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紅樓] 「賢後」上位指南 作者:簡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老太爺也是盡人事聽天命,繼續找王守孝和王守禮談話:「長幼有序,王家早晚是要交給大房的,這些年你們都清楚,也各自拚殺,在朝堂上也算有一席之地。咱們王家孫輩最出眾的,就是大房的幾個孩子了。你們大哥的事情你們肯定也聽說了,我準備把爵位直接傳給勝哥兒,他身上本有從公主那邊過來的爵位,未必看得上我給的,可這是態度。大房和皇室親近,日後對王家也是助力。但你們日後也不可仗著是叔叔,就看不起年幼的侄兒家主。」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誘之以利,迫之以勢,王老太爺在分家之前還打了一場仗,對每個兒孫都剖心置腹一番,把自己當膠水,努力粘合分裂的王家。
王老太爺對王子勝進行了一場大家小家的演講,重點闡明家主的責任和家族的重要,就是王朔也被單獨叫迴去語重心長的談了許久,不說王守忠的過錯,隻說都是一家人,打斷骨頭連著筋。
王朔點頭應是,認真聽了,至於做不做……嗬嗬……
沒有辜負王老太爺的一番苦心,王家順利分家,二房和三房早就找好了住處,擇日搬家;王家家主的位置越過王守忠,直接傳給了王子勝,陛下下旨,王家的伯爵位降等至子爵,王子勝領雙祿,不出意外的話,日後王子勝有兩個兒子能領一等將軍的勳爵。
第三件大事,自然就是陛下的七十大壽了,人生七十古來稀,普通人活到七十歲的都少見,更何況是皇帝,禮部早早的就擬了慶賀的摺子呈上,全國都要舉行盛大的慶祝儀式,恭賀陛下聖壽。
☆、第六十九章
花廳,徒耿走進來的時候,看見王朔坐在桌前愣愣出神,不禁奇怪。要知道為了陛下的聖壽,王朔最近忙得不可開交,今天怎麽發呆起來了。
「怎麽了?」徒耿關切問道。
王朔把一紙書信遞過去,是皇後娘娘小恙的消息。
徒耿笑道:「放心吧,聖壽在即,太醫院不是吃幹飯的。」就是為了圖個吉祥的意頭,太醫院也會進全力的。皇後娘娘對徒耿非常好,徒耿也一向拿娘娘做自家長輩看待。寬慰王朔的話雖出口,但還是忍不住叫王朔打點一些吃食、藥材送進去,也多虧徒耿心寬,宮裏哪裏是能隨便送藥材的地方。
王朔笑應,道:「我聽師父說娘娘在閨閣時喜歡花草,剛巧我園子裏有幾株牡丹,花色稀少、品相端莊,又是花中之王,正適合送給娘娘。」
徒耿笑應。
「其實說起來,咱們送什麽都不如康樂侯安好,隻要康樂侯在娘娘麵前盡孝,娘娘豈有不好之理。」皇後娘娘隻有安平公主一個親生孩子,偏偏安平公主殿下命苦,難產而死,隻留下康樂侯一根獨苗,看皇後娘娘為其求的封號就知道了,一生健康快樂。皇後娘娘母儀天下,皇子皇孫都是她的兒孫,可畢竟隻有一個親生的,話雖難聽,卻是實話。
徒耿不是死守「嫡庶正統」的男人,不會自大的認為,嫡妻一定會把庶子庶女當成親生一般養育,並不反駁王朔這番大逆不道的話,反而贊同道:「康樂侯的大兒子聖壽之後就要成親了,看著安平公主的血脈繁衍生息,日後公主不會少了祭享,娘娘也放心。」
