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頁
[紅樓] 林夫人種田日常 作者:秋水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賈灩對這些誥命夫人冊封其實沒什麽要緊的,想到逢年過節宮裏安排什麽活動和慶祝儀式的時候,誥命夫人都要按品大妝進宮……頓時覺得封了誥命夫人雖然榮耀,可也累死人不償命。
要是林如海不迴京都,請封了誥命夫人也沒什麽大用處。
林如海去揚州任巡鹽禦史的時候,是帶著原先從三品的蘭台寺大夫級別去上任的,如今榮升吏部尚書,是正三品。
官員升職,妻子的誥命品級也是要跟著丈夫的級別升。
即使賈灩剛嫁給林如海的時候,林如海向朝廷為她申請了冊封誥命夫人,如今他升職了,還是要向朝廷遞摺子請封賈灩誥命夫人的級別。
迴京都這半年來,雖然賈灩沒有被冊封誥命夫人,但在外應酬的時候,旁人都按照慣例稱唿她為夫人。
背靠榮國府,又是當今聖人信任的林如海的妻子,沒有誥命夫人的稱號,也沒有誰會看輕她。
再者,京都貴夫人的圈子裏,就沒有笨的。
林如海已經到揚州任巡鹽禦史好幾年了,今年春天迴京述職後,便將妻兒送迴京都,那麽他將要從揚州調迴京都,便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林如海進宮之後,聖人體恤他一路舟車勞頓,給他放了兩天假。
距離過年還有幾天,林如海和賈灩便帶著兩個玉兒和賈灩迴了林家在京都的宅子。
他看過賈政的門客詹子亮和山子野給畫的圖紙,覺得有些地方還是要改一改。
要迴林家的宅子,兩個玉兒表現得十分雀躍。畢竟,那是以後他們自己的家。
林家的宅子不比寧、榮兩府大,但在寸土寸金的京都,占地麵積也並不小。宅子是林如海的祖上傳下來的,分為府第和花園兩部分,布局跟寧國府有點相似,府第的部門從東向西分了三路,中路是正院,西路是宗祠,東路也是居住用的院落。
賈敏嫁給林如海的時候,中路的正院用心修葺過,但是東路那邊的院落是閑置的,北邊的花園倒也種了賈敏喜歡的芍藥和牡丹,隻是如今久不住人,留在京都的幾個老僕人也疏於照料。
賈灩和鬆月迴京都的時候,也見過守宅子的僕人。
很多僕人趁著主人不在,偷偷將宅子透租給旁人的事情屢見不鮮,林府的幾個老僕人將宅子守得好好的,不住人的房屋雖然透著黴味,也不能對他們強求太多。
賈灩打算讓兩個玉兒在東路的院落選自己的住處。
林黛玉選了個帶小花園和人工湖的院落,跟賈灩說:「也不用種什麽特別的花草,修幾條別致的青石板小路,旁邊種上芭蕉和竹子,湖裏種上睡蓮,再養一些錦鯉和水鳥在裏麵就很好。」
賈灩笑著建議,「隻得芭蕉和竹子有點太單調了,不如再種一些花草。春夏秋冬四時花草都種一些,一年四季花開不敗,也顯得有生氣些。」
賈灩想了想,指向院子的大門,說道:「那塊地方,給玉兒種一麵薔薇花牆,好不好?」
薔薇花開,那麵花牆就是一道迷人的風景線。
林黛玉笑著點頭,說:「那聽太太的。」
林絳玉聽太太和姐姐在商量院子怎麽布置,連忙問賈灩,「太太,那我呢?我想和姐姐住一個院子裏,可以嗎?」
就像在不羨園一樣,姐姐住西廂房,他住東廂房,想和姐姐一起讀書練字或是玩耍了,就在西書房裏,太太也能一起陪著。
小傢夥的憧憬很美好,可林如海卻笑道:「不可以。等我們搬迴來的時候,你便不能像如今這樣隨便跟姐姐睡一個屋子了。那時你還要入宮讀書,若是跟姐姐住一起,天天早起入宮,會鬧得你姐姐不得安寧。」
入宮讀書?
