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紅樓] 林夫人種田日常 作者:秋水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如海:「……」
復又抬眼看向賈灩,像是知道賈灩在擔心些什麽似的,溫聲說道:「我去去就迴。」
賈灩抬頭,那雙黑白分明的眼睛看向他,小聲問道:「去哪兒?」
林如海:「方才餘管家火急火燎地跑去找我,我隻推說從京師來了重要的信件要處理便走開了。如今你無什麽大礙,在前頭的賓客我也須得出去照應一下。」
賈灩:「……」
身為罪魁禍首,聽到這番說辭,沒什麽好說的。
賈灩默默地鬆開了揪在手裏的衣袖。
她很想調動一下記憶,以符合此時此景的言行跟林如海說幾句話,無奈實在頭疼,有心無力,心中僅有「可別去了不迴來」這一念頭,卻說不出話來,隻能眼睜睜看著林如海離開。
第2章
002
林如海一離開,端坐在榻上的賈灩就虛弱地歪在身後的靠枕上。
楊嬤嬤見林如海離開,房內隻留了夏堇和錦葵在旁服侍。
房內燭光搖曳,昏黃燈光下的新嫁娘即使頭上綁著白紗,仍不掩麗色。
楊嬤嬤是陪著賈敏一起到揚州的,在林府內宅的位置舉足輕重。賈敏去世後,她本可以選擇迴鄉養老,但收到來自賈府的來信,說為表永結賈林兩家之好,他們在族裏挑了一名姑娘嫁給林如海當填房,如果她願意,可以在揚州繼續服侍新太太。
這時房內隻留下夏堇和錦葵兩個年輕的陪嫁丫鬟,楊嬤嬤才語重心長地跟賈灩說道:「太太何故想不開?若是當初不想嫁,大可與老太太說明緣由,老太太並非不通情理之人,你若不願嫁,她自然不會強人所難。既然太太願意嫁,又何故要在大好大的日子裏想不開?」
所謂一整天餓暈了,不過隻是賈灩的推脫,賈灩心裏明白,房裏的人也心知肚明。
賈灩倚著身後的靠枕,一時無語。
原身妹子對自己是真的狠,她現在隻覺得腦袋嗡嗡的。
她的頭很疼,也急需一點時間來理清腦海裏的巨量信息。
賈灩沉默了一下,跟楊嬤嬤說道:「我也弄不懂是怎麽迴事,那時好像是被豬油蒙了心似的,腦袋並不做主。」
賈灩想起古人是最信亂力怪神,又繼續說:「嬤嬤,今日是我與老爺大喜。有道是,隻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我會不會衝撞了什麽事情?」
楊嬤嬤一怔,不由得看向賈灩。
她對賈灩的印象並不多,賈敏是榮國公最小的女兒,身份尊貴無比。她的幾個姐姐都早已出嫁,賈敏在榮國公府,千嬌萬寵,是史太君的心頭肉。
史太君怕小女兒寂寞,時常讓族裏的姐妹到榮國公府小住。那時賈灩是住在榮國府後巷的小姑娘,到賈敏出嫁時,也不過是七八歲的年齡。
楊嬤嬤對她的印象有限,再說賈氏一族那麽多人,楊嬤嬤也難以一一記清。
隻是賈灩要嫁給林如海當填房太太,遠在京城的史太君見她願意留在揚州,繼續服侍新太太,楊嬤嬤才知道一些關於賈灩的事情。
賈灩住在榮國府後巷,家中有一個母親,還有一個弟弟賈芸。因為父親早逝,所以家中日子並不寬裕,賈芸是在賈府辦的私塾上學,學業平平。舅舅卜世人是開香料店的,條件倒是可以,但是吝於資助她們,賈灩一家先前都是靠著賈府的接濟過日子。
史太君會在賈氏一族裏挑一個姑娘來嫁給林如海,這並不是什麽奇怪的事情,隻是賈氏那麽多的姑娘,賈灩並不是最優的選擇。
因為賈灩先前另有婚約,後因男方中了進士而生了變故。
什麽事情,都不如風言風語傳得快,當初榮國府提出要將賈灩嫁給林如海當填房太太的時候,楊嬤嬤就已聽到有人在嚼舌根,說新太太長得花容月貌,本該是要當進士娘子的。
進士娘子?