當年安平公主難產,陛下、娘娘遷怒駙馬,直接閑置不用,駙馬還算識趣,直接上書傳襲爵位,自己去了莊子上養老,這樣皇後娘娘才怒氣消散,直接把駙馬家中祖傳的爵位改了個名字,賜給康樂侯。安平公主駙馬就這樣鬱鬱而終,所以說娶公主也是個要命的差事。外邊傳說駙馬做錯事的有,編纂香/艷後宅故事的有,說駙馬無辜的也有,真相如何不得而知,反正王朔是不相信駙馬清白的,皇後娘娘又不是神經病,無緣無故的,愛屋及烏還來不及怎會遷怒。
唉,說到這個話題,就不免想起了福慧公主和王守忠,王朔對自己父母的感情不好評價,但恩愛夫妻走向陌路,還是有些兔死狐悲,想著想著就遷怒期麵前的徒耿來了,道:「果然男人沒一個好東西,妻子死了不過一年就要再娶,多少人還連一年都等不了,女人死了丈夫就要一輩子守寡,朝廷還要立個貞潔牌坊,哼!」
徒耿傻眼,前一句話不是在說康樂侯兒子娶親嗎?話題怎麽跳的這麽快,而且這關他什麽事?當然,徒耿深諳不要和正在生氣的王朔講道理的宗旨,好脾氣道:「那是前朝才幹這麽不人道的事情,先帝和陛下不都鼓勵寡婦再嫁嗎?寡婦本人給一兩子的補貼,還下令宗族不得反對,這也是地方官的政績。」
「虛偽!戰時勞動力不夠就說什麽『誰說女子不如男』『男兒大戰在邊關,女子紡織在家園』,等到天下平定,就講起規矩來了。戰時批判儒家看低女人,太平了就要以儒治國!」王朔諷刺道,把桌前的帳本、消息匯總狠狠一推,站起身來就要和徒耿來個長篇大論。
徒耿趕緊後退一步,賠笑道:「是,是,是,王妃說的都對,都對。可你不覺得這和咱們剛才說的話題沒關係嗎?你現在脾氣可是越來越大了。」
「現在嫌棄我脾氣不好了,當初說與眾不同真性情的不知道是誰。」王朔怒道。
「好,好,惹不起躲得起,我去娘那邊看看,下午去宮裏。」徒耿看情勢不對,交待一聲,趕緊溜了。
看徒耿遠走,王朔什麽氣兒都沒有了,還忍不住笑出聲來,道:「我有這麽嚇人嗎?」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誘之以利,迫之以勢,王老太爺在分家之前還打了一場仗,對每個兒孫都剖心置腹一番,把自己當膠水,努力粘合分裂的王家。
王老太爺對王子勝進行了一場大家小家的演講,重點闡明家主的責任和家族的重要,就是王朔也被單獨叫迴去語重心長的談了許久,不說王守忠的過錯,隻說都是一家人,打斷骨頭連著筋。
王朔點頭應是,認真聽了,至於做不做……嗬嗬……
沒有辜負王老太爺的一番苦心,王家順利分家,二房和三房早就找好了住處,擇日搬家;王家家主的位置越過王守忠,直接傳給了王子勝,陛下下旨,王家的伯爵位降等至子爵,王子勝領雙祿,不出意外的話,日後王子勝有兩個兒子能領一等將軍的勳爵。
第三件大事,自然就是陛下的七十大壽了,人生七十古來稀,普通人活到七十歲的都少見,更何況是皇帝,禮部早早的就擬了慶賀的摺子呈上,全國都要舉行盛大的慶祝儀式,恭賀陛下聖壽。
☆、第六十九章
花廳,徒耿走進來的時候,看見王朔坐在桌前愣愣出神,不禁奇怪。要知道為了陛下的聖壽,王朔最近忙得不可開交,今天怎麽發呆起來了。
「怎麽了?」徒耿關切問道。
王朔把一紙書信遞過去,是皇後娘娘小恙的消息。