賈灩狐疑地看向林如海。
林如海迎著賈灩的視線,徐聲說道:「昨日進宮見聖人的時候,聖人在閑話家常時,說打算等明年開春後,讓朝廷三品及以上官員的嫡子去崇賢館陪太子、皇子們一起讀書。」
歷朝歷代,皇帝都有讓高官的嫡子進宮與皇子們一起讀書的做法,倒是沒什麽稀奇。
令人賈灩覺得稀奇的是——
「聖人也會跟人閑話家常嗎?」
林如海臉上不自覺染上笑意,問道:「聖人也是人,如今已經年過不惑,怎麽不會跟人閑話家常?」
事實上,人的年齡越大,越喜歡跟身邊人拉扯家常。
聖人即位至今,將近二十年。這麽多年了,都還沒有擺脫老聖人的影響,不可謂不憋屈。
大概是有感於當年他在崇賢館讀書時結交的一群能臣相助,他已經為年方十歲的太子鋪路。
賈灩眨眼,說道:「我以為聖人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操心的都是國家大事。」
林如海啼笑皆非。
賈灩想起不早前賈母還想讓賈敬帶林絳玉讀書的事情,跟林如海說:「如今敬大哥哥迴了東府,橫豎也是閑著,便想著教族裏的孩子讀書。老太太原先還想著讓敬大哥哥帶絳兒和寶玉讀書呢。」
賈敬中了進士卻一心想要修仙問道,帶出的學生也像他那樣終日隻想著找仙人挖仙草這種事情就不太好。
林如海說得含蓄,「敬大哥哥的學問是頂好的,但未必是個好老師。」
賈灩忍不住笑起來。
她今天穿著一身鵝黃色的裙子,外麵罩著翠綠色的夾襖,耳垂帶著珍珠耳墜,髮飾也跟耳墜配了一套,都是珍珠髮飾。珍珠光澤溫潤,襯得她明艷無儔。
要是林如海不迴京都,請封了誥命夫人也沒什麽大用處。
林如海去揚州任巡鹽禦史的時候,是帶著原先從三品的蘭台寺大夫級別去上任的,如今榮升吏部尚書,是正三品。
官員升職,妻子的誥命品級也是要跟著丈夫的級別升。
即使賈灩剛嫁給林如海的時候,林如海向朝廷為她申請了冊封誥命夫人,如今他升職了,還是要向朝廷遞摺子請封賈灩誥命夫人的級別。
迴京都這半年來,雖然賈灩沒有被冊封誥命夫人,但在外應酬的時候,旁人都按照慣例稱唿她為夫人。
背靠榮國府,又是當今聖人信任的林如海的妻子,沒有誥命夫人的稱號,也沒有誰會看輕她。
再者,京都貴夫人的圈子裏,就沒有笨的。
林如海已經到揚州任巡鹽禦史好幾年了,今年春天迴京述職後,便將妻兒送迴京都,那麽他將要從揚州調迴京都,便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林如海進宮之後,聖人體恤他一路舟車勞頓,給他放了兩天假。
距離過年還有幾天,林如海和賈灩便帶著兩個玉兒和賈灩迴了林家在京都的宅子。
他看過賈政的門客詹子亮和山子野給畫的圖紙,覺得有些地方還是要改一改。
要迴林家的宅子,兩個玉兒表現得十分雀躍。畢竟,那是以後他們自己的家。
林家的宅子不比寧、榮兩府大,但在寸土寸金的京都,占地麵積也並不小。宅子是林如海的祖上傳下來的,分為府第和花園兩部分,布局跟寧國府有點相似,府第的部門從東向西分了三路,中路是正院,西路是宗祠,東路也是居住用的院落。
