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宮規本也如此說,不過天長日久、太平無事,大家都散漫了。你們卻如此謹守,當真令我高興。」
遲生聽了心裏鬆口氣,她生怕皇後隨口稱讚「有乃父之風」,白崑山依法行事的名頭十分響亮。她自覺自己成年人思維沒什麽,就怕春生聽了刺耳。沒料到皇後如此體貼,照顧人細緻入微,連誇人都恰到好處。
聽了滿耳朵的,好、孩子、高興,春生、遲生被贊得臉頰通紅,好話誰不樂意聽,還是這樣一位溫柔的大美人。
見禮之後,皇後令林娘子領她們去安置。
「這是甘祠殿,諸位皇子公主皆住在此處,大公主居頭裏,兩位姑娘居二裏、三裏,三殿下住四裏,四殿下、五殿下年幼,依母妃居住。」
春生、遲生進去看了一眼,就明白三殿下為什麽陰陽怪氣的,好端端住著,卻要給客人騰屋子,誰不憋氣!
「東邊是太子殿下的端本宮,殿下平日裏在弘文館讀書,娘子們與諸位殿下在南書房進學,每日膳食由禦膳房送到。二裏宮女內侍都配齊全了,兩位姑娘帶的貼身侍女充作大宮女,一應俸銀,皆由宮中供給。」
「怎能如此?林姑姑快與娘娘說,不必如此客氣。」
「娘娘心意怎好推辭,有了大宮女身份,她們也好在宮中行走。」林娘子給兩姐妹邊走邊介紹,到了二裏,又把人都召集起來,拜見新主人。
春生、遲生投桃報李,宣布在她們名下服侍的宮人,以後每月除了宮中月例銀子之外,也多發一份月例,以賞錢的名義。
一時之間,感恩稱頌之聲不絕於耳。
春生、遲生這迴進宮帶的人不多,新葉、新枝、荔枝、櫻桃四個分別攬了兩邊的事務,領著宮人收拾個能落腳的地方出來。先服侍兩姐妹換了衣裳,去參加坤德殿的小家宴,剩下她們再慢慢收拾。
家宴果真是小宴,除之前見過的,隻多了賢德慧三妃。
小宴上其樂融融,皇後指了賢妃道:「我近日事忙,多虧了賢妃幫我照看甘祠殿。」
兩姐妹又連忙上前舊獨拜謝,「如今才知竟搶了三殿下的屋子,這讓給我們姐妹如何過意的去,宮中如此厚待我們,愧煞人也。」
「兩位姑娘不必惶恐,領受陛下和娘娘的心意就是。」賢妃不愧一個賢字,溫和道:「哪有什麽搶不搶的,他也還沒住進去呢。屋子就是給人住的,千萬不要多想。」
春生、遲生愧領了,在宴會上又多給三殿下敬了幾杯酒,三殿下左哼哼、右哼哼,看在諸位長輩的麵子上,勉為其難原諒的她倆。
陛下威嚴慈和,皇後高貴溫柔,三妃也非常和氣。太子對她們很是照顧,芷陽公主也很好說話,二段下威嚴持重,三殿下開始有些別扭,後來也正常了。話少的四殿下穩重守禮,活潑的五殿下對她們的興趣幾乎從眼睛裏流露出來。
美好的宮廷生活開始了!
