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建奴損失慘重
大明,開局獎勵龍蝦兵 作者:小蜜蜂l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帶著借來30艘差不多二十米長的運兵船曹華就迴去了。
有了這些船曹華預計再用半個月就能把剩餘的百姓都送到濟州島。
之後就可以開始前往枯葉島那邊了,為了加快速度,曹華讓劉招孫去大明那邊進貨時,順便跟大明水師買了8艘福船。
船長十丈,33米左右。每艘花費600兩白銀,船上啥裝備也沒有,8艘十丈福船共花費了4800兩白銀。
花費了這麽一大筆錢讓曹華肉疼不已,做一趟生意,最開始貨比較多跑一趟能賺七八千兩白銀。
現在穩定下來後一趟才得盈利3000兩白銀左右,然後又要花費600多兩白銀購買糧食,順帶著購買大明那邊的瓷器,布匹迴到高麗這邊出售。
去掉購買糧食的銀子,現在實際跑一趟隻有2500兩左右的白銀入庫。
給那3000明軍購買兵器後,曹華現有存銀保持在17萬兩左右,還好的龍蝦兵不用軍餉。不然曹華的銀子又要縮水差不多上萬兩。
劉綎現在6000戰兵,加上3000後勤部隊,給大明那邊報1萬人,每個月隻收到2000兩白銀。
曹華跟劉綎商量著也打算吃空餉算了,不然根本要不到錢,1萬人至少要報5萬上去,撥下來的軍餉才養的起1萬人
但是沒有朝廷的旨意,又不能私自擴產五萬人的兵馬,也難怪大明各營都在吃空餉。
1萬人的編製撥下來的軍餉隻能勉強養活一半人,軍隊怎麽可能滿員。也難怪幾十萬京營隻剩不到一半人,還都是老弱病殘充數的。
劉綎這邊要不是有朝鮮出糧食,大明給的這2000兩白銀也就勉強夠這1萬人吃飯。軍餉就別想拿到了。
給大明拚命全靠著一腔熱血,忠君為國支撐著,大多都是為了吃口軍糧,或者幻想著不小心闖出了名堂,也能光宗耀祖,衣食無憂。
朝鮮這邊也摳摳搜搜的,曹華在前麵給他們擋著建奴的大軍,他們一分錢都不給,糧食都是陳糧。
待曹華安頓好這十幾萬遼民後,再把北邊這幾座城的朝鮮官員架空,稅收再全部由自己收,這邊合起來也有二十多萬的朝鮮人,也能產生不少財富了。
為了能爆發出明軍全盛時期的戰力,曹華每個月都是用自己的銀子給大明士兵補齊軍餉。
每個月發完軍餉後,自己的錢袋子就隻剩16萬兩白銀了,全靠跟大明做生意勉強維持運轉。
要是傷亡太大可能曹華都發不起撫恤金!
想到這,曹華決定要自己製作武器,戰船,自產自銷。
賣給大明不太可能,大明窮的叮當響,應該是買不起了,而且他們也有自己製造武器裝備的先天條件。
也就先進的火炮他們或許會感興趣,對火槍的興趣並不大。
因為他們也能生產質量好的鳥銃,奈何造價太高,都是造一些粗製濫造的便宜貨。
劉綎這邊的明軍也沒有辜負曹華的厚望,在前線死死的擋住了建奴的進攻。
老奴吞並葉赫部後再派了1萬八旗兵由代善統領,浩浩蕩蕩的來攻打被劉綎占領了兩個多月的寬甸。
建奴合兵一處,共約人。
劉綎有6000明軍,還有1萬朝鮮兵協助。
劉綎部的明軍裝備了大量的火器,有將軍炮4門,虎蹲炮30多門,滅虜炮30多門,迅雷銃50多杆(可以5連發,共裝有18發彈)
還有三眼銃,掌心雷等火器。都是之前大明給的裝備,薩爾滸之戰時還好劉綎沒有帶著輜重部隊,這些火器才能保存下來。
