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龍之功誰都想要,」沈霜野沒有正麵迴答,「崔之渙很聰明。」
他在太後和昭毓太子之間選了第三條路。
誰都以為趙王秉性柔弱,繼位之後一定會被太後把持朝政,但誰也沒想到他竟有這樣的雷霆手段。
李璨當真不愧是個天生的皇帝,他沒有屬官,沒有幕僚,卻依舊有能在朝堂上攪弄風雨的本事。
「貢船案。」貢船案和礦山案之中留下的疑點再度被謝神筠翻出來,「當初淮南織造司上晉的貢物在徐州船上時就被換成了假的,等到你在燕州截獲時卻變成了真的,我一直沒有想明白這件事。」
她一直在查這件事,但始終沒有結果。
「你想說是崔之渙做的?」
「否則那批貢物是如何被換掉的?」謝神筠道,「你又是如何那麽巧合地剛好就能在燕州城截獲那批兵甲?」
沈霜野在礦山案裏出現的時機太巧,立場也很模糊,這是謝神筠一直懷疑他的原因。
魏昇被審問時一直以為貢船案是謝神筠的手筆,是她換掉了貢物,又嫁禍府兵通匪,因此逼得陸庭梧不得不壁虎斷尾。隨後他們在慶州私鑄的兵甲被沈霜野截獲,更讓魏昇和陸庭梧篤定這一切都是謝神筠在背後推動。
但事實上在貢船案和礦山案中,謝神筠同樣也是被算計的那一個。
沈霜野在燕州城外截獲的那一批兵甲是她的,謝神筠正是為了轉移沈霜野的視線,才把陸庭梧私鑄兵甲的事捅了出去。
倘若謝神筠當時沒有迅速反應過來,那沈霜野就該查到她身上了。
尤其是沈霜野還在燕州那批兵甲中發現了本該被水匪劫走的貢物,那批貢物隻能是崔之渙用來嫁禍謝神筠的。
崔之渙隱在背後,靠兩批真真假假的貢物頃刻就挑起了謝神筠和東宮的爭鬥,但謝神筠反應太快了,她把私鑄兵甲的事全數推給了陸庭梧,隱去了自己的痕跡。
隨後她查到貢船案,更是以此設局,拖宣藍藍下水,讓沈霜野投鼠忌器,又從魏昇身上撕開了口子,逼得太子和陸庭梧直接宮變。
貢船案是謝神筠和崔之渙的交鋒,但她甚至從始至終都沒有看清過敵人是誰。
環環相扣,從陸庭梧、謝神筠、再到沈霜野,身處局中的每一個人的反應,都被他算到了。
設局之人心思之深、看人之準、謀劃之縝密,是謝神筠平生僅見。
「這件事我查過,但沒有結果。」沈霜野道。
沈霜野沒能查出結果就已經意味著一些事了。沈芳彌或許沒有調動燕北鐵騎的能力,但她能引沈霜野入局,還能蒙住他的眼睛。
「阿曇久住長安,我不懂她。」燈燭惶惶中,沈霜野輕聲道,「這世上的人,各有各的私心和立場,既無法強求,也不必苛責。」
沈芳彌在這場黨爭中又是什麽立場?一個是她的兄長,一個是她的夫君。
很多年裏,沈芳彌都是一個人住在長安,那座宅子很大,但裏麵沒有她的親人,她在廊下聽風觀雨,會覺得孤獨嗎?夜中驚雷,也會害怕嗎?
沈霜野自認對這個妹妹是有虧欠的。
他們聚少離多,彼此都在看不見的年月裏長成了陌生的模樣。沈芳彌柔弱無害也好,心思深沉也罷,對沈霜野來說都不是問題。
況且沈芳彌不是沈霜野的附屬物,也不是他的累贅,她當然會有自己的傾向和私心。
「如今天子年幼,朝局已穩,幾位宰相絕不會讓你在長安多留,」謝神筠道,「再有幾日,陛下就該下詔讓你返迴北境了。」
「太後一倒台,朝中格局還會有大變動,」沈霜野道,「賀相未必還能容得下你。」
況且崔之渙既然在貢船案中就已經開始對付謝神筠了,那他到底還在暗處藏了多少?還有一個一直都在對付她的裴元璟。
謝神筠處境可算不得好。
「賀相當然能容得下我。」謝神筠說話時的唿吸輕輕撲在沈霜野耳後,帶起一陣癢意,「銓選案和工部帳目稽查的案子裏,我都已經站在了世家的對立麵,如今謝氏倒台,我對他來說沒有威脅。」
賀述微一直忌憚的都是太後,因為太後可以輕而易舉地廢掉一個皇帝,甚至可以取而代之。
但謝神筠不同,她再是機關算盡,也註定隻能當個大周臣子,沒法篡權奪位。
賀述微對謝神筠的忌憚甚至遠不如手握重兵的沈霜野,而謝神筠在這件事上和賀述微立場相同——她把秦敘書放到了燕州監視北境動靜。
這恰恰是賀述微能容忍她站在中書鳳閣的原因。
除非謝神筠欲效仿太後,嫁給李璨做大周皇後,這樣她便能名正言順地從自己的夫君手上奪過權柄,共治江山。
沈霜野洞悉了謝神筠的意圖:「相反,你還可以成為陛下用來製衡政事堂的工具。」
天子年幼,就註定不能容下強勢的臣子。
「你要入朝,就註定孤立無援。」沈霜野道,「太險了。」
謝神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險中求勝,她曾說沈霜野把自己活成了孤臣,但如今她自己也要走上這樣一條路了。
「可對我來說最危險的那個人是你,」謝神筠看著他,「一直是你。」
第72章
謝神筠默默注視過沈霜野很多年。
