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撫恤金隻有15兩白銀跟一石糧食,不過也比大明那邊高了好幾倍,大明那邊曹華記得隻有不到5兩白銀的撫恤金。


    而且也沒有多少人能拿到,因為大明朝廷現在連軍餉都欠著,更不用說撫恤金了。


    就是這樣依舊有無數人願意給大明朝廷賣命,為的什麽?更多都是為了一口吃的,也為了傳統觀念報效朝廷,封妻蔭子。


    曹華這15兩白銀的撫恤金,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已經是一筆巨款了,100個人裏邊可能都找不出1個有15兩白銀存款的。


    畢竟這時候處於小冰河時期,天災不斷,老百姓的生活非常艱難。


    生產力低下,土豆 玉米 番薯之類的雜糧還沒推廣開來,普通老百姓能有一口吃的都算好了,別說擁有15兩白銀的存款。


    平時他們都是靠成為佃農,給富家大戶種糧食。


    種出來的糧食大部分都是用做田租交給了這些富家大戶,而且這些富家大戶都不用交稅。


    稅收又從這些佃農手裏收取,交了租本來就沒剩多少糧食,又要給朝廷交稅。


    所以普通老百姓平時都是小米參雜各種野菜一起煮著吃,純小米粥都吃不起,一旦遇上點什麽災荒,糧食減產,百姓們就很難生存下去了。


    要是再遇上戰亂,朝廷再加重賦稅,百姓根本沒法活下去,野草,樹皮都不夠吃。


    而且大明是按人頭稅的,也就是按照人數來交稅,不是按照你種多少田來交稅的,你家裏人越多,賦稅就越重,這或許也是重男輕女的主要原因。


    因此,普通老百姓忙完農活後,就會做一些副業補貼家用,賺取的傭金也隻夠勉強維持生計,頓頓有米下鍋那是根本做不到的。


    就連太平時期都是摻雜一些野菜,雜糧,下等陳糧一起煮著吃的,更不用說此時的大明正處於戰亂,天災頻發時期了。


    可以想象此時的大明百姓正處於什麽生活狀態,或許這也是大批沿海百姓選擇下南洋的原因。


    即使那些還有屬於自己田地的百姓,也好不了多少,遇到災荒了也隻比那些佃農好一點點,少了一份租金但是朝廷的賦稅又加重到他們的身上。


    這也是為什麽一到災荒戰亂之年,隻要有個帶頭的,那就是一唿百應!


    朝廷即使知道根源也沒有辦法,因為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沒有士大夫的支持,皇位都坐不穩。


    而百姓的支持根本沒用,百姓並不能直接提供幫助,各種資源都是掌握在士大夫手裏。


    所以寧願得罪百姓也不會輕易得罪士大夫的,朝廷隻能從底層百姓榨取利益價值。


    逼的沒有活路,百姓自然很容易被有心之人忽悠,發動起義,再怎麽鎮壓都沒用。


    起義軍隨時都能重新拉起一大波人。百姓他們都沒有活路了,橫豎都是死,即使充當炮灰他們也願意跟著起義軍,起碼短時間內還能混口吃的。


    曹華給出高額的撫恤金也讓士兵們沒了後顧之憂,本就是吃不飽穿不暖的窮苦百姓。


    上陣拚殺是他們唯一的出路,就算戰死沙場,也有一大筆錢留給家人。


    而且平時吃的也好,隻是軍餉很一般,不算高也不算低,隻有2兩白銀,但起碼每月都足餉。不然就算軍餉再高,最後給不齊也沒用啊!


    而且曹華還時不時的允許他們收獲戰利品。


    當然了,如果沒得到允許,士兵自己私藏戰利品,將會罰他半年的餉銀,並沒收私藏的戰利品。


    所以一般士兵們沒有將官的命令是不會輕易私藏戰利品的,代價太大了。


    這次深入建奴腹地迴來的490餘名騎兵都發了筆小財。


    上等的野山參有些賣了差不多10兩白銀一顆,很多毛皮一張就有3兩銀子左右。


    要是那種大張的皮毛能賣到十幾兩銀子一張,如果是虎皮那就更貴了,都是上百兩起步。


    當然了賣到錢後這些士兵也要拿出十分之一的銀子交給他們的主將,沒有主將的指揮他們也打不了勝仗,也無法獲得戰利品!


    曹華收購這些物資後,再用船運到大明那邊出售又是三倍的利潤,再從大明那邊買一些其它商品迴來,賣到朝鮮這邊,又能賺一大筆錢。


    這490多人發了筆小財的消息也迅速在軍中傳開,不少人躍躍欲試的也想深入建奴腹地殺敵!


