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帶著種地小遊戲穿三國 作者:屏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是,當曹德將他們帶迴來後,先是讓他們每個人都洗漱幹淨,將儀容打理好,然後將眾人集齊在一起,由一位渾身都是腱子肉的矯健少將給他們施粥布飯,他們居然每個人都打到了一碗香噴噴的麥飯!
後來那小郎君又說了些什麽,眾人已經沒心思聽了,他們隻記住了曹德說的,隻要好好幹事,接受管教,每日能吃上兩頓幹飯,一頓麥飯一頓粟米飯,甚至表現得好,還會給他們加餐加肉。
這下眾人沸騰了,看向小郎君的眼裏都是泛著光。
他們當初就是日子過不下去,才跟著人起義,可當了黃巾軍,日子也沒見著好過起來,一家老小都跟在黃巾軍隊伍後,兵眷混雜,前後相隨,但軍中並沒有輜重糧草,他們隻能靠掠奪來維持生計,大多數時候都是飢一頓飽一頓的,哪裏還奢想一日能吃上兩頓,甚至是吃肉!
如今他們看著曹德,不覺得這是乳臭未幹的毛孩,隻覺得不愧是貴人家的孩子,行事就是大氣,他們隻恨曹德不能立即布置任務,好讓他們努力幹活早日吃肉。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聽了曹德許諾出來的條件都高興點頭,其中不乏目光閃爍之人,盯著木桶裏的糧食一臉貪婪,而曹德則是在心中記下這些人模樣,然後叮囑曹勇對其嚴加看管,一旦犯事嚴懲不貸。
有些人是天生壞種,根本不可能改造成功,若不是現在鐵器珍貴,曹德都想給這些壞傢夥腳上套個鐵疙瘩,然後發配他們去幹最苦的活。
但考慮到如今還沒徹底將這些人收服,為了服眾,也為了不打草驚蛇,隻能先將他們記在小本本上,迴頭再收拾。
曹德將自己得來的一萬黃巾軍分成了三支分隊,第一支負責開荒伐木,第二支負責建工坊、開採石料,第三支則是專門負責後勤與種樹。
做完任務分工後,曹德就興沖沖帶著他們開工。中原一帶如今林木眾多,伐木開荒,砍下來的木頭可以製成木炭當工坊的燃料,而開墾出來的荒地則等著開春天暖就播種。
第二支隊伍人員是最辛苦的,他們要建工坊,因為曹德如今要建的是瓷器工坊,瓷器需要在特殊的窯洞裏燒製,光是搭建窯洞,就需要許多的磚石,而瓷器原料也是需要大量的黏土、石英,曹德出資買入了一部分青磚迴來,但還有一部分的石料、黏土和石英都要第二支隊伍的人去開採。
因為他們要幹的活著實比其他兩支隊伍人員辛苦,曹德特地把那些不服管教的刺頭都調入其中,既然是勞改,可不得讓他們好好勞作一番。
第三支隊伍的活相對而言就輕鬆不少,曹德選了一些相對比較老實的,讓他們負責每日夥食烹煮與種樹之事。雖然這中原林木眾多,但如今不僅是他帶人砍伐,曹操那邊也在組織人手開荒,再加上現下不管是世家大族修建亭榭閣樓,還是尋常百姓建房,都是直接伐木當材料,長此以往這裏的生態必然會受到破壞水土流失。
