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紅樓] 林夫人種田日常 作者:秋水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話賈灩覺得自己是沒說錯的,賈母的屋裏如今熱鬧得很,有個銜玉出生的寶玉和史湘雲住在榮慶堂,屋裏不要太有活力。
想起原身妹子晨昏去榮慶堂定省時,那兩個傢夥滿地跑的那身勁兒……賈灩覺得還是兩個玉兒好帶多了。
而且賈母不僅屋裏有兩個渾身是勁的小傢夥,還有幾個小孫女。
說起幾個小孫女,元春入宮了,迎春和探春跟寶玉和史湘雲差不了多大年紀,就是惜春如今還小了些。
想起賈府這個大攤子,賈灩難免有些發愁。
她一發愁,就忍不住多看了林如海兩眼。
林如海還短命嗎?
他短命的話,兩個玉兒沒有親叔伯,隻有她一個繼母帶著兩個孩子迴原籍,也挺艱難的,到時候怕是不得不投奔賈府。
如果林如海不短命,兩家的利益捆綁,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死不死,都繞不開賈府這個大攤子。
第24章
024
賈灩嘆了一口氣。
林如海看向她。
賈灩毫無所覺,她一隻手撐著下巴,垂著長而濃密的睫毛,又幽幽嘆了一口氣。
林如海忍不住問:「為何嘆氣?」
隻手撐著下巴的賈灩杏眼微抬,瞅向林如海。
「我想到老太太,所以嘆氣。」
林如海臉色沉靜,淡淡地「哦」了一聲,說道:「老太太是國公夫人,身份尊貴,在府裏說一不二,又兒孫滿堂,環繞膝下,她有什麽不得已的地方,需要你為她嘆氣?」
賈灩聞言,抿著唇笑而不語。
林如海擱在桌麵上的修長五指下意識地敲著紅木台麵。
「老太太自然是身份尊貴,說一不二。可如今寧、榮兩府不比從前。自從兩個國公爺去世後,寧國府就不說了,但是榮國府,還得是老太太坐鎮,才有今日的繁榮。」
賈灩整理著腦海的記憶,還有原身妹子關於榮國府的記憶,有條不紊地跟林如海說:「寧國府的大老爺,如今熱衷尋仙問道,隻喜歡在道觀裏煉丹。在府裏的珍大爺,靠著祖宗留下的根基,倒是還能過下去。或許深宅大院,凡是沒個像老太太那樣能鎮宅的長輩看著,家風都會大不如前。我本不是寧、榮兩府的本家人,因著敏姐托給老太太的幾個夢,才得了機會嫁給老爺。老太太雖然對我好,但我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到底是為何而來到老爺身邊。」
嫁給林如海當填房太太的賈灩,不過是一粒棋子。
賈母沒什麽不對,身為一個大家族的大家長,她為家族考慮,為女兒和兩個玉兒考慮無可厚非,甚至令人動容。
而且賈母對原身妹子一家也相當禮遇,所有的事情都客客氣氣,有商有量。一旦認了賈灩當幹女兒,也是真心對她好。
真心是真心,謀劃是謀劃,兩者並不衝突。
賈灩很清楚賈母放不下兩個玉兒。
如果賈敏留下的,僅有一個林黛玉,那事情簡單得多。她擔心林黛玉幼失庭訓,就像賈灩所知道的那樣,將林黛玉接到榮國府放在身邊教養就可以。
原著裏賈母並不知道林如海會短命,也沒有要求他不能再娶,她將林黛玉接到身邊,隻是希望外孫女能在她身邊教養,長大後能談婚論嫁時不會遭人非議。
可如今賈敏留下的並不僅僅是林黛玉,還有林絳玉。林黛玉能接到身邊教養,可林絳玉呢?賈敏去世時,林絳玉甚至還不記得母親,那可是要繼承家業的。
林如海科舉出身,以探花郎的身份入仕,容貌才學都是一等一的。如今喪妻,不知多少人趕著要給他當填房太太,而林如海為了兩個孩子,續弦是早晚的事情。
與其讓外姓女嫁給林如海當填房太太,不如她主動挑一個嫁過來。古往今來的聯姻之事,死了原配的男人,從妻子的家族裏再娶一個過來當續弦是很平常的事情,隻是寧、榮兩府已經挑不出適婚的年輕姑娘罷了。
但凡能挑得出來,也輪不到賈灩。
賈灩並不想美化自己如今和林如海的關係,他們的結合本來就是賈、林兩家各取所趨,相互配合。
她清楚自己不是賈敏。
不管是林如海還是賈母,心裏都不會覺得她比賈敏更好。隻是賈敏再好,如今也是沒了,他們不得不為賈敏在林如海和兩個孩子生命的缺位,挑一個合適的人選。
賈敏到底是不是真的託夢給史太君這種事情,別人是不知道的。
但賈灩知道當年史太君為賈敏的親事,定是費盡心思,最後榜下捉婿,選中了萬裏挑一的探花郎林如海。
事實證明史太君確實眼光老辣,林如海儀表堂堂、俊逸風流,不僅得皇帝信任,在官場又吃得開,先是蘭台寺大夫,接著便是巡鹽禦史,一旦揚州任職期滿,肯定迴調中央。
隻是賈敏紅顏薄命,等不到那一天。
可史太君也不願為他人做嫁衣,林、賈兩家本是魚幫水、水幫魚的關係。如今寧、榮兩府,隻剩下賈政一人在朝廷有實職,其他的都是掛職。
至於孫子輩的,本來有出息的嫡長孫賈珠已經病死了,留下孫媳婦李紈和嫡長曾孫賈蘭。賈璉雖也有才幹卻不是當官的料,還沒成親,卻學足他父親賈赦的風流;至於銜玉而生的那位小祖宗,他能安然長大,就算是沒讓史太君失望了。
想起原身妹子晨昏去榮慶堂定省時,那兩個傢夥滿地跑的那身勁兒……賈灩覺得還是兩個玉兒好帶多了。
而且賈母不僅屋裏有兩個渾身是勁的小傢夥,還有幾個小孫女。
說起幾個小孫女,元春入宮了,迎春和探春跟寶玉和史湘雲差不了多大年紀,就是惜春如今還小了些。
想起賈府這個大攤子,賈灩難免有些發愁。
她一發愁,就忍不住多看了林如海兩眼。
林如海還短命嗎?