遲生昨晚上剛感嘆完,今早美好濾鏡就被打碎了。
早膳時候,荔枝過來稟告:「膳房送來的菜裏有芹菜汁。」
「沒和膳房的人交待清楚嗎?」
荔枝臉色難看:「交接文書上有總管簽字,臨走前也是千叮嚀萬囑咐,打賞也沒少。」
「行了,不要聲張,加重打賞。」
兩人剛進宮,事情一堆,比如今天,就要為了家宴做準備,先去聽女官教導,排演禮儀。
今日的家宴多了安王、康王兩位王爺及其家眷。當今天子乃是太/祖原配髮妻所出,元貞張皇後在陛下三歲時就薨逝了,但太/祖與其夫妻情深,當今地位一直穩固,穩穩噹噹從太子位登上天子位。
後來太/祖有了家業,聯姻高門,繼後貞惠錢皇後出身高貴,生了安王、康王兩位。錢皇後也非常受寵,太/祖貴為開國之君,除錢皇後外,隻有幾個沒有身份的宮女服侍,也沒有誕育皇嗣。錢皇後享太平盛世,剛薨逝沒幾年。
聽聞康王殿下出生的時候,契丹耶律阿保機稱帝建元,太/祖聽說了這個消息,抱著尚在繈褓的康王道:「紅日初升、其道大光,他開國時已垂垂老矣,我兒正是新生,來日,我滅其國祚,我兒正值盛年。」其後,太/祖興兵討逆,果然大勝而歸。等到諸位皇子成年封王的時候,康王殿下才得了「康」字,□□親筆「康泰盛世」。
遲生滿腦子轉著這些故事,被領著拜見。能出現在這裏人,個個的經歷都是一部精彩小說。
皇室除了這兩位王叔,再無近親宗族,所以大家一直都很親近。還有幾位勛臣、外戚家的也一同入宮領宴。皇室重勛臣、外戚,當真如親戚一般相處。
遲生看著馮首輔家的小公子直接喊皇帝「姑父」,其他勛貴家的公子、姑娘也是互稱兄弟姐妹,家宴上全是親戚稱謂。遲生鬆了口氣,看來皇室的確厚待功臣,有把功臣子女當成自家子侄教養的習慣。
想想歷史上的漢武之於霍去病,隋煬之於秦瓊,皇室教養功臣子女如同子侄,也是歷史傳統。
隻是皇帝對自家姐妹的看重,膳房的人好似不知道,第二天送來的東西裏,依然有芹汁。遲生和春生對視一眼,讓人加重打賞,不要擺臉色,依舊客客氣氣得把人送出去。又派新葉去找了禦膳房的總管,把事情和他們說清楚。總管把胸脯拍得震天響,罵送菜的小內侍不懂事,保證不會有下次。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宮規本也如此說,不過天長日久、太平無事,大家都散漫了。你們卻如此謹守,當真令我高興。」
遲生聽了心裏鬆口氣,她生怕皇後隨口稱讚「有乃父之風」,白崑山依法行事的名頭十分響亮。她自覺自己成年人思維沒什麽,就怕春生聽了刺耳。沒料到皇後如此體貼,照顧人細緻入微,連誇人都恰到好處。
聽了滿耳朵的,好、孩子、高興,春生、遲生被贊得臉頰通紅,好話誰不樂意聽,還是這樣一位溫柔的大美人。
見禮之後,皇後令林娘子領她們去安置。
「這是甘祠殿,諸位皇子公主皆住在此處,大公主居頭裏,兩位姑娘居二裏、三裏,三殿下住四裏,四殿下、五殿下年幼,依母妃居住。」
春生、遲生進去看了一眼,就明白三殿下為什麽陰陽怪氣的,好端端住著,卻要給客人騰屋子,誰不憋氣!
