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紅樓] 林夫人種田日常 作者:秋水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賈灩來,王夫人將手中的信放下,笑著起身,「姑姑怎麽過來了?」
「剛從老太太屋裏出來,兩個玉兒也沒在家,院裏小丫鬟說他們到舅媽處玩了,便過來看看。」
王夫人讓人看茶,讓賈灩在炕上坐,說道:「姑姑來得不巧,兩個玉兒剛被寶玉和姐妹們帶著一起去花園鬥草了。」
賈灩扶額,神色既莞爾又無奈,跟王夫人說道:「平日習慣了他們在身邊嘰嘰喳喳,今日忽然落得清靜,反倒有些不習慣,想早些見見他們,誰知總是這麽不巧,他們前腳走,我就後腳到。」
王熙鳳聞言,忍不住笑起來,「姑姑就跟我似的,平日操勞慣了,一時清閑,反倒空落落的,不知該怎麽好了。姑姑且放寬心,丫頭婆子們都跟著呢,姑娘哥兒都不會有什麽差池的。」
「我倒不是擔心他們會有什麽差池,隻是家來沒見著,有些惦記。」
王夫人聽著賈灩的話,若有所思,看得出來她的心思在別處。
賈灩覺得應該是跟她剛才進來時,王夫人念的那來自金陵的書信有關係。既然兩個玉兒不在,她也不好打擾。
而這時,周瑞家的進來,跟王夫人說:「舅老爺那邊來了人。」
賈灩順水推舟,「舅老爺那邊來了人看嫂嫂,我便不叨擾了。」
王夫人沒有留賈灩,她本來就不是善於言辭的人,嫁到賈府來的時候,賈敏尚在閨中。
不愧是史太君嫡出的女兒,賈敏不僅模樣出挑,性情才情都是一等一的好,賈政也很疼愛這個妹妹。
隻是人跟人之間的相處還需要講究緣分,王夫人的內心對賈敏不太喜歡,如今對賈灩,也說不上多親熱。
她站起來,讓王熙鳳幫她送賈灩出去。
王熙鳳陪著賈灩出門時,便見有兩個穿著綢緞衣裙的婦人在周瑞家的引領下走過穿堂,兩人見了王熙鳳,跟著周瑞家一起站在旁邊,向王熙鳳行禮。
王熙鳳跟賈灩走過穿堂,出了榮禧堂的大門,才跟賈灩說:「那是舅舅家派來的管事媳婦,來陪太太說話的。」
賈灩想起剛才王夫人心不在焉的模樣,問道:「我看方才嫂嫂有些心神不定,是金陵家中發生了什麽事情嗎?」
說起這個,王熙鳳就嘆了一口氣,挽著賈灩,「金陵家中倒是沒什麽事情,是太太和舅舅的胞妹薛姨媽家裏出了事情。」
賈灩:???
薛姨媽?
薛寶釵家的那個姨媽?
賈灩側首,看向王熙鳳。
「這也不是什麽不能說的事情。先前太太拆信的時候,我不在,是探春丫頭過去跟我說,太太看了金陵來的書信後,整個人都不好了,大嫂子見太太不好,便帶著寶玉和幾個姐妹們到花園玩。我原先也擔心金陵家中出了什麽事情,急急忙忙便趕到榮禧堂。」
「既然不是金陵家中有事,太太何故失態?」
王熙鳳左右看了看,說:「是薛姨媽家的兒子薛蟠,這小子因為父親早逝,姨媽對他百般寵溺,不知天高地厚。姨媽本是要帶他進京的,誰知在進京前在拐子那裏看中了一個小姑娘,買了人家。誰知那小姑娘早就被拐子賣給了當地一個叫馮公子的小鄉紳,兩人一時誰也不讓睡,便打了起來。薛蟠行事衝動,指使身邊奴才將人打死了。」
誰知那馮公子雖然父母早亡,也無兄弟,卻有幾個忠心耿耿的奴僕。
主人平白無故被人打死了,豈有輕易罷休的道理?
奴僕一怒之下,將薛蟠告到官府。
隻是薛家是皇商,財大氣粗,又背靠王、賈兩府,官府名義上受理此案,卻一直無人作主。
馮家奴僕那一告,就告了大半年。
如今命案正在應天府審理。
「姑姑是遠客,才到家中,本不該跟你說這些事情的。隻是姑姑既然問了,我想著還是說明白比較好,省得姑姑聽家裏探春幾個小丫頭討論,還聽不明白。」
想起不久前探春到她屋裏說姨表兄仗勢欺人,打出人命來,太太看上去很不好,嫂子快去看看時,那鬼精的模樣,王熙鳳就忍不住笑。
她跟賈灩說:「姑娘們如今還小,聽風便是雨,喜歡湊一起討論這些她們自個兒都一知半解的事情。舅舅也聽說了薛姨媽家的事情,方才那兩個媳婦是舅媽身邊的人,想來是要跟太太商量怎麽將薛姨媽等人接到京都來的。」
賈灩:「打出了人命,還怎麽將他們接到京都?」
王熙鳳撇了撇嘴,並不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她對薛蟠這樣的人並無好感,總是親戚,也沒什麽惡感。就是覺得為一個小姑娘,將人打死,還惹上官司這事情辦得太沒水準。
惹得一身騷,沒腦子的人才會這麽幹。
但有王家和賈家在,薛蟠想要脫身,也不是什麽難事。
王熙鳳笑著迴答賈灩的問題,「先前拖了那麽久都無人作主,不會有什麽大問題,舅舅總是會有有辦法的。」
賈灩想起原著裏關於薛蟠和馮公子的這個命案,心情頓時有些複雜,一時無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草菅人命的官司要來了,真夭壽。
