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封神同人] 武王孝子,紂王賢孫 作者:儒墨刀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姬發微微挑眉,挑眼向殷誦看去。眼瞧著夏日酷暑將近,他現在整日戴著木製的麵具,的確十分的不舒服。
姬發咧嘴一笑,正要說些感謝的話。殷誦卻一臉後悔的模樣,扭頭就跑,根本容不得他挽留。
姬發瞧著殷誦跑得飛快,好似害怕他追趕上去一般。姬發不由得發笑。
姬發再次低頭望了一眼手裏藝術品一般精美的麵具。然後姬發轉身鑽進了營帳。等他再出來,臉上的麵具已經換新。
一刻鍾後,殷郊迴自己的營帳,在門口看到姬發,同時也瞧見了姬發新換的麵具。
殷郊臉上露出吃驚的神情。他瞧著姬發臉上的麵具,第一個感覺就是這東西不像這個世界的工匠能夠雕琢出來的。
殷郊立即猜出這麽個新鮮玩意出自哪裏。殷郊心直口快,向姬發問道:「這麵具是誦兒給你的?」
姬發笑聲爽朗:「是。」
殷郊頓時不是滋味起來。他的寶貝兒子還沒送過麵具給他這個「親生」的父親呢。
太子殿下撇了下嘴,實在說不出讓自己的親衛上交的話。殷郊隻能輕輕地哼了一聲,表達心中那一份小小的嫉妒。
殷誦迴到自己的營帳,很快將麵具的事拋到了腦後。他休息了一會兒後,從儲物袋裏取出幾卷竹簡。
這些竹簡都是十多年前,殷誦從殷商王族祖廟帶走的文獻資料。殷誦拿出的這幾卷,正是夏朝與商朝兩朝開國之君的生平記載。
殷誦將這幾卷史料細細地研讀。一直到黃天祥端了晚食進來,殷誦才堪堪將竹簡放下。
黃天祥對此見怪不怪。殷誦並不總是將讀書的時間花費在商城中兌換的書籍。黃天祥經常看到殷誦閱讀這些古老的竹簡、帛書、龜殼。
而且,黃天祥發現,最近幾年殷誦閱讀這些古籍的頻率越來越高。
黃天祥將食物和水放到殷誦清理出來的案麵上。
殷誦取了竹筷,用清水清洗了一下。他一邊低頭做事一邊對黃天祥問道:「黃老將軍那邊有消息麽?」
黃天祥聞言,臉上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歡喜和感激的笑意。
黃天祥立刻迴道:「我按照你昨天教的,今天父親一來我就尋了機會和他說話。堂叔當時就在旁邊,一直幫忙勸說。父親好歹把話都聽進去了。」
「後麵好險叫我和老太師當麵撞上。」黃天祥做出害怕的誇張表情,又迅速收斂起來。
小光頭繼續說道:「我沒敢偷聽聞太師對父親說了什麽。是等太師離開後,我才敢進去詢問了一遍。」
「堂叔叫我盡管放心,父親和老太師已經溝通好了。父親和堂叔都讓我代他們向你和兩位殿下道謝。日後他們都忠心於你們父子兩人。」
殷誦點點頭。武成王那邊能帶這樣一句話過來,顯然是聞太師已經和他們透過氣,要保黃飛虎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職務。
殷誦嘴角流露出舒心的笑意。天下兵馬大元帥可是掌管著整個大商的武官體係。
一直以來,讓他叫絕的是,武成王投奔西岐這麽多年,兵馬大元帥這麽重要的職位,竟然一直空著。就如同他的兩個先祖商容與比幹的相位一般。
由此可見,如今的朝歌朝堂混亂到了何種地步!
殷誦心底冷嗤暴君的不作為。這昏君為了在朝堂上少一些掣肘,竟然將這些攸關整個大商正常運轉的關鍵職位全部空缺兩人!
