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行,你以後是要當世女的,這些東西,可以不精通,至少要懂個大概,不被人糊弄。我可以在你忙的時候搭把手,但我是不會管的,聽到沒有,還是要你管。」
「母親才是世女,你少往我頭上戴高帽。」春生雖然這樣說,但也默認這是自己的責任,她以後是要當世女的。唉,世女有什麽好,還不如當個將軍。
遲生笑著轉移話題:「我們再去織坊和棉田看一看,趁著今天時間早,說不定從棉田迴來,還能趕上晚飯。」
織坊這邊有很多織機,大的有兩層樓高的提花織機,是專門從蜀中引進,織造錦緞的;小的一丈高,簡單的一人操作,複雜的雙人操作,是織普通麻、葛的。
走馬觀花看了這些常規東西,春生和遲生去試驗區看棉花的織造。幾十個才留頭的小丫頭埋頭挑選棉籽,她們都是七八歲左右的年紀,坐在一個小板凳上,麵前的簸籮擱在架子上,一點一點用心挑。
看著她們頭上短短的發茬兒,有種工業革命早期用童工的罪惡感。不是所有古人都留長髮,窮人的頭髮常常是一項收入來源,而對於這些小女孩兒來說,她們的工作沒有技術含量,都是貧苦人家的女兒、孤兒院的人,甚至是流民,被織坊收留。
她們頭上、身上全是虱子,從頭到尾洗幹淨,剪頭髮,有幾個身上還能聞到硫磺的味道,肯定是織坊剛招進來的。
這已經是流民最好的出路了。被織坊招進來,至少能吃個半飽、穿得暖和。去年鬧災,要不是春生和遲生堅持讓自家名下產業收容流民,不知道會對正常生活秩序造成多大影響。
遲生本不想管,若是一直關在深宅大院,不知道就算了。可既然知道了,不搭把手,心裏總是過意不去。
看到這些人,脖子都要埋斷地挑棉籽,遲生終於想起來有軋棉機這東西。
織坊如今織造棉布是這樣的,第一步先挑選出棉花裏的棉籽等雜物,第二步把棉花攤成一小薄片,繞在棉花撚子上;第三步就是紡線,一手拿著棉花撚子纏到錠子上抽線,做成線才能織布。
織坊的工序到此為止,因為是試驗,不需要他們漿洗晾曬做成成品。隻需要他們把半成品送去染房,染房自然會根據用途染色。
每一步都有很大的改進,每一步都可以用機器來代替,問題是,遲生不會做機器。
軋棉機,遲生當然聽說過這個名字,可具體怎麽做,她就憑高中歷史課本上的一章插圖,也做不出來啊。
遲生找管事問過話,被推薦了一個熟悉整套流程的小管事,名為鬆糕,帶著迴府了。
棉田走馬觀花看了一遍,迴府的時候天已經快黑了,遲生著急迴去查資料。隻交待桂英:「給鬆糕安置一下,明早再帶她來見我。」
慢慢進入夏天,今天的天氣熱得不尋常,即便穿著單衣,也是一身一身的汗。今天還去的郊外的棉田,路上出的汗都曬幹兩迴,土路上全是灰塵,驢身上綁的彩色布條都暗淡了。
阿彌陀佛,真的不是罵人。
第二天早課過後,鬆糕被帶到遲生麵前。看樣子她被安撫過了,不像昨天那樣緊張。
「鬆糕,你是哪裏人,家裏人都好嗎?來織坊做工多久了?」遲生笑眯眯問,「別緊張,你活兒做得好,方管事才推薦你來的。」
「奴……我是本地人……迴二姑娘話……」鬆糕開始還有些混亂,遲生也不打斷,隻微笑看著她,結巴了兩句,鬆糕也找迴了邏輯。
「奴是本地人,和大人也算同族,家裏祖父母在堂,兩位伯父、一位叔父,父母兄弟姊妹都是在的,進織坊五年了。奴出生的時候,阿娘就想吃鬆糕,所以才取了這名兒。後來,飴馨園招人還說奴這名字就合該去他們那裏做點心。後來,大伯娘聽說織坊招人工錢高,才讓我去上工。」
「那織坊有鬆糕吃嗎?」遲生笑問。
鬆糕不好意了,「年節裏還是有的。」
「這就很好,隻要好好幹,鬆糕有,飴糖也有。」遲生收了笑容,嚴肅道:「你對織坊各處活計都熟悉,又機靈能幹,我找你是想造個機器,或者想個什麽好法子,能讓挑揀棉籽、紡線、織布的速度更快。你是來幹活兒的,心裏要清楚。」
「是,奴一定好好幹。」
「好,那第一件事,先改了稱唿,自稱我就行了。我不講究這些,你也不用太拘謹,有什麽不懂的,找桂英就是。」
「桂英姐姐很照顧我。」
遲生點頭,打斷了鬆糕因緊張還想繼續誇讚的話,指了指西廂房,道:「跟我走吧。第一步,去棉籽和雜質,收上來的棉桃,混入的雜質很多,有棉籽、花萼、枝幹,有些還夾雜著小石子之類。又不能用簸籮之類篩出去,棉花勾纏著,這些東西不用人力,撿不出來。我想先弄兩個小耙子之類的東西,反覆勾開纖維,中間有重量的棉籽、石子是不是能掉下來,你知道纖維是什麽嗎……」
遲生並不給鬆糕多少適應時間,把人帶到西廂房,就開始的實驗。
作者有話要說:
小可愛們,收藏哦~
不是「書籤」收藏某一章節,而是「文章主頁收藏」整篇文章,愛你!