其中,將軍炮是大型火炮。
虎蹲炮是小炮,大約五六十斤重左右,基本都是使用散彈,用作打擊距離較近的敵人。
滅虜炮大約100斤重,炮彈重約1斤,也可以使用散彈。
還有曹華送的100支米涅彈線膛槍也在大放異彩,一打一個準,讓一眾火槍兵愛不釋手。
曹華還派了200龍蝦兵去支援。
建奴大軍在白天根本不敢靠近防禦工事100米之內,不然都會被200名精銳的龍蝦兵狙殺。
建奴引以為傲的重箭還沒拉弓呢,就被火炮,火槍打的人仰馬翻。
明軍犀利的火器讓號稱滿萬不可敵的建奴八旗兵吃盡了苦頭,且寸功未立。
劉綎還在寬甸附近早早的布置了很多陷阱,讓建奴付出了不小的傷亡。
在城鎮防禦工事最外圍用洛陽鏟挖了很多陷馬坑,還有各種木樁障礙物,建奴打算派騎兵快速貼近明軍再使用他們的重箭。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剛開始衝鋒的建奴騎兵,馬腿踩進了半米深的陷馬坑“哢嚓”一聲馬腿直接被卡斷。
戰馬倒地嘶叫,拚命掙紮著!馬腿還是伸不出來,還加重了傷情。騎在馬上的建奴也被摔的眼冒金星。
戰馬也直接報廢了,馬腿被卡斷已經很難治愈,就連用作駑馬都不行了,馬腿廢了的馬隻有殺掉吃肉這個結局。
雙方就這樣僵持了一個月,劉綎就是不出城跟他們野戰,不管建奴怎麽叫罵都沒用,劉綎就是死守不出城。
雙方一天小戰幾次,兩三天又大戰一場,曹華又時不時的帶領龍蝦兵去幫忙,有拿破侖炮的加入,建奴騎兵更加靠近不了營寨。
一個月下來建奴傷亡了接近3000人,戰馬報廢接近1500匹。等於一個甲喇的騎兵沒了。
劉綎這邊明軍加上高麗兵總共損失不到300人,差不多200人都是朝鮮兵,因為他們沒有甲胄都是不小心被建奴的重箭射中斃命的。
明軍這陣亡了不到100人,都是探頭出去時使用火器時運氣不佳被弓箭手射中的。
加上有800多受傷的,總傷亡隻有1100餘人
1100:3000算是小勝一場,主要也是因為劉綎,曹華是防守的一方,有著眾多火器的協助才能取得這個戰績。
建奴沒有火器,他們的重箭精度大約也隻有30至40米。
建奴騎兵很少有射箭的機會,因為即使是火繩槍都有50米左右的精度,而且明軍還有城牆,盾牌,皮甲用作防禦。
而建奴隻有棉甲防禦,或許能擋的住箭羽,不至於被射穿身體,但是它擋不住火槍的彈丸,更擋不住火炮的炮彈。
再說,不僅建奴有弓箭,朝鮮兵也有兩千名弓兵,建奴上盾牌,明軍就換實心彈丸,居高臨下一炮過去就倒下三四名建奴。盾牌都被炸的四分五裂。
建奴集體衝鋒,朝鮮兵的兩千弓箭手,還有明軍的火槍手,火炮全部朝他們招唿,讓建奴每前進一步都有人倒下。
看到自己的八旗兵跟割麥子般倒下,代善也發怒了。
他們攻打大明的重鎮鐵嶺,開原,剿滅葉赫部加起來都沒有那麽大的傷亡。
隨後他也把這邊的情況上報到了努爾哈赤那裏,眼見損失了3000八旗勇士,努爾哈赤也大為震怒,把代善痛訴了一番。
努爾哈赤本來打算休養幾個月消化完近兩個月的戰利品後再繼續擴張,沒想到在小小的寬甸,劉綎就讓他們損失如此慘重!
上次圍攻劉綎時,也是傷亡最大的一次戰役,沒想到現在又是劉綎。
努爾哈赤悔不當初,不該放走劉綎,黃台吉也被努爾哈赤收迴了一個甲喇的兵力當作懲罰!
