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封神同人] 武王孝子,紂王賢孫 作者:儒墨刀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是世上哪裏有那樣的公平呢?不要說殷誦困惑,就是他這樣垂暮的老人,看遍了人世萬千,依舊尋不到答案。
姬昌伸手,帶著殷誦坐到田埂上。他望向前方田地裏辛苦勞作的百姓。勞作中的人們時不時直起腰板,稍稍鬆緩身上的酸疼。當他們看見西伯侯時,都會朝這位長者招招手,打招唿。
姬昌樂見這般百姓和樂、安居樂業的景象。
西伯侯抬手迴應遠處,一個六十多歲的老漢的招手問候。
姬昌低頭,對殷誦慈祥地解釋道:「朝廷每年製定的糧價確實隨年景,年年不同價。但是勤勞的人總能夠收到更多的糧食。多一些糧食,總比少一些糧食,多出一份保障。」
殷誦仰頭望著老者,聽對方的緩聲慢談。殷誦唇角微微翹起。
姬昌拿羑裏舉例:「天道酬勤。羑裏近兩年家家戶戶的收成比過去多出了兩成。但是糧官去年製定的糧價隻降了一成。多出來的一成,便是他們勤勞一年的報酬。」
殷誦嘴角的笑意更加愉悅了:「可是,別的地方沒有這樣的收成呀。」
「如果,我是說如果,沒有羑裏這個標杆在,周邊地區糧食收購的價位會不會隻下降半成,甚至更少?那樣的話,每年窮死、餓死的百姓不就少了很多嗎?」殷誦作為卷王,可太了解「卷」字奧義了。從來都是卷者生,被卷者死。生殺大權掌控在上位者手中時,尤其如此。
姬昌嘴角的笑意猛然消失。
殷誦眨巴大眼睛,求知若渴地望著姬昌。他誠心讚嘆起來:「我聽說西岐的景象與別的地方都不一樣,百姓勤勞耕種,家家豐衣足食,戶戶糧倉填滿。」
這「讚嘆」聲,聽在姬昌的耳裏,是何其的諷刺?姬昌兩邊腮幫上垂老的肌肉微微顫抖,從來都是挺直的腰板忽然佝僂了下去。
老者苦澀出聲問道:「天下間餓死的百姓,竟然有我西岐一份罪過嗎?」
殷誦看到姬昌這副頹然的模樣,不禁搖頭嘆息。他不解:「您明明知道這件事與西岐無關,與羑裏無關。你為什麽就是不肯告訴我真相,為自己辯解呢?」
姬昌笑得比哭還難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身為臣下,不可言語君王的過錯。君王不會有錯,錯的隻會是下麵的臣子。是我們沒有盡到輔佐的職責。」
殷誦歪頭,不能理解姬昌這番話。他還是喜歡語文課本上,陳勝喊出的口號,多爽氣!
