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青山見到杜子山的同時,官軍大營裏的主帥營帳內氣氛也同樣凝重。
“你們說青山那邊能成功嗎?”林凡坐在書案上,向與會眾人問道。
其他人心裏也都沒底,麵對林凡的問題,不知道應該如何迴答,於是大部分人都選擇了默不作聲。
隻有安寧搖搖頭道:“不好說,具體結果還是要看青山與杜子山的交涉情況到底是怎樣的。”
好在林凡也沒想從他們那裏得到答案,他歎了一口氣,有些後悔的說道:“唉,可能還是我操之過急了,這件事應該等到更穩妥一些的時候再做的。”
通過這次的伏擊,安寧他們將賊軍援兵一舉殲滅。
在安寧他們一邊押送降兵俘虜送往光州,同時也派人為林凡帶來了獲勝的消息。
解除了後顧之憂,林凡他們又把全部的精神放在了賊軍大營這邊。
以官軍現在的兵力,想要強攻賊營不是不行,但要為此付出很大的傷亡。
而這個結果,是現在家底還薄的林凡所不願意見到的。
所以他很快想到了另外一個辦法,那就是派人前去勸降。
如果這個辦法能成,官軍不僅可以避免傷亡,還可以從那些賊兵裏麵挑選一些精銳將士,補充官軍在這一戰中折損的人手。
對於這件事,大家起初都不是很讚成。因為這事看上去太荒誕了,要知道杜子山大營裏主力尚存,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想要勸降談何容易。
可林凡已經通過這次伏擊戰證明了他不會無的放矢,所以這件事既然是林凡提出來的,大家也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沒有進行反對。反正就算事情不成,也不會對官軍造成什麽大的損失。
按照林凡自己的想法,這個辦法既然是他提出來的,最好還是他親自去談。
他這話剛一出口,馬上就遭到了在場所有人的一致否決。
眼下兩軍正在交戰,若是林凡去了那就等於是羊入虎口。
萬一賊軍趁這個機會把林凡給扣下或者直接給殺了,那這仗可就沒法打了。這樣一來,就該官軍向杜子山他們投降了。
好說歹說,大家才把林凡給勸住,讓他打消了這個想法。
可接下來大家又犯難了,林凡不能去,那派誰去才是最合適的呢?
能做勸降者的人,既要能說會道,腦子要轉的快,還要有一定的地位。最重要的是膽子要大,那些被人一嚇唬,就恨不能把腦袋縮進褲襠裏的人肯定是不行的。
根據這些前提條件,大家找了一圈,才發現根本沒這個人。
像鄧文通、曾涼他們這樣的,讓他們打仗可以,讓他們去勸降,這太為難他們了。
王虎就更不用說了,就他那直性子,說不了幾句話就會被人拉出去砍了。
而安寧、陳方舒兩人按理來說倒是挺適合的。可他們太年輕了,在杜子山眼中,他們說得話未必有很強的說服力。
而且他們和賊軍都是在戰場上見過的,賊營的援軍也是他們親手覆滅的。
正所謂仇人見麵分外眼紅,杜子山接受安寧他們的勸降的可能性,遠沒有殺了他們給戰死賊軍報仇來的大。
何況在賊兵眼裏,安寧他們一死,無疑是讓官軍失去了兩員大將,局勢因此出現逆轉也不是不可能。
排除了申州方麵的這些人,在剩下的人中,光州張奇這邊的人挑出一個來,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然而光州這邊的這些人終究是缺了幾分膽色,讓他們去,必然不能成事,反倒還會被賊軍恥笑。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打算放棄這個辦法,另想他法的時候。
李青山主動站了出來,他自告奮勇的要擔任這次勸降的使者。
因為李青山隻是一介文士,林凡擔心他的安全,想要拒絕。
而李青山則向林凡信心滿滿的說他有辦法,就算不成也能保全自身。
按他所說,是否能辦成這件事,與個人勇武並沒有什麽關係。進了賊軍大營,個人武力再高也翻不起什麽水花。
雖然他的話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林凡知道,別看李青山表麵上信心十足,可實際上心裏不一定有太大的把握。
他之所以主動站出來,是因為他在心底產生的那一絲危機感。
大家都是從永陽就跟隨在林凡左右的老人,如今安寧他們都已經登堂入室,成為了真正的朝廷官員。而他還是隻能做林凡的書吏,已經被他們拉開了不少的距離。
尤其是和陳方舒相比,兩人跟隨林凡的時間差不多,陳方舒比他還要年輕許多,可而今陳方舒已經走在了他的前麵,要說他心裏沒有落差是不可能的。
李青山明白,林凡早晚會走到更高的位置上去,到時候肯定會有更多、更有才華的人追隨在他的身邊。
現在自己之所以能得到林凡的重用,就是因為他身邊還沒有足夠的人可用。而日後一旦這樣的情況出現改變,他李青山又該如何自處。
誠然林凡是一個重感情的人,但在自己沒有足夠功勞的前提下,林凡縱然是看在情分上對自己多有照顧,自己又能走到哪一步呢?又憑什麽和安寧、陳方舒這些人並肩站在林凡的身後?
