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紅樓] 林夫人種田日常 作者:秋水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也不怪你不懂。你從前在後巷跟母親一起住,哪顧得上這些?後來到了榮國府小住幾個月,便匆匆出嫁了,平日也不是禮佛吃素之人。」
賈灩笑道:「我平時確實不如嫂嫂這般誠心禮佛,隻是家裏有什麽事情了,才想起佛祖菩薩來,臨時抱佛腳去寺廟上香。」
王夫人被賈灩的坦誠逗笑。
這時氣氛正好,賈灩趁機問道:「那姨媽和嫂嫂想以蟠哥兒的名義做什麽善事?去廟裏捐菩薩金身?還是以蟠哥兒的名義在護國寺建個塔?」
以薛蟠的名義建個塔?
王夫人臉上的笑容微微凝滯了下,心想賈灩還真敢想,以薛家如今的財勢,想在京都的護國寺建個塔,還不夠格。
「建塔要做的事情那麽多,何時才能等塔建好,功德圓滿?」
王夫人語氣和藹,跟賈灩說道:「我今晚來找姑姑,便是為了此事。」
賈灩神色不解。
王夫人卻問道:「姑姑可知道香菱的事情?」
賈灩輕輕點頭,「知道一些。蟠哥兒上京路上不就是為著這個小丫頭,才鬧出人命官司嗎?小丫頭長得漂亮,性情嬌憨天真,也沒什麽旁的心思。也不怪姨媽要先把她放自己身邊養兩年再給蟠哥兒。」
用薛姨媽的話說,是這麽好的小姑娘,就薛蟠那混帳德行,還是糟蹋了人家。
薛姨媽話是那麽說,未必誠心那麽想。
但賈灩是由衷覺得薛蟠這個作精配不上任何人。
王夫人:「我便是為香菱的事情來找姑姑的。」
原來馬道婆在梨香院的時候,跟薛姨媽說薛蟠淪落到現在的田地,都是因著一樁冤孽。他那時誠心要搶的小姑娘,是旁人認定了要娶迴家當正頭娘子的,誰知薛蟠將人搶迴去,養在屋裏當丫鬟使喚。若是如果薛蟠不與馮公子搶人,馮公子也不會死,更不會變成怨鬼纏著薛蟠,香菱雖然被人拐賣身世淒涼,可跟了馮公子也算有好日子過了。
馬道婆說趕走怨鬼容易,可是薛蟠損了功德卻是改變不了的。他若想好,不是沒有法子,可是依她看,辦法雖有,卻很難做到。
馬道婆說的方法是讓薛姨媽想辦法幫香菱找到父母,將她送迴父母身邊,這若是能辦成,肯定是天大的功德。
賈灩聽得目瞪口呆,她暗示馬道婆薛蟠這麽半死不活的模樣,是跟死去的馮公子有關,雖然有讓薛姨媽放過香菱的意思,但她沒想到馬道婆居然能這麽做文章。
馬道婆為了自己的飯碗,也是很拚。
這種話也敢說。
然而想想,好像也沒什麽不敢說的。
香菱說她什麽都不記得了,從前姓什麽叫什麽,父母叫什麽名字,全部忘光光。至於當初拐賣她的人牙子,也不知死活。
馬道婆讓薛姨媽為香菱找父母這一招,看似高招,實則沒招。
路她已經指出來了,至於行不行得通,還得看個人本事。
馬道婆篤定薛姨媽她們無法幫香菱找到她的父母,因此騙錢騙得十分心安理得,不怕招牌被拆。
而王夫人和薛姨媽很吃馬道婆那一套,薛姨媽聽馬道婆說完事情之後,風風火火地就去了榮禧堂跟王夫人商量這件事情。
王夫人一聽,覺得這事情雖然難辦,但也不是沒有辦法。
當初這個案子,是賈雨村經手的。
王夫人本來想跟賈政說這件事情,可想到賈政對薛蟠的態度……然後她想到了賈灩。
賈雨村是經由林如海推薦給賈政,然後由賈政和王子騰給他謀的空缺。林如海跟賈雨村之間私交是很好的,也很能說的上話。
王夫人的主意打得很好,她笑著跟賈灩說:「當初是賈先生辦的官司,香菱的身世想來沒有人能比他更清楚。賈先生當初既是林姑爺的朋友,又是大姑娘的老師,若是林姑爺願意為香菱向賈先生開這個口,定能事半功倍。」
是這個道理。
可……為什麽是她開這個口呢?
