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紅樓] 林夫人種田日常 作者:秋水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隻知道母親思念外祖母時,看上去很難過。如今父親娶的太太,是母親的幹妹妹,將要與母親有著同樣的經歷。
——那也太令人難過了。
而且自從母親去世後,父親臉上的笑容也變少。要是新來的太太也像母親那樣,一病不起,那父親也真的太慘了。
於是,小小的林黛玉才來了佛堂為賈灩祈福。
小女孩的目光追逐著在風中打旋的落花,語氣認真地跟父親說道:「父親已經做得很好,母親從未在我與弟弟跟前說過父親半句不是。」
正是因為如此,林如海心中才更加覺得自己對賈敏有愧。
可這些事情說出來,小黛玉又怎麽會懂。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滿白頭。
林如海有些沉重地嘆了一口氣。
他陪女兒在西跨院的小佛堂前的台階上坐了一會兒,又擔心黛玉被風吹久了會受寒,就帶她迴了閑雲閣。
此時的林黛玉和弟弟還沒到分屋而睡的年齡,因此賈敏生前安排兩個孩子都住在閑雲閣裏,一則姐弟倆同住一處有助於培養感情,二則她也方便陪伴。
閑雲閣內三間上房,正房的西次間是林黛玉的房間,東次間是林絳玉的房間。
弟弟林絳玉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今天早晨起來的時候精神還挺好,可是跟姐姐玩耍了一會兒之後,又蔫巴了,此刻正窩在乳母的懷裏睡覺。
乳母將小傢夥抱來給林如海看過之後,又抱走去庭院裏曬太陽了。
林如海帶著林黛玉迴到正房。
林黛玉今年五歲,已經開始認字,但還沒正式啟蒙。賈敏在世時,會帶她讀書背詩,還沒開始練字。
正房的案上放著《詩經》,還鋪著幾張描紅的紙。
林如海拿起《詩經》,陪女兒讀了一會兒書,跟她說書中典故。
紫萼進來請示林如海,「老爺,陸姨娘那邊的晴翠過來,說陸姨娘問您等會兒可要去她那裏用晚膳。」
陸姨娘是賈敏生前為林如海納的妾,身家清白,閨名清洛,是個良家子。
陸清洛的父親是商賈出身,賈敏看中她性格嫻靜,心思清明。加上自己身體每況愈下,若是能有個明白人在後宅,也能為她減輕一點負擔。
但最重要的,還是要為林家開枝散葉。
可惜陸清洛嫁給林如海當妾已經三年,也沒能為林如海生下一兒半女。
陸清洛雖是妾,但她身家清白,賈敏喜歡她進退有度,也有意抬舉她。
在林府,二門以內,凡事賈敏說了算。
但若是賈敏身體不好,不能操持內宅之事,就都過問陸清洛。
到賈敏去世前那半年,林府內宅的事情,基本上都是陸清洛在操持,隻有她拿不定主意的,才會去請賈敏定奪。
林如海對賈敏愛屋及烏,賈敏看中的人,他自然也跟著高看幾分。
再則,他並非愚昧無知之人。
他與賈敏成親多年,身邊還有姨娘和通房丫鬟,卻還是子嗣單薄,想來是自己沒有多子多孫的福分,也從未遷怒過身邊人。
因此到最後,陸清洛在內宅裏,雖是妾,卻有點平妻的意思,從不被人看輕。
林如海此時聽紫萼說陸姨娘派人來問他是不是要過去用晚膳,想來是她考慮到賈灩如今生病,他大概不會在明雪堂用晚膳。不在明雪堂,那除了去西跨院也沒旁的去處。
林如海看了看外麵的天色,又低頭看向林黛玉。
林黛玉歪著頭,眨巴著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望他。
「父親要去西跨院跟姨娘一起用晚膳嗎?」
賈敏在世的時候,林黛玉是在明雪堂和父母一起用膳的,後來賈敏去世,林如海平時不是西跨院用膳,就是陪女兒在閑雲閣用膳。
想起這兩天明雪堂裏狀況不斷,如今賈灩還在病中……去西跨院用膳並不是明智之舉。
於是手裏還著《詩經》的林如海徐聲說道:「這陣子陸姨娘辛苦了,今日大早又是讓人通知取消認親,又差人去找大夫為太太看診,十分勞累。我今天就在閑雲閣陪姑娘一起用膳,不過去了。」
停了下。
他又跟紫萼說:「近日太太身體不適,須得一些時日才能養好。陸姨娘就好生在西跨院裏歇著,不用去明雪堂請安了。」
紫萼應了聲是,退出去迴話。
陽春三月,西跨院的庭院落英繽紛。
一個穿著鵝黃色小襖的女子站在一棵白色的垂絲海棠下。
樹上海棠盛開,遠遠看去仿若白雪。
樹下的女子身段優美,手裏拿著花枝出神,聽到丫鬟的腳步聲,便迴過頭來。
明眸皓齒,眼若秋水。
是個鍾靈毓秀的女子。
她見丫鬟來,語氣有些急切地問道:「老爺要過來用膳嗎?」
晴翠搖頭,迴話道:「姨娘,老爺說今晚不過來了,要在閑雲閣陪姑娘用膳。」
陸清洛聞言,頓時神色黯然。
晴翠見她神色,安慰道:「老爺平日也常陪姑娘和絳哥兒在閑雲閣用膳,今日不來,明日就會來的。」
陸清洛聞言,瞥了晴翠一眼,嘆息說道:「你懂什麽。」
