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紅樓] 林夫人種田日常 作者:秋水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賈敏去世後,如何發喪?靈柩運迴揚州時,又是如何安排的?
這些事情,理應問林如海。
可賈母過年時見到林如海提起賈敏,整個人便了無生機的模樣,話到了嘴邊也什麽都問不出來。
賈母說:「我的兒啊,你怎知我白頭人送黑頭人的心痛?」
賈母身後的鴛鴦送上手帕來,賈灩接過,親自遞給賈母,溫聲說道:「老太太,生死有命。敏姐福薄,不能承歡膝下。但她在天有靈,也定然不願您為她百般神傷的。」
「這些道理,我如何不知?」
賈母接過賈灩遞過來的手帕,擦著眼淚說道:「春節時,姑爺上京述職。他與你兩位哥哥到榮慶堂向我請安,我看他一路風塵,一身倦意,竟沒有離京前十分之一的意氣風流。我顧不上自己難過,倒還勸他天涯何處無芳草,便是不為自己,他也該要為兩個玉兒多保重自己。」
難怪林如海自從上京述職迴揚州後,就像換了個人似的。
賈灩:「敏姐生前聰穎善良,既能為老爺排憂解難,又能與他紅袖添香。痛失所愛,一時難以振作,也是人之常情。老太太是憂心太過,才覺得老爺仿佛了無生意。」
林如海心裏有賈敏,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放下賈敏。
賈灩跟賈母說:「老太太有所不知,自從敏姐去了之後,老爺便陸陸續續地將後院的姬妾和姑娘放了出去。」
「何苦這般?」賈母嘆息說道,「我兒不是善妒之人,那些姬妾丫鬟,都是她生前為姑爺相中的。既然將她們帶到屋裏,便是希望她們能為姑爺傳宗接代,為林家開枝散葉的。」
賈母神色無波,看向賈灩的目光卻複雜,「姑爺這般做,你怎麽不阻止他呢?」
若是兩個玉兒多幾個兄弟姐妹,他日也好相互照應。
賈灩迎著賈母的目光,十分坦誠,「老太太,我對老爺,也並沒那麽重要。」
不說去年秋天林如海動了心思要將陸清洛送走時,賈灩能在林如海心中有多少分量。即使現在,林如海信任她,放心讓她帶著兩個玉兒到賈府住下,賈灩也不覺得她能影響林如海多少。
一個年輕的男人,年少時喪父,憑藉著自己的能力科舉入仕,還能入得了賈母的法眼,林如海不論是從前還是現在,都是一個意誌堅定的人。
賈灩的話令賈母沉默了片刻,其實她身邊也有無數的例子。
多少填房太太,在男人麵前比得上原配太太更有分量?
榮國府長房賈赦,他的原配夫人去世後,娶了邢夫人。
邢夫人別說是想左右賈赦的決定,她不被賈赦牽著鼻子走,就已經很令人欣慰。
至今,賈母還是看不慣大兒子天天想著討小老婆的毛病。
長孫賈璉都那麽大了,也娶了媳婦,可是身為父親的賈赦還是照樣聲色犬馬,終日跟姬妾們喝酒尋樂。
上樑不正下樑歪。
老子如此,也難怪賈璉總是沾花惹草。如今討了媳婦兒,倒也收斂些,就不知日後會如何?
