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一個年,就這麽變得冷冷清清了起來。
忽然間,牆外響起了敲鑼打鼓的聲音:“敵軍打來了,大家不要亂竄,大老爺們都拿好武器,保護自己的家人。”
外麵的吆喝一聲賽一聲響亮,李亭曈淚光閃閃的眼睛忽然染上了幾分笑意。
阿策這是在向她變相地報平安呢。
是呀,她不能坐以待斃。
這是個團結關海百姓的好機會,她要抓住。
李亭曈鎮定下來,派人去把左鄰右舍都通知了一遍,要他們務必守好家中的老弱婦孺。
鄰居們十分不屑,並沒有把李亭曈的話放在心上。
方才無夜去見了陸策,知曉敵軍至少在五千人左右,他們隻有兩千個士兵守在關海。這一戰,要想贏,有些困難。
“主子已經派人去南屏求援了,想來三日大軍便能趕來。”半夜見她愁眉不展,幹巴巴地安慰道。
他們曾經也是南疆人啊,這才過了短短一個月,難不成南疆士兵們還會對他們拔刀相向?
李亭曈知曉他們的反應也沒有多說什麽,她不過是在做最壞的打算罷了。
無夜聽了這話,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訥訥地退了下去。
子時,原本應該是爆竹聲連天的歡慶時刻,陸家小院卻冷清得不像話。
“去要三日,迴要三日,一來一迴,加起來六日。他們能撐得住那麽久嗎?”李亭曈咬著唇,有些擔心。
雖然她很相信陸策,但士兵人數的差距擺在那,他們也不知道能撐幾天。
反正她現在一點兒睡意也沒有,不如找點事情來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
劈裏啪啦燃燒的爆竹,總算給冷清的小院增添了幾分熱鬧。
“小姐,咱們放爆竹吧。”金子試圖給李亭曈找些樂子。
“好。”李亭曈點點頭。
隻可惜直到天亮,李亭曈也沒等到陸策迴來,反而迷迷糊糊地在院中睡著了。
還是半夏和金子一塊把她叫醒,將她送迴了屋內。
李亭曈坐在院中的搖椅上,抱著手爐,滿眼期待地看向大門。
她在等那個熟悉的身影。
“阿策呢,有消息嗎?”李亭曈搖了搖昏昏沉沉的腦袋,第一句話依然問的是陸策。
金子一臉擔憂地說道:“許是前線戰事繁忙,姑爺沒空把消息傳迴來。”
“啊啾。”李亭曈一醒來就打了跟噴嚏,金子擔憂地看著她。
小姐不會是染上風寒了吧?
因此她毫不猶豫地接過半夏遞來的薑茶一飲而盡。
肚裏有了熱乎乎的東西,李亭曈覺得好受多了,糊塗的腦子也有些清明了起來。
“夫人,喝碗薑茶吧。”半夏早早熬好了薑茶,見李亭曈醒了,連忙端了上來。
李亭曈覺得喉嚨燒得火辣辣的疼,而且腦袋也是暈乎乎的,她知道這是感冒的前兆。這個節骨眼她可不能生病了。
沒過多久,便匆匆跑了迴來。
“夫人有個事得告訴您,但您可千萬別急。”半夏有些猶豫,不知道該不該把這事告訴有些生病的李亭曈。
“讓人去打聽打聽,現在戰況如何了。”她使勁掐了一把自己的虎口,強迫自己清醒起來。
“是。”半夏將碗拿走,退了下去。
“什麽?這我怎麽能不急?備馬車,我得出去一趟。”李亭曈掙紮著起床。
“小姐,您的身子最重要。”金子急得一把拉住了她。
“趕緊說。”李亭曈心揪成了一團,生怕從她嘴裏冒出不中聽的話。
“大營的糧草被南疆人燒了。”半夏沉聲說道。
“半夏,拿上銀子去把城裏所有米鋪的米都買了。”李亭曈吩咐道。
半夏點點頭,不敢耽擱半分。
“聽我的。”李亭曈沒有解釋太多,硬邦邦地甩下三個字,踉蹌著起床自己穿衣裳。
“外邊冷,您把手爐帶好了。”見勸阻無效,金子隻得替她更衣,將她包裹得嚴嚴實實的。
馬蹄聲噠噠噠的響著,李亭曈的大腦飛速運轉著。
軍隊裏可是兩千多個人啊,關海城內所有的鋪子加在一起的糧食怕是也隻夠他們撐上一天。
“去知州府。”李亭曈一臉凝重地上了馬車。
若是沒有糧食,別說五日了,恐怕他們兩日都撐不下去了。
“嗯。”李亭曈收迴思緒,帶著金子下了馬車。
門口的守衛見到李亭曈有些詫異:“將軍夫人,您怎麽來了。”
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麽辦。
“夫人,知州府到了。”馬夫將馬拉停,小聲迴稟道。
李亭曈本就虛弱,這一走快,她喘得就更厲害了。
胡啟生聽聞李亭曈找她,心下頓覺不妙。
“我要見知州大人。”
“小的這就帶您過去。”守衛也知道陸策帶人抵抗南疆士兵的事情,猜測她應當是有要緊事要找知州,因此腳步也快了起來。
“軍中的糧草被人燒了,我們得快點湊齊食物,不然這兩千將士得餓死。我已經派了人將城中所有的米都買下來了。”李亭曈覺得眼皮子都要抬不起來了,還是強打著精神跟胡啟生解釋。
“什麽?”胡啟生驚訝得瞪大了眼睛。
陸將軍不會出什麽事了吧?