如果能幫香菱,賈灩當然是願意幫的。
但她不能表現得這麽隨意就任人拿捏,至少得讓王夫人覺得欠了她人情才行。
「我昨個兒還聽老爺說,賈先生到了應天府之後,公務繁忙,兩人已經甚少來往。倒是二哥哥和王大人,時常跟賈先生交往。上個月,賈先生到府裏做客,二哥哥不還專門讓寶玉換了衣裳出去見客人麽?」
賈灩臉上帶著笑容,語氣溫和地跟王夫人分析利弊,「論跟賈先生的關係遠近,二哥哥或是王大人比較合適。再說,嫂嫂心裏也清楚,我雖是林府的太太,可家裏的事情我都做不得主,在老爺心裏的分量,遠比不上嫂嫂在二哥哥心中的分量,我與老爺提了此事,他也未必會放在心上。」
王夫人:「……」
第84章
084
賈灩說她在家裏做不得主。
怎麽可能呢?
王夫人心想林如海不是將林府要怎麽改造修繕的事情都交給你作主了嗎?連以後一家人住的宅子怎麽造都交給她做主了,她還想做什麽主?
但王夫人也可以理解賈灩的推辭。
說是親戚,其實薛蟠跟賈灩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
王夫人甚至覺得賈灩送了兩支老人參去梨香院,已經是看在自己的麵子上了。
可香菱的事情,若不是通過外頭的爺們兒,王夫人和薛姨媽再是想將她送迴父母身邊,也無計可施。
賈灩笑道:「我平時確實不如嫂嫂這般誠心禮佛,隻是家裏有什麽事情了,才想起佛祖菩薩來,臨時抱佛腳去寺廟上香。」
王夫人被賈灩的坦誠逗笑。
這時氣氛正好,賈灩趁機問道:「那姨媽和嫂嫂想以蟠哥兒的名義做什麽善事?去廟裏捐菩薩金身?還是以蟠哥兒的名義在護國寺建個塔?」
以薛蟠的名義建個塔?
王夫人臉上的笑容微微凝滯了下,心想賈灩還真敢想,以薛家如今的財勢,想在京都的護國寺建個塔,還不夠格。
「建塔要做的事情那麽多,何時才能等塔建好,功德圓滿?」
王夫人語氣和藹,跟賈灩說道:「我今晚來找姑姑,便是為了此事。」
賈灩神色不解。
王夫人卻問道:「姑姑可知道香菱的事情?」
賈灩輕輕點頭,「知道一些。蟠哥兒上京路上不就是為著這個小丫頭,才鬧出人命官司嗎?小丫頭長得漂亮,性情嬌憨天真,也沒什麽旁的心思。也不怪姨媽要先把她放自己身邊養兩年再給蟠哥兒。」
用薛姨媽的話說,是這麽好的小姑娘,就薛蟠那混帳德行,還是糟蹋了人家。
薛姨媽話是那麽說,未必誠心那麽想。
但賈灩是由衷覺得薛蟠這個作精配不上任何人。
王夫人:「我便是為香菱的事情來找姑姑的。」
原來馬道婆在梨香院的時候,跟薛姨媽說薛蟠淪落到現在的田地,都是因著一樁冤孽。他那時誠心要搶的小姑娘,是旁人認定了要娶迴家當正頭娘子的,誰知薛蟠將人搶迴去,養在屋裏當丫鬟使喚。若是如果薛蟠不與馮公子搶人,馮公子也不會死,更不會變成怨鬼纏著薛蟠,香菱雖然被人拐賣身世淒涼,可跟了馮公子也算有好日子過了。
馬道婆說趕走怨鬼容易,可是薛蟠損了功德卻是改變不了的。他若想好,不是沒有法子,可是依她看,辦法雖有,卻很難做到。
