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周宗室雖多,但有資格承繼大統的卻隻能是穆宗皇帝一脈。靖王是穆宗皇帝的嫡長子,也是先帝長兄,但穆宗皇帝卻偏寵林貴妃所出幼子,遲遲沒有立儲。
以賀述微為首的文臣和以衛國公沈決為首的武將那時可都是支持擁立靖王的。
後來靖王被廢,先帝這才得以被立為儲君,承繼大統,他繼位後以諸多名目將靖王一脈悉數屠戮,至今已無人敢提。
「當年靖王才是穆宗皇帝的嫡長子,」宣盈盈道,「先帝不過是貴妃所出幼子,穆皇帝廢長立幼,得位不正,太廟兩次崩塌便是上天示警。」
宣盈盈沉聲道,從來曠達淡然的神色此刻冷漠下去:「且不論昭毓太子曾因謀反被廢,他的兒子本該隻是一個庶人,便是論及正統,如今最有資格繼位的也該是靖王一脈。」
岑華群到底是歷經數次風浪的兩朝元老,他看了一眼在殿中對峙的兩撥人馬,率先開口:「靖王一脈早已斷絕,又如何繼位。」
敏銳如他,已經意識到宣盈盈提及靖王是為何了。
果不其然,宣盈盈道:「仰賴穆宗皇帝遺澤,靖王一脈尚有血脈尚存。」
群臣大驚,楊筵霄一時忘了殿中劍拔弩張的氣氛,情不自禁地上前一步急急追問:「你說的可是真的?靖王殿下當真還有血脈尚存?」
他們皆是明憲年間的老臣,靖王是穆宗皇帝的嫡長子,文治武功皆是佼佼者,那時他受群臣擁戴的程度比之昭毓太子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先帝後來如此忌憚昭毓太子,未嚐不是在他身上看見了昔年靖王影子的緣故。
宣盈盈道:「自然不會有假,有永宜公主為證。」
「昭武將軍說的是真的。」
圍守殿門的甲冑分開,永宜公主撥開刀劍而來,她換下了道袍,金紅裙裾在殿中熠熠生輝。
永宜公主是先帝的親妹妹,昔年曾隨穆皇帝征戰天下,先後平定荊州、平湖之亂,有穆皇帝之遺風,後來因為駙馬荀樾慘死,她出家潛心修道,再不聞世事。
先帝繼位後封她為長公主,李璨登基之後也對這位姑姑極為優容,論及李氏宗親之貴,再無人能越過她。
公主威嚴華貴無人敢於直視,但群臣顧不得這許多,紛紛追問:「長公主這是何意?」
「靖王長兄確實還有一脈尚存。」永宜公主嘆息一聲,道,「昔年吳王為謀帝位,在府中私藏兵甲意欲謀反,靖王長兄那時如日中天,先帝因嫉妒,便陷害他與吳王謀反有關,父皇因此震怒,下旨將靖王闔府上下悉數抄沒。」
太極宮中的每一塊磚石都曾被鮮血浸透,為帝位自相殘殺的詛咒每隔數年便會在宮中循環往復。
永宜公主如今站在這刀劍林立的清靜殿中,仿佛又迴到了當年,見證父子相殺、兄弟相殘。
被歲月浸透的悲哀藏進永宜公主眼角細紋裏,「我與靖王妃素來交好,那時靖王幼子尚在王妃腹中,王妃為保其子,便求我護一護靖王膝下僅剩的遺孤。靖王亦是我兄長,我便想為兄長保下他唯一的血脈,恰好那時衛國公夫婦正要離京,因此靖王妃的孩子一出生,我便求沈國公帶他走了。」
有人倒吸一口涼氣:「難不成——」
沈氏兄妹裏麵竟有一個人是靖王遺孤嗎?