老奴跟幾大貝勒都後悔了,當初就該不惜一切代價消滅劉綎部。
有了這些船曹華預計再用半個月就能把剩餘的百姓都送到濟州島。
之後就可以開始前往枯葉島那邊了,為了加快速度,曹華讓劉招孫去大明那邊進貨時,順便跟大明水師買了8艘福船。
船長十丈,33米左右。每艘花費600兩白銀,船上啥裝備也沒有,8艘十丈福船共花費了4800兩白銀。
花費了這麽一大筆錢讓曹華肉疼不已,做一趟生意,最開始貨比較多跑一趟能賺七八千兩白銀。
現在穩定下來後一趟才得盈利3000兩白銀左右,然後又要花費600多兩白銀購買糧食,順帶著購買大明那邊的瓷器,布匹迴到高麗這邊出售。
去掉購買糧食的銀子,現在實際跑一趟隻有2500兩左右的白銀入庫。
給那3000明軍購買兵器後,曹華現有存銀保持在17萬兩左右,還好的龍蝦兵不用軍餉。不然曹華的銀子又要縮水差不多上萬兩。
劉綎現在6000戰兵,加上3000後勤部隊,給大明那邊報1萬人,每個月隻收到2000兩白銀。
曹華跟劉綎商量著也打算吃空餉算了,不然根本要不到錢,1萬人至少要報5萬上去,撥下來的軍餉才養的起1萬人
但是沒有朝廷的旨意,又不能私自擴產五萬人的兵馬,也難怪大明各營都在吃空餉。
1萬人的編製撥下來的軍餉隻能勉強養活一半人,軍隊怎麽可能滿員。也難怪幾十萬京營隻剩不到一半人,還都是老弱病殘充數的。
劉綎這邊要不是有朝鮮出糧食,大明給的這2000兩白銀也就勉強夠這1萬人吃飯。軍餉就別想拿到了。
給大明拚命全靠著一腔熱血,忠君為國支撐著,大多都是為了吃口軍糧,或者幻想著不小心闖出了名堂,也能光宗耀祖,衣食無憂。
朝鮮這邊也摳摳搜搜的,曹華在前麵給他們擋著建奴的大軍,他們一分錢都不給,糧食都是陳糧。
待曹華安頓好這十幾萬遼民後,再把北邊這幾座城的朝鮮官員架空,稅收再全部由自己收,這邊合起來也有二十多萬的朝鮮人,也能產生不少財富了。
為了能爆發出明軍全盛時期的戰力,曹華每個月都是用自己的銀子給大明士兵補齊軍餉。
每個月發完軍餉後,自己的錢袋子就隻剩16萬兩白銀了,全靠跟大明做生意勉強維持運轉。
要是傷亡太大可能曹華都發不起撫恤金!
想到這,曹華決定要自己製作武器,戰船,自產自銷。
賣給大明不太可能,大明窮的叮當響,應該是買不起了,而且他們也有自己製造武器裝備的先天條件。
也就先進的火炮他們或許會感興趣,對火槍的興趣並不大。
因為他們也能生產質量好的鳥銃,奈何造價太高,都是造一些粗製濫造的便宜貨。
劉綎這邊的明軍也沒有辜負曹華的厚望,在前線死死的擋住了建奴的進攻。
老奴吞並葉赫部後再派了1萬八旗兵由代善統領,浩浩蕩蕩的來攻打被劉綎占領了兩個多月的寬甸。
建奴合兵一處,共約人。
劉綎有6000明軍,還有1萬朝鮮兵協助。
劉綎部的明軍裝備了大量的火器,有將軍炮4門,虎蹲炮30多門,滅虜炮30多門,迅雷銃50多杆(可以5連發,共裝有18發彈)
還有三眼銃,掌心雷等火器。都是之前大明給的裝備,薩爾滸之戰時還好劉綎沒有帶著輜重部隊,這些火器才能保存下來。
其中,將軍炮是大型火炮。
虎蹲炮是小炮,大約五六十斤重左右,基本都是使用散彈,用作打擊距離較近的敵人。
滅虜炮大約100斤重,炮彈重約1斤,也可以使用散彈。