曹德可沒忘記前世的黃河「一碗水半碗沙」,雖然經過數代人的努力整治,黃河在慢慢恢復逐漸告別泥沙,但其中的艱辛不容小覷,若是能在一開始就做好防護日後也省了許多勞累。
即使旁人不懂,曹德卻還堅持這個種樹計劃,每砍伐了一棵,必然要種上雙倍,甚至是更多,他還跑去找他哥叨叨起來,曹軍人數龐大,即便是讓每人都種上一棵,也是可觀的數目。
「兄長,這種樹之事不容輕視,即便是為子孫計,也該多種些……」曹德每日都來曹營苦口婆心勸他哥,「咱們每日砍伐那麽多樹,長此以往,必有枯竭之日,況且古人也說『斧斤以時入山林』……」
曹德恨不得趴在他哥耳邊大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然而曹操隻覺得腦瓜子都嗡嗡嗡的,這些儒家經義他聽著就煩,正想喊個兵卒將他弟帶出去,就聽曹德又說,「若是樹林都砍盡,必將洪澇頻發,黃河決堤……」
曹操神情一凝,「為何這砍樹還會引發水患?」
曹操聽他哥發問,頓時來了精神,詳細地給曹操科普植被重要性,沒了它們在地表的攔截,雨水會很快匯集到一起,就形成了洪水。而沒了樹木對土地的抓力,泥沙流失到黃河,抬高了河床,自然就容易決堤。
他講得通俗易懂,不過是短短幾句話,曹操便聽明白了,好半晌才道,「原來是這麽個緣故。」
他們大漢災異頻仍,其中水患有數十次,甚至天子為其頒布罪己詔,可經他幼弟所言,所謂水患,追根溯源還是伐木之禍,與神靈無關。
曹操嘴角微翹,心情舒暢,他就知道那些儒家書生所謂的「天人合一」根本不可信,轉頭又見幼弟阿疾還在繼續叨叨,大手一揮,「三日,頂多讓士兵們去種樹三日。」
曹德眼睛一亮,立刻點頭應下。
三日已經足夠了,如今曹營的士兵加上青州降卒,估計都有四十來萬兵馬,即便是一日種上一顆青苗,三日也能種上一百萬多棵,這個數目已經很龐大了,他再繼續讓第三支隊伍降卒日日種樹,很快這裏又會是鬱鬱蔥蔥。
自覺是幹了一件大事的曹德心情美好,等迴到【城址】見到手下的那些降卒時,心情依舊還不錯。
在每日穩定供飯的福利下,目前這些人大多數還是老實的,曹德將老爹之前撥給他的十幾個打手都帶過來安紮在【城址】,讓他們監管這些降卒,這十幾人都是精銳,基本上是以一抵十,不過人數還是少了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後來那小郎君又說了些什麽,眾人已經沒心思聽了,他們隻記住了曹德說的,隻要好好幹事,接受管教,每日能吃上兩頓幹飯,一頓麥飯一頓粟米飯,甚至表現得好,還會給他們加餐加肉。
這下眾人沸騰了,看向小郎君的眼裏都是泛著光。
他們當初就是日子過不下去,才跟著人起義,可當了黃巾軍,日子也沒見著好過起來,一家老小都跟在黃巾軍隊伍後,兵眷混雜,前後相隨,但軍中並沒有輜重糧草,他們隻能靠掠奪來維持生計,大多數時候都是飢一頓飽一頓的,哪裏還奢想一日能吃上兩頓,甚至是吃肉!