「不對,年齡對不上。」岑華群道。
靖王被廢時沈霜野已經出生了,因此那孩子絕不可能是他,同理,沈芳彌是延熙五年才出世的,也不可能是靖王遺孤。
永宜公主繼續道:「衛國公當時本是想把那個孩子養在膝下的,但是先帝亦對衛國公帶走靖王遺孤的事猜到一二,此後曾數次派人到北境尋訪。」
先帝與沈決是少時情誼,這情誼卻敵不過沈決曾經想要擁護靖王登基,帝王的猜忌在之後的數年裏變成了打壓北境的刀,沈決因此而死,死前卻自始至終沒有透露過靖王遺孤的下落。
直到現在。
謝神筠始終一言不發。
宣盈盈的青霜劍仍舊架在她頸側,永宜公主話中的靖王遺孤是誰似乎也無須再猜。
謝神筠沒有表現出同群臣一樣的驚訝疑惑。
永宜公主道:「衛國公擔憂護不住他,便偽造了那個孩子的死訊,並且秘密將他給了敬國公夫人陸夫人撫養。敬國公夫婦膝下無子,因此待他視若己出,還為他奏請了世子之位。甚至後來,敬國公覺得他終究是李氏血脈,理應迴到長安長大,便把他送迴了長安,又告知於我。」
「敬國公世子宣藍藍,便是靖王遺孤!」
群臣皆驚,議論之聲驟起。
他們自然也對敬國公世子並不陌生,這位宣世子自幼長在長安城,因其父的關係很得先帝看重,甚至讓他與荀詡和昔年的太子殿下一般,一同到麟德殿聽學,孰料他長大之後既不是太子那樣光風霽月,也不如荀詡那般清正守禮,是個一等一的紈絝子弟。
陡然聽見這樣一個廢物點心竟是昔年神武非常的靖王之子,群臣心中都生出一股荒謬之感。
衛國公當年不會把宣藍藍和沈霜野抱錯了吧?若是沈霜野是靖王之子,或還有幾分可信。
永宜公主懇切道:「太廟在先帝在位時便塌過一次,如今修繕後的第一次拜祭又塌了,甚至今上與百官都在此次坍塌中傷亡慘重。想來便是因為先帝得位不正,上天示警,如今正是撥亂反正的時候。」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以賀述微為首的文臣和以衛國公沈決為首的武將那時可都是支持擁立靖王的。
後來靖王被廢,先帝這才得以被立為儲君,承繼大統,他繼位後以諸多名目將靖王一脈悉數屠戮,至今已無人敢提。
「當年靖王才是穆宗皇帝的嫡長子,」宣盈盈道,「先帝不過是貴妃所出幼子,穆皇帝廢長立幼,得位不正,太廟兩次崩塌便是上天示警。」
宣盈盈沉聲道,從來曠達淡然的神色此刻冷漠下去:「且不論昭毓太子曾因謀反被廢,他的兒子本該隻是一個庶人,便是論及正統,如今最有資格繼位的也該是靖王一脈。」
岑華群到底是歷經數次風浪的兩朝元老,他看了一眼在殿中對峙的兩撥人馬,率先開口:「靖王一脈早已斷絕,又如何繼位。」
敏銳如他,已經意識到宣盈盈提及靖王是為何了。
果不其然,宣盈盈道:「仰賴穆宗皇帝遺澤,靖王一脈尚有血脈尚存。」
群臣大驚,楊筵霄一時忘了殿中劍拔弩張的氣氛,情不自禁地上前一步急急追問:「你說的可是真的?靖王殿下當真還有血脈尚存?」
他們皆是明憲年間的老臣,靖王是穆宗皇帝的嫡長子,文治武功皆是佼佼者,那時他受群臣擁戴的程度比之昭毓太子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先帝後來如此忌憚昭毓太子,未嚐不是在他身上看見了昔年靖王影子的緣故。
宣盈盈道:「自然不會有假,有永宜公主為證。」