賈母想了想,說道:「姑爺和你如今有兩個玉兒,林家也算有後。斷則一兩年,長則三五年,姑爺橫豎是要調迴京城的,那麽多姬妾丫鬟帶迴來,看著也不像。如今散了,倒也沒什麽。再說子嗣之事,也看緣分。你的赦大哥哥姬妾丫鬟倒是不少,可這麽些年來,除了璉兒和迎春丫頭,也不見給賈家多添一個人頭。」
賈灩笑著說是。
兩人說了幾句閑話,賈母念及賈灩旅途勞累,讓她先迴不羨園。
「自從鳳丫頭進門後,你二嫂子便不太管事了。如今府裏的什麽事情,都是鳳丫頭管。不羨園缺了什麽,你隻管吩咐鳳丫頭置辦去。」
停了停,賈母又說:「雖說你從前不在我身邊長大,到底都是本家人。自從將你接到榮國府,便是拿你當自家孩子看待的,在此住下,斷然不會有誰敢委屈了你和兩個玉兒。」
這話賈灩覺得賈母是真心的。
薑是老的辣,賈母心裏比誰都清楚如今榮國府亟待中興的局麵。
林如海是她精心為女兒挑選的女婿不錯,但也是一樁政治投資。
林如海家人丁單薄,當年中了科舉的同窗彼時還不能成為朝廷的中流砥柱,他能在官場上得心應手,除了本人能力卓越出色之外,還跟賈府的政治資源分不開。
一個人不會無端端地平步青雲。
林如海有慧眼,會站隊。
而此時賈府也還沒成為聖人的眼中釘。
賈灩笑著迴了賈母,便讓人帶林黛玉和林絳玉過來。
賈母見林黛玉與三春一處玩得挺融洽,跟賈灩說:「今夜便讓玉兒留在這兒吧。我看她今日與我相認時那般動情,她的生母去世時她定然已經懂事,留她在這兒與我睡,我也好與她說會兒話。」
賈灩欣然同意,叫林黛玉過來,叮囑了她幾句話,讓她晚上跟著外祖母一處住,不用拘謹。
林黛玉乖巧地點頭,「那明日清晨,我能去不羨園找太太和弟弟嗎?」
「當然能。」
賈母笑著將林黛玉摟在懷裏,「太太和弟弟都在府裏,玉兒想什麽時候見走兩步過去就能見到了。」
林黛玉聞言,沒再說什麽,露出笑容送賈灩和林絳玉出了穿堂。
夏堇和錦葵已經在穿堂前等著,見賈灩和林絳玉出來,迎了上來,笑著喊太太。
這些事情,理應問林如海。
可賈母過年時見到林如海提起賈敏,整個人便了無生機的模樣,話到了嘴邊也什麽都問不出來。
賈母說:「我的兒啊,你怎知我白頭人送黑頭人的心痛?」
賈母身後的鴛鴦送上手帕來,賈灩接過,親自遞給賈母,溫聲說道:「老太太,生死有命。敏姐福薄,不能承歡膝下。但她在天有靈,也定然不願您為她百般神傷的。」
「這些道理,我如何不知?」
賈母接過賈灩遞過來的手帕,擦著眼淚說道:「春節時,姑爺上京述職。他與你兩位哥哥到榮慶堂向我請安,我看他一路風塵,一身倦意,竟沒有離京前十分之一的意氣風流。我顧不上自己難過,倒還勸他天涯何處無芳草,便是不為自己,他也該要為兩個玉兒多保重自己。」
難怪林如海自從上京述職迴揚州後,就像換了個人似的。
賈灩:「敏姐生前聰穎善良,既能為老爺排憂解難,又能與他紅袖添香。痛失所愛,一時難以振作,也是人之常情。老太太是憂心太過,才覺得老爺仿佛了無生意。」
林如海心裏有賈敏,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放下賈敏。
賈灩跟賈母說:「老太太有所不知,自從敏姐去了之後,老爺便陸陸續續地將後院的姬妾和姑娘放了出去。」
「何苦這般?」賈母嘆息說道,「我兒不是善妒之人,那些姬妾丫鬟,都是她生前為姑爺相中的。既然將她們帶到屋裏,便是希望她們能為姑爺傳宗接代,為林家開枝散葉的。」
賈母神色無波,看向賈灩的目光卻複雜,「姑爺這般做,你怎麽不阻止他呢?」
若是兩個玉兒多幾個兄弟姐妹,他日也好相互照應。
賈灩迎著賈母的目光,十分坦誠,「老太太,我對老爺,也並沒那麽重要。」
不說去年秋天林如海動了心思要將陸清洛送走時,賈灩能在林如海心中有多少分量。即使現在,林如海信任她,放心讓她帶著兩個玉兒到賈府住下,賈灩也不覺得她能影響林如海多少。
一個年輕的男人,年少時喪父,憑藉著自己的能力科舉入仕,還能入得了賈母的法眼,林如海不論是從前還是現在,都是一個意誌堅定的人。
賈灩的話令賈母沉默了片刻,其實她身邊也有無數的例子。
多少填房太太,在男人麵前比得上原配太太更有分量?