昨晚新太太入門,就鬧騰出很大的動靜。今天大早,老爺單獨去祭祖,卻取消了認親和宴會,餘管家又親自去請了王大夫去明雪堂……後來府裏的僕婦都到她這兒領牌請示各種事務,說是老爺的意思。
——那也太令人難過了。
而且自從母親去世後,父親臉上的笑容也變少。要是新來的太太也像母親那樣,一病不起,那父親也真的太慘了。
於是,小小的林黛玉才來了佛堂為賈灩祈福。
小女孩的目光追逐著在風中打旋的落花,語氣認真地跟父親說道:「父親已經做得很好,母親從未在我與弟弟跟前說過父親半句不是。」
正是因為如此,林如海心中才更加覺得自己對賈敏有愧。
可這些事情說出來,小黛玉又怎麽會懂。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滿白頭。
林如海有些沉重地嘆了一口氣。
他陪女兒在西跨院的小佛堂前的台階上坐了一會兒,又擔心黛玉被風吹久了會受寒,就帶她迴了閑雲閣。
此時的林黛玉和弟弟還沒到分屋而睡的年齡,因此賈敏生前安排兩個孩子都住在閑雲閣裏,一則姐弟倆同住一處有助於培養感情,二則她也方便陪伴。
閑雲閣內三間上房,正房的西次間是林黛玉的房間,東次間是林絳玉的房間。
弟弟林絳玉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今天早晨起來的時候精神還挺好,可是跟姐姐玩耍了一會兒之後,又蔫巴了,此刻正窩在乳母的懷裏睡覺。
乳母將小傢夥抱來給林如海看過之後,又抱走去庭院裏曬太陽了。
林如海帶著林黛玉迴到正房。
林黛玉今年五歲,已經開始認字,但還沒正式啟蒙。賈敏在世時,會帶她讀書背詩,還沒開始練字。
正房的案上放著《詩經》,還鋪著幾張描紅的紙。
林如海拿起《詩經》,陪女兒讀了一會兒書,跟她說書中典故。
紫萼進來請示林如海,「老爺,陸姨娘那邊的晴翠過來,說陸姨娘問您等會兒可要去她那裏用晚膳。」
陸姨娘是賈敏生前為林如海納的妾,身家清白,閨名清洛,是個良家子。
陸清洛的父親是商賈出身,賈敏看中她性格嫻靜,心思清明。加上自己身體每況愈下,若是能有個明白人在後宅,也能為她減輕一點負擔。
但最重要的,還是要為林家開枝散葉。
可惜陸清洛嫁給林如海當妾已經三年,也沒能為林如海生下一兒半女。
陸清洛雖是妾,但她身家清白,賈敏喜歡她進退有度,也有意抬舉她。
在林府,二門以內,凡事賈敏說了算。
但若是賈敏身體不好,不能操持內宅之事,就都過問陸清洛。
到賈敏去世前那半年,林府內宅的事情,基本上都是陸清洛在操持,隻有她拿不定主意的,才會去請賈敏定奪。
林如海對賈敏愛屋及烏,賈敏看中的人,他自然也跟著高看幾分。
再則,他並非愚昧無知之人。
他與賈敏成親多年,身邊還有姨娘和通房丫鬟,卻還是子嗣單薄,想來是自己沒有多子多孫的福分,也從未遷怒過身邊人。
因此到最後,陸清洛在內宅裏,雖是妾,卻有點平妻的意思,從不被人看輕。
林如海此時聽紫萼說陸姨娘派人來問他是不是要過去用晚膳,想來是她考慮到賈灩如今生病,他大概不會在明雪堂用晚膳。不在明雪堂,那除了去西跨院也沒旁的去處。
林如海看了看外麵的天色,又低頭看向林黛玉。
林黛玉歪著頭,眨巴著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望他。
「父親要去西跨院跟姨娘一起用晚膳嗎?」
賈敏在世的時候,林黛玉是在明雪堂和父母一起用膳的,後來賈敏去世,林如海平時不是西跨院用膳,就是陪女兒在閑雲閣用膳。
想起這兩天明雪堂裏狀況不斷,如今賈灩還在病中……去西跨院用膳並不是明智之舉。
於是手裏還著《詩經》的林如海徐聲說道:「這陣子陸姨娘辛苦了,今日大早又是讓人通知取消認親,又差人去找大夫為太太看診,十分勞累。我今天就在閑雲閣陪姑娘一起用膳,不過去了。」
停了下。
他又跟紫萼說:「近日太太身體不適,須得一些時日才能養好。陸姨娘就好生在西跨院裏歇著,不用去明雪堂請安了。」
紫萼應了聲是,退出去迴話。
陽春三月,西跨院的庭院落英繽紛。
一個穿著鵝黃色小襖的女子站在一棵白色的垂絲海棠下。
樹上海棠盛開,遠遠看去仿若白雪。
樹下的女子身段優美,手裏拿著花枝出神,聽到丫鬟的腳步聲,便迴過頭來。
明眸皓齒,眼若秋水。
是個鍾靈毓秀的女子。
她見丫鬟來,語氣有些急切地問道:「老爺要過來用膳嗎?」
晴翠搖頭,迴話道:「姨娘,老爺說今晚不過來了,要在閑雲閣陪姑娘用膳。」
陸清洛聞言,頓時神色黯然。
晴翠見她神色,安慰道:「老爺平日也常陪姑娘和絳哥兒在閑雲閣用膳,今日不來,明日就會來的。」
陸清洛聞言,瞥了晴翠一眼,嘆息說道:「你懂什麽。」
昨晚新太太入門,就鬧騰出很大的動靜。今天大早,老爺單獨去祭祖,卻取消了認親和宴會,餘管家又親自去請了王大夫去明雪堂……後來府裏的僕婦都到她這兒領牌請示各種事務,說是老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