「東邊是太子殿下的端本宮,殿下平日裏在弘文館讀書,娘子們與諸位殿下在南書房進學,每日膳食由禦膳房送到。二裏宮女內侍都配齊全了,兩位姑娘帶的貼身侍女充作大宮女,一應俸銀,皆由宮中供給。」
「怎能如此?林姑姑快與娘娘說,不必如此客氣。」
「娘娘心意怎好推辭,有了大宮女身份,她們也好在宮中行走。」林娘子給兩姐妹邊走邊介紹,到了二裏,又把人都召集起來,拜見新主人。
春生、遲生投桃報李,宣布在她們名下服侍的宮人,以後每月除了宮中月例銀子之外,也多發一份月例,以賞錢的名義。
一時之間,感恩稱頌之聲不絕於耳。
春生、遲生這迴進宮帶的人不多,新葉、新枝、荔枝、櫻桃四個分別攬了兩邊的事務,領著宮人收拾個能落腳的地方出來。先服侍兩姐妹換了衣裳,去參加坤德殿的小家宴,剩下她們再慢慢收拾。
家宴果真是小宴,除之前見過的,隻多了賢德慧三妃。
小宴上其樂融融,皇後指了賢妃道:「我近日事忙,多虧了賢妃幫我照看甘祠殿。」
兩姐妹又連忙上前舊獨拜謝,「如今才知竟搶了三殿下的屋子,這讓給我們姐妹如何過意的去,宮中如此厚待我們,愧煞人也。」
「兩位姑娘不必惶恐,領受陛下和娘娘的心意就是。」賢妃不愧一個賢字,溫和道:「哪有什麽搶不搶的,他也還沒住進去呢。屋子就是給人住的,千萬不要多想。」
春生、遲生愧領了,在宴會上又多給三殿下敬了幾杯酒,三殿下左哼哼、右哼哼,看在諸位長輩的麵子上,勉為其難原諒的她倆。
陛下威嚴慈和,皇後高貴溫柔,三妃也非常和氣。太子對她們很是照顧,芷陽公主也很好說話,二段下威嚴持重,三殿下開始有些別扭,後來也正常了。話少的四殿下穩重守禮,活潑的五殿下對她們的興趣幾乎從眼睛裏流露出來。
美好的宮廷生活開始了!
遲生昨晚上剛感嘆完,今早美好濾鏡就被打碎了。
早膳時候,荔枝過來稟告:「膳房送來的菜裏有芹菜汁。」
「沒和膳房的人交待清楚嗎?」
荔枝臉色難看:「交接文書上有總管簽字,臨走前也是千叮嚀萬囑咐,打賞也沒少。」
「行了,不要聲張,加重打賞。」
兩人剛進宮,事情一堆,比如今天,就要為了家宴做準備,先去聽女官教導,排演禮儀。
今日的家宴多了安王、康王兩位王爺及其家眷。當今天子乃是太/祖原配髮妻所出,元貞張皇後在陛下三歲時就薨逝了,但太/祖與其夫妻情深,當今地位一直穩固,穩穩噹噹從太子位登上天子位。
後來太/祖有了家業,聯姻高門,繼後貞惠錢皇後出身高貴,生了安王、康王兩位。錢皇後也非常受寵,太/祖貴為開國之君,除錢皇後外,隻有幾個沒有身份的宮女服侍,也沒有誕育皇嗣。錢皇後享太平盛世,剛薨逝沒幾年。
聽聞康王殿下出生的時候,契丹耶律阿保機稱帝建元,太/祖聽說了這個消息,抱著尚在繈褓的康王道:「紅日初升、其道大光,他開國時已垂垂老矣,我兒正是新生,來日,我滅其國祚,我兒正值盛年。」其後,太/祖興兵討逆,果然大勝而歸。等到諸位皇子成年封王的時候,康王殿下才得了「康」字,□□親筆「康泰盛世」。
遲生滿腦子轉著這些故事,被領著拜見。能出現在這裏人,個個的經歷都是一部精彩小說。
皇室除了這兩位王叔,再無近親宗族,所以大家一直都很親近。還有幾位勛臣、外戚家的也一同入宮領宴。皇室重勛臣、外戚,當真如親戚一般相處。
遲生看著馮首輔家的小公子直接喊皇帝「姑父」,其他勛貴家的公子、姑娘也是互稱兄弟姐妹,家宴上全是親戚稱謂。遲生鬆了口氣,看來皇室的確厚待功臣,有把功臣子女當成自家子侄教養的習慣。
想想歷史上的漢武之於霍去病,隋煬之於秦瓊,皇室教養功臣子女如同子侄,也是歷史傳統。
隻是皇帝對自家姐妹的看重,膳房的人好似不知道,第二天送來的東西裏,依然有芹汁。遲生和春生對視一眼,讓人加重打賞,不要擺臉色,依舊客客氣氣得把人送出去。又派新葉去找了禦膳房的總管,把事情和他們說清楚。總管把胸脯拍得震天響,罵送菜的小內侍不懂事,保證不會有下次。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