無奈啊,殷誦自己就是王侯子弟。他日若是活不下去,他想搞起義,都沒法用「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個口號煽動人心,忽悠人上船。
殷誦手臂抵在膝蓋上,雙手捧起白嫩水靈的小臉蛋。一雙大眼睛,骨碌碌地看著西伯侯:「這麽說,西岐一定不會背叛大商,學南都鄂氏造反啦?」
姬昌輕輕吸氣,猛然從稚子言語間製造出來的難堪中抽出神。老者陡然明白這原來是一個「圈套」。
西伯侯苦笑連連:「王孫兜了這麽大一個圈子,為的就是這句話?」
姬昌微微搖頭,嘆息:「你隻是一個六歲的孩子,這樣的問題不應該從你口中出來的。」這麽小的孩子,正應該是天真爛漫的時候,不應該有這樣的憂思與愁惑。
西伯侯不禁想起了家中的次子和四子。這兩個兒子是他眾多兒子中最精彩的兩個。姬昌心裏清楚,西岐的未來,必然落在這兩個兒子的肩頭。
姬昌不禁遙想次子姬發、四子姬旦如王孫這般年紀時,是個什麽模樣。他的這兩個兒子自幼聰慧,這麽點大的時候,已經懂得很多大人都不懂的道理。
但是無論姬發還是姬旦,都不會像朝歌的王孫,錐子一樣尖銳。他的兩個兒子自幼就非常懂事,十分的謹慎和沉穩,知道什麽當出口,什麽是不能的。
姬昌神情有些恍惚,忽然聽到殷誦說道:「若是西岐也叛了,我怕是活不到那般年歲了。此時不思考,以後就沒機會了。」
殷誦想起薑子牙說的「你的父輩都是短命之相」。如果大商真被滅了,他們這些王族子弟大部分都會被清算,隻能留下一丁點用於彰顯新朝風度的人活著。
雖然薑子牙說他能活到六十歲,但是他的父親呢?殷誦小寶寶可以不管別人,但是不能不擔心父親啊。
殷誦的話讓姬昌無比心酸。老者感慨萬千,對稚童保證道:「老臣不會叛商,西岐不會叛商。」
「可是你有一百個兒子呢。他們跟你一樣想法嗎?」殷誦步步緊逼,不肯也不敢放過麵前的長者。
姬昌篤定地迴道,恨不得賭咒發誓:「老臣可以保證,老臣的兒子同老臣的心意一樣,對大商忠心不二。」
殷誦眨眨眼,心想西岐竟然這麽效忠大商!這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殷誦十分懷疑姬昌在忽悠他。他年齡小,讀的書不夠多,眼界還沒有開拓,還不能分辨出來華山掌門老嶽這樣的老六。
殷誦姑且信了姬昌的話。他不禁有些失望,覺得姬昌不是聖人。
姬昌若是聖人,他就應該為天下百姓毅然舉起反商的旗幟,而不是沽名釣譽為了一個「忠臣」的名頭,在羑裏吃菜咽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姬昌堂堂伯爵侯爺,竟然迂腐至此,真是太讓殷誦失望了。
殷誦一邊對姬昌是一個假聖人失望,另一邊為姬昌是一個假聖人而慶幸。沒法子,誰讓他姓殷呢。他天然是愚忠的獲益者。
姬昌伸手,帶著殷誦坐到田埂上。他望向前方田地裏辛苦勞作的百姓。勞作中的人們時不時直起腰板,稍稍鬆緩身上的酸疼。當他們看見西伯侯時,都會朝這位長者招招手,打招唿。
姬昌樂見這般百姓和樂、安居樂業的景象。
西伯侯抬手迴應遠處,一個六十多歲的老漢的招手問候。
姬昌低頭,對殷誦慈祥地解釋道:「朝廷每年製定的糧價確實隨年景,年年不同價。但是勤勞的人總能夠收到更多的糧食。多一些糧食,總比少一些糧食,多出一份保障。」
殷誦仰頭望著老者,聽對方的緩聲慢談。殷誦唇角微微翹起。
姬昌拿羑裏舉例:「天道酬勤。羑裏近兩年家家戶戶的收成比過去多出了兩成。但是糧官去年製定的糧價隻降了一成。多出來的一成,便是他們勤勞一年的報酬。」
殷誦嘴角的笑意更加愉悅了:「可是,別的地方沒有這樣的收成呀。」
「如果,我是說如果,沒有羑裏這個標杆在,周邊地區糧食收購的價位會不會隻下降半成,甚至更少?那樣的話,每年窮死、餓死的百姓不就少了很多嗎?」殷誦作為卷王,可太了解「卷」字奧義了。從來都是卷者生,被卷者死。生殺大權掌控在上位者手中時,尤其如此。
姬昌嘴角的笑意猛然消失。
殷誦眨巴大眼睛,求知若渴地望著姬昌。他誠心讚嘆起來:「我聽說西岐的景象與別的地方都不一樣,百姓勤勞耕種,家家豐衣足食,戶戶糧倉填滿。」
這「讚嘆」聲,聽在姬昌的耳裏,是何其的諷刺?姬昌兩邊腮幫上垂老的肌肉微微顫抖,從來都是挺直的腰板忽然佝僂了下去。
老者苦澀出聲問道:「天下間餓死的百姓,竟然有我西岐一份罪過嗎?」
殷誦看到姬昌這副頹然的模樣,不禁搖頭嘆息。他不解:「您明明知道這件事與西岐無關,與羑裏無關。你為什麽就是不肯告訴我真相,為自己辯解呢?」
姬昌笑得比哭還難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身為臣下,不可言語君王的過錯。君王不會有錯,錯的隻會是下麵的臣子。是我們沒有盡到輔佐的職責。」
殷誦歪頭,不能理解姬昌這番話。他還是喜歡語文課本上,陳勝喊出的口號,多爽氣!