徒耿笑道:「放心吧,聖壽在即,太醫院不是吃幹飯的。」就是為了圖個吉祥的意頭,太醫院也會進全力的。皇後娘娘對徒耿非常好,徒耿也一向拿娘娘做自家長輩看待。寬慰王朔的話雖出口,但還是忍不住叫王朔打點一些吃食、藥材送進去,也多虧徒耿心寬,宮裏哪裏是能隨便送藥材的地方。
王朔笑應,道:「我聽師父說娘娘在閨閣時喜歡花草,剛巧我園子裏有幾株牡丹,花色稀少、品相端莊,又是花中之王,正適合送給娘娘。」
徒耿笑應。
「其實說起來,咱們送什麽都不如康樂侯安好,隻要康樂侯在娘娘麵前盡孝,娘娘豈有不好之理。」皇後娘娘隻有安平公主一個親生孩子,偏偏安平公主殿下命苦,難產而死,隻留下康樂侯一根獨苗,看皇後娘娘為其求的封號就知道了,一生健康快樂。皇後娘娘母儀天下,皇子皇孫都是她的兒孫,可畢竟隻有一個親生的,話雖難聽,卻是實話。
徒耿不是死守「嫡庶正統」的男人,不會自大的認為,嫡妻一定會把庶子庶女當成親生一般養育,並不反駁王朔這番大逆不道的話,反而贊同道:「康樂侯的大兒子聖壽之後就要成親了,看著安平公主的血脈繁衍生息,日後公主不會少了祭享,娘娘也放心。」
當年安平公主難產,陛下、娘娘遷怒駙馬,直接閑置不用,駙馬還算識趣,直接上書傳襲爵位,自己去了莊子上養老,這樣皇後娘娘才怒氣消散,直接把駙馬家中祖傳的爵位改了個名字,賜給康樂侯。安平公主駙馬就這樣鬱鬱而終,所以說娶公主也是個要命的差事。外邊傳說駙馬做錯事的有,編纂香/艷後宅故事的有,說駙馬無辜的也有,真相如何不得而知,反正王朔是不相信駙馬清白的,皇後娘娘又不是神經病,無緣無故的,愛屋及烏還來不及怎會遷怒。
唉,說到這個話題,就不免想起了福慧公主和王守忠,王朔對自己父母的感情不好評價,但恩愛夫妻走向陌路,還是有些兔死狐悲,想著想著就遷怒期麵前的徒耿來了,道:「果然男人沒一個好東西,妻子死了不過一年就要再娶,多少人還連一年都等不了,女人死了丈夫就要一輩子守寡,朝廷還要立個貞潔牌坊,哼!」
徒耿傻眼,前一句話不是在說康樂侯兒子娶親嗎?話題怎麽跳的這麽快,而且這關他什麽事?當然,徒耿深諳不要和正在生氣的王朔講道理的宗旨,好脾氣道:「那是前朝才幹這麽不人道的事情,先帝和陛下不都鼓勵寡婦再嫁嗎?寡婦本人給一兩子的補貼,還下令宗族不得反對,這也是地方官的政績。」
「虛偽!戰時勞動力不夠就說什麽『誰說女子不如男』『男兒大戰在邊關,女子紡織在家園』,等到天下平定,就講起規矩來了。戰時批判儒家看低女人,太平了就要以儒治國!」王朔諷刺道,把桌前的帳本、消息匯總狠狠一推,站起身來就要和徒耿來個長篇大論。
徒耿趕緊後退一步,賠笑道:「是,是,是,王妃說的都對,都對。可你不覺得這和咱們剛才說的話題沒關係嗎?你現在脾氣可是越來越大了。」
「現在嫌棄我脾氣不好了,當初說與眾不同真性情的不知道是誰。」王朔怒道。
「好,好,惹不起躲得起,我去娘那邊看看,下午去宮裏。」徒耿看情勢不對,交待一聲,趕緊溜了。
看徒耿遠走,王朔什麽氣兒都沒有了,還忍不住笑出聲來,道:「我有這麽嚇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