馬道婆說的方法是讓薛姨媽想辦法幫香菱找到父母,將她送迴父母身邊,這若是能辦成,肯定是天大的功德。
賈灩聽得目瞪口呆,她暗示馬道婆薛蟠這麽半死不活的模樣,是跟死去的馮公子有關,雖然有讓薛姨媽放過香菱的意思,但她沒想到馬道婆居然能這麽做文章。
馬道婆為了自己的飯碗,也是很拚。
這種話也敢說。
然而想想,好像也沒什麽不敢說的。
香菱說她什麽都不記得了,從前姓什麽叫什麽,父母叫什麽名字,全部忘光光。至於當初拐賣她的人牙子,也不知死活。
馬道婆讓薛姨媽為香菱找父母這一招,看似高招,實則沒招。
路她已經指出來了,至於行不行得通,還得看個人本事。
馬道婆篤定薛姨媽她們無法幫香菱找到她的父母,因此騙錢騙得十分心安理得,不怕招牌被拆。
而王夫人和薛姨媽很吃馬道婆那一套,薛姨媽聽馬道婆說完事情之後,風風火火地就去了榮禧堂跟王夫人商量這件事情。
王夫人一聽,覺得這事情雖然難辦,但也不是沒有辦法。
當初這個案子,是賈雨村經手的。
王夫人本來想跟賈政說這件事情,可想到賈政對薛蟠的態度……然後她想到了賈灩。
賈雨村是經由林如海推薦給賈政,然後由賈政和王子騰給他謀的空缺。林如海跟賈雨村之間私交是很好的,也很能說的上話。
王夫人的主意打得很好,她笑著跟賈灩說:「當初是賈先生辦的官司,香菱的身世想來沒有人能比他更清楚。賈先生當初既是林姑爺的朋友,又是大姑娘的老師,若是林姑爺願意為香菱向賈先生開這個口,定能事半功倍。」
是這個道理。
可……為什麽是她開這個口呢?
如果能幫香菱,賈灩當然是願意幫的。
但她不能表現得這麽隨意就任人拿捏,至少得讓王夫人覺得欠了她人情才行。
「我昨個兒還聽老爺說,賈先生到了應天府之後,公務繁忙,兩人已經甚少來往。倒是二哥哥和王大人,時常跟賈先生交往。上個月,賈先生到府裏做客,二哥哥不還專門讓寶玉換了衣裳出去見客人麽?」
賈灩臉上帶著笑容,語氣溫和地跟王夫人分析利弊,「論跟賈先生的關係遠近,二哥哥或是王大人比較合適。再說,嫂嫂心裏也清楚,我雖是林府的太太,可家裏的事情我都做不得主,在老爺心裏的分量,遠比不上嫂嫂在二哥哥心中的分量,我與老爺提了此事,他也未必會放在心上。」
王夫人:「……」
第84章
084
賈灩說她在家裏做不得主。
怎麽可能呢?
王夫人心想林如海不是將林府要怎麽改造修繕的事情都交給你作主了嗎?連以後一家人住的宅子怎麽造都交給她做主了,她還想做什麽主?
但王夫人也可以理解賈灩的推辭。
說是親戚,其實薛蟠跟賈灩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
王夫人甚至覺得賈灩送了兩支老人參去梨香院,已經是看在自己的麵子上了。
可香菱的事情,若不是通過外頭的爺們兒,王夫人和薛姨媽再是想將她送迴父母身邊,也無計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