榮國府長房賈赦,他的原配夫人去世後,娶了邢夫人。
邢夫人別說是想左右賈赦的決定,她不被賈赦牽著鼻子走,就已經很令人欣慰。
至今,賈母還是看不慣大兒子天天想著討小老婆的毛病。
長孫賈璉都那麽大了,也娶了媳婦,可是身為父親的賈赦還是照樣聲色犬馬,終日跟姬妾們喝酒尋樂。
上樑不正下樑歪。
老子如此,也難怪賈璉總是沾花惹草。如今討了媳婦兒,倒也收斂些,就不知日後會如何?
賈母想了想,說道:「姑爺和你如今有兩個玉兒,林家也算有後。斷則一兩年,長則三五年,姑爺橫豎是要調迴京城的,那麽多姬妾丫鬟帶迴來,看著也不像。如今散了,倒也沒什麽。再說子嗣之事,也看緣分。你的赦大哥哥姬妾丫鬟倒是不少,可這麽些年來,除了璉兒和迎春丫頭,也不見給賈家多添一個人頭。」
賈灩笑著說是。
兩人說了幾句閑話,賈母念及賈灩旅途勞累,讓她先迴不羨園。
「自從鳳丫頭進門後,你二嫂子便不太管事了。如今府裏的什麽事情,都是鳳丫頭管。不羨園缺了什麽,你隻管吩咐鳳丫頭置辦去。」
停了停,賈母又說:「雖說你從前不在我身邊長大,到底都是本家人。自從將你接到榮國府,便是拿你當自家孩子看待的,在此住下,斷然不會有誰敢委屈了你和兩個玉兒。」
這話賈灩覺得賈母是真心的。
薑是老的辣,賈母心裏比誰都清楚如今榮國府亟待中興的局麵。
林如海是她精心為女兒挑選的女婿不錯,但也是一樁政治投資。
林如海家人丁單薄,當年中了科舉的同窗彼時還不能成為朝廷的中流砥柱,他能在官場上得心應手,除了本人能力卓越出色之外,還跟賈府的政治資源分不開。
一個人不會無端端地平步青雲。
林如海有慧眼,會站隊。
而此時賈府也還沒成為聖人的眼中釘。
賈灩笑著迴了賈母,便讓人帶林黛玉和林絳玉過來。
賈母見林黛玉與三春一處玩得挺融洽,跟賈灩說:「今夜便讓玉兒留在這兒吧。我看她今日與我相認時那般動情,她的生母去世時她定然已經懂事,留她在這兒與我睡,我也好與她說會兒話。」
賈灩欣然同意,叫林黛玉過來,叮囑了她幾句話,讓她晚上跟著外祖母一處住,不用拘謹。
林黛玉乖巧地點頭,「那明日清晨,我能去不羨園找太太和弟弟嗎?」
「當然能。」
賈母笑著將林黛玉摟在懷裏,「太太和弟弟都在府裏,玉兒想什麽時候見走兩步過去就能見到了。」
林黛玉聞言,沒再說什麽,露出笑容送賈灩和林絳玉出了穿堂。
夏堇和錦葵已經在穿堂前等著,見賈灩和林絳玉出來,迎了上來,笑著喊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