「昭武將軍說的是真的。」
圍守殿門的甲冑分開,永宜公主撥開刀劍而來,她換下了道袍,金紅裙裾在殿中熠熠生輝。
永宜公主是先帝的親妹妹,昔年曾隨穆皇帝征戰天下,先後平定荊州、平湖之亂,有穆皇帝之遺風,後來因為駙馬荀樾慘死,她出家潛心修道,再不聞世事。
先帝繼位後封她為長公主,李璨登基之後也對這位姑姑極為優容,論及李氏宗親之貴,再無人能越過她。
公主威嚴華貴無人敢於直視,但群臣顧不得這許多,紛紛追問:「長公主這是何意?」
「靖王長兄確實還有一脈尚存。」永宜公主嘆息一聲,道,「昔年吳王為謀帝位,在府中私藏兵甲意欲謀反,靖王長兄那時如日中天,先帝因嫉妒,便陷害他與吳王謀反有關,父皇因此震怒,下旨將靖王闔府上下悉數抄沒。」
太極宮中的每一塊磚石都曾被鮮血浸透,為帝位自相殘殺的詛咒每隔數年便會在宮中循環往復。
永宜公主如今站在這刀劍林立的清靜殿中,仿佛又迴到了當年,見證父子相殺、兄弟相殘。
被歲月浸透的悲哀藏進永宜公主眼角細紋裏,「我與靖王妃素來交好,那時靖王幼子尚在王妃腹中,王妃為保其子,便求我護一護靖王膝下僅剩的遺孤。靖王亦是我兄長,我便想為兄長保下他唯一的血脈,恰好那時衛國公夫婦正要離京,因此靖王妃的孩子一出生,我便求沈國公帶他走了。」
有人倒吸一口涼氣:「難不成——」
沈氏兄妹裏麵竟有一個人是靖王遺孤嗎?
「不對,年齡對不上。」岑華群道。
靖王被廢時沈霜野已經出生了,因此那孩子絕不可能是他,同理,沈芳彌是延熙五年才出世的,也不可能是靖王遺孤。
永宜公主繼續道:「衛國公當時本是想把那個孩子養在膝下的,但是先帝亦對衛國公帶走靖王遺孤的事猜到一二,此後曾數次派人到北境尋訪。」
先帝與沈決是少時情誼,這情誼卻敵不過沈決曾經想要擁護靖王登基,帝王的猜忌在之後的數年裏變成了打壓北境的刀,沈決因此而死,死前卻自始至終沒有透露過靖王遺孤的下落。
直到現在。
謝神筠始終一言不發。
宣盈盈的青霜劍仍舊架在她頸側,永宜公主話中的靖王遺孤是誰似乎也無須再猜。
謝神筠沒有表現出同群臣一樣的驚訝疑惑。
永宜公主道:「衛國公擔憂護不住他,便偽造了那個孩子的死訊,並且秘密將他給了敬國公夫人陸夫人撫養。敬國公夫婦膝下無子,因此待他視若己出,還為他奏請了世子之位。甚至後來,敬國公覺得他終究是李氏血脈,理應迴到長安長大,便把他送迴了長安,又告知於我。」
「敬國公世子宣藍藍,便是靖王遺孤!」
群臣皆驚,議論之聲驟起。
他們自然也對敬國公世子並不陌生,這位宣世子自幼長在長安城,因其父的關係很得先帝看重,甚至讓他與荀詡和昔年的太子殿下一般,一同到麟德殿聽學,孰料他長大之後既不是太子那樣光風霽月,也不如荀詡那般清正守禮,是個一等一的紈絝子弟。
陡然聽見這樣一個廢物點心竟是昔年神武非常的靖王之子,群臣心中都生出一股荒謬之感。
衛國公當年不會把宣藍藍和沈霜野抱錯了吧?若是沈霜野是靖王之子,或還有幾分可信。
永宜公主懇切道:「太廟在先帝在位時便塌過一次,如今修繕後的第一次拜祭又塌了,甚至今上與百官都在此次坍塌中傷亡慘重。想來便是因為先帝得位不正,上天示警,如今正是撥亂反正的時候。」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