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紅樓] 林夫人種田日常 作者:秋水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賈珠是賈氏草字輩的子弟裏,最有出息的人。十四歲就通過童生考試中了秀才,後來家裏為他作主,娶了書香門第出身的李紈,隻要他還活著,那便是賈氏草字輩的領頭羊,是賈氏中興的中堅力量。
眾人見賈母說起賈珠,不由得沉默了。
一旁的李紈則低著頭,半邊臉藏在背光的地方,讓人看不清神色。
賈灩迴想自己的記憶,以及原身妹子對賈珠的記憶。
賈珠從小就伶俐,又聰明好學,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街坊鄰裏說到榮國府的賈珠時,都是豎著大拇指誇獎的,都說王夫人教子有方。
賈灩搜颳了一下腦海裏關於賈珠的記憶,據說賈珠都是三更才過,就起床奮發讀書的人。
三更才過,雞都還在睡覺呢。
賈珠就已經起床讀書了。
賈灩心想長期以往,再健康的身體都透支完了,難怪後來一病不起,英年早逝。
賈母短短三個月,經歷了賈赦、賈珍和賈蓉之死,心裏不知多少感慨與無奈,如今想起那最有出息的嫡長孫,更感痛心。
「那時你的二哥哥剛在工部任職,嫂嫂也是望子成龍,見他一味發奮用功,十分欣慰。卻不曾想這孩子日夜都想著讀書,身體可曾受得了。」
說起這些事情,賈母的語氣很平靜,卻也能感覺到她的痛惜之情,「我活了這麽大把年紀,都是黃土埋到脖子的人了,求的不過是孫子孫女能健康無恙地長大。寶玉如今即使驕縱了些,若是能無病無痛地安然成人,也沒什麽不可。」
賈灩聽出老人家言辭裏對賈政和王夫人昔日對賈珠的嚴苛要求頗不贊同,如今賈政和王夫人隻得賈寶玉一個孩子,又是銜玉而生,老人家自然是將他當成寶貝蛋似的。
隔代親,這也正常。
賈灩笑著說:「老太太別想太多,如今寶玉與二哥哥在東府,既不見他找人迴來求救,也不見他與你訴苦,可見二哥哥平日雖對他嚴厲,心裏也是疼他的。隻是當家的爺兒們,總喜歡端著架子。不像我們,總是情不自禁就流露了對孩子的疼愛,藏也藏不住。」
這是實話。
賈灩初初看紅樓的時候,是外祖父帶著看的。
大概外祖父已經經歷了太多,看紅樓眾生百態,並不像她那般一開始隻看主角。外祖父當時指著書中的某一頁,跟她說賈政其實很疼寶玉。
賈灩探頭一看,是原著裏賈政將賈寶玉、賈環和賈蘭喊到外書房,讓幾個少年郎當著眾幕客作詩的章節。
她隻看到賈政「遂自提筆向紙上要寫,又向寶玉笑道:『如此,你念我寫』」,笑著跟外祖父說:「這個畫麵好熟悉又好親切。」
外祖父問為什麽。
賈灩笑著說因為讓她想到了有一處賈寶玉和姐妹們在一起作詩,是寶玉念,林妹妹寫。
賈灩並沒有想太多,隻覺得那個場景很動人。因為讓她想到了愛著賈寶玉的林妹妹,親自提筆為他蘸墨寫詩的場景。
外祖父卻笑著說:「動人,都是因為你覺得有愛。」
那時賈灩也不是很懂,才是十來歲的時候,正處青春叛逆期,那時看身為父親的賈政,就像看個大反派似的,因為他總是逼賈寶玉做一些他不願意做的事情。
如今身在其中,轉換了身份立場,反而覺得年少時也是詩酒放誕的賈政,變成了我們年幼時討厭的模樣,也有可敬可愛之處。
人誰無年少?誰不曾輕狂?