“夫人神色匆匆,可是發生了什麽事?”胡啟生膽戰心驚地問道。
“陸夫人,不瞞您所說,這糧庫裏啊是一粒糧食也沒有。”胡啟生說到這個更憤怒了。
“什麽?”李亭曈更詫異了。
“這群南疆人好不要臉!”他一想到城會被攻破,頓時焦急了起來。
“胡大人,您能不能開倉放糧,讓前線的戰士們吃飽。”李亭曈看著他來迴踱步,看得頭暈,連忙叫住了他。
“那群南疆人棄城之前一把火把糧庫燒了個一幹二淨,他們帶不走,也一粒不給咱們留。”胡啟生說到最後,眉毛都氣得豎了起來。
李亭曈沒想到還有這麽一茬,她眉頭緊鎖道:“那後麵幾日可要怎麽撐啊,援軍還得五日後才到呢。”
“這……容我想想。”胡啟生也意識到這事的重要性,跟著沉思了起來。
“軍民一家親。”李亭曈像是想到了什麽,小聲嘀咕了起來。
“你說什麽?”胡啟生沒聽明白,奇怪地問道。
忽然間,牆外響起了敲鑼打鼓的聲音:“敵軍打來了,大家不要亂竄,大老爺們都拿好武器,保護自己的家人。”
外麵的吆喝一聲賽一聲響亮,李亭曈淚光閃閃的眼睛忽然染上了幾分笑意。
阿策這是在向她變相地報平安呢。
是呀,她不能坐以待斃。
這是個團結關海百姓的好機會,她要抓住。
李亭曈鎮定下來,派人去把左鄰右舍都通知了一遍,要他們務必守好家中的老弱婦孺。
鄰居們十分不屑,並沒有把李亭曈的話放在心上。
方才無夜去見了陸策,知曉敵軍至少在五千人左右,他們隻有兩千個士兵守在關海。這一戰,要想贏,有些困難。
“主子已經派人去南屏求援了,想來三日大軍便能趕來。”半夜見她愁眉不展,幹巴巴地安慰道。
他們曾經也是南疆人啊,這才過了短短一個月,難不成南疆士兵們還會對他們拔刀相向?
李亭曈知曉他們的反應也沒有多說什麽,她不過是在做最壞的打算罷了。
無夜聽了這話,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訥訥地退了下去。
子時,原本應該是爆竹聲連天的歡慶時刻,陸家小院卻冷清得不像話。
“去要三日,迴要三日,一來一迴,加起來六日。他們能撐得住那麽久嗎?”李亭曈咬著唇,有些擔心。
雖然她很相信陸策,但士兵人數的差距擺在那,他們也不知道能撐幾天。
反正她現在一點兒睡意也沒有,不如找點事情來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
劈裏啪啦燃燒的爆竹,總算給冷清的小院增添了幾分熱鬧。
“小姐,咱們放爆竹吧。”金子試圖給李亭曈找些樂子。
“好。”李亭曈點點頭。
隻可惜直到天亮,李亭曈也沒等到陸策迴來,反而迷迷糊糊地在院中睡著了。
還是半夏和金子一塊把她叫醒,將她送迴了屋內。
李亭曈坐在院中的搖椅上,抱著手爐,滿眼期待地看向大門。
她在等那個熟悉的身影。
“阿策呢,有消息嗎?”李亭曈搖了搖昏昏沉沉的腦袋,第一句話依然問的是陸策。
金子一臉擔憂地說道:“許是前線戰事繁忙,姑爺沒空把消息傳迴來。”
“啊啾。”李亭曈一醒來就打了跟噴嚏,金子擔憂地看著她。
小姐不會是染上風寒了吧?
