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紅樓] 林夫人種田日常 作者:秋水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時,王熙鳳將手裏的青花瓷碗塞到平兒的碗裏,笑道:「放心。不管周瑞家的記恨誰,她都無可奈何。」
王熙鳳其實也看不上周瑞家的,但她是王夫人的心腹,平日裏什麽事情都得給她幾分情麵,今天的事情,也是因著有賈灩這個擋箭牌,才會這麽做。
她又不傻,怎麽會毫無顧忌地跟周瑞家的過不去。
第68章
068
賈灩去榮禧堂找王夫人說話。
王夫人為寧國府的事情忙得嘴上冒泡,見了賈灩來,連忙叫人奉茶,拉著她一起在炕上坐下。
說起寧國府的事情,王夫人說:「我先前還是想得太簡單,東府那邊的事情千頭萬緒,如今侄媳婦和蓉兒媳婦身體欠恙,我也不好事事去問她們。那些奴才,年輕的倒是還好,年紀大的有點臉的,一說起什麽事情,便說從前是如何如何處理,若是貿然改了,怕會壞了東府的規矩。」
說來說去,就是不想得罪人。
人一旦頑固起來,也是挺可怕的。
王夫人顯然隻是想找個人吐苦水,那些真心實意為她好的人,說的話她不聽,可又很容易被外人三言兩語挑唆。
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賈灩不想幹,隻是笑著安慰她:「嫂嫂別想那麽多,那麽大一家子,管起來本就是千難萬難的。更何況尤姐姐和蓉兒媳婦都是好相與的,耳根又軟,那些奴才們求饒幾句,她們便狠不下心,久而久之,大夥兒眼裏自然也不把管事的人放在眼裏。依我說,東府那邊的事情,嫂嫂盡力料理得差不多就行了。嫂嫂本就是想著東、西兩府本是一家,敬大哥哥又來向老太太討人,求您去幫忙,您才去的。否則,您也不會去管東府的事情。」
這話說到了王夫人的心坎裏,她嘆息一聲,說道:「姑姑說的極是,當時我便不欲攬事。隻是東府的大哥來求我,老爺如今又暫代族長,我若是置身事外,於情於理也說不過去。」
賈灩:「幫忙是出於情分,即便是出些小錯,在旁人看來也是挑不出錯的。先前因著府裏大哥哥的事情,老太太讓我幫著嫂嫂料理裏頭的事情,我少不更事,不過也是嫂嫂在旁提點,才能順利。嫂嫂本就不是東府的人,對裏頭很多事情也不便插手太深,不必苛求自己事事完美。」
賈灩的話真是說到王夫人心坎裏去了,她接下寧國府的庶務沒兩天,心裏已經叫苦不迭。東府不像西府,西府有賈母這個國公夫人坐鎮,雖然已經不大管事,可威嚴尚在。
老祖宗輕飄飄一句話,沒明著說誰,底下人都要捏一把反省自己的過錯。
寧國府當家的賈珍沒了,先前隻知修仙煉丹的賈敬迴來主持大局,那又有什麽用呢?即便一家之主的威嚴還在,對很多事情卻不甚了解,又要忙著跟來弔祭的人應酬,哪能分出多少精力來管裏頭的事情?
再說,昨日賈敬大怒,要將焦大趕到莊子上去,王熙鳳雖然覺得早該如此,可王夫人卻覺得這個關頭,賈敬更不該這麽做。
「你和鳳丫頭到底是年輕,不知事情的厲害。昨日東府的大哥哥將焦大趕走了,東府的那些僕婦無不竊竊私語,說焦大即使頂撞了大老爺,也不該這麽對待焦大。昔日老太爺腹背受敵,險些死在戰場,還是焦大不顧自己的生死,背著老太爺奮力殺出包圍的。沒有焦大,哪來如今的東府?他一時酒後失態是可惡,念及昔日他為老太爺的情分,將功補過也就過去了。」
王夫人歪在炕上,很為焦大被送走的事情感到痛心,「如今府裏正是辦大事,需要大夥兒齊心協力的時候,這般對待忠心耿耿的老奴才,誰不心裏惶惶的?今日負責奉茶的奴才,不小心出了差錯,我本想嚴罰她,誰知她竟說焦大那樣一心為主的人都被趕走,她被打死了也是正常,說得我頓時冷靜下來。」
這話說的……賈灩側頭看了看王夫人,默默拿起茶壺,給她空了大半的杯子倒成八分滿。
王夫人:「一味嚴罰,也並不是什麽好事,有時還會適得其反。」
賈灩覺得自己在這件事情上不能表態,但可以為王夫人提供一點情緒價值。
賈灩:「嫂嫂仁厚,這是兩府上下都知道的事情。」
王夫人聽賈灩這麽說,臉上神色微霽,笑道:「仁厚管什麽用?那些人也未必念著我的好,說不準如今還為我罰了她一月米糧的事情在心裏頭咒我呢。」
「那是她還沒遇見鳳妹妹和我,若換了我們去處罰她,還得挨十幾二十杖,至少得十天下不了床。」
「因果循環,今日種種,都是日後的因果。」
王夫人語氣無奈,「你們還是年輕,意氣用事,做什麽事情都不考慮後果。」
賈灩聞言,有些莞爾。
凡事不論對錯,隻論立場。
又不是聖人,隻要在自己的立場和角度,做得沒錯就行。
但她沒跟王夫人說這些,隻是陪著喝了一會兒茶,就離開了。
王夫人送賈灩到門口,看著賈灩遠去的身影,思緒卻迴到了從前。
她嫁給賈政的時候,賈敏還沒出嫁,那時賈敏在府裏受盡寵愛,如今國公府的幾位姑娘,前前後後這麽多人服侍,排場比起賈敏還沒出閣時,還是差遠了。