而且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樣,是一個有汙點的人,這一點對他相當不利,會影響到他以後的升遷。
與以後會追隨林凡的人相比,自己唯一的優勢就是跟隨林凡更早。他現在就是憑這一點,站在後來人的前麵。
但隻有這個還遠遠不夠,他現在已經被同時期的陳方舒拉下了一個身位。
如果不做出改變,這種差距在以後隻會越來越大,被他們遠遠落在身後。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可能到最後的時候,會讓他連追隨林凡的資格都沒有。
而要想改變現狀,他就必須有更多的機會表現自己,立下足夠多的功勞,這樣才能跟上其他人的腳步。
對李青山來說,他這種肩不能
抗、手不能提的讀書人,想要指望在戰場上積攢的那點軍功來跟其他人比,那他一輩子恐怕連安寧、陳方舒他們的影子也別想看見。
想要追上他們,李青山自認他隻能另辟蹊徑。
眼前的事就是這樣的一個機會,雖然風險很高,但收獲也同樣很大。要是真的辦成了這件事,或許他就能借這樁功勞得到一個官身。
富貴險中求,他不想錯過這樣一個機會,這才主動請求前去勸降。
由於李青山的堅持,林凡隻能無奈的答應。但讓他保證一定要注意安全,盡量不要做一些有可能會激怒賊軍的舉動。勸降不成沒關係,活著迴來才是最要緊的。
實際上在李青山他們出發之後,林凡就有些暗暗後悔了。
這個計劃是他為自己製定的,所以他在一開始提出來的時候還不覺得有什麽。
可這事放在李青山他們身上,就讓他覺得有點冒失了,應該考慮周全之後再決定是否應該實施的。
見林凡臉上依然掛著憂慮,鄧文通勸解道:“大人不必過於憂慮,從表麵上看賊營那邊還很平靜,也沒什麽動亂,這證明裏麵並沒有太大的事情發生,最起碼眼下李書辦他們在安全上應該沒什麽問題!”
林凡嗯了一聲:“我知道,隻是他們進營之後消息全無,這讓我有些不放心!”
鄧文通所說和林凡的猜想一樣,以官軍以往和賊兵打交道的經驗來看,如果李青山他們被殺了,那他們的腦袋早就被從營裏丟出來了,用來嘲諷和激怒官軍。
既然這樣的事還沒有發生,那就是說事情暫時還沒有往最壞的方向發展。
這樣看來,杜子山並不拒絕或者說並不完全拒絕與官軍交涉。
這也就意味著杜子山不是沒有考慮過與官軍進行接觸。
或許他並不願意投降,但也沒有把官軍視為必須你死我活的仇敵。
可能是因為杜子山本來就出身官軍,沒有受過官吏欺壓的原因。他對朝廷和官府,並沒有其他賊軍高層那般痛恨,這可能也是他願意同官軍交涉的理由。
對於官軍來說,這比麵對一個失去理智的、瘋狂的杜子山要好得多。不論這次的勸降能不能成,隻要不故意去激怒他,李青山他們的安全還是有一定的保障的。
不過知道這些也沒什麽用,除了讓林凡稍稍的有那麽一些放心之外,對於李青山他們眼下遇到的情況,沒有絲毫改善。
為了不讓鄧文通他們擔心自己,林凡隻能把焦急和憂慮都放在心底。既然他們現在什麽也做不了,就沒必要讓所有人都跟他一樣著急。
他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不管那邊傳來的消息是好的還是不好,他們都隻能等。
於是他老老實實的坐在了自己的椅子上,既是讓自己平靜下來,也是為了安其他人的心。
隻是每當有人進出營帳或者是有斥候來匯報消息的時候,林凡那不由自主的目光,還是證明了他內心裏的焦躁和不安。
“你們說青山那邊能成功嗎?”林凡坐在書案上,向與會眾人問道。
其他人心裏也都沒底,麵對林凡的問題,不知道應該如何迴答,於是大部分人都選擇了默不作聲。
隻有安寧搖搖頭道:“不好說,具體結果還是要看青山與杜子山的交涉情況到底是怎樣的。”
好在林凡也沒想從他們那裏得到答案,他歎了一口氣,有些後悔的說道:“唉,可能還是我操之過急了,這件事應該等到更穩妥一些的時候再做的。”
通過這次的伏擊,安寧他們將賊軍援兵一舉殲滅。
在安寧他們一邊押送降兵俘虜送往光州,同時也派人為林凡帶來了獲勝的消息。
解除了後顧之憂,林凡他們又把全部的精神放在了賊軍大營這邊。