因此她毫不猶豫地接過半夏遞來的薑茶一飲而盡。
肚裏有了熱乎乎的東西,李亭曈覺得好受多了,糊塗的腦子也有些清明了起來。
“夫人,喝碗薑茶吧。”半夏早早熬好了薑茶,見李亭曈醒了,連忙端了上來。
李亭曈覺得喉嚨燒得火辣辣的疼,而且腦袋也是暈乎乎的,她知道這是感冒的前兆。這個節骨眼她可不能生病了。
沒過多久,便匆匆跑了迴來。
“夫人有個事得告訴您,但您可千萬別急。”半夏有些猶豫,不知道該不該把這事告訴有些生病的李亭曈。
“讓人去打聽打聽,現在戰況如何了。”她使勁掐了一把自己的虎口,強迫自己清醒起來。
“是。”半夏將碗拿走,退了下去。
“什麽?這我怎麽能不急?備馬車,我得出去一趟。”李亭曈掙紮著起床。
“小姐,您的身子最重要。”金子急得一把拉住了她。
“趕緊說。”李亭曈心揪成了一團,生怕從她嘴裏冒出不中聽的話。
“大營的糧草被南疆人燒了。”半夏沉聲說道。
“半夏,拿上銀子去把城裏所有米鋪的米都買了。”李亭曈吩咐道。
半夏點點頭,不敢耽擱半分。
“聽我的。”李亭曈沒有解釋太多,硬邦邦地甩下三個字,踉蹌著起床自己穿衣裳。
“外邊冷,您把手爐帶好了。”見勸阻無效,金子隻得替她更衣,將她包裹得嚴嚴實實的。
馬蹄聲噠噠噠的響著,李亭曈的大腦飛速運轉著。
軍隊裏可是兩千多個人啊,關海城內所有的鋪子加在一起的糧食怕是也隻夠他們撐上一天。
“去知州府。”李亭曈一臉凝重地上了馬車。
若是沒有糧食,別說五日了,恐怕他們兩日都撐不下去了。
“嗯。”李亭曈收迴思緒,帶著金子下了馬車。
門口的守衛見到李亭曈有些詫異:“將軍夫人,您怎麽來了。”
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麽辦。
“夫人,知州府到了。”馬夫將馬拉停,小聲迴稟道。
李亭曈本就虛弱,這一走快,她喘得就更厲害了。
胡啟生聽聞李亭曈找她,心下頓覺不妙。
“我要見知州大人。”
“小的這就帶您過去。”守衛也知道陸策帶人抵抗南疆士兵的事情,猜測她應當是有要緊事要找知州,因此腳步也快了起來。
“軍中的糧草被人燒了,我們得快點湊齊食物,不然這兩千將士得餓死。我已經派了人將城中所有的米都買下來了。”李亭曈覺得眼皮子都要抬不起來了,還是強打著精神跟胡啟生解釋。
“什麽?”胡啟生驚訝得瞪大了眼睛。
陸將軍不會出什麽事了吧?
“夫人神色匆匆,可是發生了什麽事?”胡啟生膽戰心驚地問道。
“陸夫人,不瞞您所說,這糧庫裏啊是一粒糧食也沒有。”胡啟生說到這個更憤怒了。
“什麽?”李亭曈更詫異了。
“這群南疆人好不要臉!”他一想到城會被攻破,頓時焦急了起來。
“胡大人,您能不能開倉放糧,讓前線的戰士們吃飽。”李亭曈看著他來迴踱步,看得頭暈,連忙叫住了他。
“那群南疆人棄城之前一把火把糧庫燒了個一幹二淨,他們帶不走,也一粒不給咱們留。”胡啟生說到最後,眉毛都氣得豎了起來。
李亭曈沒想到還有這麽一茬,她眉頭緊鎖道:“那後麵幾日可要怎麽撐啊,援軍還得五日後才到呢。”
“這……容我想想。”胡啟生也意識到這事的重要性,跟著沉思了起來。
“軍民一家親。”李亭曈像是想到了什麽,小聲嘀咕了起來。
“你說什麽?”胡啟生沒聽明白,奇怪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