林家老爺還是當年的探花郎呢,如今官拜三品,當個三品的淑人難道不比當那進士娘子風光百倍?
後來才知原來先前與賈灩有婚約的,是她的遠房表兄。那表兄京師參加春闈時,多得她母親和兄長的照拂,心中感念他們的恩情,又傾慕於表妹的賢德,生了求娶之意。
這樁婚約其實並未挑明,但彼此已有意。隻等她的表兄春闈之後稟明父母,就能提親。誰知春闈之後,她的表兄中了進士,被當朝的戶部侍郎招他為婿。
一邊是當朝為官的戶部侍郎,一邊是隻能依靠賈府救濟的小戶人家……更何況,所謂婚約不過是彼此言辭之間的暗示,從未擺在檯麵上討論,薄情郎有心不認帳,沒人能奈何得了他。
楊嬤嬤活了半輩子,見過的薄情郎和趨炎附勢之人不知幾許,對賈灩的遭遇心裏倒也生出幾分同情。
不過禍兮福所倚,若非那進士郎君寡情薄義,賈灩又豈會有這番機緣,被史太君認了女兒,還嫁給林如海呢?
楊嬤嬤打量著賈灩的神色。
年輕的女子臉色蒼白,神色卻也坦然。似乎不久前在房中撞牆的舉動,當真是衝撞了什麽東西,喪失神智所致。
隻見新人笑,不問舊人哭。
賈灩的說辭,不就是暗指賈敏陰魂不散,讓她在新婚之夜撞了邪麽?
楊嬤嬤心裏打了一個激靈,麵上笑著跟賈灩說:「太太說的哪裏話?老太太都派人來說了,您和老爺是姻緣天成,夫人在天有靈,為您和老爺高興都來不及。」
復又抬眼看向賈灩,像是知道賈灩在擔心些什麽似的,溫聲說道:「我去去就迴。」
賈灩抬頭,那雙黑白分明的眼睛看向他,小聲問道:「去哪兒?」
林如海:「方才餘管家火急火燎地跑去找我,我隻推說從京師來了重要的信件要處理便走開了。如今你無什麽大礙,在前頭的賓客我也須得出去照應一下。」
賈灩:「……」
身為罪魁禍首,聽到這番說辭,沒什麽好說的。
賈灩默默地鬆開了揪在手裏的衣袖。
她很想調動一下記憶,以符合此時此景的言行跟林如海說幾句話,無奈實在頭疼,有心無力,心中僅有「可別去了不迴來」這一念頭,卻說不出話來,隻能眼睜睜看著林如海離開。
第2章
002
林如海一離開,端坐在榻上的賈灩就虛弱地歪在身後的靠枕上。
楊嬤嬤見林如海離開,房內隻留了夏堇和錦葵在旁服侍。
房內燭光搖曳,昏黃燈光下的新嫁娘即使頭上綁著白紗,仍不掩麗色。
楊嬤嬤是陪著賈敏一起到揚州的,在林府內宅的位置舉足輕重。賈敏去世後,她本可以選擇迴鄉養老,但收到來自賈府的來信,說為表永結賈林兩家之好,他們在族裏挑了一名姑娘嫁給林如海當填房,如果她願意,可以在揚州繼續服侍新太太。
這時房內隻留下夏堇和錦葵兩個年輕的陪嫁丫鬟,楊嬤嬤才語重心長地跟賈灩說道:「太太何故想不開?若是當初不想嫁,大可與老太太說明緣由,老太太並非不通情理之人,你若不願嫁,她自然不會強人所難。既然太太願意嫁,又何故要在大好大的日子裏想不開?」
所謂一整天餓暈了,不過隻是賈灩的推脫,賈灩心裏明白,房裏的人也心知肚明。
賈灩倚著身後的靠枕,一時無語。
原身妹子對自己是真的狠,她現在隻覺得腦袋嗡嗡的。
她的頭很疼,也急需一點時間來理清腦海裏的巨量信息。