可是年少青春時的躁動和放縱,總會成為過去,每個人都會揮別那段如詩如畫的時光,步入成人的世界。
成人的世界並不美好,但也不是那麽壞。
賈灩經歷了與摯親生離死別,又穿越到紅樓世界成為林如海的續弦,也經歷了許多的心路。
種種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賈灩又陪著賈母說了一會兒閑話,然後跟賈母說:「前幾日去東府的時候,跟蓉兒媳婦說等閑了便去看她,陪她說話的。誰知這一忙,便是三四天不得閑。我想和鳳丫頭一起去東府看看蓉兒媳婦和尤姐姐,正好二嫂嫂昨個兒沒迴西府,我們也去看看二嫂子。」
賈母聽說賈灩要和王熙鳳一起去寧國府,覺得不太好。
但王熙鳳已經提了很多遍想去寧國府看秦可卿。
這兩個年輕的女子,相繼嫁到賈家來,一見如故,投緣得不得了。
這時賈灩又說:「她們年齡差不多,如今又都有了身孕,在一起也能說說平日裏不能跟我們說的心事。老太太放心,鳳丫頭有您這麽疼愛,肯定也是個有福的,什麽黴氣晦氣,都沾不著她身上。」
賈母聽賈灩這麽一說,隻得笑著說道:「從前人人都說天下的話都讓鳳丫頭說了去,如今多了個灩丫頭,同樣不是省油的燈。你們去罷。」
王熙鳳聽賈母讓她去寧國府,臉上頓時漾開笑意,「多謝老太太。」
賈灩和王熙鳳要去寧國府,林絳玉也吵著要去。
賈母被這個小外孫弄得好氣又好笑:「你太太和璉二嫂去東府是有事情要做,你去湊什麽熱鬧?」
小男孩站在幾個大人跟前,手腳比劃著名,「寶玉哥哥不在,環哥兒和蘭哥兒也在東府,我也想去看看他們,我都好多天沒見他們了!」
賈灩指使著乳母崔氏來將小傢夥抱住,「寶玉哥哥和環哥兒他們在東府是有要緊的事情,見了你也不能陪你玩。」
眾人見賈母說起賈珠,不由得沉默了。
一旁的李紈則低著頭,半邊臉藏在背光的地方,讓人看不清神色。
賈灩迴想自己的記憶,以及原身妹子對賈珠的記憶。
賈珠從小就伶俐,又聰明好學,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街坊鄰裏說到榮國府的賈珠時,都是豎著大拇指誇獎的,都說王夫人教子有方。
賈灩搜颳了一下腦海裏關於賈珠的記憶,據說賈珠都是三更才過,就起床奮發讀書的人。
三更才過,雞都還在睡覺呢。
賈珠就已經起床讀書了。
賈灩心想長期以往,再健康的身體都透支完了,難怪後來一病不起,英年早逝。
賈母短短三個月,經歷了賈赦、賈珍和賈蓉之死,心裏不知多少感慨與無奈,如今想起那最有出息的嫡長孫,更感痛心。
「那時你的二哥哥剛在工部任職,嫂嫂也是望子成龍,見他一味發奮用功,十分欣慰。卻不曾想這孩子日夜都想著讀書,身體可曾受得了。」
說起這些事情,賈母的語氣很平靜,卻也能感覺到她的痛惜之情,「我活了這麽大把年紀,都是黃土埋到脖子的人了,求的不過是孫子孫女能健康無恙地長大。寶玉如今即使驕縱了些,若是能無病無痛地安然成人,也沒什麽不可。」
賈灩聽出老人家言辭裏對賈政和王夫人昔日對賈珠的嚴苛要求頗不贊同,如今賈政和王夫人隻得賈寶玉一個孩子,又是銜玉而生,老人家自然是將他當成寶貝蛋似的。
隔代親,這也正常。