無奈啊,殷誦自己就是王侯子弟。他日若是活不下去,他想搞起義,都沒法用「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個口號煽動人心,忽悠人上船。
殷誦手臂抵在膝蓋上,雙手捧起白嫩水靈的小臉蛋。一雙大眼睛,骨碌碌地看著西伯侯:「這麽說,西岐一定不會背叛大商,學南都鄂氏造反啦?」
姬昌輕輕吸氣,猛然從稚子言語間製造出來的難堪中抽出神。老者陡然明白這原來是一個「圈套」。
西伯侯苦笑連連:「王孫兜了這麽大一個圈子,為的就是這句話?」
姬昌微微搖頭,嘆息:「你隻是一個六歲的孩子,這樣的問題不應該從你口中出來的。」這麽小的孩子,正應該是天真爛漫的時候,不應該有這樣的憂思與愁惑。
西伯侯不禁想起了家中的次子和四子。這兩個兒子是他眾多兒子中最精彩的兩個。姬昌心裏清楚,西岐的未來,必然落在這兩個兒子的肩頭。
姬昌不禁遙想次子姬發、四子姬旦如王孫這般年紀時,是個什麽模樣。他的這兩個兒子自幼聰慧,這麽點大的時候,已經懂得很多大人都不懂的道理。
但是無論姬發還是姬旦,都不會像朝歌的王孫,錐子一樣尖銳。他的兩個兒子自幼就非常懂事,十分的謹慎和沉穩,知道什麽當出口,什麽是不能的。
姬昌神情有些恍惚,忽然聽到殷誦說道:「若是西岐也叛了,我怕是活不到那般年歲了。此時不思考,以後就沒機會了。」
殷誦想起薑子牙說的「你的父輩都是短命之相」。如果大商真被滅了,他們這些王族子弟大部分都會被清算,隻能留下一丁點用於彰顯新朝風度的人活著。
雖然薑子牙說他能活到六十歲,但是他的父親呢?殷誦小寶寶可以不管別人,但是不能不擔心父親啊。
殷誦的話讓姬昌無比心酸。老者感慨萬千,對稚童保證道:「老臣不會叛商,西岐不會叛商。」
「可是你有一百個兒子呢。他們跟你一樣想法嗎?」殷誦步步緊逼,不肯也不敢放過麵前的長者。
姬昌篤定地迴道,恨不得賭咒發誓:「老臣可以保證,老臣的兒子同老臣的心意一樣,對大商忠心不二。」
殷誦眨眨眼,心想西岐竟然這麽效忠大商!這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殷誦十分懷疑姬昌在忽悠他。他年齡小,讀的書不夠多,眼界還沒有開拓,還不能分辨出來華山掌門老嶽這樣的老六。
殷誦姑且信了姬昌的話。他不禁有些失望,覺得姬昌不是聖人。
姬昌若是聖人,他就應該為天下百姓毅然舉起反商的旗幟,而不是沽名釣譽為了一個「忠臣」的名頭,在羑裏吃菜咽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姬昌堂堂伯爵侯爺,竟然迂腐至此,真是太讓殷誦失望了。
殷誦一邊對姬昌是一個假聖人失望,另一邊為姬昌是一個假聖人而慶幸。沒法子,誰讓他姓殷呢。他天然是愚忠的獲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