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紅樓] 林夫人種田日常 作者:秋水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賈灩向癩頭和尚行了個福禮,「見過大師。」
癩頭和尚見了賈灩,目露驚訝,隨即笑道:「女施主本不是此間之人,何故到了此地?」
賈灩:???
這話說的……
賈灩覺得很懵,癩頭和尚既然和破足道人一樣是能洞察天機的人,能看出來她不是原身妹子沒什麽好出奇的,但她一介凡人,要是能知道自己為什麽穿越,早就成仙了,還需要這麽蠅營狗苟、瞻前顧後的活著嗎?
賈灩不由得笑了,反問道:「大師何出此言?」
癩頭和尚打量著她,片刻之後哈哈大笑,說道:「女施主天生與草木有緣,雙木生林,難怪你會出現在此間。隻是貧僧有話要告誡女施主,如今正是天上一幹風流冤家在人間歷劫,要了結一段風流公案。女施主天外之人,誤遇這等風流冤家,定有變數。凡是變數,皆有禍患。女施主如今隨了我去,倒還可以逃過一劫。」
林如海一聽癩頭和尚的話,倒也不惱,笑罵道:「大師是得道高僧,林某人在塵世浮沉,飽受生離死別之苦,大師不思量著渡我,卻三番四次想將我妻女帶走,遁入空門,枉稱慈悲為懷。」
癩頭和尚撥弄著佛珠念了聲慈悲,徐聲說道:「林施主是入世之人,佛不渡你你自渡。出世之人誤落凡塵,千般萬般看不穿,若隨了我去,四大皆空,六根清淨,此生一了便重迴天上,豈不快活?」
林如海雙手負在身後,清俊的臉上露出些許諷刺的笑意,「好個佛不渡我我自渡,我佛慈悲,大師不去普度眾生,卻偏來與我過不去。」
賈灩聽著林如海和癩頭和尚一來一迴,便知林如海不信神佛,她微微一笑,伸手過去捏了捏林如海負在背後的手掌。
林如海:「……」
林如海頓時啞火了。
賈灩見他不說話,便笑著問癩頭和尚,「大師,您說既生變數,必有禍患。若是大難不死,引起此後種種變數,與你所言的一眾風流冤家了斷公案有何影響?」
癩頭和尚:「無甚影響,此生公案此生了。」
賈灩有些意外,調侃笑道:「如此說來,大師也是天上之人。你們這些前世當神仙的,下來了斷公案都是這般隨心所欲的嗎?」
她還以為在太虛幻境裏十二金釵正冊、副冊裏的女性,不管過程如何,結局總是註定的。
「天道四十九,猶有一線生機。榮華富貴也好,窮困潦倒也罷,最終不過泉下泥銷骨,殊途同歸。」
癩頭和尚說完,飄然而去。
世人談神仙,都說神仙萬般好。
誰知神仙也有神仙的煩惱,譬如像神瑛侍者、絳珠仙子的這些人,當神仙當久了,便覺寂寞,彼此之間又有什麽情感鬱結五內,非得要到人間來了卻所謂的風流公案。
說到底,還是覺得人間有情,想到人間來玩。
癩頭和尚和跛足道人倒是天上人間都如出一轍,冷眼旁觀。
賈灩看著癩頭和尚離去的方向,神情有些恍惚。
林如海見了癩頭和尚,嘴上不說,心裏隻覺得晦氣。
他眉頭微蹙,跟賈灩說道:「三年前與這和尚一起到府裏的,還有一個跛足道人。兩人說話,三句不離出家修行。」
三年前,癩頭和尚和跛足道人一起到林府。
和尚說林黛玉的病是天生的,如果不出家,隻能待在家裏,終身不得見外人,不流淚才不會是薄命之人。
道士說林如海雖命中有子,但註定不會有後。林絳玉在林府,能陪伴父母三年,已是他此生功德圓滿。若想林絳玉能多活些時日,在三歲之前,不得離開林府半步。
賈敏對此深信不疑。
因此賈敏在世時,林黛玉很少見外人,林絳玉更是從未離開過家裏。
但林如海對這兩位出世之人的話,沒多往心裏去。
「子不語怪力亂神。」
林如海站在賈灩身旁,聲音徐緩冷靜,「芸芸眾生,熙熙攘攘,皆為名利往來。人的一生應當如何,一是出身,二是人為,兩者缺一不可。唯一能由天註定的,除了生死,再無其他。過程如何,卻非是這些所謂的出世之人能左右。」
若果是為了能長命百歲,拋卻人間的一切,長伴青燈,何苦來人間走一遭?
賈灩聽了林如海的話,深以為然。
「即使這位大師說的是真話,我也不會跟他去出家的。」
賈灩側首,笑著看向林如海,「出世之人,喜歡說什麽四大皆空,榮華富貴如過眼雲煙。但我是入世之人,讓我天天長伴青燈敲木魚念經,隻會讓我死得更快。」
人活一輩子,最後都是一場空。
那麽活著的時候多享受些又何妨?
出世修行的人固然心智堅定,但入世享受人間煙火的人也沒什麽過錯。
賈灩覺得自己是一個需要人間煙火的人。
對那些虛無縹緲的修行,她表示理解,但不會去做。
她扯了扯林如海的衣袖,抬眼看去,兩人已經要走出桃花林,桃花源的石碑就在前方不遠處。
四合院的周大嫂子正在帶著她的幾個孩子在門口空地處擺弄剛砍迴來的竹子,旁邊還擺放著一小堆新鮮的春筍。
林絳玉和雲起兩個小男孩坐在旁邊的一張板凳上,兩人托著腮看著周大嫂子和幾個孩子忙活。
癩頭和尚見了賈灩,目露驚訝,隨即笑道:「女施主本不是此間之人,何故到了此地?」
賈灩:???
