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紅樓] 林夫人種田日常 作者:秋水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麵對林如海忽然發難,賈灩心裏吐槽,表麵言笑晏晏,用著長輩的口吻老氣橫秋地說道:「鏈兒是生在錦繡叢的風流公子哥兒,如今雖然已經成家,但輕狂風流慣了的人,一時難改。我既然是長輩,對他放心不下是很正常的。」
林如海眉峰微揚,要笑不笑地「哦」了一聲。
賈灩瞅了他一眼,然後又說:「老爺君子端方,高風亮節,如今為官一方,又深得好評,不是鏈兒能比的。再說,你既是姑父,勸誡他的話,說不定比榮國府的兩個兄長還要管用一些的。」
這倒是實話。
林如海幾代繼承爵位,到他父親那一輩,雖然已經是最後一代,但架不住林如海本人優秀,探花出身,先任蘭台寺大夫,再是巡鹽禦史,隻要不短命,三五年之內迴調中央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賈赦雖是榮國府長子,如今襲了爵位,是三品的將軍,靠的不過是祖蔭,掛職的將軍也不是實職,比不過如今是五品戶部員外郎的賈政更有話語權。
再者,上樑不正下樑歪。
賈璉這麽風流好色,跟賈赦一個接著一個取小老婆也脫不開幹係。
想起賈府的這些人,賈灩就覺得頭疼。
林如海說起賈府的事情,話裏話外都不離賈政,可見他跟賈敏的兩個胞兄之間的交往,應該是跟賈政要更親密一些,兩人在官場上互通信息,是你幫我我幫你的利益共同體。
林如海以後迴調中央,賈府萬一有什麽事情,不說這些年他和賈政的私交,就衝著心中的白月光賈敏,他肯定是要撈賈府的。
橫豎都是撈,何不趁著賈府這些年少子弟還沒完全沒救的時候,讓他多盯著些,省得後麵不得不撈的時候,才發現偌大賈府,竟然一個可用之才都沒有。
賈璉是要盯一盯的,但如今賈璉還不是最重要的。
賈灩問林如海,「你與我說老太太他們如何,兩位兄長如何。那我的母親和芸兒呢?母親的病如今是否好了些?芸兒在家塾裏讀書,表現怎樣?自從他們住進賈府的梨香院後,我舅舅有沒有找過母親與芸兒?」
林如海側頭看著她,聲音帶著淡淡笑意,「這些事情,芸兒難道沒寫信告訴你嗎?」
信是寫過的。
但賈灩沒有跟賈芸直接接觸過,根據原身妹子的記憶,賈芸是個報喜不報憂的小男孩。
當初父親病死,喪事都是交由舅舅卜世仁辦的,喪事辦完,家裏僅有的兩間屋子和一畝地也不知怎麽的,就變成是舅舅家的屋子和田地。
他們住著的屋子,當時莫名其妙地變成了借住舅舅家的,田地沒了,母親急得病情加重,隻能靠逢年過節賈府給族人發的那些救濟金過日子。
自從父親去世後,賈芸不管在外麵受了多少委屈,都不曾告訴母親與姐姐。
迴想起這個年少早熟的弟弟,賈灩心裏十分心疼,她每個月都會寫信迴去給母親和弟弟,除了關心他學業上的事情,也會關心生活上的事情。
但賈芸的迴信說的都是生活上一些快樂的瑣事,還有他在家塾裏的日常,末了都會跟賈灩說,他與母親一切都好,姐姐在揚州保重身體,勿要掛念。
怎麽能不掛念呢?
這也算是她在這個世界僅有的親人了。
賈灩抿了抿紅唇,語氣有些悵然,「芸兒是會在信上跟我說這些事情,但他自小心思就重,可能會因為不想我擔心他們,報喜不報憂。」
當初母親卜氏錯信舅舅,將父親的喪事交給他操辦,誰能想到親舅舅竟然冷血至此,不顧親姐與兩個外甥的死活,霸占他們所剩無幾的家產。
這麽厚顏無恥之人,如今見親姐和兩個外甥攀上賈府,還能不去跟親姐哭訴自己日子困難,又想從中撈點好處嗎?