殷誦吃完飯,繼續研讀古籍。到了深夜,過了子時,殷誦將竹簡一一合上,收迴到儲物袋中。他已經大體明白燃燈道人執意將武王送入紅砂陣的原因。
殷誦猜想,在燃燈老道以及闡教兩位教主的預設中,武王入紅砂陣,就如同當年商湯引火自焚一般,並不會傷及性命。
在殷誦看來,紅砂陣也好,將他的先祖成湯包裹住的熊熊大火也罷,都能瞬間吞噬一具肉體凡胎。
但是根據史籍記載,當年烈火足足燒了三個時辰,大火熄滅後,坐在柴堆之上的成湯先祖竟然絲毫無損,安然無恙。
這一段被史官當做「神跡」,記載到了竹簡中。
按照薑子牙的意思,保住成湯,理應也該保住武王的,便是人族氣運。
殷誦是了解「質量守恆定律」的。所以薑子牙不敢想,他卻能斷定,成湯為祈雨自焚,是受到了設計。背後搗鬼者十有八九是仙界,為的就是磨損人族的氣運,防備人族再出聖人。
至於武王為什麽沒有倖免於難……殷誦蹙眉,然後下意識在自己身上摸了摸。
第099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殷誦下床,走出營帳,找到了自家叔叔。
殷洪正在打坐,感覺有人進來,連忙睜眼。
看清來人是誰,二殿下神情一鬆。
殷洪聽完殷誦的請求,有些吃驚:「你怎麽想到去火雲洞?是有事相求三位老爺嗎?」
殷誦點了點頭:「之前得了三位老爺許多恩惠,原本就該早早登門道謝的。」
殷洪沒有拒絕。反正明日開拔後,大軍行動緩慢,不會立即抵達朝歌。大軍沿路上走的都是大商守軍的關隘,不會出現敵襲的危險。他們叔侄倆趁著這個時間去一趟芙蓉峰,耽誤不了。
「明日我先去太師那裏稟報一聲,再帶你走。」二殿下囑咐侄子稍安勿急。
殷誦點頭。他雖然急於前往火雲宮,向三位聖人求證自己關於人族氣運去向的想法,倒也沒有急切到半夜三更就跑過去的程度。
姬發咧嘴一笑,正要說些感謝的話。殷誦卻一臉後悔的模樣,扭頭就跑,根本容不得他挽留。
姬發瞧著殷誦跑得飛快,好似害怕他追趕上去一般。姬發不由得發笑。
姬發再次低頭望了一眼手裏藝術品一般精美的麵具。然後姬發轉身鑽進了營帳。等他再出來,臉上的麵具已經換新。
一刻鍾後,殷郊迴自己的營帳,在門口看到姬發,同時也瞧見了姬發新換的麵具。
殷郊臉上露出吃驚的神情。他瞧著姬發臉上的麵具,第一個感覺就是這東西不像這個世界的工匠能夠雕琢出來的。
殷郊立即猜出這麽個新鮮玩意出自哪裏。殷郊心直口快,向姬發問道:「這麵具是誦兒給你的?」
姬發笑聲爽朗:「是。」
殷郊頓時不是滋味起來。他的寶貝兒子還沒送過麵具給他這個「親生」的父親呢。
太子殿下撇了下嘴,實在說不出讓自己的親衛上交的話。殷郊隻能輕輕地哼了一聲,表達心中那一份小小的嫉妒。
殷誦迴到自己的營帳,很快將麵具的事拋到了腦後。他休息了一會兒後,從儲物袋裏取出幾卷竹簡。
這些竹簡都是十多年前,殷誦從殷商王族祖廟帶走的文獻資料。殷誦拿出的這幾卷,正是夏朝與商朝兩朝開國之君的生平記載。
殷誦將這幾卷史料細細地研讀。一直到黃天祥端了晚食進來,殷誦才堪堪將竹簡放下。
黃天祥對此見怪不怪。殷誦並不總是將讀書的時間花費在商城中兌換的書籍。黃天祥經常看到殷誦閱讀這些古老的竹簡、帛書、龜殼。
而且,黃天祥發現,最近幾年殷誦閱讀這些古籍的頻率越來越高。
黃天祥將食物和水放到殷誦清理出來的案麵上。
