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紅樓] 「賢後」上位指南 作者:簡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想什麽呢?國家法度豈是他們說告就審,說不告就放的。」王朔看了看太後收集的資料,蔡老叟的死完全是個誤會,以為大理寺的胥吏要對他們不利,蔡老叟一身是病,就想著拿自己一條老命,換孫子和老妻安全。蔡母語言不通,對朝廷法度也不了解,還不是範氏說什麽是什麽。而範氏自己想的也不過是給兒子一個保障,她鬧出了這麽一場,肯定會壞了夫妻情分,範氏肯豁出去,完全是為了他的兒子,他兒子身體健康又有讀書的天分,丈夫靠不住,就靠兒子了。
「隻當朝廷是村裏集市呢,還能討價還價。」太後諷刺道。
「想得美!」王朔嗤笑道,她還以為這是個渣男拋棄妻子,苦命女千裏尋夫的故事呢,沒想到一家子打得好算盤,誰都不是純粹的好人。「過了大理寺的案子,可不是她們想怎樣就怎樣的。」
「這官府判案講究一個你情我願,範氏的意見尤為重要。像這種家事一向是民不舉官不究的,照你的辦法來,不成的。」太後搖頭道。
王朔自以為已經考慮得很周詳了,沒想都在太後這個土著眼裏是一點兒可行性都沒有,有些灰心道:「那該怎麽辦呢?」
「且瞧著吧。」太後自信一笑。
☆、第八十三章
大理寺官衙堂上,正在開審蔡舵行一案,天子腳下出了命案,又牽扯到新科進士、老牌勛貴、原配再婚等等勁爆元素,官衙外麵已是裏三層外三層的圍滿了人,還有幾個酒樓的說書先生占據了有利地勢,隻等著親眼目睹現場,明日好上演新鮮戲碼。
大理寺單樟端坐堂前,驚堂木一拍,問道:「蔡範氏,你是原告,先把案情陳述一遍。」
蔡範氏理了理蓬亂的頭髮,操著非常不標準的口音道:「民婦蔡範氏,乃是廣東高州人,十五歲嫁入蔡家。蔡家為供蔡舵行讀書早已是家徒四壁,民婦家資富饒、父兄疼愛,嫁入蔡家之後,就用嫁妝供蔡舵行讀書……」
「胡說,我堂堂男子漢大丈夫,豈會靠一個女人……」
「肅靜!蔡舵行,你且站在一旁,不要做聲,讓蔡範氏慢慢講。」單樟喝止蔡舵行,麵色難看。蔡舵行諾諾退到一邊,他現在還沒有被奪取功名,即使是審理和他相關的案子,原告蔡範氏跪在堂前,他卻站在旁邊。
「青天大老爺,民婦……我……走到這一步,已經是無路可退了,求大老爺保我一條命,我才敢說!」蔡範氏砰砰磕頭道。
「光天化日、朗朗幹坤,又是天子腳下,誰能傷你性命,但說無妨!」單樟一向是嫉惡如仇的性子,保證道。
「大老爺,我娘家老父母已逝,兄長也在一年前遇海上大浪去了,娘家無人,無論今日這狀告不告得成,唯一的親人就隻剩婆婆和幼子,若是……蔡舵行……沒活路的,沒活路的。」蔡範氏痛哭流涕,隻說自己沒活路了。
圍觀的人一陣起鬧,直叫讓單樟做保證。單樟心裏不耐,煩死這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圍觀群眾了。
「蔡範氏,你放心,既已登了大理寺的門,朝廷就不會讓你有絲毫損傷,登堂又不告狀,也是藐視官府之罪。」單樟連哄帶嚇,還是讓蔡範氏吐口了。
「民婦嫁入蔡家,產下一子,那幾年,也算夫妻恩愛。公婆對我很好,把我當親生女兒一般,其實蔡舵行多數時間都在縣城書院裏讀書,也就過年迴來幾天,缺錢的時候迴來住幾天,說是公婆和我相依為命也不為過。蔡家隻有蔡舵行一個兒子,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他讀書上了。讀書是燒錢的事情,後來我的嫁妝越來越不夠用,蔡舵行逼我向娘家要錢,我一個出嫁女,怎麽能……沒錢蔡舵行就打我,往死裏打,全然不顧往日夫妻情分,這些公婆、鄉親鄰裏都是可以作證的。後來,還是公婆看不下去,死命攔住,我才沒被打死。嫁妝漸漸用完了,眼看就要坐吃山空,我與婆婆接了些繡活在家裏做,公公也做些木匠手藝換幾個銅板。兩年前,春闈將至,蔡舵行說要提前上進趕考,把家裏的錢都帶走了,可這一去就杳無音信,高州發大水,家裏的房子也被淹了,公公也病了。我們想著蔡舵行在京中好歹有個落腳的地方,再不濟他一個讀書人,抄書寫字總能養活妻兒父母吧,就拖家帶口的進京城來了。哪知,到了才發現,他已經中了進士,還要娶別人!」範氏大大的抽泣一聲,再道:「若是他真的要娶個高門貴女,我一個農婦自然是配不上的,給新人讓位也就是了。可他居然連老父母、兒子都不認,他是婆婆十月懷胎生下的人,兒子也是他的血脈至親,他怎麽能不認呢!」
蔡範氏話音一落,圍觀的人發出嗡嗡的討論聲,把蔡範氏的哭聲都壓下去了,單樟連拍幾下驚堂木才把場麵控製住。
「蔡舵行,蔡範氏所說是否屬實。」單樟問道。
