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紅樓] 林夫人種田日常 作者:秋水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爺跟二哥哥不是惺惺相惜麽?難道他不懂你?」
林如海挑眉,「唔」了一聲,「我與二哥哥確是知己。」
停了下,林如海仿佛想起什麽事情似的,問賈灩:「你自小是在榮國府後巷的宅子長大的,聽說過哥哥年少時的事情嗎?」
賈灩愣了下,迴想了片刻,說道:「聽過一些,但母親不許我們私下談論的。」
林如海瞥了她一眼。
賈灩隻得笑道:「橫豎老爺不是外人,想來二哥哥年少時的事情你也知道。我年幼能記事的時候,二哥哥已經娶妻了。但聽旁人說過二哥哥尚未娶妻時,有過一段荒誕不經的時間,那時將國公爺氣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他不管庶務,很愛玩,愛讀書,卻無心科舉,總是說些旁人無法理解的話。後來國公爺去世,長兄繼承了爵位,二哥哥痛失父親,仿佛瞬間長大。」
這些都是原身妹子的記憶,賈灩細細迴想著,慢慢說道:「長兄已經娶妻,二哥哥可能感覺身為男兒,若是做不到光耀門楣,也該要守住祖先留下的基業,於是一反年少時的荒誕不經,娶妻生子,專心科舉。」
第42章
042
隻是賈政還沒能參加科舉,就被當今朝廷賜了官。
說起來,寧國府那個專心修仙問道的賈敬,還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
既參加過科舉,又進士及第,年輕時的賈敬肯定也是有過施展拳腳的野心的,卻不知是什麽緣故,沒能在官場上大顯身手,反而縮在道觀裏煉丹。
林如海:「你是否覺得二哥哥過於古板?」
賈灩瞅了林如海一眼,「我沒說,是老爺說的。」
林如海摟著她一同靠在身後的大引枕,「二哥哥其實是個性情中人。喪父之後,始知老太太操持家業頗為艱辛,長兄已經繼承爵位頂門立戶,他若沉迷不悟,便枉為人子。他其實也愛讀書,最愛詩詞歌賦,隻是如今在朝為官,又是一家之主,不得不端著架子罷了。」
停了停,林如海又笑著說:「若是一家之主都沉迷那些在世人看來是旁門左道的東西,他如何能教導族中子弟讀書考取功名,以守住祖宗的基業?」
人在年少時,因為還有倚仗,就十分任□□玩,不顧身上的責任。
很多人的成長都與痛失摯親有關,成熟隻在瞬間。
賈政就是如此。
其實豈止是賈政如此?
賈灩想起林如海說過他參加科舉前曾在蘇州祖墳旁的田莊暫住,為父親守孝。
林如海之所以能跟賈政惺惺相惜,在某個程度上或許是因為同病相憐。
其實賈灩對賈政的感覺並不壞,身為寧、榮兩府裏唯一一個品行端正,行事又比較靠譜的男人,賈政其實也很不容易。
品學兼優的賈珠已經病死,留下李紈和賈蘭這對寡母。
既有賈珠這名優等生珠玉在前,也不怨賈政見寶玉喜歡玩弄脂粉時怒其不爭。
即便是在賈灩生活過的世界,以人為本,尊重人的多樣性,但絕大部分家長要是有一個像寶玉這樣的孩子,即使知道他本性善良有才情,也是分分鍾要被氣死的節奏。
如今聽林如海說起賈政的不易,默了默,幹巴巴地「哦」了一聲,「那……我住在榮國府的時候,多陪伴老太太和嫂子,也算是為二哥哥分憂?」
林如海忍不住笑了起來。
賈灩:「……」
難道她說錯了什麽?
林如海的聲音包含笑意,「我與你說這些,不是為這個。」
賈灩坐了起來,看向歪在大引枕上的男人。
林如海:「玉兒在絳兒這個年齡的時候,我已經為她請了名師啟蒙。若不是我今年冬天要調迴京師,也該是要在揚州為他請一名業師在府裏,為他啟蒙。」
古時書香門第出身的孩子,啟蒙都早。如果等到林如海迴京都,一切都安頓好之後再為林絳玉啟蒙,似乎是有些晚了。
賈灩也意識到這一點。
這個世界,不能像是自己生活過的那個世界一樣,覺得隻要孩子能安然長大,開心喜樂,父母就覺得很開心。
尊卑分明的世界裏,父母尚在的時候,固然能安然長大,父母一旦不在,也該要有頂門立戶的本事。
賈灩不知道林絳玉以後會怎樣,因為未來不可知,才更要重視他的成長。
他日後要是能像父親一樣,科舉入仕,他的姐姐以後即使嫁人,也更有底氣。
如今林如海提到林絳玉的啟蒙之事,賈灩頓時迴過味兒來,「老爺想讓他在榮國府裏跟表兄弟們一起讀書?」
林如海反問:「你覺得不好?」
倒不是不好。
隻是賈府那些子弟的做派……換了誰會覺得好?