賈敏嫁給林如海的時候,中路的正院用心修葺過,但是東路那邊的院落是閑置的,北邊的花園倒也種了賈敏喜歡的芍藥和牡丹,隻是如今久不住人,留在京都的幾個老僕人也疏於照料。
賈灩和鬆月迴京都的時候,也見過守宅子的僕人。
很多僕人趁著主人不在,偷偷將宅子透租給旁人的事情屢見不鮮,林府的幾個老僕人將宅子守得好好的,不住人的房屋雖然透著黴味,也不能對他們強求太多。
賈灩打算讓兩個玉兒在東路的院落選自己的住處。
林黛玉選了個帶小花園和人工湖的院落,跟賈灩說:「也不用種什麽特別的花草,修幾條別致的青石板小路,旁邊種上芭蕉和竹子,湖裏種上睡蓮,再養一些錦鯉和水鳥在裏麵就很好。」
賈灩笑著建議,「隻得芭蕉和竹子有點太單調了,不如再種一些花草。春夏秋冬四時花草都種一些,一年四季花開不敗,也顯得有生氣些。」
賈灩想了想,指向院子的大門,說道:「那塊地方,給玉兒種一麵薔薇花牆,好不好?」
薔薇花開,那麵花牆就是一道迷人的風景線。
林黛玉笑著點頭,說:「那聽太太的。」
林絳玉聽太太和姐姐在商量院子怎麽布置,連忙問賈灩,「太太,那我呢?我想和姐姐住一個院子裏,可以嗎?」
就像在不羨園一樣,姐姐住西廂房,他住東廂房,想和姐姐一起讀書練字或是玩耍了,就在西書房裏,太太也能一起陪著。
小傢夥的憧憬很美好,可林如海卻笑道:「不可以。等我們搬迴來的時候,你便不能像如今這樣隨便跟姐姐睡一個屋子了。那時你還要入宮讀書,若是跟姐姐住一起,天天早起入宮,會鬧得你姐姐不得安寧。」
入宮讀書?
賈灩狐疑地看向林如海。
林如海迎著賈灩的視線,徐聲說道:「昨日進宮見聖人的時候,聖人在閑話家常時,說打算等明年開春後,讓朝廷三品及以上官員的嫡子去崇賢館陪太子、皇子們一起讀書。」
歷朝歷代,皇帝都有讓高官的嫡子進宮與皇子們一起讀書的做法,倒是沒什麽稀奇。
令人賈灩覺得稀奇的是——
「聖人也會跟人閑話家常嗎?」
林如海臉上不自覺染上笑意,問道:「聖人也是人,如今已經年過不惑,怎麽不會跟人閑話家常?」
事實上,人的年齡越大,越喜歡跟身邊人拉扯家常。
聖人即位至今,將近二十年。這麽多年了,都還沒有擺脫老聖人的影響,不可謂不憋屈。
大概是有感於當年他在崇賢館讀書時結交的一群能臣相助,他已經為年方十歲的太子鋪路。
賈灩眨眼,說道:「我以為聖人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操心的都是國家大事。」
林如海啼笑皆非。
賈灩想起不早前賈母還想讓賈敬帶林絳玉讀書的事情,跟林如海說:「如今敬大哥哥迴了東府,橫豎也是閑著,便想著教族裏的孩子讀書。老太太原先還想著讓敬大哥哥帶絳兒和寶玉讀書呢。」
賈敬中了進士卻一心想要修仙問道,帶出的學生也像他那樣終日隻想著找仙人挖仙草這種事情就不太好。
林如海說得含蓄,「敬大哥哥的學問是頂好的,但未必是個好老師。」
賈灩忍不住笑起來。
她今天穿著一身鵝黃色的裙子,外麵罩著翠綠色的夾襖,耳垂帶著珍珠耳墜,髮飾也跟耳墜配了一套,都是珍珠髮飾。珍珠光澤溫潤,襯得她明艷無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