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紅樓] 林夫人種田日常 作者:秋水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如海給她遞了剪刀。
林黛玉接過剪刀將花枝剪短,然後跟父親說:「太太常去閑雲閣教弟弟認字,遇上逢年過節,或是有客人來的時候,太太有點太累了。」
林如海卻沒接女兒的話茬,笑著說:「你的外祖母十分想念你和弟弟,你們想去外祖母家玩嗎?」
第35章
035
林黛玉沒想到父親會問這件事情。
她從未見過在京都的外祖母,母親在世時,她常聽母親說起外祖母家中的事情。母親去世後,因京都的舅舅常與父親通信,逢年過節父親又經常派了船送東西到京都,因為她雖然沒見過外祖母,也沒去過榮國府,但說起那些事情,卻並不陌生。
林黛玉問父親:「隻有我與弟弟一起去外祖母家嗎?」
「當然不是,太太會帶你們一起去。」
林黛玉瞅了一眼父親,「太太還不知道父親的盤算。」
拖長了的聲音,模樣古靈精怪的。
林如海倒也沒否認,「太太還不知道,我先問你想不想去。」
在這件事情上,女兒的想法很重要。
林黛玉又問父親:「太太帶我與弟弟去了外祖母家,在不久之後,父親是不是也會去京都?」
林黛玉很機靈,她想到母親剛去世時,外祖母也曾說過要接她和弟弟到家去住,跟舅舅家的姐姐妹妹們有個伴。
那時母親才剛去世,父親對很多事情都有心無力,都沒同意將她和弟弟送到外祖母家去住。
更何況如今賈灩已經成為林家新的主母,原本病弱的弟弟身體見好,一切都井然有序,如果不是父親將要去京都,是不可能提出讓太太帶著她和弟弟去外祖母家住的事情的。
林如海笑而不語。
林黛玉已經知道了答案。
她眨巴著眼睛,歪著腦袋說道:「我聽太太的,太太想去,我就跟太太一起去。」
女兒跟賈灩的感情很親密,毫無隔閡的感覺。
林如海心裏感到欣慰,沒有再跟林黛玉說這件事情。
他站了起來,跟林黛玉說:「趕緊去洗手,太太要帶弟弟進來一起擺早飯了,吃過早飯,我和裴叔叔帶你們出去玩。」
林如海和裴行簡帶著賈灩等人去了河邊釣魚,陶然山莊依山傍水,田莊四麵環山,是個好地方。
林如海和裴行簡一改平日的做派,在鄉下地方並不講究排場,兩人各帶了一張小馬紮在河邊,頭上戴著一頂草帽,就坐著釣魚。
一邊釣魚一邊閑聊。
鬆月在旁邊為兩個爺兒打下手,有一搭沒一搭地陪聊。
竹青和雲起陪著林絳玉和裴轍在河裏摸魚,陽光灑落河麵,波光粼粼。
河裏還有白色的小銀魚,長不大,撈起來不用殺,味道鮮美,直接就可以做菜吃。
賈灩和竇晴川既不釣魚也不能下河摸魚,隻張羅著在一棵有些年歲的海棠樹下鋪了墊子,讓夏堇等人將帶來的食盒茶幾擺放好。
這是林黛玉第一次如此親近田園山林,心裏很喜歡。
平時負責看管桃花源四合院的周大嫂子,見她家的春蘭與林黛玉投緣,特別讓她也陪著林黛玉來玩。
春蘭帶著林黛玉在河邊的小道上散步,一會兒帶她去看野花,一會兒帶她去捉蜻蜓。遇見了去農作的長輩們,就甜笑著站在路旁,喊叔叔伯伯好。
可是林黛玉體弱,走不了多久就有些跟不上春蘭的腳步,氣喘籲籲的。
春蘭看著林黛玉,神色同情,「你的體力太差了,日後長大,很多事情都沒辦法做。」
從來沒人跟林黛玉說這些話,她有些好奇地問春蘭,「譬如什麽事情呢?」
春蘭掰著手指,像是小大人似的,「譬如上山挖冬筍,下地種豆苗,像你這樣的身體,肯定不行。織布做女紅也要好身體,讓你去擺弄織布機,你可能弄一盞茶的功夫,就累到不行。更別說像我媽那樣,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忙著餵雞餵鴨,還要準備一家人的早飯,吃完早飯還要到四合院去忙活。」
林黛玉「啊」了一聲,隻覺得春蘭說的事情對她而言,是那麽遙不可及的事情。
跟在她身後的王嬤嬤聽到兩個小女孩的對話,忍俊不禁。
王嬤嬤笑道:「我們姑娘身份尊貴,不會做這些事情。」
春蘭神色不解地看向王嬤嬤,「即便是不做這些事情,也得有其他的事情要忙活吧?我媽說了,人活著,總免不了忙忙碌碌的。即便是像我哥那樣在莊裏的私塾用功讀書,也是起早貪黑,都要有好身體才行!」
鄉下七八歲的小姑娘,天真爛漫,十分嬌憨。
王嬤嬤都有些不忍讓春蘭知道,人天生就有貴賤之分。
像林黛玉這樣出身清貴的姑娘,註定是養尊處優,榮華富貴的。
隻是何苦要讓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這麽早知曉這些不堪。
王嬤嬤琢磨著怎麽說話才好。
誰知春蘭像是想到了什麽事情似的,笑得燦爛,「林姑娘是與我們不一樣。不僅林姑娘,還有林太太,村裏的大娘大嬸都說你們像是畫裏走出來的人似的,漂亮得不得了,就是可惜了註定要活在會吃人的地方。」
林黛玉:???
王嬤嬤:???