如今他們看著曹德,不覺得這是乳臭未幹的毛孩,隻覺得不愧是貴人家的孩子,行事就是大氣,他們隻恨曹德不能立即布置任務,好讓他們努力幹活早日吃肉。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聽了曹德許諾出來的條件都高興點頭,其中不乏目光閃爍之人,盯著木桶裏的糧食一臉貪婪,而曹德則是在心中記下這些人模樣,然後叮囑曹勇對其嚴加看管,一旦犯事嚴懲不貸。
有些人是天生壞種,根本不可能改造成功,若不是現在鐵器珍貴,曹德都想給這些壞傢夥腳上套個鐵疙瘩,然後發配他們去幹最苦的活。
但考慮到如今還沒徹底將這些人收服,為了服眾,也為了不打草驚蛇,隻能先將他們記在小本本上,迴頭再收拾。
曹德將自己得來的一萬黃巾軍分成了三支分隊,第一支負責開荒伐木,第二支負責建工坊、開採石料,第三支則是專門負責後勤與種樹。
做完任務分工後,曹德就興沖沖帶著他們開工。中原一帶如今林木眾多,伐木開荒,砍下來的木頭可以製成木炭當工坊的燃料,而開墾出來的荒地則等著開春天暖就播種。
第二支隊伍人員是最辛苦的,他們要建工坊,因為曹德如今要建的是瓷器工坊,瓷器需要在特殊的窯洞裏燒製,光是搭建窯洞,就需要許多的磚石,而瓷器原料也是需要大量的黏土、石英,曹德出資買入了一部分青磚迴來,但還有一部分的石料、黏土和石英都要第二支隊伍的人去開採。
因為他們要幹的活著實比其他兩支隊伍人員辛苦,曹德特地把那些不服管教的刺頭都調入其中,既然是勞改,可不得讓他們好好勞作一番。
第三支隊伍的活相對而言就輕鬆不少,曹德選了一些相對比較老實的,讓他們負責每日夥食烹煮與種樹之事。雖然這中原林木眾多,但如今不僅是他帶人砍伐,曹操那邊也在組織人手開荒,再加上現下不管是世家大族修建亭榭閣樓,還是尋常百姓建房,都是直接伐木當材料,長此以往這裏的生態必然會受到破壞水土流失。
曹德可沒忘記前世的黃河「一碗水半碗沙」,雖然經過數代人的努力整治,黃河在慢慢恢復逐漸告別泥沙,但其中的艱辛不容小覷,若是能在一開始就做好防護日後也省了許多勞累。
即使旁人不懂,曹德卻還堅持這個種樹計劃,每砍伐了一棵,必然要種上雙倍,甚至是更多,他還跑去找他哥叨叨起來,曹軍人數龐大,即便是讓每人都種上一棵,也是可觀的數目。
「兄長,這種樹之事不容輕視,即便是為子孫計,也該多種些……」曹德每日都來曹營苦口婆心勸他哥,「咱們每日砍伐那麽多樹,長此以往,必有枯竭之日,況且古人也說『斧斤以時入山林』……」
曹德恨不得趴在他哥耳邊大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然而曹操隻覺得腦瓜子都嗡嗡嗡的,這些儒家經義他聽著就煩,正想喊個兵卒將他弟帶出去,就聽曹德又說,「若是樹林都砍盡,必將洪澇頻發,黃河決堤……」
曹操神情一凝,「為何這砍樹還會引發水患?」
曹操聽他哥發問,頓時來了精神,詳細地給曹操科普植被重要性,沒了它們在地表的攔截,雨水會很快匯集到一起,就形成了洪水。而沒了樹木對土地的抓力,泥沙流失到黃河,抬高了河床,自然就容易決堤。
他講得通俗易懂,不過是短短幾句話,曹操便聽明白了,好半晌才道,「原來是這麽個緣故。」
他們大漢災異頻仍,其中水患有數十次,甚至天子為其頒布罪己詔,可經他幼弟所言,所謂水患,追根溯源還是伐木之禍,與神靈無關。
曹操嘴角微翹,心情舒暢,他就知道那些儒家書生所謂的「天人合一」根本不可信,轉頭又見幼弟阿疾還在繼續叨叨,大手一揮,「三日,頂多讓士兵們去種樹三日。」
曹德眼睛一亮,立刻點頭應下。
三日已經足夠了,如今曹營的士兵加上青州降卒,估計都有四十來萬兵馬,即便是一日種上一顆青苗,三日也能種上一百萬多棵,這個數目已經很龐大了,他再繼續讓第三支隊伍降卒日日種樹,很快這裏又會是鬱鬱蔥蔥。
自覺是幹了一件大事的曹德心情美好,等迴到【城址】見到手下的那些降卒時,心情依舊還不錯。
在每日穩定供飯的福利下,目前這些人大多數還是老實的,曹德將老爹之前撥給他的十幾個打手都帶過來安紮在【城址】,讓他們監管這些降卒,這十幾人都是精銳,基本上是以一抵十,不過人數還是少了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