴都已經集結完畢了,5000朝鮮援軍才姍姍來遲。
前麵也已經開戰了,建奴派出2000多人試探著進攻河邊的明軍第一道防線。
所有橋梁都已經被明軍拆毀,在水淺的地方都修建了城寨,陷馬坑,還有各種障礙物,讓建奴的騎兵無法快速衝鋒。
建奴艱難的渡河後,剛上岸就遭到了明軍弓箭手和火槍兵的猛烈攻擊,瞬間報銷了一百多人。
建奴急忙架起盾牌擋住前方如牛毛細雨般飛來的箭矢。
然而盾牌擋住了箭矢卻擋不住火槍的子彈,雖然子彈的威力被盾牌卸掉了不少。
建奴還穿有甲胄也擋住了子彈的一部分傷害,中彈了的建奴很少直接斃命,但也受了重傷失去了戰鬥力,滿手鮮血的捂著傷口嗷嗷大叫!
建奴的這種棉甲是明軍甲胄的改進版,外層是厚實的棉布然後裏麵才是鐵片,用釘子釘在棉布上裏麵,最裏麵還有一層也是棉布,兩層棉布把鐵片夾在中間。
這種棉甲在防禦方麵比普通外露鐵片的板甲強很多,就連火槍的子彈也能擋一下,當然了如果靠的太近火繩槍也能打穿它。
內外都包有棉布不僅有很好的保暖效果,還能防潮讓裏麵的鐵片不易生鏽,非常適合在寒冷地區使用。
這種棉甲防禦力非常強,用刀砍很多刀都不會破的,用大明的雁翎刀也很難刺穿它,要用尖銳的長劍,長矛,長槍,還有鈍器才能破掉它的防禦。
當然了對付這種棉甲,最管用的還是先進的火器,再厲害的甲胄在火炮麵前也失去了效果,能擋的住弓箭,也擋不住線膛槍的子彈。
這種棉甲防禦高的同時,造價也極高,建奴把劫掠來的金銀財寶基本都用來購買這些裝備了。
“殺,給我衝過去殺光明狗。”一個建奴甲喇額真怒氣衝衝地大喊道!
在盾兵的掩護下,成功渡河了的建奴騎兵快速的朝明軍衝來。
“殺啊,殺殺殺,殺光明狗!”建奴騎兵興奮的大喊著!
這幾個月以來,他們跟明軍進行多場戰鬥他們都很輕鬆的贏了,因此並沒有把眼前的明軍放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