但是林絳玉不是女兒,他不可能一直養在家裏的,男孩是要出去外麵跟人交往的。
不論是讀書還是什麽,他最終還是要走出外麵的世界。
賈灩神色有些凝重,沒有吭聲。
林如海看著她的神色,笑著說道:「我也知道你在擔心什麽。二哥哥家的寶玉,雖然比玉兒大了一歲,平日也不愛去學堂上課。二哥哥為他讀書之事,心思用盡。榮國府裏不僅有現成的業師,也養了不少清客,讓絳兒暫時跟著舅舅,也是好事。」
賈灩還是沒說話。
林如海挑眉,「唔」了一聲,「我與二哥哥確是知己。」
停了下,林如海仿佛想起什麽事情似的,問賈灩:「你自小是在榮國府後巷的宅子長大的,聽說過哥哥年少時的事情嗎?」
賈灩愣了下,迴想了片刻,說道:「聽過一些,但母親不許我們私下談論的。」
林如海瞥了她一眼。
賈灩隻得笑道:「橫豎老爺不是外人,想來二哥哥年少時的事情你也知道。我年幼能記事的時候,二哥哥已經娶妻了。但聽旁人說過二哥哥尚未娶妻時,有過一段荒誕不經的時間,那時將國公爺氣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他不管庶務,很愛玩,愛讀書,卻無心科舉,總是說些旁人無法理解的話。後來國公爺去世,長兄繼承了爵位,二哥哥痛失父親,仿佛瞬間長大。」
這些都是原身妹子的記憶,賈灩細細迴想著,慢慢說道:「長兄已經娶妻,二哥哥可能感覺身為男兒,若是做不到光耀門楣,也該要守住祖先留下的基業,於是一反年少時的荒誕不經,娶妻生子,專心科舉。」
第42章
042
隻是賈政還沒能參加科舉,就被當今朝廷賜了官。
說起來,寧國府那個專心修仙問道的賈敬,還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
既參加過科舉,又進士及第,年輕時的賈敬肯定也是有過施展拳腳的野心的,卻不知是什麽緣故,沒能在官場上大顯身手,反而縮在道觀裏煉丹。
林如海:「你是否覺得二哥哥過於古板?」
賈灩瞅了林如海一眼,「我沒說,是老爺說的。」
林如海摟著她一同靠在身後的大引枕,「二哥哥其實是個性情中人。喪父之後,始知老太太操持家業頗為艱辛,長兄已經繼承爵位頂門立戶,他若沉迷不悟,便枉為人子。他其實也愛讀書,最愛詩詞歌賦,隻是如今在朝為官,又是一家之主,不得不端著架子罷了。」
停了停,林如海又笑著說:「若是一家之主都沉迷那些在世人看來是旁門左道的東西,他如何能教導族中子弟讀書考取功名,以守住祖宗的基業?」
人在年少時,因為還有倚仗,就十分任□□玩,不顧身上的責任。
很多人的成長都與痛失摯親有關,成熟隻在瞬間。
賈政就是如此。
其實豈止是賈政如此?
賈灩想起林如海說過他參加科舉前曾在蘇州祖墳旁的田莊暫住,為父親守孝。
林如海之所以能跟賈政惺惺相惜,在某個程度上或許是因為同病相憐。
其實賈灩對賈政的感覺並不壞,身為寧、榮兩府裏唯一一個品行端正,行事又比較靠譜的男人,賈政其實也很不容易。
品學兼優的賈珠已經病死,留下李紈和賈蘭這對寡母。
既有賈珠這名優等生珠玉在前,也不怨賈政見寶玉喜歡玩弄脂粉時怒其不爭。
即便是在賈灩生活過的世界,以人為本,尊重人的多樣性,但絕大部分家長要是有一個像寶玉這樣的孩子,即使知道他本性善良有才情,也是分分鍾要被氣死的節奏。
如今聽林如海說起賈政的不易,默了默,幹巴巴地「哦」了一聲,「那……我住在榮國府的時候,多陪伴老太太和嫂子,也算是為二哥哥分憂?」
林如海忍不住笑了起來。
賈灩:「……」
難道她說錯了什麽?
林如海的聲音包含笑意,「我與你說這些,不是為這個。」
賈灩坐了起來,看向歪在大引枕上的男人。
林如海:「玉兒在絳兒這個年齡的時候,我已經為她請了名師啟蒙。若不是我今年冬天要調迴京師,也該是要在揚州為他請一名業師在府裏,為他啟蒙。」
古時書香門第出身的孩子,啟蒙都早。如果等到林如海迴京都,一切都安頓好之後再為林絳玉啟蒙,似乎是有些晚了。
賈灩也意識到這一點。
這個世界,不能像是自己生活過的那個世界一樣,覺得隻要孩子能安然長大,開心喜樂,父母就覺得很開心。
尊卑分明的世界裏,父母尚在的時候,固然能安然長大,父母一旦不在,也該要有頂門立戶的本事。
賈灩不知道林絳玉以後會怎樣,因為未來不可知,才更要重視他的成長。
他日後要是能像父親一樣,科舉入仕,他的姐姐以後即使嫁人,也更有底氣。
如今林如海提到林絳玉的啟蒙之事,賈灩頓時迴過味兒來,「老爺想讓他在榮國府裏跟表兄弟們一起讀書?」
林如海反問:「你覺得不好?」
倒不是不好。
隻是賈府那些子弟的做派……換了誰會覺得好?
但是林絳玉不是女兒,他不可能一直養在家裏的,男孩是要出去外麵跟人交往的。
不論是讀書還是什麽,他最終還是要走出外麵的世界。
賈灩神色有些凝重,沒有吭聲。
林如海看著她的神色,笑著說道:「我也知道你在擔心什麽。二哥哥家的寶玉,雖然比玉兒大了一歲,平日也不愛去學堂上課。二哥哥為他讀書之事,心思用盡。榮國府裏不僅有現成的業師,也養了不少清客,讓絳兒暫時跟著舅舅,也是好事。」
賈灩還是沒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