殷誦取了竹筷,用清水清洗了一下。他一邊低頭做事一邊對黃天祥問道:「黃老將軍那邊有消息麽?」
黃天祥聞言,臉上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歡喜和感激的笑意。
黃天祥立刻迴道:「我按照你昨天教的,今天父親一來我就尋了機會和他說話。堂叔當時就在旁邊,一直幫忙勸說。父親好歹把話都聽進去了。」
「後麵好險叫我和老太師當麵撞上。」黃天祥做出害怕的誇張表情,又迅速收斂起來。
小光頭繼續說道:「我沒敢偷聽聞太師對父親說了什麽。是等太師離開後,我才敢進去詢問了一遍。」
「堂叔叫我盡管放心,父親和老太師已經溝通好了。父親和堂叔都讓我代他們向你和兩位殿下道謝。日後他們都忠心於你們父子兩人。」
殷誦點點頭。武成王那邊能帶這樣一句話過來,顯然是聞太師已經和他們透過氣,要保黃飛虎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職務。
殷誦嘴角流露出舒心的笑意。天下兵馬大元帥可是掌管著整個大商的武官體係。
一直以來,讓他叫絕的是,武成王投奔西岐這麽多年,兵馬大元帥這麽重要的職位,竟然一直空著。就如同他的兩個先祖商容與比幹的相位一般。
由此可見,如今的朝歌朝堂混亂到了何種地步!
殷誦心底冷嗤暴君的不作為。這昏君為了在朝堂上少一些掣肘,竟然將這些攸關整個大商正常運轉的關鍵職位全部空缺兩人!
殷誦吃完飯,繼續研讀古籍。到了深夜,過了子時,殷誦將竹簡一一合上,收迴到儲物袋中。他已經大體明白燃燈道人執意將武王送入紅砂陣的原因。
殷誦猜想,在燃燈老道以及闡教兩位教主的預設中,武王入紅砂陣,就如同當年商湯引火自焚一般,並不會傷及性命。
在殷誦看來,紅砂陣也好,將他的先祖成湯包裹住的熊熊大火也罷,都能瞬間吞噬一具肉體凡胎。
但是根據史籍記載,當年烈火足足燒了三個時辰,大火熄滅後,坐在柴堆之上的成湯先祖竟然絲毫無損,安然無恙。
這一段被史官當做「神跡」,記載到了竹簡中。
按照薑子牙的意思,保住成湯,理應也該保住武王的,便是人族氣運。
殷誦是了解「質量守恆定律」的。所以薑子牙不敢想,他卻能斷定,成湯為祈雨自焚,是受到了設計。背後搗鬼者十有八九是仙界,為的就是磨損人族的氣運,防備人族再出聖人。
至於武王為什麽沒有倖免於難……殷誦蹙眉,然後下意識在自己身上摸了摸。
第099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殷誦下床,走出營帳,找到了自家叔叔。
殷洪正在打坐,感覺有人進來,連忙睜眼。
看清來人是誰,二殿下神情一鬆。
殷洪聽完殷誦的請求,有些吃驚:「你怎麽想到去火雲洞?是有事相求三位老爺嗎?」
殷誦點了點頭:「之前得了三位老爺許多恩惠,原本就該早早登門道謝的。」
殷洪沒有拒絕。反正明日開拔後,大軍行動緩慢,不會立即抵達朝歌。大軍沿路上走的都是大商守軍的關隘,不會出現敵襲的危險。他們叔侄倆趁著這個時間去一趟芙蓉峰,耽誤不了。
「明日我先去太師那裏稟報一聲,再帶你走。」二殿下囑咐侄子稍安勿急。
殷誦點頭。他雖然急於前往火雲宮,向三位聖人求證自己關於人族氣運去向的想法,倒也沒有急切到半夜三更就跑過去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