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綜武俠] 我靠美貌達成HE成就 作者:胖噠一籮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刻他們仿佛又迴到了初見時那般針鋒相對,一路上朝夕相處攢下的溫情消散而盡。也罷,那不過隻是虛浮於表麵的「假溫情」罷了。
方思阮將帶來的東西置於他身旁的案幾上,捋平信紙,又伸手將毛筆遞給他,淡淡道:「小王爺,給你父王寫信吧。」
王保保望向她,視線從她麵容下落至雪白的皓腕上,伸手接過,蘸墨,落筆,轉眼間信箋上行雲流水般地洇出一排字。片刻之後,他就將寫完的信箋交給方思阮。
他並沒有再說些什麽,從頭到尾異常配合。
墨跡尚未幹透,方思阮接過信箋,手指避開字跡部分。她執著信箋,一一看過他信中所寫的內容,隻見信箋裏的字跡排布工整,字形俊秀飄逸、秀麗流暢。內容並無不妥之處。
這蒙古人倒是寫了一手的好字,她忍不住暗嘆,但轉瞬又想到他本名擴廓帖木兒,卻給特意自己起了個漢名「王保保」,想來對漢人文化頗感興趣,字寫得好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今蒙古人基本可以分作兩類,第一類便是如王保保這般,雖是蒙古人,但深受漢人文化影響,熟讀四書五經,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文化習俗上漸漸漢化,與漢人幾乎無異。
另一類如被罷免的大丞相伯顏那般的守舊派,仇視漢人,他甚至提出過殺盡張、王、劉、李、季五姓漢人的荒唐言論。
她看得正認真,忽聽王保保的聲音在耳旁響起。
他說道:「信我已按照你的要求寫好,你盡管派人送去吧,順便連同我這隻玉帶鉤一起。」
視線裏又出現塊白玉鏤雕鵝首帶鉤,玉質溫潤,勝似珍珠,鏤雕手藝巧奪天工,這是王保保剛剛從身上取下的。
方思阮目光凝滯,卻聽他繼續道,「我父王看到這隻玉帶鉤就知我真假。」
她伸手接過,略帶錯愕,不明白到了此時他為何還是如此配合。
王保保氣定神閑地踱步與她擦肩而過,兀自低頭淺笑:「方姑娘,我還是要提醒你一句。你初入江湖,有些事情你還是不懂。不是所有事情都會在你的掌握之中的。」
方思阮看著他的背影:「你到底想說什麽?」
他站定,轉過身盯著她,道:「你太小瞧了我們蒙古人,也太小瞧了我父王。他在戰場上征戰了那麽多年,一路走到今天這個位置,怎麽會是個為了私情而罔顧大局的人?即使今天是他自己被你挾持在此,也必不會退讓分毫。」
王保保說得很認真,也異常肯定,方思阮瞧得出來。
她心中已然相信他的話,卻並不露異色:「虎毒尚且不食子。你說我小瞧了你們蒙古人。但你也小瞧了為人父母者的那一片拳拳愛子之心。他為了元廷能不顧自身安危,但你又焉知他不會因為愛子心切,為了你的性命而暫時退讓一步呢?」
成與不成,總要試上一試。
總不能被他一語就激得全然失去信心。
方思阮推門離去之際,王保保在她身後緩緩開口:「那我就靜候你的佳音。」
她轉身迴望,王保保負手而立。
日光明晃刺目,猶如礫玉流金直直射向窗牗,幾乎要烤化那層薄薄的窗欞紙,直直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烏黑的發猶如染上金紗,扶光似真非真地隱去他的神情,隻能看到他清貴的臉上好似又徐徐露出了個從容不迫的笑容。
他開口說:
「如果失敗了,你記得再來找我。或許我還有方法助你解困。」
他是那樣胸有成竹,又是那樣確信她必然會有求於他。
第15章 光明頂(15)
王驤跌跌撞撞地翻過一座小山丘,汝陽王的兵馬駐紮在袁州城外五裏處。他甫一入元軍視線內,就被團團圍住,當即呈上一封書信和玉帶鉤,大唿自己是為傳信而來。
一蒙古兵接過,給汝陽王送去。
汝陽王圍而不攻,自有其意,先前攻破紅巾軍已損失了不少兵馬,他不願再在袁州損失一兵一卒。己方兵力優勢之下隻消圍困住他們,待他們耗盡糧食,自然能不攻自破。他不缺時間和糧食,能跟他們耗得下去。
信送來時,汝陽王正在營帳內與手下商議要事,那小兵掀開簾帳入內打斷了交談,他麵露不耐:「何事?」
「啟稟王爺,袁州城內的反賊送來一封信和玉帶鉤,說王爺看過後自會知曉。」
汝陽王取過那枚玉帶鉤,握在手裏摩挲著,未打開信目光已凝重起來……
……
方思阮在州府內等著迴音,一隻手突然按住了她的肩膀。她一驚,迴首,見一疤痕累累的赤發頭陀不知何時悄無聲息地落在身後。她認得這張醜陋可怖的臉孔,先前在汝陽王府內她與他有過一麵之緣,眼前人正是花剌子模國進獻給汝陽王府的苦頭陀。
方思阮心一突,也不知他是如何獨自一人潛進來的。但苦頭陀默默看了她半天,始終沒有動手,也未驚動元兵,顯然並無將她抓到汝陽王跟前的打算。她一時間有些摸不透他的想法。
苦頭陀盯了她半晌,按在方思阮肩上的手重了重,另一隻手打了個手勢,示意她跟他走。
方思阮咬唇思忖,她此刻想反駁他的要求也是不可能,武功上勝不過他。這苦頭陀明明可以直接將她掠走,但還是跟她打了個招唿,並無傷她之意。那她就與他走上這一遭,看他到底是何意?