林黛玉和王嬤嬤聽得一臉懵逼,弄不明白她們生活的地方,怎麽就是會吃人的地方。
林黛玉接過剪刀將花枝剪短,然後跟父親說:「太太常去閑雲閣教弟弟認字,遇上逢年過節,或是有客人來的時候,太太有點太累了。」
林如海卻沒接女兒的話茬,笑著說:「你的外祖母十分想念你和弟弟,你們想去外祖母家玩嗎?」
第35章
035
林黛玉沒想到父親會問這件事情。
她從未見過在京都的外祖母,母親在世時,她常聽母親說起外祖母家中的事情。母親去世後,因京都的舅舅常與父親通信,逢年過節父親又經常派了船送東西到京都,因為她雖然沒見過外祖母,也沒去過榮國府,但說起那些事情,卻並不陌生。
林黛玉問父親:「隻有我與弟弟一起去外祖母家嗎?」
「當然不是,太太會帶你們一起去。」
林黛玉瞅了一眼父親,「太太還不知道父親的盤算。」
拖長了的聲音,模樣古靈精怪的。
林如海倒也沒否認,「太太還不知道,我先問你想不想去。」
在這件事情上,女兒的想法很重要。
林黛玉又問父親:「太太帶我與弟弟去了外祖母家,在不久之後,父親是不是也會去京都?」
林黛玉很機靈,她想到母親剛去世時,外祖母也曾說過要接她和弟弟到家去住,跟舅舅家的姐姐妹妹們有個伴。
那時母親才剛去世,父親對很多事情都有心無力,都沒同意將她和弟弟送到外祖母家去住。
更何況如今賈灩已經成為林家新的主母,原本病弱的弟弟身體見好,一切都井然有序,如果不是父親將要去京都,是不可能提出讓太太帶著她和弟弟去外祖母家住的事情的。
林如海笑而不語。
林黛玉已經知道了答案。
她眨巴著眼睛,歪著腦袋說道:「我聽太太的,太太想去,我就跟太太一起去。」
女兒跟賈灩的感情很親密,毫無隔閡的感覺。
林如海心裏感到欣慰,沒有再跟林黛玉說這件事情。
他站了起來,跟林黛玉說:「趕緊去洗手,太太要帶弟弟進來一起擺早飯了,吃過早飯,我和裴叔叔帶你們出去玩。」
林如海和裴行簡帶著賈灩等人去了河邊釣魚,陶然山莊依山傍水,田莊四麵環山,是個好地方。
林如海和裴行簡一改平日的做派,在鄉下地方並不講究排場,兩人各帶了一張小馬紮在河邊,頭上戴著一頂草帽,就坐著釣魚。
一邊釣魚一邊閑聊。
鬆月在旁邊為兩個爺兒打下手,有一搭沒一搭地陪聊。
竹青和雲起陪著林絳玉和裴轍在河裏摸魚,陽光灑落河麵,波光粼粼。
河裏還有白色的小銀魚,長不大,撈起來不用殺,味道鮮美,直接就可以做菜吃。
賈灩和竇晴川既不釣魚也不能下河摸魚,隻張羅著在一棵有些年歲的海棠樹下鋪了墊子,讓夏堇等人將帶來的食盒茶幾擺放好。
這是林黛玉第一次如此親近田園山林,心裏很喜歡。
平時負責看管桃花源四合院的周大嫂子,見她家的春蘭與林黛玉投緣,特別讓她也陪著林黛玉來玩。
春蘭帶著林黛玉在河邊的小道上散步,一會兒帶她去看野花,一會兒帶她去捉蜻蜓。遇見了去農作的長輩們,就甜笑著站在路旁,喊叔叔伯伯好。
可是林黛玉體弱,走不了多久就有些跟不上春蘭的腳步,氣喘籲籲的。
春蘭看著林黛玉,神色同情,「你的體力太差了,日後長大,很多事情都沒辦法做。」
從來沒人跟林黛玉說這些話,她有些好奇地問春蘭,「譬如什麽事情呢?」
春蘭掰著手指,像是小大人似的,「譬如上山挖冬筍,下地種豆苗,像你這樣的身體,肯定不行。織布做女紅也要好身體,讓你去擺弄織布機,你可能弄一盞茶的功夫,就累到不行。更別說像我媽那樣,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忙著餵雞餵鴨,還要準備一家人的早飯,吃完早飯還要到四合院去忙活。」
林黛玉「啊」了一聲,隻覺得春蘭說的事情對她而言,是那麽遙不可及的事情。
跟在她身後的王嬤嬤聽到兩個小女孩的對話,忍俊不禁。
王嬤嬤笑道:「我們姑娘身份尊貴,不會做這些事情。」
春蘭神色不解地看向王嬤嬤,「即便是不做這些事情,也得有其他的事情要忙活吧?我媽說了,人活著,總免不了忙忙碌碌的。即便是像我哥那樣在莊裏的私塾用功讀書,也是起早貪黑,都要有好身體才行!」
鄉下七八歲的小姑娘,天真爛漫,十分嬌憨。
王嬤嬤都有些不忍讓春蘭知道,人天生就有貴賤之分。
像林黛玉這樣出身清貴的姑娘,註定是養尊處優,榮華富貴的。
隻是何苦要讓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這麽早知曉這些不堪。
王嬤嬤琢磨著怎麽說話才好。
誰知春蘭像是想到了什麽事情似的,笑得燦爛,「林姑娘是與我們不一樣。不僅林姑娘,還有林太太,村裏的大娘大嬸都說你們像是畫裏走出來的人似的,漂亮得不得了,就是可惜了註定要活在會吃人的地方。」
林黛玉:???
王嬤嬤:???
林黛玉和王嬤嬤聽得一臉懵逼,弄不明白她們生活的地方,怎麽就是會吃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