以官軍現在的兵力,想要強攻賊營不是不行,但要為此付出很大的傷亡。
而這個結果,是現在家底還薄的林凡所不願意見到的。
所以他很快想到了另外一個辦法,那就是派人前去勸降。
如果這個辦法能成,官軍不僅可以避免傷亡,還可以從那些賊兵裏麵挑選一些精銳將士,補充官軍在這一戰中折損的人手。
對於這件事,大家起初都不是很讚成。因為這事看上去太荒誕了,要知道杜子山大營裏主力尚存,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想要勸降談何容易。
可林凡已經通過這次伏擊戰證明了他不會無的放矢,所以這件事既然是林凡提出來的,大家也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沒有進行反對。反正就算事情不成,也不會對官軍造成什麽大的損失。
按照林凡自己的想法,這個辦法既然是他提出來的,最好還是他親自去談。
他這話剛一出口,馬上就遭到了在場所有人的一致否決。
眼下兩軍正在交戰,若是林凡去了那就等於是羊入虎口。
萬一賊軍趁這個機會把林凡給扣下或者直接給殺了,那這仗可就沒法打了。這樣一來,就該官軍向杜子山他們投降了。
好說歹說,大家才把林凡給勸住,讓他打消了這個想法。
可接下來大家又犯難了,林凡不能去,那派誰去才是最合適的呢?
能做勸降者的人,既要能說會道,腦子要轉的快,還要有一定的地位。最重要的是膽子要大,那些被人一嚇唬,就恨不能把腦袋縮進褲襠裏的人肯定是不行的。
根據這些前提條件,大家找了一圈,才發現根本沒這個人。
像鄧文通、曾涼他們這樣的,讓他們打仗可以,讓他們去勸降,這太為難他們了。
王虎就更不用說了,就他那直性子,說不了幾句話就會被人拉出去砍了。
而安寧、陳方舒兩人按理來說倒是挺適合的。可他們太年輕了,在杜子山眼中,他們說得話未必有很強的說服力。
而且他們和賊軍都是在戰場上見過的,賊營的援軍也是他們親手覆滅的。
正所謂仇人見麵分外眼紅,杜子山接受安寧他們的勸降的可能性,遠沒有殺了他們給戰死賊軍報仇來的大。
何況在賊兵眼裏,安寧他們一死,無疑是讓官軍失去了兩員大將,局勢因此出現逆轉也不是不可能。
排除了申州方麵的這些人,在剩下的人中,光州張奇這邊的人挑出一個來,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然而光州這邊的這些人終究是缺了幾分膽色,讓他們去,必然不能成事,反倒還會被賊軍恥笑。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打算放棄這個辦法,另想他法的時候。
李青山主動站了出來,他自告奮勇的要擔任這次勸降的使者。
因為李青山隻是一介文士,林凡擔心他的安全,想要拒絕。
而李青山則向林凡信心滿滿的說他有辦法,就算不成也能保全自身。
按他所說,是否能辦成這件事,與個人勇武並沒有什麽關係。進了賊軍大營,個人武力再高也翻不起什麽水花。
雖然他的話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林凡知道,別看李青山表麵上信心十足,可實際上心裏不一定有太大的把握。
他之所以主動站出來,是因為他在心底產生的那一絲危機感。
大家都是從永陽就跟隨在林凡左右的老人,如今安寧他們都已經登堂入室,成為了真正的朝廷官員。而他還是隻能做林凡的書吏,已經被他們拉開了不少的距離。
尤其是和陳方舒相比,兩人跟隨林凡的時間差不多,陳方舒比他還要年輕許多,可而今陳方舒已經走在了他的前麵,要說他心裏沒有落差是不可能的。
李青山明白,林凡早晚會走到更高的位置上去,到時候肯定會有更多、更有才華的人追隨在他的身邊。
現在自己之所以能得到林凡的重用,就是因為他身邊還沒有足夠的人可用。而日後一旦這樣的情況出現改變,他李青山又該如何自處。
誠然林凡是一個重感情的人,但在自己沒有足夠功勞的前提下,林凡縱然是看在情分上對自己多有照顧,自己又能走到哪一步呢?又憑什麽和安寧、陳方舒這些人並肩站在林凡的身後?