還有曹華送的100支米涅彈線膛槍也在大放異彩,一打一個準,讓一眾火槍兵愛不釋手。
曹華還派了200龍蝦兵去支援。
建奴大軍在白天根本不敢靠近防禦工事100米之內,不然都會被200名精銳的龍蝦兵狙殺。
建奴引以為傲的重箭還沒拉弓呢,就被火炮,火槍打的人仰馬翻。
明軍犀利的火器讓號稱滿萬不可敵的建奴八旗兵吃盡了苦頭,且寸功未立。
劉綎還在寬甸附近早早的布置了很多陷阱,讓建奴付出了不小的傷亡。
在城鎮防禦工事最外圍用洛陽鏟挖了很多陷馬坑,還有各種木樁障礙物,建奴打算派騎兵快速貼近明軍再使用他們的重箭。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剛開始衝鋒的建奴騎兵,馬腿踩進了半米深的陷馬坑“哢嚓”一聲馬腿直接被卡斷。
戰馬倒地嘶叫,拚命掙紮著!馬腿還是伸不出來,還加重了傷情。騎在馬上的建奴也被摔的眼冒金星。
戰馬也直接報廢了,馬腿被卡斷已經很難治愈,就連用作駑馬都不行了,馬腿廢了的馬隻有殺掉吃肉這個結局。
雙方就這樣僵持了一個月,劉綎就是不出城跟他們野戰,不管建奴怎麽叫罵都沒用,劉綎就是死守不出城。
雙方一天小戰幾次,兩三天又大戰一場,曹華又時不時的帶領龍蝦兵去幫忙,有拿破侖炮的加入,建奴騎兵更加靠近不了營寨。
一個月下來建奴傷亡了接近3000人,戰馬報廢接近1500匹。等於一個甲喇的騎兵沒了。
劉綎這邊明軍加上高麗兵總共損失不到300人,差不多200人都是朝鮮兵,因為他們沒有甲胄都是不小心被建奴的重箭射中斃命的。
明軍這陣亡了不到100人,都是探頭出去時使用火器時運氣不佳被弓箭手射中的。
加上有800多受傷的,總傷亡隻有1100餘人
1100:3000算是小勝一場,主要也是因為劉綎,曹華是防守的一方,有著眾多火器的協助才能取得這個戰績。
建奴沒有火器,他們的重箭精度大約也隻有30至40米。
建奴騎兵很少有射箭的機會,因為即使是火繩槍都有50米左右的精度,而且明軍還有城牆,盾牌,皮甲用作防禦。
而建奴隻有棉甲防禦,或許能擋的住箭羽,不至於被射穿身體,但是它擋不住火槍的彈丸,更擋不住火炮的炮彈。
再說,不僅建奴有弓箭,朝鮮兵也有兩千名弓兵,建奴上盾牌,明軍就換實心彈丸,居高臨下一炮過去就倒下三四名建奴。盾牌都被炸的四分五裂。
建奴集體衝鋒,朝鮮兵的兩千弓箭手,還有明軍的火槍手,火炮全部朝他們招唿,讓建奴每前進一步都有人倒下。
看到自己的八旗兵跟割麥子般倒下,代善也發怒了。
他們攻打大明的重鎮鐵嶺,開原,剿滅葉赫部加起來都沒有那麽大的傷亡。
隨後他也把這邊的情況上報到了努爾哈赤那裏,眼見損失了3000八旗勇士,努爾哈赤也大為震怒,把代善痛訴了一番。
努爾哈赤本來打算休養幾個月消化完近兩個月的戰利品後再繼續擴張,沒想到在小小的寬甸,劉綎就讓他們損失如此慘重!
上次圍攻劉綎時,也是傷亡最大的一次戰役,沒想到現在又是劉綎。
努爾哈赤悔不當初,不該放走劉綎,黃台吉也被努爾哈赤收迴了一個甲喇的兵力當作懲罰!
老奴跟幾大貝勒都後悔了,當初就該不惜一切代價消滅劉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