那是梁行暮留給她的東西,說不上珍貴或者喜歡,但就是她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在太後和昭毓太子之間選了第三條路。
誰都以為趙王秉性柔弱,繼位之後一定會被太後把持朝政,但誰也沒想到他竟有這樣的雷霆手段。
李璨當真不愧是個天生的皇帝,他沒有屬官,沒有幕僚,卻依舊有能在朝堂上攪弄風雨的本事。
「貢船案。」貢船案和礦山案之中留下的疑點再度被謝神筠翻出來,「當初淮南織造司上晉的貢物在徐州船上時就被換成了假的,等到你在燕州截獲時卻變成了真的,我一直沒有想明白這件事。」
她一直在查這件事,但始終沒有結果。
「你想說是崔之渙做的?」
「否則那批貢物是如何被換掉的?」謝神筠道,「你又是如何那麽巧合地剛好就能在燕州城截獲那批兵甲?」
沈霜野在礦山案裏出現的時機太巧,立場也很模糊,這是謝神筠一直懷疑他的原因。
魏昇被審問時一直以為貢船案是謝神筠的手筆,是她換掉了貢物,又嫁禍府兵通匪,因此逼得陸庭梧不得不壁虎斷尾。隨後他們在慶州私鑄的兵甲被沈霜野截獲,更讓魏昇和陸庭梧篤定這一切都是謝神筠在背後推動。
但事實上在貢船案和礦山案中,謝神筠同樣也是被算計的那一個。
沈霜野在燕州城外截獲的那一批兵甲是她的,謝神筠正是為了轉移沈霜野的視線,才把陸庭梧私鑄兵甲的事捅了出去。
倘若謝神筠當時沒有迅速反應過來,那沈霜野就該查到她身上了。
尤其是沈霜野還在燕州那批兵甲中發現了本該被水匪劫走的貢物,那批貢物隻能是崔之渙用來嫁禍謝神筠的。
崔之渙隱在背後,靠兩批真真假假的貢物頃刻就挑起了謝神筠和東宮的爭鬥,但謝神筠反應太快了,她把私鑄兵甲的事全數推給了陸庭梧,隱去了自己的痕跡。
隨後她查到貢船案,更是以此設局,拖宣藍藍下水,讓沈霜野投鼠忌器,又從魏昇身上撕開了口子,逼得太子和陸庭梧直接宮變。
貢船案是謝神筠和崔之渙的交鋒,但她甚至從始至終都沒有看清過敵人是誰。
環環相扣,從陸庭梧、謝神筠、再到沈霜野,身處局中的每一個人的反應,都被他算到了。
設局之人心思之深、看人之準、謀劃之縝密,是謝神筠平生僅見。
「這件事我查過,但沒有結果。」沈霜野道。
沈霜野沒能查出結果就已經意味著一些事了。沈芳彌或許沒有調動燕北鐵騎的能力,但她能引沈霜野入局,還能蒙住他的眼睛。
「阿曇久住長安,我不懂她。」燈燭惶惶中,沈霜野輕聲道,「這世上的人,各有各的私心和立場,既無法強求,也不必苛責。」
沈芳彌在這場黨爭中又是什麽立場?一個是她的兄長,一個是她的夫君。
很多年裏,沈芳彌都是一個人住在長安,那座宅子很大,但裏麵沒有她的親人,她在廊下聽風觀雨,會覺得孤獨嗎?夜中驚雷,也會害怕嗎?
沈霜野自認對這個妹妹是有虧欠的。
他們聚少離多,彼此都在看不見的年月裏長成了陌生的模樣。沈芳彌柔弱無害也好,心思深沉也罷,對沈霜野來說都不是問題。
況且沈芳彌不是沈霜野的附屬物,也不是他的累贅,她當然會有自己的傾向和私心。
「如今天子年幼,朝局已穩,幾位宰相絕不會讓你在長安多留,」謝神筠道,「再有幾日,陛下就該下詔讓你返迴北境了。」
「太後一倒台,朝中格局還會有大變動,」沈霜野道,「賀相未必還能容得下你。」
況且崔之渙既然在貢船案中就已經開始對付謝神筠了,那他到底還在暗處藏了多少?還有一個一直都在對付她的裴元璟。
謝神筠處境可算不得好。
「賀相當然能容得下我。」謝神筠說話時的唿吸輕輕撲在沈霜野耳後,帶起一陣癢意,「銓選案和工部帳目稽查的案子裏,我都已經站在了世家的對立麵,如今謝氏倒台,我對他來說沒有威脅。」
賀述微一直忌憚的都是太後,因為太後可以輕而易舉地廢掉一個皇帝,甚至可以取而代之。
但謝神筠不同,她再是機關算盡,也註定隻能當個大周臣子,沒法篡權奪位。
賀述微對謝神筠的忌憚甚至遠不如手握重兵的沈霜野,而謝神筠在這件事上和賀述微立場相同——她把秦敘書放到了燕州監視北境動靜。
這恰恰是賀述微能容忍她站在中書鳳閣的原因。
除非謝神筠欲效仿太後,嫁給李璨做大周皇後,這樣她便能名正言順地從自己的夫君手上奪過權柄,共治江山。
沈霜野洞悉了謝神筠的意圖:「相反,你還可以成為陛下用來製衡政事堂的工具。」
天子年幼,就註定不能容下強勢的臣子。
「你要入朝,就註定孤立無援。」沈霜野道,「太險了。」
謝神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險中求勝,她曾說沈霜野把自己活成了孤臣,但如今她自己也要走上這樣一條路了。
「可對我來說最危險的那個人是你,」謝神筠看著他,「一直是你。」
第72章
謝神筠默默注視過沈霜野很多年。
那是梁行暮留給她的東西,說不上珍貴或者喜歡,但就是她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