這話說的……
賈灩覺得很懵,癩頭和尚既然和破足道人一樣是能洞察天機的人,能看出來她不是原身妹子沒什麽好出奇的,但她一介凡人,要是能知道自己為什麽穿越,早就成仙了,還需要這麽蠅營狗苟、瞻前顧後的活著嗎?
賈灩不由得笑了,反問道:「大師何出此言?」
癩頭和尚打量著她,片刻之後哈哈大笑,說道:「女施主天生與草木有緣,雙木生林,難怪你會出現在此間。隻是貧僧有話要告誡女施主,如今正是天上一幹風流冤家在人間歷劫,要了結一段風流公案。女施主天外之人,誤遇這等風流冤家,定有變數。凡是變數,皆有禍患。女施主如今隨了我去,倒還可以逃過一劫。」
林如海一聽癩頭和尚的話,倒也不惱,笑罵道:「大師是得道高僧,林某人在塵世浮沉,飽受生離死別之苦,大師不思量著渡我,卻三番四次想將我妻女帶走,遁入空門,枉稱慈悲為懷。」
癩頭和尚撥弄著佛珠念了聲慈悲,徐聲說道:「林施主是入世之人,佛不渡你你自渡。出世之人誤落凡塵,千般萬般看不穿,若隨了我去,四大皆空,六根清淨,此生一了便重迴天上,豈不快活?」
林如海雙手負在身後,清俊的臉上露出些許諷刺的笑意,「好個佛不渡我我自渡,我佛慈悲,大師不去普度眾生,卻偏來與我過不去。」
賈灩聽著林如海和癩頭和尚一來一迴,便知林如海不信神佛,她微微一笑,伸手過去捏了捏林如海負在背後的手掌。
林如海:「……」
林如海頓時啞火了。
賈灩見他不說話,便笑著問癩頭和尚,「大師,您說既生變數,必有禍患。若是大難不死,引起此後種種變數,與你所言的一眾風流冤家了斷公案有何影響?」
癩頭和尚:「無甚影響,此生公案此生了。」
賈灩有些意外,調侃笑道:「如此說來,大師也是天上之人。你們這些前世當神仙的,下來了斷公案都是這般隨心所欲的嗎?」
她還以為在太虛幻境裏十二金釵正冊、副冊裏的女性,不管過程如何,結局總是註定的。
「天道四十九,猶有一線生機。榮華富貴也好,窮困潦倒也罷,最終不過泉下泥銷骨,殊途同歸。」
癩頭和尚說完,飄然而去。
世人談神仙,都說神仙萬般好。
誰知神仙也有神仙的煩惱,譬如像神瑛侍者、絳珠仙子的這些人,當神仙當久了,便覺寂寞,彼此之間又有什麽情感鬱結五內,非得要到人間來了卻所謂的風流公案。
說到底,還是覺得人間有情,想到人間來玩。
癩頭和尚和跛足道人倒是天上人間都如出一轍,冷眼旁觀。
賈灩看著癩頭和尚離去的方向,神情有些恍惚。
林如海見了癩頭和尚,嘴上不說,心裏隻覺得晦氣。
他眉頭微蹙,跟賈灩說道:「三年前與這和尚一起到府裏的,還有一個跛足道人。兩人說話,三句不離出家修行。」
三年前,癩頭和尚和跛足道人一起到林府。
和尚說林黛玉的病是天生的,如果不出家,隻能待在家裏,終身不得見外人,不流淚才不會是薄命之人。
道士說林如海雖命中有子,但註定不會有後。林絳玉在林府,能陪伴父母三年,已是他此生功德圓滿。若想林絳玉能多活些時日,在三歲之前,不得離開林府半步。
賈敏對此深信不疑。
因此賈敏在世時,林黛玉很少見外人,林絳玉更是從未離開過家裏。
但林如海對這兩位出世之人的話,沒多往心裏去。
「子不語怪力亂神。」
林如海站在賈灩身旁,聲音徐緩冷靜,「芸芸眾生,熙熙攘攘,皆為名利往來。人的一生應當如何,一是出身,二是人為,兩者缺一不可。唯一能由天註定的,除了生死,再無其他。過程如何,卻非是這些所謂的出世之人能左右。」
若果是為了能長命百歲,拋卻人間的一切,長伴青燈,何苦來人間走一遭?
賈灩聽了林如海的話,深以為然。
「即使這位大師說的是真話,我也不會跟他去出家的。」
賈灩側首,笑著看向林如海,「出世之人,喜歡說什麽四大皆空,榮華富貴如過眼雲煙。但我是入世之人,讓我天天長伴青燈敲木魚念經,隻會讓我死得更快。」
人活一輩子,最後都是一場空。
那麽活著的時候多享受些又何妨?
出世修行的人固然心智堅定,但入世享受人間煙火的人也沒什麽過錯。
賈灩覺得自己是一個需要人間煙火的人。
對那些虛無縹緲的修行,她表示理解,但不會去做。
她扯了扯林如海的衣袖,抬眼看去,兩人已經要走出桃花林,桃花源的石碑就在前方不遠處。
四合院的周大嫂子正在帶著她的幾個孩子在門口空地處擺弄剛砍迴來的竹子,旁邊還擺放著一小堆新鮮的春筍。
林絳玉和雲起兩個小男孩坐在旁邊的一張板凳上,兩人托著腮看著周大嫂子和幾個孩子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