方思阮將帶來的東西置於他身旁的案幾上,捋平信紙,又伸手將毛筆遞給他,淡淡道:「小王爺,給你父王寫信吧。」
王保保望向她,視線從她麵容下落至雪白的皓腕上,伸手接過,蘸墨,落筆,轉眼間信箋上行雲流水般地洇出一排字。片刻之後,他就將寫完的信箋交給方思阮。
他並沒有再說些什麽,從頭到尾異常配合。
墨跡尚未幹透,方思阮接過信箋,手指避開字跡部分。她執著信箋,一一看過他信中所寫的內容,隻見信箋裏的字跡排布工整,字形俊秀飄逸、秀麗流暢。內容並無不妥之處。
這蒙古人倒是寫了一手的好字,她忍不住暗嘆,但轉瞬又想到他本名擴廓帖木兒,卻給特意自己起了個漢名「王保保」,想來對漢人文化頗感興趣,字寫得好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今蒙古人基本可以分作兩類,第一類便是如王保保這般,雖是蒙古人,但深受漢人文化影響,熟讀四書五經,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文化習俗上漸漸漢化,與漢人幾乎無異。
另一類如被罷免的大丞相伯顏那般的守舊派,仇視漢人,他甚至提出過殺盡張、王、劉、李、季五姓漢人的荒唐言論。
她看得正認真,忽聽王保保的聲音在耳旁響起。
他說道:「信我已按照你的要求寫好,你盡管派人送去吧,順便連同我這隻玉帶鉤一起。」
視線裏又出現塊白玉鏤雕鵝首帶鉤,玉質溫潤,勝似珍珠,鏤雕手藝巧奪天工,這是王保保剛剛從身上取下的。
方思阮目光凝滯,卻聽他繼續道,「我父王看到這隻玉帶鉤就知我真假。」
她伸手接過,略帶錯愕,不明白到了此時他為何還是如此配合。
王保保氣定神閑地踱步與她擦肩而過,兀自低頭淺笑:「方姑娘,我還是要提醒你一句。你初入江湖,有些事情你還是不懂。不是所有事情都會在你的掌握之中的。」
方思阮看著他的背影:「你到底想說什麽?」
他站定,轉過身盯著她,道:「你太小瞧了我們蒙古人,也太小瞧了我父王。他在戰場上征戰了那麽多年,一路走到今天這個位置,怎麽會是個為了私情而罔顧大局的人?即使今天是他自己被你挾持在此,也必不會退讓分毫。」
王保保說得很認真,也異常肯定,方思阮瞧得出來。
她心中已然相信他的話,卻並不露異色:「虎毒尚且不食子。你說我小瞧了你們蒙古人。但你也小瞧了為人父母者的那一片拳拳愛子之心。他為了元廷能不顧自身安危,但你又焉知他不會因為愛子心切,為了你的性命而暫時退讓一步呢?」
成與不成,總要試上一試。
總不能被他一語就激得全然失去信心。
方思阮推門離去之際,王保保在她身後緩緩開口:「那我就靜候你的佳音。」
她轉身迴望,王保保負手而立。
日光明晃刺目,猶如礫玉流金直直射向窗牗,幾乎要烤化那層薄薄的窗欞紙,直直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烏黑的發猶如染上金紗,扶光似真非真地隱去他的神情,隻能看到他清貴的臉上好似又徐徐露出了個從容不迫的笑容。
他開口說:
「如果失敗了,你記得再來找我。或許我還有方法助你解困。」
他是那樣胸有成竹,又是那樣確信她必然會有求於他。
第15章 光明頂(15)
王驤跌跌撞撞地翻過一座小山丘,汝陽王的兵馬駐紮在袁州城外五裏處。他甫一入元軍視線內,就被團團圍住,當即呈上一封書信和玉帶鉤,大唿自己是為傳信而來。
一蒙古兵接過,給汝陽王送去。
汝陽王圍而不攻,自有其意,先前攻破紅巾軍已損失了不少兵馬,他不願再在袁州損失一兵一卒。己方兵力優勢之下隻消圍困住他們,待他們耗盡糧食,自然能不攻自破。他不缺時間和糧食,能跟他們耗得下去。
信送來時,汝陽王正在營帳內與手下商議要事,那小兵掀開簾帳入內打斷了交談,他麵露不耐:「何事?」
「啟稟王爺,袁州城內的反賊送來一封信和玉帶鉤,說王爺看過後自會知曉。」
汝陽王取過那枚玉帶鉤,握在手裏摩挲著,未打開信目光已凝重起來……
……
方思阮在州府內等著迴音,一隻手突然按住了她的肩膀。她一驚,迴首,見一疤痕累累的赤發頭陀不知何時悄無聲息地落在身後。她認得這張醜陋可怖的臉孔,先前在汝陽王府內她與他有過一麵之緣,眼前人正是花剌子模國進獻給汝陽王府的苦頭陀。
方思阮心一突,也不知他是如何獨自一人潛進來的。但苦頭陀默默看了她半天,始終沒有動手,也未驚動元兵,顯然並無將她抓到汝陽王跟前的打算。她一時間有些摸不透他的想法。
苦頭陀盯了她半晌,按在方思阮肩上的手重了重,另一隻手打了個手勢,示意她跟他走。
方思阮咬唇思忖,她此刻想反駁他的要求也是不可能,武功上勝不過他。這苦頭陀明明可以直接將她掠走,但還是跟她打了個招唿,並無傷她之意。那她就與他走上這一遭,看他到底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