「大人,純屬一派胡言!」蔡舵行聽了半響,也慢慢冷靜下來了,道:「學生與蔡範氏確實是結髮夫妻,可學生接到同鄉的信,說是她已經在發大水的時候去世了,這才會娶妻。沒想到她突然之間就到了京城,且從未去找過學生,學生也是接到了大理寺的傳喚,才知道結髮妻子尚在人世。」
「你說接到同鄉的信,誰給你的信。」
「一位廣東的行腳商人,是個跑船的,受人之託送信,學生也不知他姓名。」蔡舵行道。
「隻當朝廷是村裏集市呢,還能討價還價。」太後諷刺道。
「想得美!」王朔嗤笑道,她還以為這是個渣男拋棄妻子,苦命女千裏尋夫的故事呢,沒想到一家子打得好算盤,誰都不是純粹的好人。「過了大理寺的案子,可不是她們想怎樣就怎樣的。」
「這官府判案講究一個你情我願,範氏的意見尤為重要。像這種家事一向是民不舉官不究的,照你的辦法來,不成的。」太後搖頭道。
王朔自以為已經考慮得很周詳了,沒想都在太後這個土著眼裏是一點兒可行性都沒有,有些灰心道:「那該怎麽辦呢?」
「且瞧著吧。」太後自信一笑。
☆、第八十三章
大理寺官衙堂上,正在開審蔡舵行一案,天子腳下出了命案,又牽扯到新科進士、老牌勛貴、原配再婚等等勁爆元素,官衙外麵已是裏三層外三層的圍滿了人,還有幾個酒樓的說書先生占據了有利地勢,隻等著親眼目睹現場,明日好上演新鮮戲碼。
大理寺單樟端坐堂前,驚堂木一拍,問道:「蔡範氏,你是原告,先把案情陳述一遍。」
蔡範氏理了理蓬亂的頭髮,操著非常不標準的口音道:「民婦蔡範氏,乃是廣東高州人,十五歲嫁入蔡家。蔡家為供蔡舵行讀書早已是家徒四壁,民婦家資富饒、父兄疼愛,嫁入蔡家之後,就用嫁妝供蔡舵行讀書……」
「胡說,我堂堂男子漢大丈夫,豈會靠一個女人……」
「肅靜!蔡舵行,你且站在一旁,不要做聲,讓蔡範氏慢慢講。」單樟喝止蔡舵行,麵色難看。蔡舵行諾諾退到一邊,他現在還沒有被奪取功名,即使是審理和他相關的案子,原告蔡範氏跪在堂前,他卻站在旁邊。
「青天大老爺,民婦……我……走到這一步,已經是無路可退了,求大老爺保我一條命,我才敢說!」蔡範氏砰砰磕頭道。
「光天化日、朗朗幹坤,又是天子腳下,誰能傷你性命,但說無妨!」單樟一向是嫉惡如仇的性子,保證道。
「大老爺,我娘家老父母已逝,兄長也在一年前遇海上大浪去了,娘家無人,無論今日這狀告不告得成,唯一的親人就隻剩婆婆和幼子,若是……蔡舵行……沒活路的,沒活路的。」蔡範氏痛哭流涕,隻說自己沒活路了。
圍觀的人一陣起鬧,直叫讓單樟做保證。單樟心裏不耐,煩死這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圍觀群眾了。
「蔡範氏,你放心,既已登了大理寺的門,朝廷就不會讓你有絲毫損傷,登堂又不告狀,也是藐視官府之罪。」單樟連哄帶嚇,還是讓蔡範氏吐口了。
「民婦嫁入蔡家,產下一子,那幾年,也算夫妻恩愛。公婆對我很好,把我當親生女兒一般,其實蔡舵行多數時間都在縣城書院裏讀書,也就過年迴來幾天,缺錢的時候迴來住幾天,說是公婆和我相依為命也不為過。蔡家隻有蔡舵行一個兒子,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他讀書上了。讀書是燒錢的事情,後來我的嫁妝越來越不夠用,蔡舵行逼我向娘家要錢,我一個出嫁女,怎麽能……沒錢蔡舵行就打我,往死裏打,全然不顧往日夫妻情分,這些公婆、鄉親鄰裏都是可以作證的。後來,還是公婆看不下去,死命攔住,我才沒被打死。嫁妝漸漸用完了,眼看就要坐吃山空,我與婆婆接了些繡活在家裏做,公公也做些木匠手藝換幾個銅板。兩年前,春闈將至,蔡舵行說要提前上進趕考,把家裏的錢都帶走了,可這一去就杳無音信,高州發大水,家裏的房子也被淹了,公公也病了。我們想著蔡舵行在京中好歹有個落腳的地方,再不濟他一個讀書人,抄書寫字總能養活妻兒父母吧,就拖家帶口的進京城來了。哪知,到了才發現,他已經中了進士,還要娶別人!」範氏大大的抽泣一聲,再道:「若是他真的要娶個高門貴女,我一個農婦自然是配不上的,給新人讓位也就是了。可他居然連老父母、兒子都不認,他是婆婆十月懷胎生下的人,兒子也是他的血脈至親,他怎麽能不認呢!」
蔡範氏話音一落,圍觀的人發出嗡嗡的討論聲,把蔡範氏的哭聲都壓下去了,單樟連拍幾下驚堂木才把場麵控製住。
「蔡舵行,蔡範氏所說是否屬實。」單樟問道。
「大人,純屬一派胡言!」蔡舵行聽了半響,也慢慢冷靜下來了,道:「學生與蔡範氏確實是結髮夫妻,可學生接到同鄉的信,說是她已經在發大水的時候去世了,這才會娶妻。沒想到她突然之間就到了京城,且從未去找過學生,學生也是接到了大理寺的傳喚,才知道結髮妻子尚在人世。」
「你說接到同鄉的信,誰給你的信。」
「一位廣東的行腳商人,是個跑船的,受人之託送信,學生也不知他姓名。」蔡舵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