婚後,她與賈政兩人相敬如賓,跟賈敏的關係也說不上很親近。
王熙鳳其實也看不上周瑞家的,但她是王夫人的心腹,平日裏什麽事情都得給她幾分情麵,今天的事情,也是因著有賈灩這個擋箭牌,才會這麽做。
她又不傻,怎麽會毫無顧忌地跟周瑞家的過不去。
第68章
068
賈灩去榮禧堂找王夫人說話。
王夫人為寧國府的事情忙得嘴上冒泡,見了賈灩來,連忙叫人奉茶,拉著她一起在炕上坐下。
說起寧國府的事情,王夫人說:「我先前還是想得太簡單,東府那邊的事情千頭萬緒,如今侄媳婦和蓉兒媳婦身體欠恙,我也不好事事去問她們。那些奴才,年輕的倒是還好,年紀大的有點臉的,一說起什麽事情,便說從前是如何如何處理,若是貿然改了,怕會壞了東府的規矩。」
說來說去,就是不想得罪人。
人一旦頑固起來,也是挺可怕的。
王夫人顯然隻是想找個人吐苦水,那些真心實意為她好的人,說的話她不聽,可又很容易被外人三言兩語挑唆。
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賈灩不想幹,隻是笑著安慰她:「嫂嫂別想那麽多,那麽大一家子,管起來本就是千難萬難的。更何況尤姐姐和蓉兒媳婦都是好相與的,耳根又軟,那些奴才們求饒幾句,她們便狠不下心,久而久之,大夥兒眼裏自然也不把管事的人放在眼裏。依我說,東府那邊的事情,嫂嫂盡力料理得差不多就行了。嫂嫂本就是想著東、西兩府本是一家,敬大哥哥又來向老太太討人,求您去幫忙,您才去的。否則,您也不會去管東府的事情。」
這話說到了王夫人的心坎裏,她嘆息一聲,說道:「姑姑說的極是,當時我便不欲攬事。隻是東府的大哥來求我,老爺如今又暫代族長,我若是置身事外,於情於理也說不過去。」
賈灩:「幫忙是出於情分,即便是出些小錯,在旁人看來也是挑不出錯的。先前因著府裏大哥哥的事情,老太太讓我幫著嫂嫂料理裏頭的事情,我少不更事,不過也是嫂嫂在旁提點,才能順利。嫂嫂本就不是東府的人,對裏頭很多事情也不便插手太深,不必苛求自己事事完美。」
賈灩的話真是說到王夫人心坎裏去了,她接下寧國府的庶務沒兩天,心裏已經叫苦不迭。東府不像西府,西府有賈母這個國公夫人坐鎮,雖然已經不大管事,可威嚴尚在。
老祖宗輕飄飄一句話,沒明著說誰,底下人都要捏一把反省自己的過錯。
寧國府當家的賈珍沒了,先前隻知修仙煉丹的賈敬迴來主持大局,那又有什麽用呢?即便一家之主的威嚴還在,對很多事情卻不甚了解,又要忙著跟來弔祭的人應酬,哪能分出多少精力來管裏頭的事情?
再說,昨日賈敬大怒,要將焦大趕到莊子上去,王熙鳳雖然覺得早該如此,可王夫人卻覺得這個關頭,賈敬更不該這麽做。
「你和鳳丫頭到底是年輕,不知事情的厲害。昨日東府的大哥哥將焦大趕走了,東府的那些僕婦無不竊竊私語,說焦大即使頂撞了大老爺,也不該這麽對待焦大。昔日老太爺腹背受敵,險些死在戰場,還是焦大不顧自己的生死,背著老太爺奮力殺出包圍的。沒有焦大,哪來如今的東府?他一時酒後失態是可惡,念及昔日他為老太爺的情分,將功補過也就過去了。」
王夫人歪在炕上,很為焦大被送走的事情感到痛心,「如今府裏正是辦大事,需要大夥兒齊心協力的時候,這般對待忠心耿耿的老奴才,誰不心裏惶惶的?今日負責奉茶的奴才,不小心出了差錯,我本想嚴罰她,誰知她竟說焦大那樣一心為主的人都被趕走,她被打死了也是正常,說得我頓時冷靜下來。」
這話說的……賈灩側頭看了看王夫人,默默拿起茶壺,給她空了大半的杯子倒成八分滿。
王夫人:「一味嚴罰,也並不是什麽好事,有時還會適得其反。」
賈灩覺得自己在這件事情上不能表態,但可以為王夫人提供一點情緒價值。
賈灩:「嫂嫂仁厚,這是兩府上下都知道的事情。」
王夫人聽賈灩這麽說,臉上神色微霽,笑道:「仁厚管什麽用?那些人也未必念著我的好,說不準如今還為我罰了她一月米糧的事情在心裏頭咒我呢。」
「那是她還沒遇見鳳妹妹和我,若換了我們去處罰她,還得挨十幾二十杖,至少得十天下不了床。」
「因果循環,今日種種,都是日後的因果。」
王夫人語氣無奈,「你們還是年輕,意氣用事,做什麽事情都不考慮後果。」
賈灩聞言,有些莞爾。
凡事不論對錯,隻論立場。
又不是聖人,隻要在自己的立場和角度,做得沒錯就行。
但她沒跟王夫人說這些,隻是陪著喝了一會兒茶,就離開了。
王夫人送賈灩到門口,看著賈灩遠去的身影,思緒卻迴到了從前。
她嫁給賈政的時候,賈敏還沒出嫁,那時賈敏在府裏受盡寵愛,如今國公府的幾位姑娘,前前後後這麽多人服侍,排場比起賈敏還沒出閣時,還是差遠了。
婚後,她與賈政兩人相敬如賓,跟賈敏的關係也說不上很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