    這也正是曹華希望看到的,不然大明軍隊大多都被建奴嚇的毫無戰意!聽到建奴來了都嚇的不敢出城。


    隻因他們多數都是活不下去了的普通老百姓,參軍後連軍餉都拿不到,賴在軍隊裏也隻是為了吃口飯,如此一來怎麽會有動力跟建奴拚命!


    此時,曹華這邊也收到了係統的獎勵!


    獲得了米涅彈線膛槍200支,拿破侖12磅炮10門,大米1000噸,小白兔奶糖1萬箱,牛奶1萬箱。


    曹華也搞懂了,這係統隻要是願意臣服於自己的人,他們殺敵了曹華也會獲得係統獎勵,獎勵也都是隨機。


    現在曹華共有600支米涅彈線膛槍了,之前給了20支劉綎,這次劉招孫立了大功帶迴接近900匹戰馬,於是曹華又獎勵了80支米涅彈線膛槍給他們,湊齊100支。


    反正彈藥需要跟曹華買,不然沒有火帽他們也用不了這槍。


    帶迴的900匹馬,加上現有的馬匹可以組建一支2000人以上的騎兵隊伍了,已經恢複到他們以前的騎兵人數,剩餘的400餘匹曹華都留給自己跟龍蝦兵使用。


    此時的遼東地區,曹華帶領龍蝦兵在大量遷移遼民,而明軍又是被建奴嚇的不敢出城。


    兩天時間曹華就轉移了一萬多人,主要是這些百姓帶的東西太多,吃的用的一大堆,不然還能遷移更多的人。


    其中鎮江城周邊百姓遷移的最多,主要這邊距離建奴比較近,距離曹華新建的東江城也很近,果然再遠一點遷移1萬人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遼東地區的百姓聽聞建奴又挑起戰端,5萬多人的鎮江城,跑了接近兩萬人到曹華這邊的朝鮮義州府東江城。


    其它距離比較遠的地方,比如金州,複州,蓋州的百姓就要開船過去接了,願意跑的都是比較靠近海邊地區的遼民。


    不願意轉移的那些隻因現在努爾哈赤還沒打過去,不少人還是相信明軍能擋住建奴的鐵蹄,即使曹華努力勸說,他們還是舍不得自家那一畝三分地,就是不願意跑。


    曹華對此也很無奈,隻能隨便他們了,或許他們也在想,就算被努爾哈赤攻占了,他們也隻是普通百姓,建奴總不能把他們也殺了吧!


    隻要自己老老實實的不反抗,建奴還能把他們這些普通百姓都殺了不成?


    不願意離開的百姓即使聽聞建奴大肆屠殺他們這些普通百姓,他們都抱著僥幸心理!


    曹華嗤之以鼻!


    等努爾哈赤的屠刀砍向他們的脖子,他們就哭天喊地的了!


    曹華可是知道老奴占領遼東後就在這裏開展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壯丁成為包衣奴。不聽話的,看著不順眼的直接就被砍了,女人則淪為玩物!


    到時候就是求曹華來救他們都沒用了,曹華能守住寬甸,東江城阻擋建奴進入大後方義州就已經很困難了,不可能會再分兵來救他們!


    10天時間曹華共轉移了6萬多人,大部分都是定遼右衛附近的百姓,這邊太靠近建奴了,他們也經常慘遭建奴的劫掠,衛所兵又不敢出城迎戰!


    因此,這邊的百姓很多人都跑了,直接逃往關內,要麽就是現在跟著曹華跑到朝鮮,因為朝鮮這邊距離比較近,不用擔心路上遇到的麻煩事,所以還是有很多人願意跟曹華過去的。


    大明朝廷也默認了曹華的行為,加上建奴鬧的兇,明軍又不斷的打敗仗,許多城池軍事重鎮也接連失陷。


    各種緊急戰報傳來,大明朝廷君臣早已忙得不可開交,哪有精力關注曹華這邊的動作。


    大明朝廷也知道守不住遼東,保不住這些遼民,留著也是讓建奴殺了,或者成為建奴的勞動力增加建奴的勢力,他們願意跑就跑吧!


    已經無所謂了,大明最不缺的就是人口,跑了還能省下救濟糧呢!


    並且就算大明朝廷想管也管不了了。


    明軍自薩爾滸之戰慘敗以後,現在一見到八旗兵就被嚇的躲到城裏不敢出去迎戰了。


    大小爭鬥也是一敗塗地,就沒贏過幾場戰事。


    擔心遇到建奴騎兵,這些大明衛所兵都是龜縮在城裏不敢出去,城裏也早已擠滿了百姓。


    城外還有一大堆進不了城的,曹華把這些百姓帶走,倒也省的他們這些守軍心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獎勵龍蝦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蜜蜂l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蜜蜂l並收藏大明,開局獎勵龍蝦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