賈灩笑著說:「老太太別想太多,如今寶玉與二哥哥在東府,既不見他找人迴來求救,也不見他與你訴苦,可見二哥哥平日雖對他嚴厲,心裏也是疼他的。隻是當家的爺兒們,總喜歡端著架子。不像我們,總是情不自禁就流露了對孩子的疼愛,藏也藏不住。」
這是實話。
賈灩初初看紅樓的時候,是外祖父帶著看的。
大概外祖父已經經歷了太多,看紅樓眾生百態,並不像她那般一開始隻看主角。外祖父當時指著書中的某一頁,跟她說賈政其實很疼寶玉。
賈灩探頭一看,是原著裏賈政將賈寶玉、賈環和賈蘭喊到外書房,讓幾個少年郎當著眾幕客作詩的章節。
她隻看到賈政「遂自提筆向紙上要寫,又向寶玉笑道:『如此,你念我寫』」,笑著跟外祖父說:「這個畫麵好熟悉又好親切。」
外祖父問為什麽。
賈灩笑著說因為讓她想到了有一處賈寶玉和姐妹們在一起作詩,是寶玉念,林妹妹寫。
賈灩並沒有想太多,隻覺得那個場景很動人。因為讓她想到了愛著賈寶玉的林妹妹,親自提筆為他蘸墨寫詩的場景。
外祖父卻笑著說:「動人,都是因為你覺得有愛。」
那時賈灩也不是很懂,才是十來歲的時候,正處青春叛逆期,那時看身為父親的賈政,就像看個大反派似的,因為他總是逼賈寶玉做一些他不願意做的事情。
如今身在其中,轉換了身份立場,反而覺得年少時也是詩酒放誕的賈政,變成了我們年幼時討厭的模樣,也有可敬可愛之處。
人誰無年少?誰不曾輕狂?
可是年少青春時的躁動和放縱,總會成為過去,每個人都會揮別那段如詩如畫的時光,步入成人的世界。
成人的世界並不美好,但也不是那麽壞。
賈灩經歷了與摯親生離死別,又穿越到紅樓世界成為林如海的續弦,也經歷了許多的心路。
種種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賈灩又陪著賈母說了一會兒閑話,然後跟賈母說:「前幾日去東府的時候,跟蓉兒媳婦說等閑了便去看她,陪她說話的。誰知這一忙,便是三四天不得閑。我想和鳳丫頭一起去東府看看蓉兒媳婦和尤姐姐,正好二嫂嫂昨個兒沒迴西府,我們也去看看二嫂子。」
賈母聽說賈灩要和王熙鳳一起去寧國府,覺得不太好。
但王熙鳳已經提了很多遍想去寧國府看秦可卿。
這兩個年輕的女子,相繼嫁到賈家來,一見如故,投緣得不得了。
這時賈灩又說:「她們年齡差不多,如今又都有了身孕,在一起也能說說平日裏不能跟我們說的心事。老太太放心,鳳丫頭有您這麽疼愛,肯定也是個有福的,什麽黴氣晦氣,都沾不著她身上。」
賈母聽賈灩這麽一說,隻得笑著說道:「從前人人都說天下的話都讓鳳丫頭說了去,如今多了個灩丫頭,同樣不是省油的燈。你們去罷。」
王熙鳳聽賈母讓她去寧國府,臉上頓時漾開笑意,「多謝老太太。」
賈灩和王熙鳳要去寧國府,林絳玉也吵著要去。
賈母被這個小外孫弄得好氣又好笑:「你太太和璉二嫂去東府是有事情要做,你去湊什麽熱鬧?」
小男孩站在幾個大人跟前,手腳比劃著名,「寶玉哥哥不在,環哥兒和蘭哥兒也在東府,我也想去看看他們,我都好多天沒見他們了!」
賈灩指使著乳母崔氏來將小傢夥抱住,「寶玉哥哥和環哥兒他們在東府是有要緊的事情,見了你也不能陪你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