賈灩沉默了一下,跟楊嬤嬤說道:「我也弄不懂是怎麽迴事,那時好像是被豬油蒙了心似的,腦袋並不做主。」
賈灩想起古人是最信亂力怪神,又繼續說:「嬤嬤,今日是我與老爺大喜。有道是,隻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我會不會衝撞了什麽事情?」
楊嬤嬤一怔,不由得看向賈灩。
她對賈灩的印象並不多,賈敏是榮國公最小的女兒,身份尊貴無比。她的幾個姐姐都早已出嫁,賈敏在榮國公府,千嬌萬寵,是史太君的心頭肉。
史太君怕小女兒寂寞,時常讓族裏的姐妹到榮國公府小住。那時賈灩是住在榮國府後巷的小姑娘,到賈敏出嫁時,也不過是七八歲的年齡。
楊嬤嬤對她的印象有限,再說賈氏一族那麽多人,楊嬤嬤也難以一一記清。
隻是賈灩要嫁給林如海當填房太太,遠在京城的史太君見她願意留在揚州,繼續服侍新太太,楊嬤嬤才知道一些關於賈灩的事情。
賈灩住在榮國府後巷,家中有一個母親,還有一個弟弟賈芸。因為父親早逝,所以家中日子並不寬裕,賈芸是在賈府辦的私塾上學,學業平平。舅舅卜世人是開香料店的,條件倒是可以,但是吝於資助她們,賈灩一家先前都是靠著賈府的接濟過日子。
史太君會在賈氏一族裏挑一個姑娘來嫁給林如海,這並不是什麽奇怪的事情,隻是賈氏那麽多的姑娘,賈灩並不是最優的選擇。
因為賈灩先前另有婚約,後因男方中了進士而生了變故。
什麽事情,都不如風言風語傳得快,當初榮國府提出要將賈灩嫁給林如海當填房太太的時候,楊嬤嬤就已聽到有人在嚼舌根,說新太太長得花容月貌,本該是要當進士娘子的。
進士娘子?
林家老爺還是當年的探花郎呢,如今官拜三品,當個三品的淑人難道不比當那進士娘子風光百倍?
後來才知原來先前與賈灩有婚約的,是她的遠房表兄。那表兄京師參加春闈時,多得她母親和兄長的照拂,心中感念他們的恩情,又傾慕於表妹的賢德,生了求娶之意。
這樁婚約其實並未挑明,但彼此已有意。隻等她的表兄春闈之後稟明父母,就能提親。誰知春闈之後,她的表兄中了進士,被當朝的戶部侍郎招他為婿。
一邊是當朝為官的戶部侍郎,一邊是隻能依靠賈府救濟的小戶人家……更何況,所謂婚約不過是彼此言辭之間的暗示,從未擺在檯麵上討論,薄情郎有心不認帳,沒人能奈何得了他。
楊嬤嬤活了半輩子,見過的薄情郎和趨炎附勢之人不知幾許,對賈灩的遭遇心裏倒也生出幾分同情。
不過禍兮福所倚,若非那進士郎君寡情薄義,賈灩又豈會有這番機緣,被史太君認了女兒,還嫁給林如海呢?
楊嬤嬤打量著賈灩的神色。
年輕的女子臉色蒼白,神色卻也坦然。似乎不久前在房中撞牆的舉動,當真是衝撞了什麽東西,喪失神智所致。
隻見新人笑,不問舊人哭。
賈灩的說辭,不就是暗指賈敏陰魂不散,讓她在新婚之夜撞了邪麽?
楊嬤嬤心裏打了一個激靈,麵上笑著跟賈灩說:「太太說的哪裏話?老太太都派人來說了,您和老爺是姻緣天成,夫人在天有靈,為您和老爺高興都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