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本禮架子十足,把陛下關於蔡舵行的聖斷說了一遍,又道:「範氏娘家無人,夫家結仇,生計無依,賜她和離,把兒子也判給她吧。」


    兒子是姓蔡的,普天下自然沒有這樣的道理,單樟想分辨什麽,可一看葉本禮笑盈盈的臉龐有說不出了,陛下的意思,豈容置喙。


    「單大人啊,雜家多嘴一句,就此案而言,蔡舵行明擺著想要拋棄妻子,不認父母,都說父慈子孝,這父不慈,哪兒能硬押著子孝呢。範氏一片慈母之心,從廣東到京城,千裏迢迢把兒子護得好好的,把兒子判給她,不正好嗎?」葉本禮非常客氣的分析道。


    單樟可不敢把葉本禮的話當成是客氣的建議,連忙表示受教。案子迅速結案,蔡舵行被剝奪功名,終身不得再入考場,蔡舵行與蔡範氏和離,幼子歸蔡範氏所有,蔡母歸蔡舵行奉養。


    喧囂一時的拋棄妻子案就這麽塵埃落定了。


    至於在朝堂上原光祿寺卿周如鬆辦事不利,衝撞聖駕,被降為典薄,襄穆伯府被訓斥,大理寺卿由恩科副主考林元安擔任,這些就不在看熱鬧的百姓的關心範圍內了。


    朝上,眾臣也以為是皇帝陛下在論功行賞呢,林元安是潛邸舊人,陛下這是在表明就算他出了點兒簍子,陛下也願意包容他嗎?一瞬間,朝臣們又開始琢磨了。


    恢復本姓的範氏收拾得幹淨整齊,被一位恍若仙女的女子帶進了仙宮,兩位仙人高坐雲端,範氏暈乎乎的跪倒叩拜,口唿:「民婦給太後娘娘請安,給皇後娘娘請安。」說完又好像覺得不對,頓了頓又大喊了三聲「千歲,千歲,千千歲!」


    王朔撲哧一笑,她正想叫人起來呢,讓範氏這麽一打斷倒笑了出來。


    太後也微笑扶額,民婦不熟悉宮廷規矩很正常,微笑擺手,示意女官不要追究了,溫柔得對範氏道:「起來吧,給她設座兒。」


    在太後、皇後麵前有座兒,那可是積年的老誥命才有的福氣,宮人們聽這一聲吩咐,就知不能怠慢了,連忙把臉上的鄙夷收了迴去,一個小宮女給範氏端來了繡凳。


    範氏嚇得連連擺手,又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道:「不用坐,不用坐,我站著就行,站著就行。」


    她人還跪著呢,嘴裏卻說站著,看來真是嚇得不清。


    王朔和太後耳語一陣,笑著吩咐宮娥退下,大殿裏隻留了幾個人伺候。


    人少了,範氏也漸漸平靜了下來,撰緊帕子又給太後、皇後請了一迴安。


    王朔這次來是來學習的,因此並不說話,隻看太後發問。


    太後問道:「範氏,你準備日後如何過活?」


    「民婦會做針線,在牢裏養了些時日,手都養迴來的,我……民婦還能做幾年。」對範氏而言,關在牢裏,什麽事兒都不用幹,還有免費的飯菜能吃,已經是養尊處優了。


    「那你兒子怎麽辦?」太後再問。


    「民婦好好做活兒,攢錢,送他去讀書,日後,日後也要做個想青天大老爺一樣的好官!」範氏結巴道。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蔡舵行不就是個例子,你還要送你的兒子去讀書?」太後問道。


    ☆、第八十五章


    「讀書是好的,是好的,不讀書不好,不好。」範氏有些結巴的重複著,她不能準確表述知識改變命運,或者讀書明理之類的話,隻能反覆用一個「好」字形容讀書的妙處。


    「蔡舵行捋奪功名,發還原籍,兒子卻歸了你,這是千古未有之事,你可明白其中的道理?」太後再問。


    「明……白,都是皇帝老爺和娘娘的恩典,民婦感激不盡!」範氏又要跪地磕頭。


    太後微微一笑,知道範氏不明白,蔡舵行這件案子,完全可以成為一個標杆。在案件審理上,如今的刑法有律按律,無律按例,範氏就是一個絕好的例子,日後不會有男人狠心殺妻殺子,還要求子女孝順的。在子女歸屬上,有了範氏的例子,兒子歸屬女方便有了先例,日後對女人在和離、守寡等等方麵都是一大益處,不得不承認,有個兒子傍身,會讓很多受苦的女人生出反抗之心,這邊是太後想要的。


    這些還要有一個有人的前提——範氏的兒子爭氣!隻要想到一個跟著和離弱母的兒子,日後的成就卻在多少父母雙全、家世優越的兒郎之上,這樣的榜樣力量,足以讓女人們熱血沸騰。最妙的是範氏就是一個普通商女、農婦,根基淺得一望到底,這樣的平民榜樣,才能更好的激勵別人。


    這些都是太後的打算,範氏雖無知識,卻很有教養,太後喜歡她,賜了幾匹錦緞,又賜了她兒子筆墨紙硯,一匣新書,方令範氏退下。


    等範氏退了出去,王朔才笑著開口道:「娘娘是真喜歡這範氏呢~」


    「如何不喜歡,女人為母則強,最難的的是範氏不忌諱兒子讀書。說實在的,讀書是為明理,可瞧瞧眼前這些讀書人,要不是為了顯擺學問,要不是為了文過飾非,把好好的讀書二字熏得麵目可憎。」太後嘲諷道。


    「孟母三遷,嶽母刺字,這些母親都是不識字沒讀書的,可教養出來的孩子,都是朝廷柱石、家國脊樑。」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位、最好的老師,範氏清明,王朔也樂於見的。


    「千百年來也就一個孟母,一個嶽母,多讀書的女人,見識總要寬廣些,也不能以偏概全。」太後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 「賢後」上位指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簡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簡梨並收藏[紅樓] 「賢後」上位指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