賈灩是擔心卜氏心軟,對卜世仁生出一些不該有的慈悲心腸,又給他從中占了好處。
時代背景使然,這個世界的女性多少都有點扶弟魔屬性,仿佛弟弟做什麽都是對的。
賈灩覺得這些並不能太過苛責,隻能寄期望於少年賈芸能拎得清。
可是賈芸如今不過十來歲,才這麽點大的少年,就已經歷這些不堪,也太難為他了。
賈灩幽幽地嘆了一口氣。
林如海見她神色懨懨,便溫聲說道:「你放心,我這趟迴京,也將嶽母和芸兒安置好了。他們原先住在榮國府的梨香院,我去看過,那是早前國公爺靜養的處所,前通大宅,後麵有一個門通往外頭,倒也方便。不過你既然不想他們在榮國府裏住,我便做主在寧、榮兩府後巷置辦了一個三進的宅子,放了兩個老嬤嬤和四個丫鬟進去。」
賈灩愣住,看向林如海。
林如海清俊的臉上帶著淡淡笑意,徐聲說道:「一來,嶽母和芸兒也不用因住在賈府的地方太過拘謹,二來我知你定是看不慣如今賈家年少子弟的作風,芸兒在賈府與他們玩得太勤,難免無心學業,如今他離了賈府,也能安心讀書。」
林如海的安排其實很妥當。
有朝一日他要是迴調中央任職,賈灩既是老太太的幹女兒,她迴去之後免不了是要帶著兩個玉兒在榮國府小住的,賈芸和母親住在後巷,離榮國府也進,來往方便。
再說,親戚之間,沒必要撇得太清。
賈灩的母親身體也不好,賈芸年齡又小,萬一有什麽事情,還是得賈府幫襯。
林如海眉峰微揚,要笑不笑地「哦」了一聲。
賈灩瞅了他一眼,然後又說:「老爺君子端方,高風亮節,如今為官一方,又深得好評,不是鏈兒能比的。再說,你既是姑父,勸誡他的話,說不定比榮國府的兩個兄長還要管用一些的。」
這倒是實話。
林如海幾代繼承爵位,到他父親那一輩,雖然已經是最後一代,但架不住林如海本人優秀,探花出身,先任蘭台寺大夫,再是巡鹽禦史,隻要不短命,三五年之內迴調中央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賈赦雖是榮國府長子,如今襲了爵位,是三品的將軍,靠的不過是祖蔭,掛職的將軍也不是實職,比不過如今是五品戶部員外郎的賈政更有話語權。
再者,上樑不正下樑歪。
賈璉這麽風流好色,跟賈赦一個接著一個取小老婆也脫不開幹係。
想起賈府的這些人,賈灩就覺得頭疼。
林如海說起賈府的事情,話裏話外都不離賈政,可見他跟賈敏的兩個胞兄之間的交往,應該是跟賈政要更親密一些,兩人在官場上互通信息,是你幫我我幫你的利益共同體。
林如海以後迴調中央,賈府萬一有什麽事情,不說這些年他和賈政的私交,就衝著心中的白月光賈敏,他肯定是要撈賈府的。
橫豎都是撈,何不趁著賈府這些年少子弟還沒完全沒救的時候,讓他多盯著些,省得後麵不得不撈的時候,才發現偌大賈府,竟然一個可用之才都沒有。
賈璉是要盯一盯的,但如今賈璉還不是最重要的。
賈灩問林如海,「你與我說老太太他們如何,兩位兄長如何。那我的母親和芸兒呢?母親的病如今是否好了些?芸兒在家塾裏讀書,表現怎樣?自從他們住進賈府的梨香院後,我舅舅有沒有找過母親與芸兒?」
林如海側頭看著她,聲音帶著淡淡笑意,「這些事情,芸兒難道沒寫信告訴你嗎?」
信是寫過的。
但賈灩沒有跟賈芸直接接觸過,根據原身妹子的記憶,賈芸是個報喜不報憂的小男孩。
當初父親病死,喪事都是交由舅舅卜世仁辦的,喪事辦完,家裏僅有的兩間屋子和一畝地也不知怎麽的,就變成是舅舅家的屋子和田地。
他們住著的屋子,當時莫名其妙地變成了借住舅舅家的,田地沒了,母親急得病情加重,隻能靠逢年過節賈府給族人發的那些救濟金過日子。
自從父親去世後,賈芸不管在外麵受了多少委屈,都不曾告訴母親與姐姐。
迴想起這個年少早熟的弟弟,賈灩心裏十分心疼,她每個月都會寫信迴去給母親和弟弟,除了關心他學業上的事情,也會關心生活上的事情。
但賈芸的迴信說的都是生活上一些快樂的瑣事,還有他在家塾裏的日常,末了都會跟賈灩說,他與母親一切都好,姐姐在揚州保重身體,勿要掛念。
怎麽能不掛念呢?
這也算是她在這個世界僅有的親人了。
賈灩抿了抿紅唇,語氣有些悵然,「芸兒是會在信上跟我說這些事情,但他自小心思就重,可能會因為不想我擔心他們,報喜不報憂。」
當初母親卜氏錯信舅舅,將父親的喪事交給他操辦,誰能想到親舅舅竟然冷血至此,不顧親姐與兩個外甥的死活,霸占他們所剩無幾的家產。
這麽厚顏無恥之人,如今見親姐和兩個外甥攀上賈府,還能不去跟親姐哭訴自己日子困難,又想從中撈點好處嗎?
賈灩是擔心卜氏心軟,對卜世仁生出一些不該有的慈悲心腸,又給他從中占了好處。
時代背景使然,這個世界的女性多少都有點扶弟魔屬性,仿佛弟弟做什麽都是對的。
賈灩覺得這些並不能太過苛責,隻能寄期望於少年賈芸能拎得清。
可是賈芸如今不過十來歲,才這麽點大的少年,就已經歷這些不堪,也太難為他了。
賈灩幽幽地嘆了一口氣。
林如海見她神色懨懨,便溫聲說道:「你放心,我這趟迴京,也將嶽母和芸兒安置好了。他們原先住在榮國府的梨香院,我去看過,那是早前國公爺靜養的處所,前通大宅,後麵有一個門通往外頭,倒也方便。不過你既然不想他們在榮國府裏住,我便做主在寧、榮兩府後巷置辦了一個三進的宅子,放了兩個老嬤嬤和四個丫鬟進去。」
賈灩愣住,看向林如海。
林如海清俊的臉上帶著淡淡笑意,徐聲說道:「一來,嶽母和芸兒也不用因住在賈府的地方太過拘謹,二來我知你定是看不慣如今賈家年少子弟的作風,芸兒在賈府與他們玩得太勤,難免無心學業,如今他離了賈府,也能安心讀書。」
林如海的安排其實很妥當。
有朝一日他要是迴調中央任職,賈灩既是老太太的幹女兒,她迴去之後免不了是要帶著兩個玉兒在榮國府小住的,賈芸和母親住在後巷,離榮國府也進,來往方便。
再說,親戚之間,沒必要撇得太清。
賈灩的母親身體也不好,賈芸年齡又小,萬一有什麽事情,還是得賈府幫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