他短命的話,兩個玉兒沒有親叔伯,隻有她一個繼母帶著兩個孩子迴原籍,也挺艱難的,到時候怕是不得不投奔賈府。
如果林如海不短命,兩家的利益捆綁,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死不死,都繞不開賈府這個大攤子。
第24章
024
賈灩嘆了一口氣。
林如海看向她。
賈灩毫無所覺,她一隻手撐著下巴,垂著長而濃密的睫毛,又幽幽嘆了一口氣。
林如海忍不住問:「為何嘆氣?」
隻手撐著下巴的賈灩杏眼微抬,瞅向林如海。
「我想到老太太,所以嘆氣。」
林如海臉色沉靜,淡淡地「哦」了一聲,說道:「老太太是國公夫人,身份尊貴,在府裏說一不二,又兒孫滿堂,環繞膝下,她有什麽不得已的地方,需要你為她嘆氣?」
賈灩聞言,抿著唇笑而不語。
林如海擱在桌麵上的修長五指下意識地敲著紅木台麵。
「老太太自然是身份尊貴,說一不二。可如今寧、榮兩府不比從前。自從兩個國公爺去世後,寧國府就不說了,但是榮國府,還得是老太太坐鎮,才有今日的繁榮。」
賈灩整理著腦海的記憶,還有原身妹子關於榮國府的記憶,有條不紊地跟林如海說:「寧國府的大老爺,如今熱衷尋仙問道,隻喜歡在道觀裏煉丹。在府裏的珍大爺,靠著祖宗留下的根基,倒是還能過下去。或許深宅大院,凡是沒個像老太太那樣能鎮宅的長輩看著,家風都會大不如前。我本不是寧、榮兩府的本家人,因著敏姐托給老太太的幾個夢,才得了機會嫁給老爺。老太太雖然對我好,但我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到底是為何而來到老爺身邊。」
嫁給林如海當填房太太的賈灩,不過是一粒棋子。
賈母沒什麽不對,身為一個大家族的大家長,她為家族考慮,為女兒和兩個玉兒考慮無可厚非,甚至令人動容。
而且賈母對原身妹子一家也相當禮遇,所有的事情都客客氣氣,有商有量。一旦認了賈灩當幹女兒,也是真心對她好。
真心是真心,謀劃是謀劃,兩者並不衝突。
賈灩很清楚賈母放不下兩個玉兒。
如果賈敏留下的,僅有一個林黛玉,那事情簡單得多。她擔心林黛玉幼失庭訓,就像賈灩所知道的那樣,將林黛玉接到榮國府放在身邊教養就可以。
原著裏賈母並不知道林如海會短命,也沒有要求他不能再娶,她將林黛玉接到身邊,隻是希望外孫女能在她身邊教養,長大後能談婚論嫁時不會遭人非議。
可如今賈敏留下的並不僅僅是林黛玉,還有林絳玉。林黛玉能接到身邊教養,可林絳玉呢?賈敏去世時,林絳玉甚至還不記得母親,那可是要繼承家業的。
林如海科舉出身,以探花郎的身份入仕,容貌才學都是一等一的。如今喪妻,不知多少人趕著要給他當填房太太,而林如海為了兩個孩子,續弦是早晚的事情。
與其讓外姓女嫁給林如海當填房太太,不如她主動挑一個嫁過來。古往今來的聯姻之事,死了原配的男人,從妻子的家族裏再娶一個過來當續弦是很平常的事情,隻是寧、榮兩府已經挑不出適婚的年輕姑娘罷了。
但凡能挑得出來,也輪不到賈灩。
賈灩並不想美化自己如今和林如海的關係,他們的結合本來就是賈、林兩家各取所趨,相互配合。
她清楚自己不是賈敏。
不管是林如海還是賈母,心裏都不會覺得她比賈敏更好。隻是賈敏再好,如今也是沒了,他們不得不為賈敏在林如海和兩個孩子生命的缺位,挑一個合適的人選。
賈敏到底是不是真的託夢給史太君這種事情,別人是不知道的。
但賈灩知道當年史太君為賈敏的親事,定是費盡心思,最後榜下捉婿,選中了萬裏挑一的探花郎林如海。
事實證明史太君確實眼光老辣,林如海儀表堂堂、俊逸風流,不僅得皇帝信任,在官場又吃得開,先是蘭台寺大夫,接著便是巡鹽禦史,一旦揚州任職期滿,肯定迴調中央。
隻是賈敏紅顏薄命,等不到那一天。
可史太君也不願為他人做嫁衣,林、賈兩家本是魚幫水、水幫魚的關係。如今寧、榮兩府,隻剩下賈政一人在朝廷有實職,其他的都是掛職。
至於孫子輩的,本來有出息的嫡長孫賈珠已經病死了,留下孫媳婦李紈和嫡長曾孫賈蘭。賈璉雖也有才幹卻不是當官的料,還沒成親,卻學足他父親賈赦的風流;至於銜玉而生的那位小祖宗,他能安然長大,就算是沒讓史太君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