而且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樣,是一個有汙點的人,這一點對他相當不利,會影響到他以後的升遷。
與以後會追隨林凡的人相比,自己唯一的優勢就是跟隨林凡更早。他現在就是憑這一點,站在後來人的前麵。
但隻有這個還遠遠不夠,他現在已經被同時期的陳方舒拉下了一個身位。
如果不做出改變,這種差距在以後隻會越來越大,被他們遠遠落在身後。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可能到最後的時候,會讓他連追隨林凡的資格都沒有。
而要想改變現狀,他就必須有更多的機會表現自己,立下足夠多的功勞,這樣才能跟上其他人的腳步。
對李青山來說,他這種肩不能
抗、手不能提的讀書人,想要指望在戰場上積攢的那點軍功來跟其他人比,那他一輩子恐怕連安寧、陳方舒他們的影子也別想看見。
想要追上他們,李青山自認他隻能另辟蹊徑。
眼前的事就是這樣的一個機會,雖然風險很高,但收獲也同樣很大。要是真的辦成了這件事,或許他就能借這樁功勞得到一個官身。
富貴險中求,他不想錯過這樣一個機會,這才主動請求前去勸降。
由於李青山的堅持,林凡隻能無奈的答應。但讓他保證一定要注意安全,盡量不要做一些有可能會激怒賊軍的舉動。勸降不成沒關係,活著迴來才是最要緊的。
實際上在李青山他們出發之後,林凡就有些暗暗後悔了。
這個計劃是他為自己製定的,所以他在一開始提出來的時候還不覺得有什麽。
可這事放在李青山他們身上,就讓他覺得有點冒失了,應該考慮周全之後再決定是否應該實施的。
見林凡臉上依然掛著憂慮,鄧文通勸解道:“大人不必過於憂慮,從表麵上看賊營那邊還很平靜,也沒什麽動亂,這證明裏麵並沒有太大的事情發生,最起碼眼下李書辦他們在安全上應該沒什麽問題!”
林凡嗯了一聲:“我知道,隻是他們進營之後消息全無,這讓我有些不放心!”
鄧文通所說和林凡的猜想一樣,以官軍以往和賊兵打交道的經驗來看,如果李青山他們被殺了,那他們的腦袋早就被從營裏丟出來了,用來嘲諷和激怒官軍。
既然這樣的事還沒有發生,那就是說事情暫時還沒有往最壞的方向發展。
這樣看來,杜子山並不拒絕或者說並不完全拒絕與官軍交涉。
這也就意味著杜子山不是沒有考慮過與官軍進行接觸。
或許他並不願意投降,但也沒有把官軍視為必須你死我活的仇敵。
可能是因為杜子山本來就出身官軍,沒有受過官吏欺壓的原因。他對朝廷和官府,並沒有其他賊軍高層那般痛恨,這可能也是他願意同官軍交涉的理由。
對於官軍來說,這比麵對一個失去理智的、瘋狂的杜子山要好得多。不論這次的勸降能不能成,隻要不故意去激怒他,李青山他們的安全還是有一定的保障的。
不過知道這些也沒什麽用,除了讓林凡稍稍的有那麽一些放心之外,對於李青山他們眼下遇到的情況,沒有絲毫改善。
為了不讓鄧文通他們擔心自己,林凡隻能把焦急和憂慮都放在心底。既然他們現在什麽也做不了,就沒必要讓所有人都跟他一樣著急。
他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不管那邊傳來的消息是好的還是不好,他們都隻能等。
於是他老老實實的坐在了自己的椅子上,既是讓自己平靜下來,也是為了安其他人的心。
隻是每當有人進出營帳或者是有斥候來匯報消息的時候,林凡那不由自主的目光,還是證明了他內心裏的焦躁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