賈灩帶著兩個玉兒在榮國府住下後沒多久,就聽說賈雨村已經起復,擔任應天府的府尹。
「剛從老太太屋裏出來,兩個玉兒也沒在家,院裏小丫鬟說他們到舅媽處玩了,便過來看看。」
王夫人讓人看茶,讓賈灩在炕上坐,說道:「姑姑來得不巧,兩個玉兒剛被寶玉和姐妹們帶著一起去花園鬥草了。」
賈灩扶額,神色既莞爾又無奈,跟王夫人說道:「平日習慣了他們在身邊嘰嘰喳喳,今日忽然落得清靜,反倒有些不習慣,想早些見見他們,誰知總是這麽不巧,他們前腳走,我就後腳到。」
王熙鳳聞言,忍不住笑起來,「姑姑就跟我似的,平日操勞慣了,一時清閑,反倒空落落的,不知該怎麽好了。姑姑且放寬心,丫頭婆子們都跟著呢,姑娘哥兒都不會有什麽差池的。」
「我倒不是擔心他們會有什麽差池,隻是家來沒見著,有些惦記。」
王夫人聽著賈灩的話,若有所思,看得出來她的心思在別處。
賈灩覺得應該是跟她剛才進來時,王夫人念的那來自金陵的書信有關係。既然兩個玉兒不在,她也不好打擾。
而這時,周瑞家的進來,跟王夫人說:「舅老爺那邊來了人。」
賈灩順水推舟,「舅老爺那邊來了人看嫂嫂,我便不叨擾了。」
王夫人沒有留賈灩,她本來就不是善於言辭的人,嫁到賈府來的時候,賈敏尚在閨中。
不愧是史太君嫡出的女兒,賈敏不僅模樣出挑,性情才情都是一等一的好,賈政也很疼愛這個妹妹。
隻是人跟人之間的相處還需要講究緣分,王夫人的內心對賈敏不太喜歡,如今對賈灩,也說不上多親熱。
她站起來,讓王熙鳳幫她送賈灩出去。
王熙鳳陪著賈灩出門時,便見有兩個穿著綢緞衣裙的婦人在周瑞家的引領下走過穿堂,兩人見了王熙鳳,跟著周瑞家一起站在旁邊,向王熙鳳行禮。
王熙鳳跟賈灩走過穿堂,出了榮禧堂的大門,才跟賈灩說:「那是舅舅家派來的管事媳婦,來陪太太說話的。」
賈灩想起剛才王夫人心不在焉的模樣,問道:「我看方才嫂嫂有些心神不定,是金陵家中發生了什麽事情嗎?」
說起這個,王熙鳳就嘆了一口氣,挽著賈灩,「金陵家中倒是沒什麽事情,是太太和舅舅的胞妹薛姨媽家裏出了事情。」
賈灩:???
薛姨媽?
薛寶釵家的那個姨媽?
賈灩側首,看向王熙鳳。
「這也不是什麽不能說的事情。先前太太拆信的時候,我不在,是探春丫頭過去跟我說,太太看了金陵來的書信後,整個人都不好了,大嫂子見太太不好,便帶著寶玉和幾個姐妹們到花園玩。我原先也擔心金陵家中出了什麽事情,急急忙忙便趕到榮禧堂。」
「既然不是金陵家中有事,太太何故失態?」
王熙鳳左右看了看,說:「是薛姨媽家的兒子薛蟠,這小子因為父親早逝,姨媽對他百般寵溺,不知天高地厚。姨媽本是要帶他進京的,誰知在進京前在拐子那裏看中了一個小姑娘,買了人家。誰知那小姑娘早就被拐子賣給了當地一個叫馮公子的小鄉紳,兩人一時誰也不讓睡,便打了起來。薛蟠行事衝動,指使身邊奴才將人打死了。」
誰知那馮公子雖然父母早亡,也無兄弟,卻有幾個忠心耿耿的奴僕。
主人平白無故被人打死了,豈有輕易罷休的道理?
奴僕一怒之下,將薛蟠告到官府。
隻是薛家是皇商,財大氣粗,又背靠王、賈兩府,官府名義上受理此案,卻一直無人作主。
馮家奴僕那一告,就告了大半年。
如今命案正在應天府審理。
「姑姑是遠客,才到家中,本不該跟你說這些事情的。隻是姑姑既然問了,我想著還是說明白比較好,省得姑姑聽家裏探春幾個小丫頭討論,還聽不明白。」
想起不久前探春到她屋裏說姨表兄仗勢欺人,打出人命來,太太看上去很不好,嫂子快去看看時,那鬼精的模樣,王熙鳳就忍不住笑。
她跟賈灩說:「姑娘們如今還小,聽風便是雨,喜歡湊一起討論這些她們自個兒都一知半解的事情。舅舅也聽說了薛姨媽家的事情,方才那兩個媳婦是舅媽身邊的人,想來是要跟太太商量怎麽將薛姨媽等人接到京都來的。」
賈灩:「打出了人命,還怎麽將他們接到京都?」
王熙鳳撇了撇嘴,並不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她對薛蟠這樣的人並無好感,總是親戚,也沒什麽惡感。就是覺得為一個小姑娘,將人打死,還惹上官司這事情辦得太沒水準。
惹得一身騷,沒腦子的人才會這麽幹。
但有王家和賈家在,薛蟠想要脫身,也不是什麽難事。
王熙鳳笑著迴答賈灩的問題,「先前拖了那麽久都無人作主,不會有什麽大問題,舅舅總是會有有辦法的。」
賈灩想起原著裏關於薛蟠和馮公子的這個命案,心情頓時有些複雜,一時無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草菅人命的官司要來了,真夭壽。
賈灩帶著兩個玉兒在榮國府住下後沒多久,就聽說賈雨村已經起復,擔任應天府的府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