第10章 鹹魚的第十天
下午上了一個時辰的武課結束,遲生拉著春生問:「你有空沒有,陪我再出去一趟,鬆糕隻懂織布,不懂做機器,還得找個人來配合她。」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母親才是世女,你少往我頭上戴高帽。」春生雖然這樣說,但也默認這是自己的責任,她以後是要當世女的。唉,世女有什麽好,還不如當個將軍。
遲生笑著轉移話題:「我們再去織坊和棉田看一看,趁著今天時間早,說不定從棉田迴來,還能趕上晚飯。」
織坊這邊有很多織機,大的有兩層樓高的提花織機,是專門從蜀中引進,織造錦緞的;小的一丈高,簡單的一人操作,複雜的雙人操作,是織普通麻、葛的。
走馬觀花看了這些常規東西,春生和遲生去試驗區看棉花的織造。幾十個才留頭的小丫頭埋頭挑選棉籽,她們都是七八歲左右的年紀,坐在一個小板凳上,麵前的簸籮擱在架子上,一點一點用心挑。
看著她們頭上短短的發茬兒,有種工業革命早期用童工的罪惡感。不是所有古人都留長髮,窮人的頭髮常常是一項收入來源,而對於這些小女孩兒來說,她們的工作沒有技術含量,都是貧苦人家的女兒、孤兒院的人,甚至是流民,被織坊收留。
她們頭上、身上全是虱子,從頭到尾洗幹淨,剪頭髮,有幾個身上還能聞到硫磺的味道,肯定是織坊剛招進來的。
這已經是流民最好的出路了。被織坊招進來,至少能吃個半飽、穿得暖和。去年鬧災,要不是春生和遲生堅持讓自家名下產業收容流民,不知道會對正常生活秩序造成多大影響。
遲生本不想管,若是一直關在深宅大院,不知道就算了。可既然知道了,不搭把手,心裏總是過意不去。
看到這些人,脖子都要埋斷地挑棉籽,遲生終於想起來有軋棉機這東西。
織坊如今織造棉布是這樣的,第一步先挑選出棉花裏的棉籽等雜物,第二步把棉花攤成一小薄片,繞在棉花撚子上;第三步就是紡線,一手拿著棉花撚子纏到錠子上抽線,做成線才能織布。
織坊的工序到此為止,因為是試驗,不需要他們漿洗晾曬做成成品。隻需要他們把半成品送去染房,染房自然會根據用途染色。
每一步都有很大的改進,每一步都可以用機器來代替,問題是,遲生不會做機器。
軋棉機,遲生當然聽說過這個名字,可具體怎麽做,她就憑高中歷史課本上的一章插圖,也做不出來啊。
遲生找管事問過話,被推薦了一個熟悉整套流程的小管事,名為鬆糕,帶著迴府了。
棉田走馬觀花看了一遍,迴府的時候天已經快黑了,遲生著急迴去查資料。隻交待桂英:「給鬆糕安置一下,明早再帶她來見我。」
慢慢進入夏天,今天的天氣熱得不尋常,即便穿著單衣,也是一身一身的汗。今天還去的郊外的棉田,路上出的汗都曬幹兩迴,土路上全是灰塵,驢身上綁的彩色布條都暗淡了。
阿彌陀佛,真的不是罵人。
第二天早課過後,鬆糕被帶到遲生麵前。看樣子她被安撫過了,不像昨天那樣緊張。
「鬆糕,你是哪裏人,家裏人都好嗎?來織坊做工多久了?」遲生笑眯眯問,「別緊張,你活兒做得好,方管事才推薦你來的。」
「奴……我是本地人……迴二姑娘話……」鬆糕開始還有些混亂,遲生也不打斷,隻微笑看著她,結巴了兩句,鬆糕也找迴了邏輯。
「奴是本地人,和大人也算同族,家裏祖父母在堂,兩位伯父、一位叔父,父母兄弟姊妹都是在的,進織坊五年了。奴出生的時候,阿娘就想吃鬆糕,所以才取了這名兒。後來,飴馨園招人還說奴這名字就合該去他們那裏做點心。後來,大伯娘聽說織坊招人工錢高,才讓我去上工。」
「那織坊有鬆糕吃嗎?」遲生笑問。
鬆糕不好意了,「年節裏還是有的。」
「這就很好,隻要好好幹,鬆糕有,飴糖也有。」遲生收了笑容,嚴肅道:「你對織坊各處活計都熟悉,又機靈能幹,我找你是想造個機器,或者想個什麽好法子,能讓挑揀棉籽、紡線、織布的速度更快。你是來幹活兒的,心裏要清楚。」
「是,奴一定好好幹。」
「好,那第一件事,先改了稱唿,自稱我就行了。我不講究這些,你也不用太拘謹,有什麽不懂的,找桂英就是。」
「桂英姐姐很照顧我。」
遲生點頭,打斷了鬆糕因緊張還想繼續誇讚的話,指了指西廂房,道:「跟我走吧。第一步,去棉籽和雜質,收上來的棉桃,混入的雜質很多,有棉籽、花萼、枝幹,有些還夾雜著小石子之類。又不能用簸籮之類篩出去,棉花勾纏著,這些東西不用人力,撿不出來。我想先弄兩個小耙子之類的東西,反覆勾開纖維,中間有重量的棉籽、石子是不是能掉下來,你知道纖維是什麽嗎……」
遲生並不給鬆糕多少適應時間,把人帶到西廂房,就開始的實驗。
作者有話要說:
小可愛們,收藏哦~
不是「書籤」收藏某一章節,而是「文章主頁收藏」整篇文章,愛你!
第10章 鹹魚的第十天
下午上了一個時辰的武課結束,遲生拉著春生問:「你有空沒有,陪我再出去一趟,鬆糕隻懂織布,不懂做機器,還得找個人來配合她。」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